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901-2004火力发电厂烟囱(烟道)内衬防腐材料.pdf_第1页
DLT901-2004火力发电厂烟囱(烟道)内衬防腐材料.pdf_第2页
DLT901-2004火力发电厂烟囱(烟道)内衬防腐材料.pdf_第3页
DLT901-2004火力发电厂烟囱(烟道)内衬防腐材料.pdf_第4页
DLT901-2004火力发电厂烟囱(烟道)内衬防腐材料.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 t t p s :/j q .q q .co m /?_w v =1027对制品的耐热性能除 检测加热后的表观变化,还对其强度及其变化进行检测;考虑到湿式运行的极限状态,增加了对制品 耐水性的检测 本标准的制订,对烟囱内衬的合理选材,提高施S质量,保证运行安全和使用寿命,提高技术经 济指标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站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委托国电电力建设研究所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电电力建设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单位:宜兴市袱东保温材料厂、辽源市龙山新型电力建筑材料厂、新密市中电节能耐 材有限公司、鹤岗市富鑫不定型浇注材料有限公司、北京双棱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宇航、李寅雪、蒋春达、宫毓忱、刘满仓、张世朋、肖玲珠。 h t t p s :/j q .q q .co m /?_w v =1027非烧成耐酸砖可分为浇注型耐酸混凝 土砌块和机制型耐酸砖。 b )按使用时的运行工况,耐酸砖可分为普通型耐酸砖和防水型耐酸砖。 c ) 按工作面形态, 耐酸砖可分为釉面耐酸砖和素面 ( 无釉面) 耐酸砖。 d )按体积密度,耐酸砖可分为超轻质 (I 型和1 1 型)、轻质 ( I型、1 1 型、I I I 型和W型)、重质 (I 型和I I 型)。具体划分见表 t o 表 1 耐酸砖体积密度 k g / 耐 类别体积密度范围 超轻质 工型5 0 0 1 2 0 mm )。 4 . 1 . 3 轻质耐酸浇注料 a )按材料的组成状态,轻质耐酸浇注料可分为单组分型轻质耐酸浇注料和双 ( 或多)组分型轻质 耐酸浇注料。 b ) 按结合剂的化学成分, 轻质耐酸浇注料可分为硅酸钠型轻质耐酸浇注料和硅酸钾型轻质耐 酸浇 注料。 c )按防水抗渗性能,轻质耐酸浇注料可分为普通型轻质耐酸浇注料和密实型 ( 防水抗渗型)轻质 耐酸浇注料。 d ) 按体积密度, 轻质耐酸浇注料可分为 超轻质 ( 7 5 0 k g / m 3 i 9 吸 K 】 凝结时间 ( 2 0 C- 2 5 C) 初凝时间 nun 3 4 54 5 终凝时间 h 毛 1 2簇 1 5 常温抗压强度 ” ( 1 1 0 0 C士5 C) X2 4 h M Pa 1 5 .032 0 刀 耐酸性 ( 常温浸4 0 %H, S 0 , 3 0 d 或 8 0 0C浸4 0 %H , S O , 1 5 d ) 外 观不允许有属蚀、裂纹、膨胀、剥落等异常IA 象 f 九 0 .90 . 9 耐热性 ( 2 5 0 0C X 4 h ) 外观 不允许有裂纹、剥落及大于2 .5 %的线变化率 f 九 0 . 90 .9 耐水性 ( 常温浸水 3 0 d 或浸 9 0 0C温水 1 5 d ) 外 观 不允许有溶蚀、裂纹 30 .7 5 f n 九 体积吸水率 环 蕊5 . 0 抗渗性 M P a 306 注 f o 为试样经1 1 0 C 烘干后的常温抗压强度: 人 为试样浸酸后的常温抗压强度: f 为试样加热后的常温抗压强度: l sh 为试样浸水后的常温抗压强度。 密实型耐酸胶结料经浸酸或加热后吸水率应不大于 8 .0 %,加热后耐酸性应不降低 b 本标准中常 温指1 5 V-3 0 C b )单组分型耐酸胶结料的流动度为 2 0 0 m m土l O m m ;双 ( 或多)组分型耐酸胶结料的流动度为 2 2 0 m m 士l o m m。 流动度指标是为统一检验条 件的,不作为检验指标。 