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技术-河南农大.ppt_第1页
玉米种植技术-河南农大.ppt_第2页
玉米种植技术-河南农大.ppt_第3页
玉米种植技术-河南农大.ppt_第4页
玉米种植技术-河南农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米种植技术,河南科技大学,主 要 内 容,1.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玉米是世界上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总产和单产均居粮食作物之首。具有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等多种用途。目前60%玉米用于饲料,20%用来加工(淀粉),同时玉米有作为能源的新趋势。,(一)玉米生产的重要性,2008年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的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指出: 2020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000亿斤,预计河南省将分担300亿斤,其中玉米将分担200亿斤。,(一)玉米生产的重要性,(二)生产存在问题,2 . 良种良法不配套,品种使用的准确性差,优势区域较差; 品种的增产潜力大,但利用性差; 我国高产记录: 春玉米:陕西 1326.4 kg/亩(郑单958); 夏玉米:河南 1064.8 kg/亩 目前产量在前三位的品种: 郑单958、浚单20、先玉335。,土壤耕层浅,容重高。根系分布浅,生长空间小。 土壤渗水性差,储水能力低,易旱易涝。 土壤肥力低,养分不平衡,氮素含量高,磷、钾及微量元素含量低。,世界玉米最高记录:1548kg666.7m-2(美国农民赫尔曼沃尔索Herman Warlsow,1985,世界玉米高产之星); 世界夏玉米高产记录:1096kg666.7m-2 (李登海,1989,中国玉米高产之星)。2005年再次刷新纪录为1402kg666.7m-2(21042.9 kghm-2)。,群体质量,玉米卫士,1850.2 kg666.7m-2,消除犁底层的影响,扩大根系营养范围,Francis Childs,河南3种主要土壤类型原状土土壤容重状况,玉米较为适应的土壤容重应该在1.3以下。,机械麦收、玉米机播大面积应用后,玉米播种质量普遍下降,突出表现:缺苗断垄,整齐度降低。据调查,平均缺苗21.5%,整齐度下降30%左右。 原因:机械麦收所留残茬高和秸秆长影响播种质量; 土壤干旱土质硬,免耕硬茬机播深浅不一; 小麦种植方式与玉米播种行距不配套; 缺乏相应标准化栽培技术。,传统的精耕细作管理逐渐丧失,新型的现代玉米生产技术体系尚未建立。玉米管理日益粗放。技术到位率逐步降低。 肥料投入增多,但分次施肥已经被一炮轰所代替,化肥深施变成了表面撒施,丰产水变成了救命水,定苗晚甚至不定苗。,河南省2000-2004年受灾成灾平均面积(千公顷),河南每年玉米受灾面积占播种面积的1/4-1/3,6月份的初夏旱、7月份伏旱、8月份花期阴雨及生育期间的大风倒伏是其主要自然灾害。,大小斑病、青枯病、弯孢霉叶斑病、玉米螟、蚜虫、麦秆蝇等病虫害常年发生,新病虫害如南方锈病、褐斑病、甜菜夜蛾等迅速蔓延。