学龄儿童视频显示终端所致运动病的临床分析.doc_第1页
学龄儿童视频显示终端所致运动病的临床分析.doc_第2页
学龄儿童视频显示终端所致运动病的临床分析.doc_第3页
学龄儿童视频显示终端所致运动病的临床分析.doc_第4页
学龄儿童视频显示终端所致运动病的临床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龄儿童视频显示终端所致运动病的临床分析【摘要】 探讨视频显示终端所致运动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观察组29例(58眼)视疲劳患儿近1周每天操作电脑平均2 h,平均年龄(10.352.49) 岁,男6例(12眼),女23例(46眼),裸眼视力为0.460.20;对照组为近1周无电脑操作史的29例(58眼)视疲劳患儿,平均年龄(10.402.56)岁,男9例(18眼),女20例(40眼),裸眼视力0.580.15。结果 两组视力之间、非接触眼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眼部症状、颈肩酸痛症状阳性率之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作性头晕、面色苍白、出汗、流涎、恶心或呕吐症状阳性率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视频显示终端可导致运动病,可能与脑组织功能失调内分泌紊乱及眼部微循环障碍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 视频显示终端 运动病 视疲劳 运动病(motion sickness,MS)最早由IRWIN (1881年)描述1,又称晕动病,是受不适宜的运动环境或运动环境中不习惯因素的刺激所导致的一种机体特殊反应综合征。MS由于发病所处的各种运动环境不同,因此有不同的称谓,如晕空病(晕机病)、晕海病、晕车病、晕动图片病、模拟器病和航天运动病等2。有移动的外界视觉显示,但底座不动的模拟器可诱发运动病3,视频显示终端的运动图像也可诱发运动病,目前国内外有关视频显示终端所致运动病的报道少见,现将笔者医院门诊29例视频显示终端所致运动病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与近期无电脑操作史的29例视疲劳患者资料进行对比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观察组 从笔者医院暑期门诊随机抽取近1周有电脑操作史的运动病患者29例(58眼),年龄614岁,平均(10.352.49)岁,男6例(12眼),女23例(46眼),裸眼视力0.460.20(0.100.80),矫正视力1.0。 1.1.2 对照组 从笔者医院暑期门诊随机抽取近期无电脑操作史的视疲劳患者29例(58眼),年龄614岁,平均(10.402.56)岁,男9例(18眼),女20例(40眼),裸眼视力0.580.15(0.300.80),矫正视力1.0。 1.1.3 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 两组年龄(t=0.075,P>0.05),性别(2=0.81,P>0.05)、矫正视力(2=0.00,P>0.0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2.1 运动病纳入标准 运动病是指被动运动如乘车、船时或站立时的视觉环境发生运动引起的发作性头晕、疲劳、面色苍白、出汗、流涎、恶心或呕吐,是由于视觉和前庭感觉输入的不匹配引起4。观察组近1周每天连续使用电脑平均2 h。 1.2.2 视疲劳纳入标准 有视力模糊,眼睛酸胀,畏光、异物感、烧灼感、眼睑痉挛、眼痛、流泪和结膜充血的眼部症状及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眼部无器质性病变,屈光度球镜0-3D,柱镜0 -2D、无全身病史者纳入研究。 1.2.3 排除标准 排除远视性屈光不正、弱视、青光眼及有青光眼家族史、有眼部及全身器质性病变、近1周服用药物及乘坐长途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的患者。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两组年龄、裸眼视力、非接触眼压之间应用两组独立样本比较的t检验,两组性别比例、症状阳性率之间应用四格表2检验。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情况比较 在观察组中,裸眼视力为0.460.20(0.100.80),非接触眼压(1 mm Hg=0.133 kPa)为(21.151.85)mm Hg(18.3024.40 mm Hg)。在对照组中,裸眼视力为0.580.15(0.300.80),非接触眼压为(14.400.77)mm Hg(13.2015.90 mm Hg)。两组裸眼视力、非接触眼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情况比较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症状比较 见表2。由表2可见,两组眼部症状、颈肩酸痛症状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作性头晕、面色苍白、出汗、流涎、恶心或呕吐症状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症状阳性率比较 3 讨论 MS包括航海运动病(晕船)、晕车、航空运动病、航天运动病以及模拟器运动病等,其发生机制有感觉冲突和神经失匹配学说;神经递质假说;体液转移学说;血流动力学改变学说;神经毒性假说;耳石失重假说等;MS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显示运动刺激的外周感受器运动刺激的外周感受器主要包括前庭器官和本体觉感受器,前者直接将位置觉信息传递到前庭神经核,后者将本体感觉信息一方面经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传导到大脑皮质躯体感觉区,另一方面经脊髓小脑投射和脊髓前庭投射传入小脑和前庭神经核,控制和调节机体的平衡、肌肉的张力和随意运动5。 3.1 VDT所致运动病的发病年龄 就个体而言,对MS的敏感性随年龄的变化而不同,婴儿具有免疫力,儿童则高度敏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对MS的抗性也越来越强6。笔者研究发现学龄儿童中观察组的发病年龄略低于对照组,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提示学龄儿童,特别是经常操作电脑者,可能为运动病的易患人群。 3.2 VDT所致运动病的视力 观察组的裸眼视力低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矫正视力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提示MS造成的裸眼视力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因而电脑为MS的致病因素之一。 3.3 VDT所致运动病的眼压 观察组的眼压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推测VDT所致运动病的视疲劳程度明显重于对照组,可能与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眼压升高有关。 3.4 VDT所致运动病的性别特点 有研究显示女性MS症状比男性更多,胃肠反应症状也更明显,但两性之间无明显差异7,8。笔者研究两组中女性患儿明显多于男性患儿,但两组之间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提示女性MS和视疲劳患者数量均多于男性,推测与女性性激素分泌因素有关。 3.5 VDT所致运动病的症状 两组眼部症状、颈肩酸痛症状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存在视疲劳的眼部症状以及颈肩酸痛症状,推测运动病和视疲劳发病可能均与用眼姿势不当以及眼部微循环障碍有关。两组发作性头晕、面色苍白、出汗、流涎、恶心或呕吐症状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有电脑操作史的MS患儿临床症状明显重于无电脑操作史的患儿,可能与脑组织功能失调及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 此外,有移动的外界视觉显示,但底座不动的模拟器也可诱发运动病;正常情况下戴上棱柱眼镜或倒置眼镜使所视对象变性,造成传入的信息与过去经验不一致可导致运动病;任何轻微头部运动都可能成为阈上刺激而引起运动病3。有研究显示大鼠晕船易感性可能与脑干前庭区缺血缺氧有关9。因而视频显示终端所致的运动病属于缺血性眼病。今后,应进一步扩大样本含量,深入研究视频显示终端所致MS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有利于该病的预防及诊治。【参考文献】 1 Money KE.Motion sickness.Phys Rev,1970,50(1):1-40.2 王小成.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运动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初步研究.第四军医大学,2006.3 王琰,金淑仪,庄监.运动病与抗运动病机理.海军医高专学报,1996,18(1):45-48.4 谢瑞满.神经眼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459-460.5 马文领,郑璇,郭俊生.运动病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中国公共卫生,2007,23(3):307-309.6 范正平,刘琼.运动病研究概况.海军医学杂志,2003,24(3):274-275.7 Parkah Y,HU S.Gender differences in motion sickness history and susceptibility to optokinetor rotation-induced motion sickness.Aviat Space Enviorn Med,1999,70(11):1077-1080.8 Tokerst MD,Gatto M,Fazlo 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