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和辛弃疾的词风比较.ppt_第1页
李清照和辛弃疾的词风比较.ppt_第2页
李清照和辛弃疾的词风比较.ppt_第3页
李清照和辛弃疾的词风比较.ppt_第4页
李清照和辛弃疾的词风比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清照与辛弃疾的词风比较,教学设计 胡凤英 赵振宇 高占杰 河北省张北县第一中学,教师寄语,同学们,“腹有诗书气自华”,诗词能够怡情,诗词之中更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且让我们随着李清照与辛弃疾去领略词的温婉细腻和豪壮激烈!,第一课时,宋词及李清照、辛弃疾,本课学习目标,认知目标:了解两位词人的生平,熟悉两位词人的词作,了解历来人们对两位词人词作的评价。 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能力目标:提高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一、认识“词”,概述 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词的特点,1、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词牌)。一般说,词调并不是词的题目,仅只能把它当作词谱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词人为了表明词意,常在词调下面另加题目,或者还写上一段小序。 2、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不分段或分段较多的是极少数。 3、一般词调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4、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 5、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每个词调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词的种类,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曲子,曲词,乐府,乐章,琴趣,诗余,是配音乐的。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 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小令;中调;长调。一般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词的风格,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煜,晏殊,柳永,秦观,周邦彦,吴文英,李清照,纳兰性德, 晏几道,姜夔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陆游等。 明代徐师把词的形式概括为:“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 ” 婉约派的风格特点:婉约,婉转含蓄之意。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情长。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狭窄。 豪放派的风格特点:气魄大而无所拘束之意。豪放派的特点是题材广阔。它不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想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崇尚直率,而不以含蓄婉曲为能事。,二、认识李清照,李清照简介,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生于书香门第,在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以词的成就最高。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前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有易安居士文集等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等。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易安体”。,初识婉约李清照词欣赏,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认识辛弃疾,辛弃疾简介,辛弃疾(1140.5.181207.10.3),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初识豪放辛弃疾词欣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日,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盈盈翠袖,揾英雄泪。,贺新郎 老大犹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唤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第二课时,探讨李清照及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一、导入新课,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桂冠上光辉夺目的钻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着一代文学之胜。东坡曾面临大江,挥舞铁板,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柳永也曾伫立杨柳岸,手执红牙,轻吟“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美妙至极的景致,沧桑无比的历史和精彩绝伦的文字汇成了一个奇妙的世界。那么李清照和辛弃疾呢,让我们共同研讨一下。,二、两位此人的艺术特色比较,中国几千年灿烂的文学发展史上,地位显著的女作家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宋代的李清照,以其独创的艺术风格,自成一家。而辛弃疾继苏轼之后,在词的领域上又进一步开拓题材、扩展意境、转变风格,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和语言技巧。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共同研究一下他们的艺术特色,李清照,(一 )倾诉真挚情 李清照的词,无论前期的,还是后期的,都包涵着她真挚的感情。