,1986年因旱灾河南玉米平均减产31%; 2003年因花期阴雨平均减产37%; 2006年青枯病大面积倒伏; 2009年暴雨大风袭击倒伏1000万亩!,适时晚收,有乳线、无黑层、未完熟 粒瘪、粒轻、品质差 水分高,难晾晒,易霉变,苞叶枯松、乳线消失、黑层出现 粒饱满、品质优 水分低、易晾晒、耐贮藏,过早收获,7 收获偏早,适时晚收,表 不同收获期对登海661粒重及产量影响,研究表明,黄淮海地区玉米收获时间一般在9月20日左右,推迟至9月底或10月初收获,可提高光能利用时间10-20%,增加产量15%,平均每天每亩增产约10kg。,1.玉米生物学特性,玉米的生育阶段划分 1. 苗期 从播种期至拔节期,包括种子发芽、出苗及幼苗生长等过程;是决定玉米叶片数和节数的时期。耐旱怕涝。 2. 穗期 从拔节期至雄穗开花期,根茎叶等营养器官旺盛生长并完成雄穗和雌穗的分化发育;是决定粒数的第一个时期。 3. 花粒期 从雄穗开花期到籽粒成熟期,玉米完成开花、吐丝、受精、结实的过程直至成熟。是决定粒数和粒重的时期。,1)光 温 需 求 最低温度是10。在10-40范围内温度越高,生长速度越快。玉米发芽适温2135。幼苗生长适温2130;开花散粉期的适宜平均日温是26-27,高于35 时授粉受精不良; 玉米是高光效的C4型光合作用作物,其生长发育要求光照充足,阴雨寡照天气不利于玉米高产的形成。,2.对 生态条件要求,干旱和涝害都抑制玉米生长发育甚至导致玉米死亡。 玉米苗期较耐旱,不耐涝,需土壤排水良好; 大口至抽雄是玉米的水分敏感期,特别是干旱靠近抽雄期则减产明显,容易引起“卡脖旱” 。 抽雄灌浆需水达一生高峰,缺水减产最多(“开花不灌,减产一半”)。应浇大水,浇透水,以有利受精、增加穗粒数。一般增产1129%。 灌浆成熟期、需水逐渐减少,缺水减产的原因是减少了穗粒重,因此后期不应过早停水。从子粒形成到乳熟末期仍是玉米需水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干旱对产量的影响,仅次于抽雄期。浇水千粒重增加18.336.7g,增产325%。 河南省玉米生长期间,由于水分造成的自然灾害主要有:6月上、中旬的初夏旱,7月中、下旬的伏旱和8月上、中旬的花期阴雨。,2)对 水的 需 求,3)对营养的要求,N、P、K累积吸收量总趋势 拔节期占14%,小喇叭口期占58%,大喇叭口期3035%,抽雄期5060%,灌浆期6265%,蜡熟期100%。因此大喇叭口期吸收进入高峰期,是施肥的关键时期;抽雄以后吸收量占总量的4050%,后期仍要重视施肥,防止脱肥早衰。 吸收高峰 : 第一高峰,小喇叭口抽雄,以大喇叭口为中心;第二高峰,灌浆蜡熟,以乳熟为中心。因此穗肥应在大喇叭口期施,粒肥应在乳熟前施。,4)对土壤的要求,玉米对土壤空气状况非常敏感,要求土壤空气容量大,通气性好,含氧比例高,透水保水性好。 高产玉米一般要求土层深厚、结构良好、疏松通气、透水保水性好、供肥能力好。 玉米对土壤的PH值的适应范围为5-8,但最适宜玉米生长的PH值范围为6.5-7。,不同耕层容重处理(X)下玉米产量(Yg实线)和穗粒数(Yk虚线)的比较,玉米 适宜的土壤容重为1.2-1.3g/cm3,耕层不同容重土壤玉米根系形态,不同容重土壤下玉米的果穗,下层土壤容重对玉米产量影响极为显著。,玉米高产的容重为1.21.3g/cm3。 关键措施在于: 秸秆全量还田深耕30cm。(或隔年深松) 培肥是基础,以抗旱保墒能力。,1)机械播种要求 小麦机械收割后,最好能秸秆灭茬机切碎留3-5cm。 按精准播种技术要求,达到行距一致,接行准确,下粒准确均匀、深浅一致,覆土良好、镇压紧实,一播全苗。 适宜的播种深度:依据土质、土壤墒情和种子大小而定,一般以46cm为宜。