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中初始绘图环境设置.ppt_第1页
CAD中初始绘图环境设置.ppt_第2页
CAD中初始绘图环境设置.ppt_第3页
CAD中初始绘图环境设置.ppt_第4页
CAD中初始绘图环境设置.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 初始绘图环境设置,一、设置绘图单位和图形界限 1、设置绘图单位(UNITS)(P18),【格式】【单位】 功能:对图形单位(长度单位和角度单 位)的类型及其精度进行设置。,命令: LIMITS 指定左下角点或 开(ON)/关(OFF) : 指定右上角点 :,开(ON) / 关(OFF): 打开 / 关闭边界检查功能。,注意:此命令画不出图框线。,2、设置图形界限(LIMITS)(P22),【格式】【图形界限】 功能:用于确定绘图区域的大小,即选 择所用图纸的大小(图幅)。,二、AutoCAD 的坐标系(P45P51) 1、世界坐标系 WCS,三维(O XYZ 系统) Z 轴垂直于 XY 平面(屏幕), 正向朝外,指向操作者(右手 法则)。,2、用户坐标系( UCS ),【工具】【 新建 UCS 】,注:利用三维功能构造较复杂立体时, 经常需要使用用户坐标系。,二维(O XY 系统),三、坐标表示方法(P46) 1、直角坐标,绝对坐标 相对坐标,2、极坐标,注意:相对坐标前需添加符号 “” 。,绝对坐标 相对坐标,四、控制图形显示(P63P66),1、图形的显示缩放(ZOOM),【视图】【缩放】 功能:缩放显示图形的全部或局部。,实时缩放(Zoom提示下回车 ),几个常用的显示缩放操作:,操作:按住左键并上下移动 放大, 缩小,窗口缩放(默认方式),操作:指定矩形窗口的两对角点,窗口 内的图形被放大显示。,全部缩放(Zoom提示下输入“A”),不考虑图形界限,只将图形以最高缩放比例显示。,上一个(Zoom提示下输入“P”),若图形未超出图形界限,则以图形界限为范围将图形全部显示; 若图形超出图形界限,则此时不考虑图形界限,而是以最高缩放比例显示全部图形。,范围缩放(Zoom提示下输入“E”),快速回到前一个缩放视图。,2、实时平移(PAN) 【视图】【平移】 操作:单击相应图标,按住左键,移动 鼠标,即可移动图形显示区域。,五、图层(P74P85) AutoCAD的图层可以看成是无厚度的透明薄膜,运用图层可以很好地组织不同类型的图形信息。,注:0层、当前层、包含对象的图层不 能被删除。,删除图层,设置图层特性 为图层命名、设定状态,为图层 指定颜色、线型、线宽等。,创建新图层 每次开始一个新图时,只有一个 默认图层 0 层,应根据需要 创建若干个不同的图层。,1、图层特性管理器,【格式】【图层】,2、图层的几种状态,开关: 当图层打开时,该图层上的对象可见,且可在其上绘图。关闭的图层不可见,但可绘图。,冻结解冻: 冻结的图层不可见,且不能在其上绘图。该图层上的对象不被刷新。,锁定解锁: 锁定的图层仍可见,能被捕捉,能在其上绘图,但是不能编辑图形。,3、图层列表框,4、将选定对象的图层设为当前层,操作:先点击图标,再选择欲使其所在 图层成为当前图层的对象。,显示当前图层及其它图层的状态 设定当前图层 改变图层的状态,说明: 最好选用“随层”的颜色、线型和线宽。 画点画线、虚线时,线型比例的设置 应恰当(LTSCALE) 。,建立样板图(符合国标)的方法与步骤: 1.设置绘图单位(Units)和图形界限(Limits)。 2.建立粗实线、细实线、点画线、虚线、 等图层,并进行线型、线宽、颜色等 特性的设置(粗实线0.7mm、所有细线0.35mm) 。 3.执行 Zoom 命令,选择全部缩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