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等离子运行的可靠性.ppt_第1页
提高等离子运行的可靠性.ppt_第2页
提高等离子运行的可靠性.ppt_第3页
提高等离子运行的可靠性.ppt_第4页
提高等离子运行的可靠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高等离子运行的可靠性,锅炉队本体班QC小组2009年成果,一、QC小组概况,编制:范承亮 编制日期:2009年1月11日,二、选题理由,三、现状检查 1、设备简介 国电石横发电有限公司三期工程为2330MW机组为了节约燃油,锅炉设计采用等离子点火器点火,在A层燃烧器处,安装4支由烟台龙源公司生产的等离子点火煤粉燃烧器及附属配套设备,等离子点火装置具有锅炉启动点火及锅炉低负荷稳燃两种功能。等离子点火系统由等离子发生器、直流电源柜、点火燃烧器、控制系统、冷却水系统、空气供给系统组成。空气供给系统设2台高压离心风机,一用一备,风机均布置在锅炉12m平台,高压离心风机为等离子发生器提供载体风和等离子火检冷却风。 2、现状调查 等离子点火装置投产以来,等离子设备出现阴极烧损漏水、阳极击穿漏水、频繁断弧、输送斛结焦、前部壁温高、载体风波动大等现象,不能稳定运行,阴极的使用寿命短且无法准确的估计,维护工作量大,维护成本高,达不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严重影响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不能达到可控、在控。,根据设备调查结果和收集的数据,我们小组对等离子点火装置不能正常运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绘出影响因素调查统计表及排列图如下:,2、图一 :影响因素排列图,编制人:范承亮 编制日期:2009年5月1日,累计频率(%),频数(点),输送斛 结焦,阴极烧损,前部壁 温高,载体风波动 大,阳极击穿,97.4%,66.7%,80.7%,100%,92%,1,24,5,2,4,从分析图中可以看出,阴极烧损是造成等离子点火装置频繁断弧,不能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四、目标制定 1、目标确定,36,4,0,5,10,15,20,25,30,35,40,现 状,目 标,图二:故 障 次 数,2.目标依据,五、原因分析 小组成员根据调查得来的数据和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一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了影响等离子点火装置可靠性的诸多因素,并绘制因果图如下:,编制人:范承亮 编制日期:2009年6月1日,阳极漏水,图三:,原因,尹宏伟,运行环境恶劣,长期运行导致阳极烧损,高温环境下阳极头O型密封圈老化导致漏水,使等离子拉弧不稳,甚至断弧。,阳极烧损,4,阴极烧损,人员责任心不强,非要因,非要因,确认结果,尹宏伟,尹宏伟,尹宏伟,责任人,等离子点火装置运行环境恶劣,长期运行导致阴极烧损,阴极的使用寿命短且无法准确的估计,不能及时更换,造成等离子拉弧不稳,频繁断弧 。,严格执行厂、检修队及班组制订的经济责任制,时刻做到事事有人负责,时时有人监督的原则,从根本上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认真上岗检查及定期维护。,等离子点火装置运行投产时间较短,检修人员对设备性能了解不够,已对等离子点火装置原理、结构及日常维护进行培训,提高现场检修实际操作水平 。,确认内容,技术业务能力差,2,1,3,序号,要 因,非要 因,非要 因,要 因,六、要因确认,表二 要因确认表,八、对策实施: 1、严格执行上岗检查制度及定期工作,定期对等离子载体风机入口及载体风管道滤网检查并清理。 2、认真落实等离子点火装置定期试验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更换记录,总结离子点火装置部件使用寿命,做到定期更换。 3、对等离子装置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总结,配合厂家对等离子点火装置部件进行改进,对等离子设备阴阳极头进行更新换代。 4、在冬季时做好冷却水系统的防冻措施,确保设备安全备用。 5、利用机组调停机会对等离子点火装置进行全面检查,对#5、6炉将铸铁输送斛更换为不锈钢输送斛。 6、#1、2炉等离子载体风已使用稳压、洁净、干燥的仪用压缩空气作为等离子载体,利用#5、6炉大修对等离子载体风系统改造,将载体风改用仪用压缩空气为等离子发生器提供载体风。,九、效果检查 通过我班QC小组的本次活动,等离子点火系统设备的可靠性得到提高,等离子点火装置阴极头使用寿命达40小时以上,阳极头使用寿命接近400小时,在2010年春节机组调停及调峰期间,等离子点火系统设备安全可靠,良好备用,节约了大量燃油,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十、巩固措施 每次停炉时对等离子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对更换的备品备件作好记录。对更换后的计时器及时联系仪控清零。 继续加强小组成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检修水平,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一、体会及下一步的打算 (一)、体会 通过开展QC活动,提高了等离子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通过这次QC活动,我们小组成员学会了这一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照PDCA循环圆满的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