如果土壤质地粘重,墒情较好,可适当浅些;土壤质地疏松,易于干燥的砂壤土地,可适当深些;大粒种子,可适当深些;但一般不要超过8cm。,为提高黄淮海平原机播夏玉米质量,提高苗的整齐度和质量,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麦茬处理方式(平茬、立茬、除茬)对机播夏玉米的生长发育的影响。,平茬机播比立茬和除茬分别增产5.32%和9.83%,2)因地制宜选用耐密品种: 美国玉米密度50006000株。 重点推广的:浚单20、郑958、登海602,浚单009,3)确定适宜播期和种植密度: 夏玉米尽量早播。晚播会造成严重减产。 河南多数地区夏玉米早播的下限指标为6月10日。 种植密度:紧凑中穗型品种,4500-5000株,半紧凑大穗型 3500-3800株。,4)保证苗齐、苗匀 及时浇好蒙头水结合喷施除草剂和农药 为达到一次播种,实现苗全、苗齐、苗匀、苗壮,土壤墒情不足,应在播种后及时浇蒙头水,保证玉米出苗足够的水分。 建议采用“封杀结合”的方法进行化学防除。浇水后待可以进地时及时喷施除草剂,要选择适用于玉米田的除草剂,严格按照推荐施用方法和施用量,在有麦茬和秸秆覆盖的地块应加兑水量,以保证药液透过秸秆覆盖层到达地表,提高防除效果。,(1)及时间苗、定苗、补苗 及时间苗、定苗是减少弱株率,提高群体整齐度,保证合理密度的重要环节。 间苗、定苗时间要因地、因苗、因具体条件确定,夏播玉米宜3叶间苗,5叶定苗;套种玉米应适时间苗,略晚定苗;干旱条件下应适当早间苗、定苗;病虫害严重时应适当推迟间、定苗。 定苗时应做到去弱苗,留壮苗;去过大苗和弱小苗,留一致苗;去病残苗,留健苗;缺株时适当保留双株,缺株过多时要补苗。定苗时要多留计划密度的5%左右,其后在田间管理中拔除病弱株。,(2)及时防治害虫 玉米苗期危害较严重的害虫主要有地老虎、黏虫、蚜虫、棉铃虫、蓟马、麦杆蝇等,这些害虫对玉米的全苗、壮苗造成严重的影响,以防为主,早防,播种后打,45片叶再打。 1.药液灌根:病害严重地块用50%辛硫磷、40%乐果、50%敌敌畏、40.7%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250ml左右;2.毒饵诱杀:鲜菜叶或杂草切碎,在90%晶体敌百虫100倍液中浸泡10分钟,每亩30-40kg;或敌百虫0.5kg+水3-5kg+50kg粉碎炒香的棉饼、麦麸等,每亩4-5kg。傍晚撒在作物幼苗旁边。 3. 喷雾防治:用90%晶体敌百虫、50%辛硫磷、40%乐果、50%敌敌畏、2.5%溴氰菊酯。,(3)追肥苗肥 施肥量: 玉米施肥量的确定:平衡施肥法, 每生产100公斤子粒,大约需要氮素3公斤,有效磷1公斤,有效钾3公斤。 分次施肥,化肥深施(1015cm)对于高产田: 种肥:10%N;苗肥:20%N、全部P肥和有机肥、50%K肥; 穗肥:50%N、50%K肥;粒肥:20%N。 注意后期追肥,要氮肥后移(增产58%),P肥深施(增产13%) 。,(1)及时浇水和排灌,穗期玉米生长旺盛,气温较高,蒸腾蒸发量大,需水量较多,须保证玉米对水分的要求。尤其是在大喇叭口期,玉米对水分的反应十分敏感,缺水会引起“卡脖旱”,导致秃顶,穗粒数减少。 灌水一般结合追肥进行,使土壤含水量维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为宜。由于近年来异常气候条件的频繁出现,涝害也经常发生,玉米是极不耐涝的作物,降水过多时应该及时排除田间的积水,防止玉米受涝害。,(2)重施穗肥 在拔节期(56片叶)和大喇叭口期分两次进行。 中低产田地力基础较差,促进壮苗早发,分两次追肥时宜前重后轻施肥法,拔节期氮肥70%左右,大喇叭口期30%左右; 高产田土壤肥力较高,采取前轻后重施肥法。 