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环境》PPT课件.ppt_第1页
《人类与环境》PPT课件.ppt_第2页
《人类与环境》PPT课件.ppt_第3页
《人类与环境》PPT课件.ppt_第4页
《人类与环境》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 人类与环境,生物圈,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顶部,第一节 生物圈,第二节 全球人口动态,1、全球人口现状及前景,2005年12月19日 65亿,第三节 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a,b,c,人 口 数 量,时间,活动探究一:,教材p14材料: 材料一: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发展史不过是数百万年,而地球至少已有46亿年的历史。地球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逐步形成了适宜于人类生存的环境,这样才有了人类的产生和发展。 材料二:人类利用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控制洪水、改良土壤、驯化野生动植物构建了舒适的人居环境,使人类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阅读上面两端材料,分析讨论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示意图1:,人类社会,自然环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示意图2:,1.图中,内外圆圈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2.图中四组箭头又表示什么含义?它们之间关系如何?,人类社会,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有利有弊),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即环境的反馈作用有利有弊),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问题,人类作用于环境,环境的反馈作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群落,无机环境,CO2,光合,呼吸、燃烧,生产者,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结构( ),成分,结构( ),成分,功能,(物质循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温室效应:,群落,无机环境,温室效应:,光合,呼吸、燃烧,功能,(物质循环),减少,增多,增多,温室效应,生产者,燃烧,减少,增加,CO2,臭氧减少,酸雨问题,水体污染,富营养污染,水体污染的治理,1级 反应池,沉淀池,2级 反应池,沉淀池,3级 反应池,生 活 污 水,沉淀池,空气,CO2,CH3OH,N2,处 理 水,剩余污泥,回流,剩余污泥,回流,剩余污泥,回流,吸收O2 放出CO2,需氧呼吸,耗氧细菌 ( ),分解者,含 N 有 机 物,NH4+,放出N2,反硝化作用,N2,NO3-,不 含 N 的水,硝化细菌,反硝化 细菌,大气,完,一、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具体体现,人类依赖于自然界而生存和发展。 (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能量同时向外要排放废弃物),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体。,二、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公元前200万年前1万年,依赖自然(畏惧、崇拜自然),部分生物资源破坏,听天由命,公元前1万年18世纪,改造自然,少数地区的区域性问题(土地、生物),开始大规模改造自然,18世纪20世纪末,征服自然,区域性问题蔓延到全球,事后的环保补救措施,20世纪末以后,善待自然,全球性环境问题亟待解决,谋求可持续发展,活动探究二:,教材p15活动: 1.19世纪末,人类认为自己是“自然之王”;20世纪末,人类把自己看作是“自然之子”。请谈谈你对这种观念变化的理解。 2.请谈谈你对以下名言的看法: 法国哲学家夏托.布莱恩说过:“野蛮时代是森林,文明时代却成了沙漠。” 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活动探究三:,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做才能与环境形成和谐的关系呢?请谈谈你的看法,三、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一)尊重和善待自然 (从现实、积极、维护生态环境价值三个方面出发),(二)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 保持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最终行为规则,(三)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环境标志,中国 加拿大 北欧委员会,表明该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处理处置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优点,A以前,经济高速发展,环境污染也加剧,经济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降低,B以后,C,B,C,练习2:读经济发展阶段与环境质量关系图,回答:,1.这种关系对我国发展的启示是: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发展排污量大的工业。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D,2.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 A.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 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调整 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A,3.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的是:,C,4.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向良性方向发展的是:,A.大规模围湖造田 B.大规模开垦草原 C.大规模植树造林 D.大规模开采矿山,C,5.科技的进步,必然会:,A.改善生态环境 B.减少对资源的索取 C.促进人口的自然增长 D.提高资源的利用率,D,6.下列人类文明阶段与人类对自然的态度相匹配的是:,A.采猎文明时期改造自然 B.农业文明时期崇拜自然 C.工业文明时期畏惧自然 D.后工业文明时期善待自然,D,7.环境问题由区域性向全球蔓延发生在:,A.采猎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 D.后工业文明时期,C,8.“自然之王” 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A.改造自然 B.崇拜自然 C.征服自然 D.善待自然,C,9.下列中国传统思想中,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A.人定胜天 B.天人合一 C.天定胜人 D.天命主宰,B,B,D,A,水体污染的治理,1级 反应池,沉淀池,2级 反应池,沉淀池,3级 反应池,生 活 污 水,沉淀池,空气,CO2,CH3O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