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复习4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的世界sdf.ppt_第1页
高三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复习4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的世界sdf.ppt_第2页
高三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复习4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的世界sdf.ppt_第3页
高三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复习4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的世界sdf.ppt_第4页
高三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复习4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的世界sdf.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届高考第一轮复习,世界近代史复习四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电气时代,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摘自英W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大资本家支配下的世界,生产力,政治,国际关系,全球化,共 运,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科技革命,信息革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9c中的议会改革 60、70s革命改革,向垄断过渡 帝国主义,20世纪4050年代的改革浪潮,英国争霸(英荷)(英法),英国称霸 列强扩张,列强争霸 一战 凡华体系 二战,雅尔塔体系 两极格局 多极化趋势,发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全球化、 区域集团化,马克思主义诞生 第一国际 巴黎公社,列宁主义诞生 十月革命 共产国际,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受挫 中国改革成就,世界近现代史线索简表,早期工人运动,资萌,反封建斗争(文、宗),世界市场雏形,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中国,清朝前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中国完全沦为两半 中国的民主革命,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元、明,14/15c 16c 17/18c 19c 1870s 1940s,第四章 电气时代的东西方世界 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的世界(前期)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 工业资本主义的电气时代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914-1918年的一战】,中国情况及主要事件? 清朝-民国统治?何时期?主要状况? 1政治: 2经济: 3外交: 4思想文化: 主要事件?,【阶段考点纲要】,(1)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电气技术的应用(19世纪七十年代以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技术的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 日本明治维新(跨两次工业革命) 日本帝国宪法 (3) 第二国际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二国际,列宁主义。 (4) 亚洲觉醒 中国辛亥革命等 。 (5)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相对论;量子论;印象画派;现实主义文学;电气技术推广。 电影艺术的出现 。,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基本定型。,第四阶段: 19世纪后期1917年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帝国主义的殖民扩张(瓜分世界与资本输出);殖民争霸加剧,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自由主义思想走向衰微 列宁主义,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思想领域:,对外领域:,资本主义政治发展不平衡,一类是美英法等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发展充分,政治民主化进程顺利发展。一类是德日俄等国专制主义较为严重,带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扩展。,相对论;量子论;印象画派;现实主义文学;电气技术推广。,科技文化:,核心内容:新兴工业不断涌现,垄断资本主义到来,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但资本主义发展极不平衡。,第四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阶段(1870年以后一战结束),经济方面:第二次工业革命,国际方面:,思想方面:,政治方面:,列宁主义(无产阶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第二国际,亚洲、非洲、美洲民族解放运动(亚洲的觉醒包括中国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第一次世界大战,反 作 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19末20初),作 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迄今的世界历史,影响最大、最深远的,是这个时期科学技术的空前发展和由此带来的生产力的巨大飞跃。由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开启的工业文明迅猛地从“前现代”向“现代”转变。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入电气时代,从棉花时代进入钢铁时代,从平面运输时代步入立体运输时代。人类社会经过漫长而缓慢的演化,终于大踏步地跨进了现代文明的大门。正如哈贝马斯所说,这种现代观“由科学促成,它相信知识无限进步、社会和道德改良无限发展。” 世界史纲下册,1.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条件 1.政治前提? 19世纪中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世界范围确立。 2.条件: (1)稳定的政治环境(国内和,国际的相对稳定) (2)科技? 1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电磁感应、进化论等)。 (3)市场?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后,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德、日等统一开辟国内市场; (4)资金、原料等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产生的利润 (5)劳动力: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劳动力进入城市;美俄废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19世纪70年代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2. (08西城一模 39),自由主义改革运动,(2)电的使用:,1)发电机-1866西门子(德国); 2)电动机-1866格拉姆(比利时); 3)电厂建立-1882爱迪生(美国); 4)电灯(爱迪生)、电话(贝尔)、电车等电气产品;,A.电成为继蒸汽动力之后的又一种新能源; B.电力成为工业发展主要动力,机器更普遍,技术更先进,更大规模工厂建立 C.电信事业发展,方便了快速传递信息,使世界的政治、经济联系进一步密切;生产力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D.电气产品工业迅速发展。电和电气产品进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使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3)电力广泛运用的影响:,二、主要成就: 1. 最显著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 (1)背景 理论基础: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研制奠定理论基础。 时代需求:各种工业发展的需要 物质基础: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的奠基,二、主要成就: 1. 最显著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一系列新交通工具发明: 19世纪晚期起,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 1885年,戴姆勒和本茨制成三轮汽车 1903年莱特兄弟制造了飞机。 