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菌康和必奇联合治疗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42例.doc_第1页
益菌康和必奇联合治疗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42例.doc_第2页
益菌康和必奇联合治疗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42例.doc_第3页
益菌康和必奇联合治疗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42例.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益菌康和必奇联合治疗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42例 摘要:目的:探讨益菌康和必奇联合治疗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疗效。方法:将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观察组40例,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必奇口服,治疗组在口服必奇基础上加服益菌康。结果:婴幼儿肺炎468例中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82例,发病率为1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1%,显效率为6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0.0%,显效率为4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菌康和必奇联合治疗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满意、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关键词:益菌康;必奇;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婴幼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临床应用,在病程中常常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大大延长了肺炎的病程,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AAD是指小儿因感染性疾病,在接受抗生素治疗过程中或治愈后继发于原发病而发生的非感染性腹泻。其原因与抗生素的应用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受刺激引起肠蠕动增快有关。观察2009年3月2010年2月应用益菌康(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和必奇(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4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江苏省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张家港市中医医院2009年3月2010年2月收治的婴幼儿肺炎468例中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82例,年龄均为1月3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26例,女16例;观察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其临床表现均有发热、咳嗽、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临床除外未按规定服药、服药过程中因服用其他药物影响对本组药物疗效者、入院前一周曾服用某种微生态制剂者,因饮食、护理不当及服用促胃肠动力药物所致腹泻,肠道畸形引起的急性腹泻。两组在病因、年龄、性别、应用抗生素种类等方面经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1.2 诊断标准:因感染性疾病予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过程中或治愈后继发腹泻,腹泻次数较原正常数3次,大便常规无白细胞、红细胞,大便细菌培养阴性。1.3 治疗方法:两组均予一般治疗,即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必奇口服,1岁,每次1/3袋,13岁,每次1/2袋,3次/d,饭前1 h服用。治疗组在口服必奇基础上加用益菌康(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2岁,1/2粒,26岁,1/21粒,3次/d,嚼服、吞服或碾碎溶于40以下牛奶或果汁中服用,两药间隔3 h。治疗过程不改变患儿饮食习惯,观察大便性状、次数。1.4 疗效判断标准1:显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1.5 统计学处理:数据用SPSS 11.0行四格表检验法分析,单侧检验水准:0.05。2 结果收治的婴幼儿肺炎468例中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82例,发生率为1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两组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组别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显效 毕业 有效 毕业论文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毕业论文 28(66.7) 毕业论文 9(21.4) 毕业 5(11.9) 作文 /zuowen/ 88.1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观察组 毕业论文 16(40.0)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12(30.0) 12(30.0)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70.0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3 讨论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使大量感染性疾病患者健康得以恢复,但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甚至滥用,其耐药性不断增多,其不良反应时有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尤为突出,几乎所有抗生素均有可能引起AAD,轻者常常在停用相关抗生素后很快缓解,而重者则常需治疗。本组研究婴幼儿肺炎继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为17.5%,其原因可能为:肺炎治疗过程中多采用广谱抗生素联用,且用药时间长,在杀灭呼吸道及肺部病原菌同时使肠道微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肠道内以双歧杆菌为首的优势菌数量明显下降,导致腹泻发生2;使用抗生素破坏了肠道正常菌群,肠黏膜屏障被破坏,使难辨梭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酸克雷伯菌、抗药沙门菌以及念珠菌等感染发病的机会增加,从而导致AAD,肠道菌群紊乱是AAD发生和发展的基础3;抗生素引起的变态反应和不良反应可直接引起肠黏膜的损害,肠上皮纤毛萎缩及细胞内双糖酶的活性降低,或因抗生素与肠道内胆汁结合使脂肪吸收减少,从而导致吸收障碍性腹泻4;婴幼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胃肠分泌型IgA较低,对外界环境变化耐受性差;胃内酸度低,肠绒毛的成熟度差而影响肠内菌群繁殖易致菌群失调继发腹泻。腹泻时,由于病因不同、病理生理变化不尽相同,但肠道内环境被破坏、菌群失调却是共同的。需氧菌和厌氧菌比例失衡,生物学屏障遭到破坏,有利于病菌的侵袭和定植,腹泻后,又进一步加重肠道菌群的紊乱而造成恶性循环。微生态制剂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有预防作用,同时可以重建微生态平衡,发挥微生物膜的屏障功能。益君康为微生态制剂,含中国株嗜酸乳杆菌、日本株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和枯草杆菌。中国株嗜酸乳杆菌广泛肠道分布,建立生物屏障作用24 h进入稳定状态(胃-结肠),产生多种乳酸菌素及过氧化氢,降低肠道pH值,抑杀有害菌,产生消化酶促进消化,合成Vit B族及Vit K;日本株嗜酸乳杆菌经世界尖端技术培养分离筛选,可提高菌株的定植,增强乳酸菌素产生,提高抗菌能力;粪链球菌世代交替时间19 min,快速增殖,12 h达峰值,迅速扭转菌群失衡状态,分泌乳酸菌素等,对大肠杆菌和伤寒杆菌有极强抑菌力,耐抗生素优于其他菌种,联合用药仍保持快速增殖势头;枯草杆菌产生溶菌酶和抗菌素,对金葡菌、变形杆菌属、大肠杆菌等多种致病菌有抑杀作用,可消耗肠道内氧气,形成肠道缺氧环境,促进肠道厌氧有益菌群(如双歧杆菌)的生长繁殖,产生枯草菌素抑制真菌,产生副消化酶,促进食物消化。中国株嗜酸乳杆菌和日本株嗜酸乳杆菌可直接补充肠道益生菌,定植小肠中部,迅速繁殖,恢复菌群平衡;粪链球菌和枯草杆菌通过夺氧理论消耗肠道内氧气,降低pH值,促进肠道厌氧益生菌的增殖;四者共同作用可调节胃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内环境、增强免疫力及增强消化功能。必奇是胃肠黏膜保护剂,对病毒、细菌及其毒素等具有强大的吸附作用,使其失去致病能力 毕业 ,并能覆盖消化道与黏液蛋白结合而增强黏液屏障,具有恢复上皮组织和止血、保护受损的肠黏膜作用,同时它不干扰肠道的正常吸收功能,不影响口服补液盐(ORS)治疗和正常喂养5。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益菌康和必奇联合治疗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效果满意,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其他微生态制剂比较,益菌康口味佳,常温保存,不被肠道吸收,排泄率100%,儿童使用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4 参考文献1 方鹤松,魏承毓,段恕城,等.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中华儿科杂志,1999,37(4):239.2 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8.3 祁冠聪.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30(1):136.4 李 卫.金双歧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47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4):361.5 邓佑玲.思密达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58例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03,25(9):1749.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