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ppt_第1页
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ppt_第2页
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ppt_第3页
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ppt_第4页
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部结构荷载(外力)基底附加压力 地基土中产生附加应力 -地基变形(沉降)-基础随之位移上部结构内力重新分布-破坏 第四章 土的变形性质及地基沉降计算 1 土的压缩性 一.土的压缩变形特点 土的压缩性:在外力作用下土体积缩小的特性 土的压缩性的特点: 1.在工程压力作用下(100kpa-200kpa),土的体积缩小,是由于孔隙 体积减少而引起的 2.对于饱和土,土的压缩过程,是孔隙中的水在外力作用下排出,土 粒发生位移,相互挤密的过程 3.土的压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渗透固结:在外力作用下,孔隙水随时间的迁移而逐步排出,同时 孔隙体积也随之缩小的过程,二.室内压缩试验及指标 (一)室内压缩试验 试验目的:了解土的孔隙比随压力变化的规律,评定土的压缩性大小 试验方法:侧限压缩试验 试验结果:任一压力pi下的孔隙比ei之间的关系,(二)压缩曲线及有关指标 1.压缩曲线(e-p曲线) 2.压缩系数 用曲线上某点的斜率来表示压缩性大小 a:压缩系数,MPa-1 压缩系数越大,压缩性越高.取压力 100kpa-200kpa对应的压缩系数a1-2作为 评价土的压缩性大小的指标 a1-20.1Mpa-1 低压缩性土 0.1Mpa-1a1-20.5Mpa-1 中压缩性土 a1-20.5Mpa-1 高压缩性土,2.压缩模量 压缩模量(Es):土在完全侧限的条件下,竖向应力增量与相应的应变 增量之比 Es不是常数,它随压力大小而变化 3.压缩指数 压缩指数(Cc):压缩曲线直线段斜率 Cc0.2 低压缩性土 0.4Cc0.2 中压缩性土 Cc0.4 高压缩性土,三.土的回弹曲线及弹性模量 采用室内无侧限压缩试验和室内三轴压缩试验,得到土的回弹 曲线.土的弹性模量为弹性变形阶段,土的应力与相应的应变增量 之比,四.现场载荷试验 (一)试验方法 通过承载板对地基土施加压力和测定承载板的沉降,得到压力和 沉降的关系曲线(p-s曲线),根据弹性理论公式反算土的变形模量,Pr:比例界限荷载(临塑荷载) P1/4:临界荷载 Pu:极限荷载,(二)土的变形模量(Eo) :泊松比,见p75表4.1 :沉降影响系数,刚性方形承压板取0.88,圆形承压板取0.79 s:p-s曲线直线段上任一点沉降量,如无直线段,对中高压缩性土,取 0.02b,对砂土和低压缩性土,取(0.01-0.015)b P: p-s曲线上对应于沉降s的压力值 (三)土的变形模量与压缩模量的关系 E0=Es :取值见p75表4.1,2 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 沉降: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基底地基土主要由于压缩而引起的竖 直方向的位移。通常指基础底面的沉降 最终沉降:地基土达到完全固结时的沉降量 一.分层总和法 (一)基本假设 1.取基底中心点下地基附加应力来计算各土层的竖向压缩量,认为 基础的平均沉降量为各分层土竖向压缩量之和,即 2.计算各分层沉降量si时,假设地基土只有竖向发生压缩变形,没 有侧向变形,故可用室内侧限压缩试验成果进行计算,(二)计算原理 取基底中心点下截面积为A的小土柱进行分析,第i层土柱所受力为: 1.自重应力p1i,稳定后的孔隙比e1i 2.施加荷载后,总应力p2i为自重应力叠加附加应力pi, 即: p2i= p1i+pi 稳定后的孔隙比为e2i 这时第i层土柱在压力从p1i增大到p2i 时的压缩量si为: (三)计算步骤 1.地基土分层 由于成层土的压缩性不同,故成层土 的层面,地下水面是分层界面,在均质 土层中,分层厚度一般不宜大于0.4b或1-2m,2.计算各分层界面处土的自重应力,各层的平均自重应力 3.计算各分层界面处基底中心下竖向附加应力,各层平均附加应力 p2i= p1i+ pi 4.确定地基沉降计算深度Zn(应力比法) 一般取z0.2cz 深度处作为计算深度的限值.当Zn下部的土层 压缩性大于上部,则取z0.1cz 深度处 5.计算各层的压缩量si 6.计算总的沉降量s,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方法 (一)计算方法 该方法是一种简化的分层总和法.