C ) 施工中,单组分耐酸胶结料应严格控制加水量,不能在耐酸胶结料变稠后,再加水调稠度;双 ( 或多) 组分型耐酸胶结料应严格按配比 加入各组分材料,不能为延长凝结时间, 随意多加液 体结合剂或少加固化剂、外加剂。 h t t p s :/j q .q q .co m /?_w v =1027长度:不允许 缺边掉角 工 作 面 条面上:伸入工作面 1 -5 .深 1 0 ,允许2处,总长不大于3 0 顶面上:伸入工作面 1 -5 1深 1 0 ,允许 I 处,总长不大于1 5 非工作面宽 5 -1 0 ,深 2 -5允许3处,总长不大于 4 0 釉面不允许有开裂、釉裂 生烧、欠火不允许 b )耐酸砖的尺寸偏差及变形见表4 0 表4 耐酸砖的尺寸偏差及变形 m l 刀 项目 允许偏差 尺寸偏差 长( 弧 长 )士4 刀 壁厚士2 刀 砖高 士 1 刀 变形 翘曲大面 1 . 0 大小头 大面 2 . 5 条面、顶面 1 刀 c )普通型耐酸砖的技术要求见表 5 0 表5 普通型耐酸砖的技术要求 项目超轻质耐酸砖轻质耐酸砖重质耐酸砖 体积密度 k g W I 型I I 型I 型I I 型I l l 型N型I 型i t 型 5 0 0 -7 5 07 5 0 -10 0 0 1 0 0 0 -1 2 0 01 20 0 -14 0 01 4 0 0 -1 6 5 0 1 6 5 0 -1 9 0 01 9 0 0 -2 1 5 0 2 1 5 0 -2 4 0 0 常温导热系数 W / ( m 一 K) 5 0 . 2 550 . 3 550 .4 550 .5 550 .7 0,- 1 7 刀)2 0 .032 2 .0 耐酸性 ( 常温浸4 0 %H Z S q 3 0 d或 8 0 0C浸4 0 % H 2 S q 1 5 d ) 外观不允许有腐蚀、裂纹、膨胀、剥落等异常现象 f f o 0 .9 耐热性也 ( 2 5 0 0C X 4 h ) 外观不允许有裂纹、膨胀、剥落等异常现象 f 九 )住9 烧成耐酸砖可不测耐热性 h t t p s :/j q .q q .co m /?_w v =1027严禁与水或水蒸气 接触。养护至规定龄期后,将试样烘干 ( 1 1 0 0C 1 5 C) X 2 4 h ,冷却至常温后,即可进行各项 试验。 0 各项试验的试样尺寸与数量见表 9 0 表 9 各项试验的试样尺寸与数量 试验项 目 试样尺寸 1 un】 数量 块 体积密度1 6 0 X 4 O X4 0 3 常温抗压强度1 6 0X 4 0 X4 0 3 耐酸性1 6 O X4 O X 4 0 6( 普通型) 9( 密实型) 耐热性1 6 O X如 X4 0 6( 普通型) 1 2( 密实型) 耐水性1 6 0 X4 0 X4 06( 密实型) 抗渗性 蜡 X 3 0 6 体积吸水率1 6 0 X4 0 X4 0( 或3 0 X3 0 X3 0 )3( 或4 ) 注: 流动度或凝结时间, 取料量不得少于2 k g 6 . 1 . 3 凝结时间 6 . 1 . 3 . 1 耐酸胶泥 耐酸胶泥凝结时间的测定, 应按G B / T 1 3 4 6 执行 6 . 1 . 3 . 2 耐酸砂浆 耐酸砂浆凝结时间的测定,应按 J G J 7 0第6章执行。 6 . 1 . 4 体积密度 耐酸胶结料体积密度的测定, 应按Y B / T 5 2 0 0 执行。 6 . 1 . 5 常温抗压强度 耐酸胶结料常温抗压强 度 (.f , )的 测定,应按Y B / T 5 2 0 1 执行。 6 . 1 . 6 耐酸性 耐酸胶结料耐酸性的测定应从试样浸酸后外观变化 ( 浸酸安定 性) 和强度变化比 值两 个方面进行。 将同批制备的试样分为二 ( 三)组,每组三块。记录每组各块外观状态。 a )外观变化 ( 浸酸安定性)。普通型耐酸胶结料的试样需两组,一组作对比基准,一组浸酸。将 试样放入常温下4 0 % H Z S O 4 溶液中 浸泡3 0 d , 或放入8 0 士5 的4 0 % H 2 S O 4 溶液中浸泡1 5 d . 密实型耐酸胶结料的试样需 三组,一组作对比 基准,一组作全浸泡,一组在酸中浸泡 3 d , 取出 置于空气中3 d , 再浸泡交替进行。 试验完成后, 观察并记录试样外观的 腐蚀、 剥落、 裂纹、 膨胀及局部鼓泡等情况。 b ) 强度变化比值。将试样从酸液中 取出,用清水冲 洗数次, 擦干,并经 ( 1 1 0 士5 *C ) X 2 4 h烘 干,冷却至常 温后,按Y B / f 5 2 0 1 测试样的 抗压强度 试),取其算术平均值,精确至。 