带动新工业部门创建发展: 如汽车、飞机制造,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 能源、动力问题线索? 3.化工技术和化学工业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 电力、石油、汽车、飞机、化学工业等 4.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1889年埃菲尔铁塔(巴黎世博会),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19C70年代),德国人 西门子,发电机,德国人,内燃机、柴油机,瑞典人诺贝尔,炸药,美国人 贝尔,无线电报,美国爱迪生,美国莱特兄弟,(电力-发电机、电灯、电影等;交通-汽车、飞机;通讯-电话、电报;石油化工-炸药、塑料、绝缘材料、人造纤维等;新兴工业部门-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等)。,三、垄断组织的形成,“垄断组织一般是通过吞并、收买等方式而形成的,这个过程本身就含有优胜劣汰的意义。 吞并者大多是资金雄厚,管理先进,经营得体的企业,在吞并其他之后,必定以先进的生产方式改造那些落后成分,这无疑会推动社会的进步。从垄断组织的活动运转来看,垄断组织有条件设立科研部门,将科研与生产直接结合起来,把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可以说,现代经济模式是伴随着垄断组织的发展而形成的。垄断组织带来了以众多新型竞争手段为内容的经济机制 ;培育了“科技为先导”的新型经济理念 ;铸造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核心的现代经济模式的灵魂 ”,三、垄断组织的形成 1.概念:垄断独占、控制、操纵。 垄断组织 2. 形成原因 根本:生产力迅速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变化。 直接: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垄断。,3.垄断组织出现的影响 (1)在经济上 适应了生产力发展需要,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20世纪初垄断组织程度高的美、德两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生产的无政府状况。 (2)在政治上和对外关系上 垄断资本家渗透资本主义社会各方面: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到控制国家政权。 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到20世纪初,整个世界已被瓜分完毕。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 (整体参见总复习指导P173) 相同点: 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推动了社会发展变化:一工促进了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二工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不同点:二工在规模上、深度上和影响上都远超一工。 不同点(特点): (1)它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取得突出成果。 (2)发源和中心在美、德,在几个先进大国同时进行、相互促进。 (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发展迅速。如德、日。 (4)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能源工业部门,使发达国家首先实现工业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经济 组织,两次工业革命比较(简要版),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中期,棉纺织业,重工业,改良蒸汽机的使用,电力的应用,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轻工业国家,工业居主导地位,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社会建立,垄断组织形成,资本主义工厂制确立,自由主义盛行,国家干预(凯恩斯主义)形成,技术基础,实践经验,科技进步,规 模,英国 欧美国家,先进国家同时进行,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最终形成,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进入电气时代,工业结构重大变化(?新兴工业部门,重工业成为主导)。 2.生产关系: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出现垄断和垄断组织,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政治制度更加完善。 3.社会主义运动进一步发展:工人运动的新发展(利用议会,合法斗争);列宁主义诞生。 4.国际关系: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狂潮,也引发了列强重新分配世界的激烈斗争。争夺殖民地和霸权的斗争剧烈,一战爆发。 5.世界面貌: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结构,物质财富增加,人们物质、精神生活丰富多彩。 6.世界市场:世界紧密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阿瑟刘易斯在增长与波动一书中这样解释了19世纪后期东西方相互依赖性空前加深的情况和原因: “工业革命的原料是煤、铁矿石、棉花和羊毛;粮食则是小麦。所有这些核心国都可以丰富地生产出来。而且美国和欧洲还可以相互补充。它们主要缺乏的是羊毛,阿根廷和澳大利亚正是通过羊毛而受到了刺激。说核心国的工业革命不依赖外围国,这绝不是夸大其词。到19世纪将近结束时,形势发生了变化。新技术需要电线用的铜,自行车和汽车车轮用的橡胶,内燃机用的石油;人口的扩大,收入的成倍增长增加了对茶叶、咖啡、可可、菜籽油、生丝和黄麻的需求。美国农业边疆开发的结束给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东欧的小麦生产以新的机会。此外,外围国也产生了一种它们自己内部的国际贸易新的热带市场经济中对稻米的大量需求。” 这种全球性的经济一体化把1860年到1913年之间的世界工业生产提高了五倍。,12.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器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2008年海南单科) A.新航路的开辟 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 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第二次工业革命,关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世界走向一体化),1.历史背景:,(1)根本原因:,(2)客观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促进世界经济联系;,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2.世界一体化的表现:,(1)基础(框架):,(2)手段(途径):,资本主义市场。,国际贸易、殖民主义。,(3)主要内容:,物资交流、人口迁徙、文化交流、社会形态的冲突。,(4)形成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A.政治:从开始沦为双半社会到完全沦为双半社会;,B.经济: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C.思想文化: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工业;戊戌变法等救亡图存运动。,(3)对外政策:,国力提升;殖民扩张,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作用?(如何全面认识世界一体化),积极:(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加强世界的联系,推动世界发展),(1)对世界:,A.促进人群大规模流动和融合,也促进动植物广泛交流,极大地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B.促进国际劳动分工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C.促进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2)对资本主义列强:,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处于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不平衡,列强矛盾加剧,引发战争。,(3)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激化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引发民族民主运动;冲击着当地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2010西城一模改)20下表反映的是1860年至1900年四个国家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 下列对表格信息进行的解读,正确的是 中国洋务运动的成效不如日本明治维新 英国开始丧失“世界工厂”的地位 明治维新前日本制造业的基础比较薄弱 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建立 A. B. C. D.,D.,本题意在考查:表格型材料的解答(涉及四国史实),材料一 世界古代文明分布,(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中所示古代世界几大文明在分布上有何特点?