这种方法按天然土层来分层, 并且在每一土层中取平均压缩模量和平均附加应力系数进行计算 令Ai=(ipo)zi,则 s= i:平均竖向附加应力系数,是l/b和z/b的函数.均布矩形荷载角点 下的i见p83表4.5,(二)确定沉降计算深度zn(变形比法) sn:自试算深度往上z厚度范围的压缩量. z取值见p84表4.6 (三)沉降计算经验系数s 为了提高计算准确度,计算得到的沉降量s需进行修正: s:根据地区沉降观测资料及经验确定,或查表p82表4.4,例题:柱荷载F=1190kn,基础埋深d=1.5m,基础底面尺寸Lb=42m2, 地基土层如图示,试用应力面积法计算粉质粘土层的沉降量 解:1)求基底附加压力po G=rGAd=20421.5=240 kpa po=p-rod=179-19.51.5=150kpa 2)粉质粘土层的最总沉降量,三.弹性力学方法 (一)点荷载作用下地表的沉降 r:p作用点与地表沉降点距离 E:估算瞬时沉降,采用弹性模量;估算最终沉降,采用变形模量 :泊松比 (二)绝对柔性基础沉降 对于柔性基础,基底附加压力与作用于基础上的荷载分布完全一 致,因此,对于作用在一定面积上的荷载引起的基础底面沉降s(x,y), 可以把荷载分布面积划分为若干个微单元,微单元上作用的荷载视 为点荷载,则整个面积上荷载引起的沉降s(x,y),可以通过各点荷载 作用下地表沉降的解进行叠加或积分求的,1.矩形面积上作用均布荷载时,地基沉降计算 (1)矩形面积上作用均布荷载时,角点沉降sc (2)矩形面积上作用均布荷载时,基础中点下的沉降so (3)矩形面积上作用均布荷载时,基底面积A范围内各点沉降的平均 值sm c(o,m):角点(中点,平均)沉降影响系数,是l/b的函数,见p86表4.8 2.圆形面积上作用均布荷载时,基础下的沉降 可得到基础圆心点,周边点和基底平均沉降,(三)绝对刚性基础沉降 基础变形特点:基底保持平面 基底附加压力分布:基底附加压力的合力应等于上部结构传至基础 的荷载,即: 1.中心荷载作用下,地基各点的沉降相等 (1)圆形基础,基础沉降 (2)矩形基础,基础沉降,2.偏心荷载作用下,基础产生沉降和倾斜 基础形心处的沉降(即平均沉降)按上式计算,则基础倾斜角为: (1)圆形基础 (2)矩形基础 :基础倾斜角 F:基底竖向偏心荷载合力 e:偏心矩 b:偏心方向的矩形基底边长 或圆形基底直径 K:矩形基础倾斜系数,见图 四.最终沉降量计算方法讨论,3 地基变形与时间的关系 一.饱和土的渗透固结 饱和土的有效应力原理: =+ 总应力():外荷载产生的应力 有效应力():作用于土的固相颗粒上的应力 孔隙水压力():作用于土孔隙水上的应力 饱和土的渗透固结 1.t=0时,= 外荷载施加瞬间,外荷载完全由孔隙水承担,此时,只有形状改变 2.t=t1时, =+ 在孔隙水压力作用下,孔隙水被逐渐排出,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有 效应力逐渐增大,土颗粒在有效应力作用下,逐渐位移,孔隙被压密 3.t=时, = 当水不受孔隙水压力作用时,外荷载完全由土颗粒承担,此时,达 到最大压缩变形量,二.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 (一)基本假定 1.土中水的渗流只沿竖向发生,而且渗流服从达西定律,渗透系数k 为常数 2.土的压缩变形仅是孔隙体积减少的结果 3.土是完全饱和的,土的体积压缩量同孔隙中排出的水量相等,(二)建立固结微分方程 Cv:土的竖向固结系数,单位 mm2/s或m2/y (三)求解固结微分方程 初始条件:开始固结时附加应力的分布情况 边界条件:可压缩土层顶底面透水、隔水性能 1.土层单面排水,起始孔隙水压力沿深度为线性分布,Tv:时间因素 2.土层双面排水,起始孔隙水压力沿深度为线性分布 (四)固结度 1.固结度(Ut):地基在任意时间t的沉降量st与最终沉降量s的比值 2.固结度计算 起始孔隙水压力沿深度线性分布情况下,对于:,(1)单面排水 (2)双面排水 3.固结度应用 已知固结度大小,可作-Ut-Tv之间的关系曲线图(或表格),见 P94图4.30,通过相互关系,可进行: (1)计算任意时刻t的沉降量st (2)计算达到一定沉降量st时,所需要的时间t,三.饱和粘性土地基沉降的三个阶段 饱和粘性土地基最终沉降量从理论上分析,可由三部分组成 S=Sd+Sc+Ss (一)瞬时沉降Sd 在施加荷载后瞬时发生的.在很短时间内,孔隙水来不及排出,此 时,没有体积变化,只有形状变形,表现为剪应变引起的地基土侧向 挤出 在分层总和法和规范法中,没有考虑这部分变形;弹性理论公式 法,可以计算这部分变形 (二)固结沉降Sc 为孔隙水排出,体积缩小发生的体积变形,是粘性土地基沉降的 最主要组成部分 (三)次固结沉降Ss 为孔隙水压力消散后,在有效应力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