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出版历史与现代出版学形成,2004年9月,人类出版起源,人类出版活动出现的标志 1出版活动始于殷商甲骨文书; 2东汉时期纸发明后出现了的纸写本; 3唐宋时期出现和发展的雕版印刷术。,出版是有序和持久的通知.,出版的概念与本质属性;,日本最早使用出版一词 首先为出板,后改为出版 出板”一词在1756年已见诸于日本文献中; 我国古代出现过上梓、梓行、刊行、开板、板印等; 有一种说法,最早使用出版一词的人是梁启超; 另一种说法,1879年黄遵宪。,我国最早使用出版一词,梁启超先生于1889年8月8日(清光绪二十五年七月一日)在日本写的自由书叙言中写道“西儒约翰弥勒曰,人群之进化莫要于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三大自由皆备于我焉,以名吾书。 已亥年七月一日著者识。” (1644) 1879年黄遵宪与日本人笔谈时用过,1890或1895在其日本国志“明治五年(仿西法设出版条例,著书者给以版权,许之专卖,于是士夫多以著书谋利益者。”,我国出版广泛使用,在清光绪三十二年和三十四年出版作为专业用语和政治用语分别写入大清印刷物专律(1906年)和钦定宪法大纲(1908年),在20世纪初才在我国流传开来 。,出版要素分析,印刷是否是出版的必要条件; 出版是否不包括发行; 出版内容是否限定在作品上; 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出版是否包括编辑的要素。,出版概念1,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第版) “把书刊、图画等编印出来;把唱片、音像磁带等制作出来。” 辞海(1979年版) “把著作物编印成为图书报刊的工作。现代出版工作泛指出版、印刷、发行三方面的工作,也专指报刊图书编辑部门的工作(包括组稿、审稿、编辑加工、出版设计和校对等各项工作)为出版。”,法律条文出版概念2,日本明治二十年1887年出版条例(敕令76号)以法令的形式对出版的概念作了如下的规定:“凡以机械、化学或任何其他方法印刷之文书图画予以发售或散布者,均为出版。” 民国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的出版法规定:“用机械或印版及其他化学材料印刷之文书图画出售或散布者,均为出版。” 世界版权公约1971年巴黎文本第六条规定:“本公约所用的出版一词,系指以一定有形方式复制某作品,并将复制本在公众中分销,以供阅读,或以其他方式观赏。,法律条文出版概念3,伯尔尼公约1971年巴黎文本第三条第三款规定:“就作品的性质而言,无论复制本以何种方式制作,只要可以满足公众的合理需要,即构成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1990年颁布的第五条第六款规定:“出版:指将作品编辑加工后,经过复制向公众发行。”,出版概念及基本要素,出版指的是将文字、图画、声音、图像、数字或符号等记录在某种介质上并能进行 复制、向公众传播的行为。 出版的前提:信息知识 出版基本要素 复制; 公之于众。,影响出版概念发展的因素,信息知识载体的不断变化; 信息知识记录方式的不断丰富; 信息知识复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版载体、复制技术漫长发展,1436年到1536年世界出版书籍为420种; 1536年到1636年为5750种; 英国1866年出版书籍4204种,其中宗教的就有849种,占总数的20%。,出版物构成要素,内容主题 ,主要是指信息与知识 存储载体 内容在载体上的记录方式 复制方式 向公众分销传播 出版物标识,知识的概念,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经验总和。,知识的分类,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将知识分为三类:理论性科学、实践性科学、创造性科学。 16-17世纪时英国人培根以人的心理活动为标准提出了系统的科学分类,将人类的知识分为:记忆活动-历史的;想象活动-文艺的;理性活动-哲学的。 1993年中国开始实施学科分类与代码,将4000多个分支学科分为五个系统: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医学科学、农业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199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年,提出了知识的编码化,将知识分为四大类:,知道是什么知识(Know-what):指的是事实方面的知识。 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是指做事情的技巧和能力。 知识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是指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科学理论。 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是涉及谁知道和谁知道怎样做某事的信息。,古代出版业的特点,1出版管理制度上以皇权为主的至高无上性 ; 2形成以官刻为主导,坊刻与私刻并存的出版制度; 3出版根本目的是保证封建统治者对思想文化事业的管制; 4出版活动中强调编辑的作用与编著合一;,古代出版业的特点,5出版编辑活动十分注重学术性; 6出版编辑工作与目录学、校勘学、版本学有密切的关系 ;,近代出版业,发表的论文如陶涤亚1935年7月发表在汗血月刊第5卷4期上的出版检查制度的研究、申报1937年2月18日发表的出版家对教科籍定价谈话、剑农1919年11月发表在太平洋第2卷1期上的宪法上的言论出版自由权、,近代出版业2,傅逸生1935年3月发表在现代6卷2期上的中国出版界到何处去、李伯嘉1934年10月发表在大厦第1卷5期上的十年来中国出版事业、汪集庭1917年6月发表在妇女杂志第3卷6期上的女青年与出版物之关系、,近代出版业3,朱松1936年10 月发表在医界春秋第10卷10 期上的中医书出版的检阅和期望、申报1934年8月16日发表的翻印啼笑因缘三友社控林子厚、1935年1月发表在教育与职业第161期上的出版业经营家王云五传略等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近代出版业4,出版方面的期刊也有如现代出版界、中国出版月刊、图书展望、出版周刊、书人月刊等。,2004年9月1日出版人创刊,其目标是办成中国的出版商周刊(1873年)。定位是“全球文化产业的观察者”,内容涉及中国出版产业化进程,世界出版产业发展,社会重大文化事件,还关注畅销书、有文献价值的图书等等。目标读者是:作者、出版商、承印商、批发商、媒体人、著作权代理人、影视制作人员等。该杂志创刊时是月刊,到2005年要办成半月刊。,解放后出版业的发展,1950年9月25日第一届全国出版会议上通过的关于发展人民出版事业的基本方针的决议、关于改进和发展出版工作的决议、关于改进和发展书刊发行工作的决议、关于改进期刊工作的决议和关于改进书刊印刷业的决议等五项决议,它们基本确立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版业的方针任务、体制结构及发展方向。,三位一体的出版模式,一出版机构将编辑、印刷、发行三项工作合为一体称为三位一体的出版模式.如解放前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新华书店等都是这种模式.,出版专业化1,“公私出版业均应争取条件,逐步实行出版与发行分工、出版与印刷分工和出版专业化的方针。”根据这项决议,自1951以后,我国实行出版、印刷、发行专业分工体制,将原新华书店出版业务划分出来,单独成立人民出版社和地方人民出版社;,出版专业化2,将其印刷业务划分出来,单独成立独立经营的新华印刷厂,新华书店专门从事书刊的发行工作。