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N原理及组网-华为产品.ppt_第1页
WLAN原理及组网-华为产品.ppt_第2页
WLAN原理及组网-华为产品.ppt_第3页
WLAN原理及组网-华为产品.ppt_第4页
WLAN原理及组网-华为产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LAN原理及组网,铁通内蒙古分公司,铁通内蒙古分公司 张秀成,WLAN技术简介 胖AP与瘦AP组网对比 WLAN覆盖场景介绍 WLAN组网模型简介 WLAN转发模式简介 WLAN运营级组网场景简介,提纲,Page 3,0.1Mbps 1Mbps 10Mbps 100Mbps 400Mbps,移动性,2.5G,3G,WLAN,UWB,WiMAX,4G?,WLAN在无线网络中的位置,数据速率,WLAN定位于慢速移动的无线接入技术,GPRS、CDMA1x 等无线方式无法满足对带宽需求较高的用户需求(GPRS拨号速率仅为54Kbps,CDMA1x速率为144Kbps,3G速率也仅为2Mbps) ,WiMAX 主要是针对城域网范围的接入覆盖。,Page 4,WLAN的技术优势,可靠性高,成本低,组网灵活,可低速移动,带宽提供能力强,安装方便,应用广泛,抗射频干扰性能强,可提供可靠的无线传输,使用无线局域网可以节省线缆安装费用,由于没有线缆的限制,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地增加、重新配置工作站,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网络数据,并能在网络中实现漫游,无线局域网可实现54Mbps数据传输速率,安装工作非常简单,无需布线或开挖沟槽,大大缩短网络施工时间,家庭、企业、校园、无线城域网,Page 5,WiFi 技术的发展,2000,2012,2004,2008,技术演进时间,第一代WLAN:11 b 单射频模块2.4Ghz接入,11Mbps, WEP加密,第二代WLAN(适合家庭、热点接入): 11a /11g 双射频模块2.4/5.8Ghz,54Mbps,Qos,WPA2.0安全,第三代WLAN(智能WLAN,与WiMax/3G融合):11n 多射频模块,高带宽和广覆盖范围,与WiMax/3G 融合,Mesh组网,更高安全,系统性能,高带宽、广覆盖,智能化,简单接入、低带宽,更高带宽:802.11a/g速率达到54Mbps,802.11n可达600Mbps(采用MIMO技术,目前处于草案2.0版本)。 更广覆盖范围:从802.11a/g的100m到802.11n的5001000m。 更强的障碍物穿透能力:可以使用于多堵墙壁的商务住宅、复杂房间结构的写字楼等环境中。 11n 产品化产业链已先于标准市场应用成熟(11n Draft预计在2010年初将标准化),Page 6,802.11a/b/g/n标准对比,Page 7,WLAN技术发展趋势(1/3),Page 8,WLAN技术发展趋势(2/3),WLAN标准的演进有如下四条主线: 速率提升:802.11(2Mbps) 802.11b(11Mbps) 802.11g/a(54Mbps) 802.11n(320Mbps) 安全提升: WEP WPA WPA2 802.11i WAPI 应用优化:包含一系列针对应用的标准:802.11e(QoS)、802.11r(快速漫游)、802.11f(无缝漫游)、802.11h(自动频率选择和发送功率控制)等 AP管理:自主管理集中管理,Page 9,WLAN技术发展(3/3),从标准制定的历程可看出其WLAN技术演进的特点: WLAN技术持续演进。一项技术逐渐成熟过程中,后续技术就已开展研发 无线带宽不断增加,通过物理层的调制编码技术的更新换代,向宽带无线网络演进 无线网络的可管理性继续增强。设备配置管理,网络安全,终端平滑切换等特性相继引入,有利于构建可营运网络 另一方面,由于WLAN技术越来越复杂,参与厂商增多。WIFI标准化的周期显著增长。例如802.11s和802.11v标准都大大延长了标准制定周期,Page 10,WLAN和有线LAN的不同点,目的地址不等同于目的位置 在有线局域网中,一个address等价与一个物理的位置,但是在802.11无线局域网中,可设置地址的单元是一个无线站点(STA).。STA是一个消息的目的地,但是通常不是一个固定的位置。 传输媒介的影响 受外界信号的干扰。 无线通讯可信度低于有线传输。 拓扑动态变化。 连通性不充分,通常假设不是所有的STA都能可以互相“听见”。 有随时间变化及不对称传播的属性。,Page 11,WLAN和有线LAN的不同点,手持终端的影响 802.11的一个需求就是处理手持的移动设备,手持设备和便携设备有所不同,便携设备是可以从一个地点移到另外一个地点,但是使用的时候一般是在一个固定的位置,而手持设备是处于运动之中。 