或者是表现真挚的夫妻之爱,或者是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或者是南渡之后,面对国破家亡所产生的一腔爱国主义情怀。 如她前期的作品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与太学生、丞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一年重阳,李清照便作了这首著名的醉花阴,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表现词人在重阳佳节独守空闺,思念丈夫的孤寂愁绪。上片由白天写到夜晚,愁苦孤独之情充满其中。下片则倒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若,末尾三句设想奇妙,比喻精彩,末句“人比黄花瘦”,更成为千古绝唱。,又如她的作品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李清照后期词中的杰出作品。全词概括且集中地反映了南渡以后她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境界逼真,情绪迫切,写尽了她凄惶的天涯沦落之悲。充分体现了她后期的那种忧愤深沉的词格。综观全词,层层面面无不染上愁之色彩,多层次言愁。缘情布景,情随境迁,情也各有微妙之不同,但归结一个“愁”字。情景婉绝,浑然一体。,(二) 善用白描法,李清照的词,很擅长运用白描的手法,这是她用来抒发真挚感情的重要方法之一。 李清照运用浅淡自然、朴实无华的语言,创造了耐人寻味的优美意境,正是“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她匠心独运,特别善于创造这种平淡而绝妙的境界,这应该是李清照词作的重要特色。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这正是白描手法运用的妙处!,(三) 熔炼家常语,李清照的词在语言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把一些家常语熔炼在她的词中,不着痕迹。她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铺成极其工巧、细腻的画面,婉约深细,而又意境高远,犹如巧匠运斤,毫无痕迹,让读者只见其外表的朴素,而见不到朴素下锤炼的工夫。 以寻常言语入词,字字句句锻炼精巧,日常口语和谐入诗。这首词看似平平淡淡,只将一个才女的心思娓娓道来,不惊不怒,却感人至深。,总之,无论是李清照前期的词还是后期的词,在抒情艺术上都表现了很高的成就,深刻的思想内容通过完美的艺术技巧表现出来,形成了一种属于她自己的风格易安体。为词苑增添了活力,同时也为后代作出了榜样,在词的创作实践上独树一帜。李清照的词在语言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善于运用通俗的语言铺成极其精巧、细腻的画面,婉约清新、豪放深沉,而又意境高远。,小结,辛弃疾,当代散文家梁衡在他的散文把栏杆拍遍中介绍了南宋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文人。或许是他生不逢时,一生总在政治风云的大起大落中艰难度过,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却是那样轻而易举地为人所称道,于是后人记住了他的名号稼轩居士辛弃疾。正由于他的那种非同一般的个性的抒发,在其词作当中便能窥探出不同的艺术特色来。,(一)词境豪放又不失沉郁、激愤、悲怆。,讨论:为何辛弃疾会形成此种风格?提示:结合历史背景以及辛弃疾本人的人生经历进行分析,明确,辛弃疾生活在金人占领区,深知靖康之耻的教训,民族意识的觉醒是相当明显的。他本人也是一个伟岸异常的堂堂男儿,但是岳飞的冤杀更让朝廷的那种苟安心态暴露无遗,皇帝本身对于积极主战的人士也只是当作其随时可弃可用的棋子,注定他没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那样的可以实现的理想。因而,他尽管在永遇乐里抒发着“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放之情,毕竟也只是“想当年”的事情,他只有发出一句像“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那样无奈的叹息,辛弃疾在处理几种不同情感的方面拿捏到位,忽而奋起,忽而转向现实的低潮,并没有单纯的偏向,使得读者对于词作背后所发生的前因后果一目了然。,(二)善于以景入情,融情于景,刻画景物之美与抒发情感之丰相互促进。,讨论:结合辛弃疾词青玉案、永遇乐分析辛词中的景与情。,明确,和其他诗词作者一样,辛弃疾知道如何去将词作的意境进一步提升。幸而他长期在外或贬或官期间对祖国的河山有了大致的亲睹,那么,文人的敏感神经也就很快带动了他对于景物的深层解读。千里清秋的断鸿落日,元夕佳节的宝马雕车,还有北固亭前的歌台草树,在普通人看来或许平常如故,但是却很能勾起政治失意之人复杂情感的寄托。无情之景在有情之人的刻画下立刻充满了勃勃生机。,(三)善于用典,以跨越时空创造纵横捭阖的历史图景。,讨论:试结合水龙吟、永遇乐等词分析辛弃疾所用典故对其词主题及情感表现的作用。,明确,辛弃疾是一个武者,早年从军并没有考取功名的意向,但是就连苏东坡也不曾想见,在那样的一个严峻的对峙局面下,起义战争成了主流,对于历史的回顾也就理所当然地在词作当中有所体现。辛弃疾对此的运用可以说是信手拈来。登赏心亭“栏干拍遍”,他对许汜不关心国事不免觉羞,闲居上饶“醉里挑灯看剑”,他想到了蜀主刘备的的卢马“弓如霹雳弦惊”,然后又想起了孙仲谋、刘裕、霍去病的英姿勃发和廉颇的老当益壮,随即又由湖北春景发起了对阿娇、玉环、飞燕等皇帝旧宠的悲哀命运的慨叹。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了他人,也透过他人照亮了自己。辛弃疾豪情满腹,对于那些与他类似的人和事,自然是需要抒之以自勉的。,(四)描写农村生活清静无忧、通俗易懂又回味无穷。,思考:在辛词西江月、清平月等看似闲适清静的作品中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深情?,明确,辛弃疾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也需要有七情六欲作为调和,愤慨之余也不乏忙里偷闲的逸趣。在他的西江月中,他就描绘了农村夏夜的一个幽静之景,飞鹊、鸣蝉、田蛙给无情的清风稻花送来了几分生气,还有清平乐中那家村居的吴地老夫妻,在用一种甜蜜温柔的乡音相互打趣,而他的几个儿子也在耕作玩耍,给安适无争的乡村带来了一种和谐的讯息。辛弃疾身临其境,虽没有直言其感受,只用令人平白直观的若干短语组合成句,很容易让读过其词作的人们把他那种渴望和平、渴望实现真正安定的国家局势和幸福的人民生活的感情体会出来。,小结,辛弃疾给后世留下了620余篇词作,这些词作以精彩的内容、生动的语言反映了南宋的历史风貌和作者本人的真实心境。他是一个武将出身的词人,但却突破了以往的豪放词风,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