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99649年),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开创盛世的超级演员?“解剖”唐太宗 在中国帝王之中,李世民可算是最具有人身上的吸引力。隋朝末年群盗蜂起,世民怂恿父亲李渊(时为唐国公)乘机称帝,当时他才16岁。迄至24岁时,他在巩固朝廷削平群雄的关头最著战功。他有恻隐之心而又好三心重,不惧危难也不辞劳瘁。他常直接指挥战斗,有时以数骑在前锋之外与敌方将领谈判。在作为一个政治人物的立场上讲,他以一群智囊人物(多数为具有眼光的读五人)追随其左右。虽说唐朝制度大致循服隋朝的前例,内中实施的细则乃由于李世民的经理而产生。他在位共23年,本章一开始就提到,唐朝制度从当时的眼光看来近于至善,其中大部之功绩应属于此位青年君主。除了名义之外,李世民实为朝代的创始人。从贞观政要等典籍的记载里,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太宗皇帝李世民,确实做到了“以道德而不是权术治国”,确实是合格的“天子”,无限接近于“内圣外王”。但史实恰恰与之相反,从他踩着亲人尸体登基那刻起,李世民已经失去用道德治国的立足点,为了“贞观之治”,他只能在管理上用功。 -老王感言,唐朝历史发展的轨迹,一、走近唐太宗,释义 :奠基人 (1)、喻指一种伟大事业的创始人。 (2)、指某一行业或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行者。,1、此段引文说明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2、这段材料中唐太宗如何论证君、国、民三者之间的关系? 3、你怎么看待唐太宗的这种认识? 4、对这幅画像中反映出的李世民形象和神态有何直观印象?,二、感知唐太宗,1、议一议:你怎样看嫡长子继承制和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王位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保证国家权力在一家一姓中和平过渡,但它不能选贤与能,嫡长子的品质与君主专制需要经常脱节。于是皇位继承经常子杀父、兄杀弟、弟杀兄、叔杀侄一类的争夺皇位的丑剧 。,性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一场的宫廷政变 。其进步作用却是善于治国李世民被立为太子,这为“贞观之治”的出现提供了政治前提,将唐朝推向更为辉煌的发展阶段。政变具有进步意义。,(1)、概念:“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民风淳厚;民族融合、中外交流繁荣;文化繁荣”盛世时代。,(2)、唐太宗治国思想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2、“贞观之治”,(3)、实质: 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王朝统治,不能改变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4)、“贞观之治”出现原因:-具体措施,主观原因:唐太宗的治国方略 政治:吸取隋亡教训,居安思危,广任贤良,选官不拘一格,用人扬长避短;虚怀若谷,兼听纳谏。 经济:休养生息,不夺农时,均田制、轻徭薄赋,强调“存百姓”的思想。 法律:以民为本,慎用刑法。制定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 文化: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 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对外政策:对中外交往采取积极友好的态度,对中外文化采取开放的政策,兼收并蓄的方针。,客观: 隋的经济繁荣,为唐的发展创造条件 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唐太宗名言赏析,材料一: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若耽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且复出一非理之言,万姓为之解体,怨既作,离叛亦兴。朕每思此,不敢纵逸 。” 材料二: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材料三:“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 “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君者政源,人庶犹水。,材料四: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材料五:“凡事皆需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伐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材料六:“法乃天下之法,非朕一人之法。” 材料七:天下英雄入我彀中矣。”,民族政策魅力-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唐帝国东西有九千五百里,南北有一万六千九百十八里。与当时拜占庭帝国伊斯兰帝国并称“世界三大帝国”。,1、唐与突厥 (1)、武力征服 战而后和唐初,(2)、东突厥:设置机构羁糜府州 (3)、西北各民族册封 (4)、西突厥:直接管辖-安西都护府 2、唐与吐蕃 和亲文成公主入藏,统一多民族国家进入鼎盛时期,文成公主入藏意义? 1、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 2、汉藏人民交往。 3、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独朕爱如一”。,1、反映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思想? 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周边民族以德治之,使之成为一家。 2、试评价这一观点。 片面的。自古以来,民族平等往来始终是历史的主流。历史有些腐朽政权确曾有民族压迫政策;但绝不能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太宗时的民族政策更加开明,如用人、和亲等,从这一点看,有别于历史统治者;但太宗为美化自己,完全否定历史民族政策,非实事求是。,对外政策魅力-中华文化圈的形成,(一)政策方针,1.对中外交往采取 的态度 2.对中外文化采取 的政策 3.对外来文化采取 的方针,积极友好,开放,兼收并蓄,(二)具体表现,1.设置专门机构: 设鸿胪寺,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 2.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居住、 做官、通婚 3、长安成为世界性大都会 3.对外来宗教,提出“示存异方之教”,唐太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 发展中的作用,1、唐太宗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 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 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自我反省,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三、评说唐太宗,专家点评:唐太宗顺应国家统一的潮流,真正开创唐帝国,其在位期间出现“贞观之治”,促进经济的复苏乃至繁荣,而其纳谏和用人方面的突出优点,特别是其反醒的反思能力和自我批评的精神,更为古代封建君王的楷模和典范。,(626649),走近唐太宗,唐太宗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唐玄宗在开元年间,任用贤相、整顿吏治、重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