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痛的病因分析.doc_第1页
小儿腹痛的病因分析.doc_第2页
小儿腹痛的病因分析.doc_第3页
小儿腹痛的病因分析.doc_第4页
小儿腹痛的病因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腹痛的病因分析【论文关键词】小儿;腹痛;病因;诊断【论文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腹痛病因,帮助诊断。方法:对520例儿科住院腹痛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腹痛病因多种多样,儿内科疾病477例,占91.7%,其中的腹内疾病315例,占60.6%,腹外疾病162例(其中呼吸系统97例,心血管系统7例,变态反应性疾病23例,泌尿系统11例,神经系统1例,内分泌系统2例,血液系统9例,其他12例)占31.2%,儿外科疾病43例,占8.3%。结论:小儿腹痛病因多种多样,诊断需结合病史、全面体检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只有综合分析才能了解腹痛病因,及时正确作出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20例小儿腹痛均为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月儿科住院患儿。男280例,女240例,男女为1.171。患儿年龄214岁,平均(7.52)岁,其中24岁77例,占14.8%,46岁178例,占34.2%,614岁265例,占51%。急性起病484例,占93.1%,缓慢起病36例,占6.9%。阵发性腹痛315例,占60.6%,持续性腹痛或轻度腹部隐痛205例,占39.4%。脐周部位疼痛392例,占75.4%,其余部位疼痛128例,占24.6%。伴发热症状304例,占58.5%,不伴发热216例,占41.5%。腹部有阳性体征的212例,占40.8%,腹部无阳性体征的308例,占59.2%。腹部B超示正常的470例,占90.4%,腹部B超示异常的50例,占9.6%。 1.2 方法:所有病例均详细询问病史、既往史、家族史,均进行血常规、大便常规、小便常规分析,选择性做大便隐血、大便查虫卵、腹部B超、胃镜、病理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心电图、胸片、胸透、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腹腔穿刺、空气灌肠及脑电图等检查。 2 结果 在小儿腹痛520例中,内科疾病共477例,占91.7%。(1)腹内疾病315例,占60.6%,其中胃炎116例,腹泻8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46例,肠蛔虫病20例,肠痉挛42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5例,其他6例。(2)腹外疾病共162例,占31.2%。呼吸系统疾病97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58例,肺炎33例,胸膜炎1例,腮腺炎5例;心血管系统疾病7例,其中心衰3例,心肌炎4例;变态反应性疾病23例,其中过敏性紫癜10例,荨麻疹8例,哮喘5例;泌尿系统疾病11例,其中尿路感染5例,肾炎4例,肾病综合征2例;神经系统疾病1例是腹型癫痫;内分泌系统疾病2例为低血糖;血液系统疾病9例,其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蚕豆病8例;其他12例。外科疾病共43例,占8.3%,其中急性阑尾炎23例,肠梗阻4例,腹膜炎6例,尿路结石1例,胃肠穿孔1例,嵌顿性腹股沟疝3例,肠套叠2例,其他3例。 3 讨论 3.1 发病年龄:腹痛部位和性质的确定有赖于患儿的语言表述,但由于年龄的差异,使得小儿腹痛的年龄特点表现显著。新生儿和婴儿表述腹痛为一大难题,常表现为哭闹之频率、声调与受惊或发怒时的“哭声”不同;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已具有初步的腹痛表述能力,但准确性差,评估时仍需慎重;学龄期儿童表述腹痛较为准确,随着年龄的增长,疼痛的局限化趋于明显1。通常以腹痛为主诉的儿童均为2岁以上,而2岁以下的小儿腹痛常以哭闹为表现形式,查体时应特别注意,要和正常小儿啼哭相鉴别。 