由于很多手持设备是电池供电的,所以还要考虑电源管理,不能保证收发器一直处于上电状态。,Page 12,无线局域网结构(无中心对等网Ad Hoc),由无线工作站组成,用于一台无线工作站和另一台或多台其他无线工作站的直接通讯,该网络无法接入到有线网络中,只能独立使用。无需AP,安全由各个客户端自行维护。 采用这种拓扑结构的网络,各站点竞争公用信道,但站点数过多时,信道竞争成为限制网络性能的要害,因此,这种拓扑结构比较适合小规模、小范围的WLAN系统组网。 点对点模式中的一个节点必需能同时“看”到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否则就认为网络中断,因此对等网络只能用于少数用户的组网环境,比如4至8个用户。,Page 13,无线局域网结构(单接入点BSS),由无线访问点(AP)、无线工作站(STA)以及分布式系统(DSS)构成,覆盖的区域称做基本服务区(BSS)。无线访问点也称无线hub,用于在无线STA和有线网络之间接收、缓存和转发数据,所有的无线通讯都经过AP完成。无线访问点通常能够覆盖几十至几百用户,覆盖半径达上百米。AP可以连接到有线网络,实现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互联。,STA,STA,STA,Server,STA,LSW,AP,Page 14,无线局域网结构(多接入点ESS),由多个AP以及连接它们的分布式系统(DS)组成的基础架构模式网络,也称为扩展服务区(ESS)。扩展服务区内的每个AP都是一个独立的无线网络基本服务区(BSS),所有AP共享同一个扩展服务区标示符(ESSID)。分布式系统(DS)在802.11标准中并没有定义,但是目前大都是指以太网。相同ESSID的无线网络间可以进行漫游,不同ESSID的无线网络形成逻辑子网。,STA,STA,STA,Server,STA,LSW,AP,AP,STA,BSS1,BSS2,Page 15,无线接入过程三个阶段,STA(工作站)启动初始化、开始正式使用AP传送数据帧前,要经过三个阶段才能够接入: 扫描阶段(SCAN) 认证阶段 (Authentication) 关联(Association),Page 16,提纲,WLAN技术简介 胖AP与瘦AP组网对比 WLAN覆盖场景介绍 WLAN组网模型简介 WLAN转发模式简介 WLAN运营级组网场景简介,Page 17,“胖”AP与“瘦”AP技术,“胖”AP,安全的透明的隧道,集中式的管理 丰富的功能,容易部署的“AP”,Page 18,FAT AP和FIT AP,无线交换机(AC)的横空出世,引入了“瘦AP”的概念,关于“瘦AP”的说法,大多倾向于的解释是“代表自身不能单独配置或者使用的无线AP产品,这种产品仅仅是一个WLAN交换系统的一部分,负责管理安装和操作”。 在无线交换机应用之前,WLAN通过AP连接有线网络,使用安全软件、管理软件和其他数据来管理无线的网络,称为智能,或者 “胖AP” 。,天线,802.11a/b/g,加密,802.1x认证,802.11e QoS,网管,二层漫游,安全,Internet,天线,802.11a/b/g,加密,802.1x认证,802.11e QoS,网管,二层漫游,安全,Internet,FAT AP,FIT AP AC,Page 19,“胖”AP与“瘦”AP组网技术对比,胖AP组网: 每个AP都是一个单独的节点 ,独立配置其信道和功率;安装简便 每个AP独立工作,较难扩展到大型、连续、协调的无线局域网和增加高级应用 每个AP都需要独立配置安全策略,如果AP数量增加,将会给网络管理、维护及升级带来较大的困难 很难进行无线网络质量的优化数据的采集 瘦AP组网: 通过AC对AP群组进行自动信道分配和选择,及自动调整发射功率,降低AP之间的互干扰,提高网络动态覆盖特性 支持二层/三层漫游切换 容易实现非法AP检测和处理 管理节点上移后,运维数据采集针对AC而非AP,解决了网管系统受限于AP处理能力和性能的问题,Page 20,FAT VS FIT,Page 21,WLAN网管,ME60,BAS,华为认证计费系统,IP骨干网,城域汇聚网,AP,AP,AP,AP,WLAN终端,家庭用户,商业用户,采用华为统一网管通过SNMP或TR069远程管理控制AP,由BAS提供宽带用户接入认证鉴权、计费,无线信道管理、无线接入安全由AP控制,胖AP接入组网方案,Page 22,城域汇聚网,IP骨干网,WLAN统一网管,Huawei AC,用户认证计费一般由功能强大的BAS负责,Wlan用户关联,无线接入控制和安全由AC集中管理,通过SNMP网管、telnet、WEB直接管理AC,对AP,通过AC间接管理 减少管理维护工作量,AP、AC间建立管理通道; AC对AP集中配置管理; AP监测无线信息汇集到AC AC对无线信道集中智能管理;,无线信道数据加密、解密由AP完成,瘦AP+AC组网方案,Page 23,提纲,WLAN技术简介 胖AP与瘦AP组网对比 WLAN覆盖场景介绍 WLAN组网模型简介 WLAN转发模式简介 WLAN运营级组网场景简介,Page 24,室内热点覆盖(办公场所,会议室,图书馆等),办公场所覆盖:提供企业内部的语音、多媒体(比如视频会议、演示等)应用,并推动企业内部的移动办公。 