A M P a , 按下式计算浸酸后的强度变化比 值 ( 精确到0 . 1 ): ( 1 ) h t t p s :/j q .q q .co m /?_w v =1027 f 三个基准试样常温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 MP a . 6 1 . 7 耐热性 耐酸胶结料耐热性测定从试样加热后外观变化、强度变化比值 ( 和物理化学性质变化) 等方面进 行。 a ) 外观变化。在试样长度方向的两端距底面2 0 m m处作为测量标记,分别测量加热前试样两侧面 的长度值, 精确到O A m m 。将试样加热到2 5 0 0 C , 恒温 4 h ,冷却至常温后, 观察并记录试样外 观的裂纹、 膨胀、 剥落、 变形等异常情况, 并分别测量加热后试样两侧面的长度值, 精确到O . l m m , 加热后线变化率按下式计算: : _I , 一 L 、 , : 。 。, 。 、 Al 二二 2一 二 -x 1 0 0 ( 2 ) L, 式中: A L 加热后线变化率: L , 加热前试样两测点之间的 长度, m m ; 场 加热后试样两测点之间的长度, M M . 取三个试样加热后线变化率的6 个数据的算 术平均值, 精确至0 . 1 %. b )强度变化比值。分别测定加热 ( 2 5 0 0 C X 4 h )后试样在常温下的抗压强度 忧), 取其算术平均 值,精确至0 . 1 MP a ,按下式计算加热后的强度夺化比值 ( 精确牵( H): ( 3) 式中: J r E 试样加热后抗压强度变化比值; 关 三个试样加热后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值, M P a ; f o 三个基准试样常温抗压强 度的算术平均值, MP a e c )物理化学性质变化。 密实型 ( 防水抗渗型) 耐酸胶结料应分别测定加热 ( 2 5 0 C X 4 h )后试样 吸水率和耐酸性的变化。 6 . 1 . 8 耐水性 耐酸胶结料耐水性的测定从试样浸水后外观变化和强度变化比值两方面进行: a ) 外观变化。 将同批制备的 六块试样分成两组, 每组三块,一组不浸水作对比 基准。 将另一组试 样放入清水中, 在常温下浸泡3 0 d , 或在9 0 0 C 1 5 的水中浸泡 1 5 d , 观察并记录试样外观的溶 解、 溶蚀、鼓胀、 剥落、裂缝、变形等异常情况。 b )强度变化比值。将浸水试样从水中取出后,用水冲洗数次,擦干,分别测试样的抗压强度 ( f , , ),取其算术平均值,精确至 O . 1 MP a ,按下式分别计算浸水后的强度变化比值 ( 精确 至 0 . 1 ): f n 人 , 一 了 ( 4) 式中: J s h 二试样浸水后抗压强度变化比值; f h个试样浸水后抗压强度的 算术平均值,M P a ; f三个基准试样常温抗压强度的算术平均信,MP a h t t p s :/j q .q q .co m /?_w v =1027 二浸泡前试样干燥状态的质量, g o m ,浸泡后试样饱和吸水状态的 质量, 9 ; M 2 - 浸泡后饱和吸水的试样悬浮于浸泡液中的质量, 9 。 6 . 2 耐酸砖 6 . 2 . 1 体积密度 6 . 2 . 1 . 1 方法概要 称量试样的质量, 用精度不低于O . I m m的量具测量试样的尺寸, 求出 体积,计算体积密度。 6 . 2 . 1 . 2 设备 a )电热鼓风干燥箱。 b )感量O . l g 的天平。 c ) 精度不低于O . l m m的 量具。 d ) 装有变色硅胶的干 燥器。 e )温度计。 6 . 2 . 1 . 3 试样 外观平整,完好无损,无肉眼可见裂纹的整块耐酸砖三块。 6 . 2 . 1 . 4 试验步骤 a )把试样表面附着的灰尘及细碎颗粒刷净,在电热鼓风干燥箱中烘干 ( 1 1 0 士 5 * C ) X 2 4 h ,并 于干燥器中自 然冷却至常温。 b )称量每个试样的干燥质量,精确至O . l g o C 测量每个试样的长度、宽度和厚度 ( 砖高),精确至 O . l m m 。矩形试样, 在各面的中心部位进 行测量:梯形试样上、下底的长度分别在上、下底面距两边 l c m处测量, 梯形试样高 ( 砖宽) 的 长度,在距梯形上底两端l c m处测量;异型试样凹凸啮合部分的 尺寸偏差可忽略不计。 