3.2 腹痛发生的急缓:起病急缓对鉴别诊断往往具有重要意义。发病急骤或阵发性加剧者常为外科性疾病,如急性阑尾炎、绞窄性肠梗阻、胃肠道穿孔、肠套叠及腹股沟疝嵌顿等。发病缓慢而疼痛持续者常为内科性疾病,如肠蛔虫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及病毒性肝炎等。但要注意有时慢性腹痛和急性腹痛的病因可以相同,这是因为疾病在不同阶段其性质发生变化所致,如溃疡病原属慢性腹痛,在合并穿孔时即为急腹症。故对原有慢性腹痛者,如腹痛转为持续性或突然剧痛,应注意急腹症的可能。由于儿童难以准确表达病情,并且其腹肌不发达,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急腹症表现常不典型,容易误诊2。 3.3 腹痛的性质:腹痛可为阵发性疼痛、持续性疼痛或轻度隐痛。阵发性疼痛或绞痛提示梗阻性疾病,若局部喜按或热敷后腹痛减轻者,常为胃、肠、胆管等空腔脏器的痉挛;持续腹痛加剧多见于急性阑尾炎和胃肠穿孔等;持续性钝痛,改变体位时加剧、拒按,常为腹腔脏器炎症、包膜牵张、肿瘤以及腹膜脏层受到刺激所致。隐痛多见于消化性溃疡。放射性疼痛为一个局部病灶通过神经或邻近器官而波及其他部位的疼痛,如大叶性肺炎引起同侧上腹部疼痛。腹痛伴排便或排尿困难,可能为粪块堵塞或尿路感染、结石。总之,腹部器质性病变的疼痛特点为:(1)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2)局部压痛明显;(3)有腹肌紧张;(4)肠鸣音异常。 3.4 腹痛的部位:一般腹痛的部位与病变部位相一致,所以有时可依据腹痛部位来推断病变部位,从而明确病因。左上腹疼痛多考虑胃部疾病,右上腹疼痛多考虑胆囊、肝脏疾病,剑突下疼痛多考虑胃、十二指肠和胆囊疾病,脐周疼痛多考虑肠、寄生虫病,右下腹疼痛多考虑阑尾和输尿管病变,左下腹疼痛多考虑粪块堵塞和输尿管病变。 3.5 腹痛的伴随症状:(1)应注意腹痛与发热的关系。先发热,后腹痛多为内科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常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反之先腹痛,后发热多为外科疾病,如急性阑尾炎、继发性腹膜炎等。(2)伴随恶心呕吐的多是消化道的病变;伴随咳嗽、发热的要注意腹外器官的病变而导致的腹痛,如下叶肺炎所引起的牵涉痛。(3)注意皮肤出血点、瘀斑和黄疸,有助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紫癜及肝胆疾病引起腹痛的诊断。(4)阵发性腹痛伴有频繁呕吐,明显腹胀,不排气及不排粪者,常提示肠梗阻。(5)急性腹痛伴中毒性休克多见于胃肠穿孔、急性坏死性肠炎、急性胰腺炎、卵巢囊肿扭转等。(6)腹痛剧烈不敢翻动体位且拒按者,常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刺激症,如阑尾炎,腹膜炎等。 3.6 大便性状:小儿腹痛一定要观察孩子的大便情况,有无大便及未解便的时间和进食情况。(1)几天无大便伴腹胀者,可能是肠梗阻。(2)脓血便尤其在夏秋季节当注意是痢疾、出血性大肠杆菌性肠炎、麦克尔憩室炎等。(3)大便呈蛋花汤样或者水样便,伴呕吐,尤其秋冬季节,多是轮状病毒性肠炎。(4)如果有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应当注意不完全性巨结肠症和肠激惹综合征。 3.7 既往史:应详细询问患儿既往有无类似腹痛发作、大便排虫和皮肤紫癜史,应了解发病前有无外伤,饮食卫生和进食何种食物等,均有助于腹痛原因的诊断。 3.8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液和大小便常规检查,有时可提供有诊断价值的资料,如血红蛋白及红细胞逐渐下降,须警惕内出血的存在。白细胞总数升高常提示炎性病变。观察粪便性质有助于肠道感染和肠套叠的诊断。尿内有较多红细胞或脓细胞提示尿路感染。血和尿的淀粉酶升高常提示胰腺炎等。(2)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肺、胸膜及心脏病变。腹部透视和摄片检查,如发现膈下游离气体,提示胃肠穿孔;肠内有梯形液体平面,肠腔内充气较多,提示肠梗阻。若疑及肠套叠可作空气灌肠以协助诊断和复位治疗,但疑有内脏穿孔者禁用。疑有尿路病变可摄腹部平片或作静脉肾盂造影。(3)B型超声:胆石症、肝脓肿、膈下脓肿、肠梗阻及肠套叠等多种疾病作腹部B型超声检查可有相应征象。 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