会议室、图书馆的WLAN简易快速覆盖:AP放装在室内空间的适当位置,适用AP:WA601、WA602 AP发射功率:100mW /20dBm 覆盖距离:3050米,Page 25,将 WLAN 无线信号通过合路器馈入原有GSM/CDMA/3G/PHS 室内覆盖系统天馈,对原有天馈系统进行扩频改造,以实现二网共用天馈。,室内分布式覆盖(可共享2G/3G/PHS室内分布天线),适用AP:WA631,WA632 AP发射功率:500mW /27dBm 采用室内分布天线时,通常每天线覆盖半径在1015米内。由于天线发射功率较小,对大的室内空间,天线应按一定距离连续布设。,Page 26,无线城市,利用住宅区、楼宇、街区路口、树干、路灯等场所挂上AP接入点,组成城域WLAN网络,提供警务(比如实时交通和安全视频监视、巡警高速数据接入、现场调查人员提供移动宽带接入)、政务(比如市政办公移动接入互联网)、企业/市民/访客移动接入等应用。,适用AP:WA651,WA652 AP发射功率:500mW /27dBm 覆盖距离:500米 可通过提高天线增益扩大覆盖距离,Page 27,提纲,WLAN技术简介 胖AP与瘦AP组网对比 WLAN覆盖场景介绍 WLAN组网模型简介 WLAN转发模式简介 WLAN运营级组网场景简介,Page 28,AC组网数据AC集中转发,Huawei AP,Huawei AP,汇聚交换机,L2交换机,Huawei BRAS集成AC,核心路由器,IP城域网,VLAN:800,VLAN:800,VLAN:800,VLAN:800,内层业务VLAN:101 隧道VLAN: 800,内层业务VLAN:102 隧道VLAN: 800,数据VLAN: 101 数据VLAN: 102 管理VLAN: 800,+ T VLAN 800,AP,BRAS&AC,L2 SW,SW,AP上电,AC管理AP,UNTAG,+ T VLAN 800,内层S VLAN 101、102,STA,WLAN业务,+ T VLAN 800,BRAS&AC,BRAS&AC,后续我司BRAS化AC主要采用此组网方式,Page 29,AC组网数据AP本地转发,Huawei AP,Huawei AP,汇聚交换机,L2交换机,Huawei AC,BRAS,IP城域网,VLAN:800,VLAN:800,VLAN:800,VLAN:800,数据VLAN: 101 管理VLAN: 800,数据VLAN: 102 管理VLAN: 800,管理VLAN: 800,数据VLAN: 101 数据VLAN: 102,STA,STA,+ T VLAN 800,AP,AC,L2 SW,SW,AP上电,AC管理AP,UNTAG,+ T VLAN 800,+ S VLAN 101、102,AC,BRAS,STA,WLAN业务,当前我司AC主要采用此组网方式,Page 30,提纲,WLAN技术简介 胖AP与瘦AP组网对比 WLAN覆盖场景介绍 WLAN组网模型简介 WLAN转发模式简介 WLAN运营级组网场景简介,Page 31,对于宽带用户,一般采用PPPoE+认证方式,可以将用户线路信息上传到BAS,进行端口绑定 对于WLAN上网方式,采用WEB+Portal认证方式;可以共用宽带账户,也可以单独开通WLAN帐号; 可以通过划分不同的VLAN在BAS上识别宽带上网,或者WLAN上网,进行灵活的资费策略,BRAS/MSCG,CR,Huawei AC系列,DSLAM,xDSL,AP,AP,RADIUS,WLAN运营模式,汇聚交换机,Portal Server,接入交换机,PPPoE+,WEB+Portal,VLAN 1,VLAN 2,Page 32,37,WLAN组网方案介绍小型无线局域网,应用场景:无线系统的AP数量较少(少于50个),集中在一定区域内通过以太网交换机相连,如休闲娱乐场所等,Page 33,AC集中部署,推荐采用旁挂BRAS的方式,实现BRAS以下的AP统一配置和管理。 AP可以采用POE交换机接入,或XPON MDU接入方式,将WLAN的部署与FTTX建设结合起来。 AC完成AP的集中管理功能,BRAS完成用户的接入认证功能。,BRAS/MSCG,CR,汇聚L2,Huawe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