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42例临床分析.doc_第1页
胎盘早剥42例临床分析.doc_第2页
胎盘早剥42例临床分析.doc_第3页
胎盘早剥42例临床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胎盘早剥42例临床分析【关键词】 孕产妇;胎盘早剥;终止妊娠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起病急、进展快,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作者对我院收治的孕产妇中出现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特征、产科处理及其预后情况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病例来源于2004年3月2007年10月我院收治的4796例孕产妇中发生胎盘早剥的患者。共入组42例,发生率为8.76%;年龄21 a43 a,平均28.7 a;初产妇27 例,经产妇15例。均发生在孕28 w以后。诊断标准:按胎盘剥离面积,将胎盘早剥分为轻型胎盘早剥:早剥面积胎盘面积的1/3,相当于sher度;重型胎盘早剥:早剥面积胎盘面积的1/3,相当于sher、度1。 1.2 方法 对入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36例有腹痛,产前阴道流血,其中3例腹部检查为板状腹;25例自感胎动减慢或消失;6例无明显症状,产时人工破膜为血性羊水;1例胎死宫内就诊,B超诊断为胎盘早剥。42例中有36例经B超确诊,并发妊高征17例,脐带异常4例。 2.2 分娩情况 阴道分娩9例,其中阴道自然分娩6例,产钳助产3例,早剥面积均1/3,出血量300 ml;新生儿重度窒息2例,轻度窒息6例。行剖宫产33例,其中重度胎盘早剥8例,轻度胎盘早剥25例。发生子宫胎盘卒中7例,剥离面积50%,出血800 ml2100 ml。6例子宫卒中经给予子宫收缩药物,配以按摩子宫和热盐水纱垫湿热敷子宫后子宫收缩良好,保留了子宫。1例因重度子宫卒中经过上述治疗无效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剖宫产33例中8例胎死宫内行剖宫取胎术,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9例,轻度窒息16例。 2.3 临床疗效 围生儿死亡10例,死亡率为30.3%;其中8例胎死宫内,新生儿死亡2例。42例孕产妇均痊愈出院,其中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3 讨论 妊娠20 w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Placental abruption)。有学者报到血管病变占胎盘早剥的第1位2。目前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孕妇血管病变与胎盘早剥有密切关系。本资料显示,妊娠高血压疾病占40.5%。妊高征患者由于胎盘绒毛发生出血、坏死、梗死而易形成胎盘后血肿,继发出血引起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如未临产出现腹痛,阴道流血一定要警惕胎盘早剥的可能,及时行B超检查,明确诊断,终止妊娠,以免对母儿造成更大伤害。 脐带过短,脐带绕颈也是发生胎盘早剥的因素,在静点缩宫素中如出现阴道流血应及时破膜观察羊水性状,一旦发现血性羊水应考虑到胎盘早剥可能。胎盘早剥多有比较典型的临床表现,腹痛及阴道流血。因此对腹痛、阴道出血的中、晚期孕妇应常规B超检查,若B超提示胎盘与子宫壁之间,有液性暗区,须警惕胎盘早剥。B超是诊断胎盘早剥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本资料中,有36例经B超诊断为胎盘早剥,诊断率为85.7%。 胎盘早剥一旦确诊应迅速终止妊娠,争取胎儿存活。本资料中有5例重度胎盘早剥,及时行剖宫产术,3例轻度窒息,2例重度窒息,均存活。要根据产妇病情、胎儿宫内情况、产程进展、胎产式等,决定终止妊娠方式。如产妇一般情况良好,宫口已开大,估计短时间内可以经阴道分娩,应在严密监护下行阴道试产,宫口开全后应尽快阴道助产分娩。一旦发现病情加重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应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胎盘早剥子宫胎盘卒中发生率为40%3。本资料中有7例发生卒中,发生率为16.7%,早期诊断可减少子宫胎盘卒中发生率。如出现子宫胎盘卒中,术中取出胎儿后立即注射缩宫素并用热生理盐水纱垫湿热敷子宫并按摩,若子宫收缩色泽转红,出血不多时,可保留子宫。本资料中有6例保留子宫,1例因卒中面积达2/3,经宫缩剂应用,按摩、热敷后仍子宫肌不收缩,呈紫蓝色而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81212 刘宝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