6 . 2 . 1 . 5 结果计算 a )矩形试样体积密度按下式计算: D e 一 m x 10 0 0V 一 篇x 10 0 0 ( 6) b ) 梯形 试样体积密度按下式计算: D = “ x 1 0 0 0 = V 2 m h c ( 石+几) x1 0 0 0 ( 7 ) 式中: D b 试样的体积密度,取其算术平均值,精确至整数位, k g W : , 干 燥试样的质量, 9 ; V 试样的体积, c m 3 : h t t p s :/j q .q q .co m /?_w v =1027 L , , 岛、 h , c 梯形试样上底、 下底、高 ( 砖宽)、 厚度 砖高),C M . 6 . 2 . 2 常温导热系数 耐酸砖常温导热系数的测定, 按G B / r 1 0 2 9 4 或G B / T 1 0 2 9 7 执行。 6 . 2 . 3 体积吸水率 6 . 2 . 3 . 1 方法概要 试样开口气孔所能吸附的水的体积与试样总体积之比称为体积吸水率 ( 即试样的 显气孔率),以 百分数表示。称量试样干燥质量、饱和吸水时的质量及饱和吸水后悬于水中的质量, 求出试样所吸水 的质量和体积,求出 试样体积,计算体积吸水率。 6 . 2 . 3 . 2 设备 a )电热鼓风干燥箱。 b ) 感量为O . l g 的天平,称量范围不小于5 k g . c )装有变色硅胶的干燥箱。 d )抽真空装置:保证剩余压力不大于2 . 5 k P a o e )可调温盘式电炉及煮沸用的器皿。 f )带溢流管的容器 6 . 2 . 3 . 3 试样 外观平整,完好无损坏,无肉眼可见的裂纹的整块耐酸砖三块,各切成两块。 6 . 2 . 3 . 4 试验步骤 a )按 6 . 2 . 1 .4 a )规定清理烘干试样。 b )按6 . 2 . 1 .4 b ) 规定称量试样干燥质量 ( m i, i= 1 , 2 , 3 ,, 6 ), 精确至O . l g , c )吸水处理: 1 )煮沸法。将试样放入煮沸用的器皿内,并加入清水至试样完全被淹没,然后加热至水沸腾 并在微沸状态下继续煮沸 3 h ,而后冷却至室温。为防止试样碰撞掉角,煮沸时器皿底部和 试样之间应垫以干净纱布。 2 )真空法。将试样放入干净的器皿中,置于真空干燥器内抽真空至剩余压力不大于 2 . 5 k P a , 保持 巧 而n , 然后通过真空干燥器上口所装移液漏斗缓缓注入蒸馏水至试样完全被淹没,在 相同压力下继续抽真空 1 5 m i n 后解除真空, 取出盛有试样的器皿, 于室温条件下静置3 0 min 3 ) 浸泡法。 将试样放于浸水容器, 在容器底部和试样之间放置垫块,以保证与 水充分接触, 向容器中加入清水至试样完全被淹没,浸泡 7 d . d )将经吸水处理后的达到饱和吸水的试块迅速移至带溢流管的容器中,吊在天平的挂钩上,称量 其完全浸没在水中的质量 ( m z y , i = 1 , 2 , 3 ,,6 ),精确至。 . 1 g , e )将试样从水中取出,用饱水的 湿毛巾 擦去试样表面过多的 水分,迅速称量含有饱和水的 试样在 空气中的质量 ( m ,_ ; , i = l , 2 , 3 ,二, 6 ) ,精确至。 . 1 g . 0 有质量争议时,应按煮沸法进行试验。 注:非烧结耐酸砖宜用煤油替代水进行试验。 6 . 2 . 3 . 5 结果计算 试样的体积吸水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 . 1 %: (8)(9) 二止 竺x 1 0 0 叭 一舰 2 w, =丛二 竺x 1 0 0 P V h t t p s :/j q .q q .co m /?_w v =1027 m 试样干燥状态下的 质量,g ; m , 试样在饱和吸水 ( 油)状态的质量, g ; m 2 试样在饱和吸水 ( 油)状态下浸没于水中的质量, g ; V试样的体积,c m ; P浸泡液体 ( 水或煤油)的密度,g / c m ,水的密度按 1 g / c m 3 计算。 6 . 2 . 4 常温抗压强度 耐酸砖常温抗压强度的测定按G B / T 3 9 9 7 . 2 执行。 6 . 2 . 5 耐酸性 耐酸砖耐酸性的测定,按 6 . 1 .6方法执行。 浸酸试样 ( 六个)为半块耐酸砖; 浸酸后试样抗压强度 的测定按 6 .2 . 4 执行。 6 . 2 . 6 耐热性 耐酸砖耐热性的测定,按 6 . 1 .7方法执行。 