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聚糖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doc_第1页
甘露聚糖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doc_第2页
甘露聚糖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doc_第3页
甘露聚糖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露聚糖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 探讨甘露聚糖辅佐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4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例,试验组加用甘露聚糖,剂量:3个月者用3 mg/d,>3个月者用5 mg/d,加入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消失时间。结果 试验组病程缩短,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甘露聚糖对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甘露聚糖;婴儿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儿的一种常见病,发病季节以冬春为主,大多数为呼吸道感染所致,主要临床表现是咳嗽与喘憋,目前一般为对症治疗。近2年来,我们用甘露聚糖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均为儿科住院患者,时间2002年10月2005年2月,都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1,年龄212个月,临床表现为急骤出现的咳嗽、喘憋、呼吸困难。 1.2 方法 12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2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的常规治疗方法基本一致,主要是平喘、雾化吸入、病毒唑、青霉素等,一般不使用糖皮质激素(重症病例短期使用);试验组加用甘露聚糖,剂量为3个月者用3 mg/d,>3个月者用5 mg/d,加入10%葡萄糖液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5天为1个疗程。 1.3 副作用观察 有无皮疹及过敏反应,查血常规、肝功能。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tudent t检验。 2 结果 各种指标观察结果见表1。根据表1可知,试验组在咳嗽、喘憋、哮鸣音消失时间上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甘露聚糖有一定治疗作用,同时住院天数也减少,使疾病提前治愈。表1 各种临床表现的消失时间 3 讨论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儿时期的一个临床表现较严重的疾病,一般无良好的治疗方法,大多采用对症治疗。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是主要的治疗目的。其病因多由病毒引起,常见的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等。起病急,患儿免疫功能低下是本病的特征之一。药理研究证明-甘露聚糖肽(PAA)具有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2。它的糖肽化学结构与病毒分子膜表面受体及配体具有特殊类似的亲和性,通过超抗原肠毒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SDCC)和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和超抗原强化的杀伤作用(ADCC)抑制病毒RNA及DNA和蛋白质合成而杀灭病毒,PAA能强化黏膜免疫系统防御,促使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和NK细胞产生释放如TNF-、白细胞介素-8(IL-8)等细胞因子而发挥抗感染作用3,从而促进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提高了机体抗病毒的能力。 我们的研究表明,试验组的症状及体征消失快,病程明显缩短,推测可能与甘露聚糖肽能增强免疫功能有关。在试验组的62例中,无一例出现皮疹、血常规改变及肝功能损害的表现,因此应用是安全的。本药疗效好,无明显毒副作用,可作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辅助治疗方法。【参考文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165.2 胡熙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