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人格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历史发展,参考书目,人格心理学/黄希庭/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9 人格心理学/黄希庭/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3 人格心理学(第6版)/伯格(美)/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9 人格心理学/陈会昌等译/JERRY MBURGER /2004,5,人格心理学的对象 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序,人的行为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人是否具有基本的人性 西格蒙德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把原始的科学方法与哲学思辩结合起来 其他心理学家也纷纷提出各自的人格理论,一、什么是人格,源于拉丁文“Persona”“面具” 其他学科的理解 1)神职人员上帝三位一体的神性 2)哲学家理性和自我意识是人存在的核心 3)伦理学家崇高价值是人格的核心 4)法学家享有法律地位的任何人 5)社会学家社会传统、风俗文化在个人生活中的主观化,(一)定义,阿尔波特(人格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格是在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 孟昭然:是心理特征的整体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 郑雪: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行成起来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二)结构,人格是复杂的结构系统,主要包括 1)气质 2)性格 3)自我调控系统 4)认知风格,二、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1937年著名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发表其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但人类对人格的探讨早在2000多年前在中国和古希腊就已开始。,人格心理学的思想,人性本质 人格结构 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人格类型 理想人格 人格评估,(一)、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1.人性论,2.习性论 习性论探讨人的生性(即自然本性或先天因素)与习性(即社会本性或后天因素)关系的理论。 儒家认为人格是先天本性和后天环境教育相互影响造成的。如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 。 道家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是纯朴完美的,后天的教化反而使人性变得恶俗。,3人格的分类 中国最早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出现了关于气质分类的理论。,4理想人格 儒家:仁人、克己、公正、歉恭好学、治国平天下 道家:无为、守弱、无情、无己、无用、无所待、不以人助天 儒家讲积极进取,而道家主张清静无为。 道家与儒家的理想人格一阴一阳,相反相成,构成了数千年来中国文人的人格内在的矛盾统一。,5人格的形成与完善 儒家:1)先天因素 2)环境因素 3)学习与教育因素 4)主观努力因素。 道家:1)安排环境并创造变恶为善的客观条件 2)节制欲望与引导欲望 3)加强教育并提供变恶为善的有利因素 4)加强主观努力并提高变恶为善的自觉要求。,中国古代人格思想主要有以下三点特征: 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理想紧密联系。 厚古薄今,贵远贱近,强调理想人格的设计。 各派思想表现出极大的历史继承性。,(二)西方人格心理学思想发展,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主要的观点有: 1.以普罗太哥拉、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为代表,认为人的本性就是理性 2.以亚里斯多德“灵魂蜡板说”、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的观点为代表,倾向于人的本性为中性,可以为善为恶,3.以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人文主义的人性自然论、与卢梭的观点为代表,不管是对个人幸福与快乐的追求,还是自我保存和对同类的同情心与怜悯心,它们本身是善的 4.以基督教神学的“原罪说”与霍布斯的观点为代表,虽然这两种人性论的社会基础与论述都非常不同,但它们同样主张人的本性是恶的,关于人格结构方面 柏拉图在其灵魂说中倾向于理性、意志与情欲三因素合成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说倾向于理性认知与情感意志二因素论。亚里士多德还从进化的角度探讨人灵魂的构成,他认为灵魂有高低等级之分,这与生物的身体相对应。,关于人格发展与改造方面 柏拉图把内心活动与回忆看成人格的完善的主要途径。 与柏拉图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格完善主要靠后天的实践活动,通过不断的实践活动,才能训练出所谓的“实践智慧”,从而掌握“中庸之道”,关于理想人格方面 苏格拉低强调人的理性,认为美德就是知识,善出于知,恶出于无知。一个人有理性,才会具有知识;有了知识,这个人才能完善自我。 柏拉图的人性论则认为理想的人格应该包含四种美德,即智慧、勇敢、节制与正义。,关于人格分类方面 在柏拉图那里,实际上是根据人灵魂中理性、意志和欲望三个部分关系的不同,把人分为统治者、武士和平民三个阶级。 希波克拉底的四种体液说,即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粘液。人的健康状况取决于这四种体液的混合比例。这种混合比例就是现代气质概念的来源。,综上所述,我们发现西方古代与近代人格心理学思想有几个特点: 1. 这些思想一般都蕴含在哲学理论,特别是人性论之中,尚未完全分化出来 2. 西方古代与近代人格心理学思想一般都有其社会阶级的根源,是为了适应某个阶级政治斗争的需要提出来的 3. 随着西方思想从古代到近代的演变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趋势,这就是人格心理思想与哲学、政治与伦理学的结合逐渐过渡到与生物、医学等自然科学结合,(三)人格心理学的建立,来源主要有两个: 1. 心理测量运动 2. 临床精神病学的发展 3.其它来源,1.心理测量运动,心理学上最早探讨个别差异及其测量问题的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高尔顿。 卡特尔是1890年第一次提出“心理测验”这个术语。 1905年比纳与西蒙编制了第一个可用于智力测验的量表,即比纳西蒙量表。,2.欧洲近代临床精神病学,精神病学首先在法国发展起来。 欧洲临床精神病学对精神疾病的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探讨了精神疾病的分类、病因,以及催眠和暗示等心理疗法的运用等等。 弗洛伊德是欧洲第一个系统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与临床研究方法和治疗方法精神分析的创始人 。,3.其它来源,现代人格心理学的形成过程中还受到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形心理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影响。 行为主义心理学将学习的课题引入人格心理学,促进了有关人格理论的发展。 完形心理学强调整体与结构,把人格看成是一种动力的整体结构,提出了心理的场理论与拓扑学方法,对主观心理现象采用现象学的描述方法等等,对于人格心理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西方文化人类学,特别美国文化人类学与跨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将社会文化的概念与田野研究方法引入人格心理学,扩大了人格心理学的视野。,(四)科学人格心理学的发展,人格心理学形成之后,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在这段历史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3060年代。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第一阶段:20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