应该深施。,(3)防治病虫害 害虫主要有玉米螟、蚜虫和棉铃虫,尤以玉米螟危害最为严重。 心叶期防治:将1%的辛硫磷颗粒剂撒入心叶,或采用将2.5%的辛硫磷、菊酯类农药拌成毒土后撒入心叶进行防治。 结穗期采取“四腋一顶”颗粒剂防治:用上述颗粒剂撒于雌穗着生节的叶腋及上两叶和下一叶的叶腋及穗顶花丝上,用量比心叶期适量增大。,穗期主要病害有玉米大、小斑病、矮花叶病、茎腐病、瘤黑粉、锈病等。 发病后应及时摘除染病叶片或拔除染病植株,并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或75%百菌清300-500倍液,防止病害的进一步扩散。,大斑病 特征:长梭形 5-20cm,小斑病 特征:短圆形 1-2cm,灰斑病 特征:短长斑,端平截,脉间扩展,1-2cm,南方锈病 特征:点状斑,破裂后散出橘黄色孢子粉,普通锈病 特征:长条斑,破裂后散出深褐色孢子粉,瘤黑粉病 特征:侵染植株的任何部位,病瘤 成熟前为一层白膜所包裹,矮花叶病 特征:条点状褪绿,多呈黄绿相间的条纹状,矮化,粗缩病 特征:节间粗短、叶片僵直、肥厚矮化,不结实,顶腐病:是近两年发现的新病害。 特征:苗期植株生长缓慢,叶片边缘失绿、出现黄色条斑,最典型的表现是心叶受害,叶片皱缩、扭曲,卷心,叶片破碎。,顶腐病 2、成株表现症状。成株期病株多矮小,但也有矮化不明显的,其它症状更呈多样化:叶缘缺刻型。感病叶片的基部或边缘出现“刀切状”缺刻叶片枯死型。叶片基部边缘褐色腐烂,叶片有时呈“撕裂状”或“断叶状”,严重时顶部45叶的叶尖或全叶枯死。扭曲卷裹型。叶鞘、茎秆腐烂型。穗位节的叶片基部变褐色腐烂的病株,常常在叶鞘和茎秆髓部也出现腐烂,剖开茎部,可见内部褐色病点或短条状变色,有的出现空洞,内生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刮风时容易折倒。弯头型。穗位节叶基和茎部发病发黄,叶鞘茎秆组织软化,植株顶端向一侧倾斜。顶叶丛生型。有的品种感病后顶端叶片丛生、直立。,顶腐病 药剂防治:对发病地块,发病初期可选择药剂防治,首选300倍的58%甲霜灵锰锌;选用加配500倍的50%多菌灵或500倍的75%百菌清、或1500倍的12.5%特普唑 (注意,该药应避免在苗期和开花授粉期使用)等杀菌剂混合用药,喷施2次。 剪除病叶:对玉米心叶已扭曲腐烂的较重病株,可用剪刀剪去包裹雄穗以上的叶片,以利于雄穗的正常吐穗,并将剪下的病叶带出田外深埋处理。,5.花粒期管理要点,(1)补施粒肥 补施粒肥是防止后期玉米叶片早衰的重要措施。 粒肥一般在雌穗开花期前后追施,以速效氮肥为主,追肥量占总施肥量的10-20%,并注意肥水结合。 (2)及时浇水和排涝 加强花粒期水分管理是保根、保叶、促粒重的主要措施。 花粒期应灌好两次关键水,一是开花至籽粒形成期促粒数的关键水,二是乳熟期增加粒重的关键水。 如果此期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涝,以防涝害减产。,(3)防治虫害 虫害主要有玉米螟、黏虫等,为害玉米茎秆和雌穗; 病害有丝黑穗病、病毒病、瘤黑粉病、锈病、纹枯病、茎腐病 造成缺株、茎折和秃尖,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发生较多的地区应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特征:只发生在雌穗和雄穗上,果穗一旦被侵染,全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