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分布特点:孤立、分散、相对封闭,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较低,缺乏横向交流的动力与技术。,中 国,印度,巴比伦,埃及,希腊,*小专题:关于世界市场,(17808宁夏)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科技革命对杜会的影响越来越大,材料二,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2)对比材料二中图二和图三,欧洲人了解的世界范围增加了什么?直接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事件是什么?,增加:较为完整的美洲,亚洲和非洲的轮廓也逐渐清晰。,事件:15世纪晚期16世纪初的新航路开辟,材料三 新航路的开辟,(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的根源?指出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出现。,影响: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密切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形成。,(4)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和掠夺登上历史舞台,在此过程中先后崛起了几个霸权国家,结合所学说出殖民霸权转移的过程。殖民扩张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中扮演什么角色?,材料四 西方早期殖民扩张,角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高考试题:指导P18227(2001上海38)1500年以来的历史,是人烃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其主线是现代化(或工业文明),但是在此进程中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的第一步完成于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晚期。请从欧美在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方面的新变化予以概括说明。(2分) 示例:文化上:近代自然科学兴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活跃。 政治上: 经济上: (2)为什么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的100年间,资本主义逐渐成为一个世界体系?(3分) 生产方式: 政治变革: 国际格局: (3)垄断组织产生的条件和实质是什么?二战前后垄断又有何新的发展?(3分) (4)(3选一)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进入垄断阶段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体制方面所呈现的不同特征。说明它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差异性和多样性。(3分) (5)人们常说,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步履艰难、一波三折。请列举从19世纪60年代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三次尝试。(3分),政治: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1分);经济:手工工场(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发展或英国开始工业革命(1分)。,主要国家先后完成了手工工场到大机器生产(农业到工业社会)的过渡;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如具体列出1848年欧洲革命,1861年改革,德意志统一,美国内战,明治维新中2项也可);殖民扩张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或殖民地半殖民地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3)垄断是在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情况下对生产关系的调整(2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发展(1分)。,甲:英国大块拍卖封建地产(1分)法国把没收的土地分成小块卖给农民(1分)美国颁布宅地法解决土地问题(1分);乙:英:国内革命战争;美:民族独立战争;日俄:自上而下的改革;德意:王朝战争(答出3种即给3分);丙:英法美民主化进程比较顺利(1分)德日俄政治上保留了封建残余,专制主义倾向有所加强(2分),洋务运动(1分)。维新变法(1分)。清政府“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任1项),图13 哥伦布船队的帆船 图14 蒸汽机车 图15 “信息高速公路” 列举上述三幅图片分别反映的历史时代。请任选一幅图片,说明所示内容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8分) 历史时代: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方殖民时代(扩张的时代)、蒸汽时代(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时代)。(6分) 影响: 图13:各大洲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密切的整体。 (2分) 图14: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市场,原料产地,拓展殖民地,使东方从属于西方。(2分) 图15:世界范围的经济合作更加密切,经济全球化成为90年代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2分),2. (08西城一模 39),3.( 08朝阳一模40.2)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回答问题。材料: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广泛应用。 1854年美国化学工程师西利曼发明了原油分馏装置,从原油中获得的各种油气包括汽油、煤油、柴油、焦油等;1879年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生产的石油占美国全国产量的90%以上;1882年美孚石油公司改组为托拉斯,拥有14家公司,并对26家公司控股。 1960年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诞生;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的石油危机使权力因素日益影响世界能源格局的变动,石油成为具有政治属性的战略物资。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石油的广泛应用对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影响。(10分) 21. (2)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的诞生,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2分)与石油相关的新兴工业部门产生,工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2分)伴随石油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垄断组织产生;(2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2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亚国家民族工业的发展”酌情给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石油的争夺日趋激烈;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组织,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斗争。(2分),4. 2005海淀一模 39. 2005年2月16日,举世瞩目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实施细则”,京都议定书旨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其文件生效标志人类在保护地球家园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 材料一:西方学者A古第在历史焦点一书中写道:“自300多年前工业革命开始以来,人们一直在以矿物燃料的形式(煤、石油、天然气)把各种形态的碳从地下开采出来,经过燃烧使之转化为热量、H2O(水蒸气)、CO2、少量的SO2、CH4和其他气体,并释放出来。另一方面,刀耕火种、焚烧森林的现象仍未禁绝,这造成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减少。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全球空气中CO2的体积比节节上升:由从前工业化时代的约280ppm上升到目前的360ppm(ppm:百万分的单位)。”,(1)依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以来哪些因素造成了大气的污染?(4分)依据所学知识,说明18、19世纪开始的两次工业革命如何造成了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6分),39(1)矿物燃料的开采和使用;焚烧森林开垦荒地。