加热试样 ( 六个)为半块耐酸砖; 加热后试样抗压强度 的测定按 6 .2 .4执行 6 . 2 . 7 耐水性 耐酸砖耐水性的测定,按 6 . 1 .8方法执行。浸水试样 ( 六个)为半块耐酸砖;浸水后试样抗压强度 的测定按 6 .2 . 4 执行。 6 . 3 轻质耐酸浇注料 6 . 3 . 1 试样制备 a )从混和均匀的干料中称取成型试样需用的量,按 G B / T 5 0 0 8 0的方法,按 5 . 3 c )规定的塌落度 所对应的加水或结合剂量,并拌合均匀。 b )将试模放在振动台上,调节振动台的振幅至 0 .7 5 m m士0 .0 5 mm,主频率为 5 0 H z ,成型过程中应 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调整。 c )填装试验料到试模内约一半高度,并分布均匀,启动振动台,振动 3 0 s 。用馒刀将试模内料面 拉毛,填装试验料到试模边缘,再振动 3 0 s . d ) 从振动台上取下试模,用馒刀轻轻除去高于试模的料, 并抹平表面。 从加水或结合剂开始到试 样成型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 l O m i n o e )试样应在温度为2 0 C-2 5 0 C 、相对湿度小于 8 0 %的空气环境中成型并自然养护;养护 2 4 h 士2 h 后脱模,快凝早强或硬化较慢的试样允许提前或延期脱模; 养护时间 1 5 d : 严禁与水或水蒸气 接触。养护至规定龄期后,将试样烘干 ( 1 1 0 士5 C ) X 2 4 h ,冷却至常温后,即可进行各项 试验。 f )各项试验的试样尺寸与数量见表 1 0 . 表 1 0 各项试验的试样尺寸与数量 试验项目 试样尺寸 nU 】 】 数量 块 体 积 密 度一l o o x l o o x 1 0 0一3 常 温 导 热 系 数一 2 0 O X 1 0 0 x 2 0 - 5 0 ( 或Q5 1 8 0 x 2 0 ) 3 体 积 吸 水 率一 l o o x l o o x 1 0 0 3 常 温 抗 压 强 度一 l o o x l o o x 1 0 0 6 耐酸性1 0 0 X 1 0 0 x 1 0 0 6( 普通型) 9( 密实型) 耐热性 l 0 0 x l o o x 1 0 0 6( 普通型) 1 2( 密实型) h t t p s :/j q .q q .co m /?_w v =1027 与 试样的初始长度,m m ; L试模长度,取 3 0 0 , m m; L t 试样在试验期为t 时的 长度, m m o 取三个试样的6 个数值的 算术平均值作为轻质耐酸浇注料的自 然干燥收缩率值,精确至0 . 1 %0 6 . 3 . 1 0 抗渗性 轻质耐酸浇注料抗渗性的测定,按G B 5 0 2 1 2 -2 0 0 2 中B .4 . 2 .9 1 ) 规定执行。 7 检验规则 7 . 1 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必须进行出厂检验。耐酸胶结料、轻质耐酸浇注料出厂检验项目 包括: 体积密度、常温 强度、凝结时间、耐酸性。耐酸砖出厂检验项 目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体积密度、常温强度、耐 1 3 h t t p s :/j q .q q .co m /?_w v =1027 b )正式生产后, 原材料、工艺技术等发生较大的改变, 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 正常生产时,每半年进行一次; d )出厂 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e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机构提出 进行型式检验时。 7 . 3 现场复检 产品到现场抽样复检的项目,除含出厂检验项目 外, 还应包括设计 ( 图纸)要求的检验项目 及供 需双方合同约定的检验项目。 7 . 4 批量 耐酸胶结料以 1 0 0 t - 1 5 0 t 为一批,不足 l o o t 按一批计。 耐酸砖及轻质耐酸浇注料以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