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doc_第1页
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doc_第2页
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doc_第3页
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doc_第4页
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要求药物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米非司酮、孕三烯酮口服。米非司酮组于月经第1天起口服米非司酮10 mg,每天1次,孕三烯酮组每次2.5 mg,每周2次,第1次于月经第1天服用,3 d后服用第2次,以后每周相同时间服用。2组患者均连续服用6个月,比较治疗前与服药6个月后痛经、闭经、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性激素水平子宫大小变化及复发情况。结果 米非司酮组服药6个月后痛经症状缓解率、闭经率、血清FSH、LH、E2水平及停药后复发情况与孕三烯酮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肠道反应,肝功异常发生率,血清孕激素水平,子宫大小变化情况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 米非司酮较孕三烯酮治疗子宫腺肌病更加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少。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米非司酮; 孕三烯酮【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ifepristone and gestrinone in the treatment of adenomyosis.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adenomyosis, who volunteered for medicine treat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1 (mifepristone group) and Group 2 (gestrinone group). Group 1 took mifepristone 10mg, per day from the first day of menstruation. Group 2 took gestrinone 2.5mg twice per week, one on the first menstrual day and the other three days later. The administration was the same every week afterwards. The two groups followed the administration respectively for 6 consecutive months. Their dysmenorrheal, amenorrhea,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 liver function, sex hormone level changes, uterine size and recurrence before the treatment and 6 months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situation of Group 1 after 6 months of administration showed no remarkable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at of Group 2 in terms of remission rate, dysmenorrheal rate, amenorrhea rate, serum FSH, LH, E2 levels and recurrence after medication withdrawal(P>0.05). But as for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 the incidence of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serum P levels, changes in uterine size,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gestrinone, mifepristone is safer, more effective, and free from side effects in the treatment of adenomyosis.【Key words】 Adenomyosis; Mifepristone; Gestrinone子宫腺肌病好发于3050岁妇女,近年来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发病率也有明显上升的趋势1。传统手术切除子宫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有效办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保留子宫,探索一种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的药物成为必然。我院自2007年1月以来,分别以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并与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传统药物孕三烯酮治疗作用进行比较,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2007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妇科患者中选择有典型临床症状、体征结合阴道B超检查或经腹腔镜确诊为子宫腺肌病,要求药物治疗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333)岁。患者因痛经、月经过多、贫血,发现盆腔包块等原因就诊。子宫大小为孕712周,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各40例。此前3个月未用其它药物治疗,2组患者在年龄、孕产次、体重文化层次等方面均无差异,具有可比性。1.2 方法 所有病例治疗前均详细询问病史,作妇科检查及彩超等,了解子宫附件情况。无心、肺、肾疾病等米非司酮、孕三烯酮服药禁忌证。用药前均征得患者同意,对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及45岁以上的患者先作诊刮,排除子宫内膜病变。服药方法:米非司酮组患者均于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空腹口服米非司酮(上海华联制药厂生产)10 mg,每日1次,孕三烯酮组患者每次2.5 mg,每周2次,第1次于月经第1天服用,3 d后服用第2次,以后每周相同时间服用。2组患者均连续服用6个月。1.3 观察内容 用药期间每月复诊1次,询问症状及月经情况,并行妇科检查。于用药前及用药6个月分别测定血常规、肝、肾功能,行妇科检查和彩色B超检查监测子宫大小,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2)、孕激素(P)、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含量。停药后随访1年。1.4 疗效标准 (1)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减轻;改善:与治疗前比较,症状、体征减轻或缓解;无变化:与治疗前比较,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加重:与治疗前比较,症状、体征加重。(2)超声声像图。显效:超声检查子宫明显缩小(体积缩小1/2)或消失;有效:子宫体积缩小1/21/3;无效:体积无缩小或增大。(3)复发:停药后再次出现症状,彩超显示子宫体再度增大,需再次药物治疗或改行手术治疗。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进行2检验和t检验。2 结果2.1 症状及副作用监测 通过对2组患者服药6月时症状及副作用进行评价。2组患者痛经症状均得到缓解,但2组患者的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患者服药期间有2例未闭经,孕三烯酮组有4例未闭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患者服药期间有8例出现恶心等胃肠道反应,孕三烯组有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患者服药期间有6例出现肝功异常,而孕三烯酮有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比较2.2 激素水平测定 于用药前的月经第3天及用药后6个月分别测定血清FSH、LH、E2、P水平。服药6月后2组血清P水平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表2 服药前内分泌检测表3 服药6月后内分泌检测2.3 子宫大小变化 服药6个月后子宫大小变化,米非司酮组患者子宫体积明显缩小7例,有效30例,无效3例,孕三烯酮组子宫体积明显缩小4例,有效26例,无效10例。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停药后1年内复发情况 米非司酮组复发14例,孕三烯酮组复发15例,继续服药后仍然有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子宫腺肌病病因为基底层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内生长而致,其发生与发展与体内雌孕激素的水平有关2。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以根治,手术切除子宫是治疗子宫腺肌病最好最有效的方法,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保留子宫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因此药物保守治疗子宫腺肌病,已经成为妇科医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近年发现米非司酮(Ru486)对子宫腺肌病有治疗作用,Ru486为人工合成19去甲基睾酮的衍生物,具有抗孕激素及抗糖皮质激素的合成甾体类激素,本观察结果显示,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引起的痛经、月经异常、子宫增大等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可能与米非司酮是一种具有抗孕激素及抗糖皮质激素的合成甾体激素,可有效地抑制排卵及干扰内膜的完整性有关。有作者认为米非司酮通过抑制细胞因子基因调节物NFB的表达,从而降调PDGFA、TGF13表达,抑制异位子宫内膜的增殖3。朱四军4等认为米非司酮为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物(antiprogesterance),可使子宫内膜及肌层中的孕激素受体明显下降,抑制排卵,干扰子宫内膜细胞分裂,使子宫腺肌病萎缩。由于排卵停止且通过非竞争性抗雌激素作用,破坏了下丘脑垂体靶腺轴,诱发闭经,临床症状消失,达到了治疗目的。通过对于病理形态学观察发现米非司酮治疗后原位子宫内膜和异位病灶均微缩。腺体稀少,子宫充血减轻,重量减少,病灶缩小,子宫外凸结节明显缩小,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致密化,异位腺体分泌抑制,显著抑制子宫腺肌病的发生5。患者因诱发闭经,流血停止,血红蛋白上升,贫血纠正,特别是无月经来潮,也就无痛经。子宫体积缩小也减轻了盆腔压迫症状及患者精神负担,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本研究发现虽停药后可能症状复发,但继续用米非司酮治疗仍然有效。可长期间歇服用,以巩固疗效。服用6个月后停药观察。使子宫内膜修复脱落1次,避免了因米非司酮的抗孕激素作用,使子宫内膜长期暴露于无孕激素保护的雌激素刺激,因此是安全的。孕三烯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三烯19去甲甾类化合物,具有激素和抗激素的复杂特性,即它具有较强的抗孕激素和抗雌激素活性,又有很弱的雌激素和雄激素作用。动物实验表明它能抑制孕激素分泌,也具有黄体酮对子宫内膜的作用,使子宫内膜及异位病灶细胞失活、退化,从而导致异位病灶萎缩。本研究发现2组之间的完全缓解率及部分缓解、FSH、LH、E2及术后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副反应、孕激素、子宫大小变化,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临床观察,应用米非司酮长期、间歇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有效、方便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1 张信美,石一复.子宫腺肌病206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