(4分)第一次工业革命,造成蒸汽机的使用和煤成为主要能源。(3分)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电力的广泛使用;内燃机的发明,促使石油被大量开采和使用。(3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条件:,政治: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技术:19世纪自然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市场:美、德、意、日等国的统一扩大了国内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扩大了国外市场,商品需求剧增,促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资金: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和对殖民地的长期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内容:,电力的广泛运用,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内燃机的创制与使用,内燃机和柴油机相继诞生,内燃机的诞生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传统的钢铁工业进一步发展,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大量采用。,特点:,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能源工业部门,使发达国家首先实现工业化。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 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影响:,生产领域:形成了以科技为依托、以垄断形式组织生产的经济模式。 政治领域: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民主政治得到发展。 对外政策:垄断资本家要求占有更多殖民地和市场,以扩大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于是帝国主义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步伐,导致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世界格局: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强,它们之间力量对比发生了新变化。英国核心地位动摇,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剧。,2.政治方面 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矛盾激化,一战爆发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更加健全(俄、日、德是暂时现象) 新型的民族解放运动兴起(亚洲觉醒) 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 a.19世纪晚期欧美工人运动逐渐走向高潮,工人政党和组织纷纷建立,进行合法斗争。 b.为适应联合的需要,第二国际成立 1889 C.列宁主义诞生 1903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纲。布尔什维克多数派。 1905年俄国革命为十月革命奠基。 3.思想文化领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凯恩斯在1930年左右反对古典经济的自由放任理论) 电的应用和发明;(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明电磁感应现象,德国科学家制成发电机,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2010西城二模)23他打破绝对静止的时空观,改变着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他爱好和平反对战争。”文中的“他”是指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近现代物理学成就及意义,自由落体定律,匀速运动、匀加速运动,用自制的望远镜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为经典力学 奠定基础,证明哥白尼的“日心说”的正确性,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运动三定律是近代物理学的重要支柱,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 相对论(狭义、广义),量子理论,爱因斯坦,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继承和发展了牛顿力学 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经典力学是近代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中最先成熟和完善的核心理论体系;推动工业革命到来;推进了启蒙思想产生和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高考试题:指导P18025(06全国),(2011西城一模 )史学家在评论某位科学家时说,他“已经向人们展示了理性的强大力量,那么已获启蒙的人即可循此途径依靠理性来发现所有的人类制度都应遵循的自然规律”。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牛顿 D.爱因斯坦,23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某个流派的作家“行使了社会学家、社会史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的职能,生动记录了这个时代纷至沓来的所有紧要事件,其中既有公共生活事件,又有个人生活事件:都市社会、工人状况、贫困、婚姻、妇女角色。” 这个流派是指 A.古典主义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 C.现实主义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C.现实主义文学,本题意在考查: 文学艺术(2010西城一模),现实主义文学 后印象派绘画:凡高“扑向太阳的画家 ”向日葵; 塞尚“现代绘画之父” 电影与电视。 19世纪以来的世界电影艺术的出现 。 A.19世纪末,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制成“活动电影” 1895年,在巴黎首次公映自己拍摄的电影短片,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B.电影艺术被称为“第七艺术“ C.20世纪初,美国人格里菲斯发展了电影构图与剪辑效果,拍摄了许多电影作品,被称为“电影艺术之父“ D.默片/卓别林1927有声电影 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出现 1929英国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和资本集中,电气时代,生产关系调整,生产力提高,资本主义经 济迅速发展,垄断组织产生,更多的原料市 场和投资场所,工人队伍壮大 运动走向高潮,社会主义 运动新发展,列宁主义诞生,向帝国主义过渡,政治、经济不平衡,国家代表 垄断利益,帝国主义瓜分世界,亚非拉基本瓜分完毕,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完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争夺霸权 和殖民地,帝国主义矛盾激化,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小结】,人类进入近代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来往不断扩大、日益频繁。 材料一:1524年,有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西方文明史 (1)材料一中西班牙人为什么会觉得“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1分) 答案:新航路开辟使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材料二:1500年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表 材料二中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何在? 答案:变化:16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17到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 原因:早期殖民扩张中实力的变化(荷兰的崛起、英国工业革命等)(2分),材料三:19世纪上半期,一个政论家的描述:_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俄罗斯将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它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织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的各个角落。 (3)材料三中的空格处应该填上哪个国家比较合适?(1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该国在当时的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