1952年12月28日邮电部和出版总署发出关于改进出版物发行工作的联合决定,决定从1953年1月1日起实行出版物的计划发行制度,报纸和杂志由邮电局总发行,图书由新华书店总发行。,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版管理体制3,1956年初,我国出版业基本完成了对私营出版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以国营出版为主体,编、印、发专业分工,统一书籍编校制度,统一版本、字体格式,统一书刊定价,统一书刊稿酬,统一书刊进出口工作等出版事业体系。,解放后私营出版社,1950年我国私营出版社有184家,1951年为321家,1952年为356家,1953年下降为290家,1955年为19家。,文革时期的出版业,1966年到1976年十年间平均每年的出书数量为8 351种,是1950年到1965年间平均每年22 551种的37%。其中,1966年到1970年五年共出书2 729种,但仅“两报一刊社论”和所谓“大批判”小册子就占总数的75.8%,文化教育类图书仅出版了5种。1 1 宋木文: 从拨乱反正到繁荣发展中国出版改革发展20年的巨变,中国出版年鉴(1999),第5页。,改革开放后出版业调整的重点,1出版性质、任务及指导方针的转变。 2出版布局和结构的调整。 3出书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4出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出版机构与数量增长表,现代出版学的形成 影响因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转移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为现代出版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 对科学技术在出版工作中的重新定位和认识 。 现代出版科学建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 出版业由传统的出版事业向出版产业的转变 。 出版科学发展的反常与危机 。,科学建制的概念,科学建制是指“以科研活动的主体承担科学家和一切科技人员为基础所组成的科学活动机构,在科研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组织原则、组织方式和活动制度,以及科学活动的组织系统及其运行机制的总和。”1 见孙小礼主编. 自然辨证法通论, 第3卷, 科学论, 第16页.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5,出版科学建制,具体来讲, 出版科学建制指的是以出版研究人员与从业人员为基础所组成的出版科学活动机构,在出版科研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组织原则、组织方式和活动制度以及出版科学活动的组织系统及其运行机制的总和。,我国出版科学建制的具体表现:,出版组织和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 ; 其主要任务:确定出版业宏观和微观发展战略;进行出版体制改革;制订出版法律、法规;制定出版科研规划和科研方向,确定重要的科研课题;分配人力、物资和资金以协调科研项目;出版队伍建设等。 出版机构和出版物数量的不断增加 ;,我国出版科学建制的具体表现2,出版工作者、科研人员及组织管理人员数量增多,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1983年宋原放同志在第一届出版研究年会上提出的迫切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出版学(后发表在1984年出版工作第1期上)的呼声。 出版科学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形成 ; 如1979年成立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是全国性的出版行业的社团组织;1985年3月成立中国出版发行科学研究所(后改名为出版科学研究所)。,我国出版科学建制的具体表现3,学术刊物和专著的出现 ; 高等教育中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建立 ; 1984年7月胡乔木同志致函当时的国家教委建议在高校试办编辑专业。胡乔木同志认为编辑工作是一门学科,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胡乔木同志的建议终于在1986年得到落实,教委批准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南开大学中文系及复旦大学新闻系创办了编辑学专业。,我国出版科学建制,出版组织和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 出版机构和出版物数量的不断增加。 出版工作者、科研人员及组织管理人员数量增多,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出版科学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形成。 学术刊物和专著的出现。 高等教育中编辑出版专业的建立 。,出版的性质,出版具有多重属性; 思想性、教化性、政治性、革命性、科学性、计划性、工具性及获利性等 ; 出版的本质属性; 传播性; 不同性质显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度烟草职业技能鉴定题库试题附完整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强化训练-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定向测评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强化训练人教版9年级数学上册【旋转】专题测试练习题(解析版)
- 2024安全员考试通关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2024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达标题)
- 2025教师资格模拟题库附答案详解【巩固】
- 2025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副高级职称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4-2025学年医师定期考核试题预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全优)
- 钢筋专业安全员考及答案
- 2025年保育员初级考试题目及答案
- 家装托管服务合同协议
- 日本日经225指数历史行情(1987年04月21日-2025年3月31日)
- 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 2020海湾青鸟消防 GST-LD-8327H 环型总线接口
- 物流及物流辅助服务合同
- 《智能制造基础与应用》课件 第五章 智能制造柔性系统
- 征信修复的标准和流程
- 网上不良信息的侵害及预防
- 有线基础知识
- 2025年芳香理疗师理论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互联网广告投放与代理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