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优绿茶加工技术》PPT课件.ppt_第1页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PPT课件.ppt_第2页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PPT课件.ppt_第3页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PPT课件.ppt_第4页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加工基本工艺流程: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做形干燥,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第四章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1、摊放:鲜叶采摘后到杀青前的管理。 1)目的: 蒸发鲜叶中部分水分,减小细胞张力,使叶子柔软,利于杀青。 散发青草气,增进香味。 促使部分化学成分的生化变化,提高茶叶品质。如:多酚类、氨基酸、糖、香气等。,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第四章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2)方法: 场所:室内篾垫,清洁、阴凉、通风。 厚度:10cm,具体而定。 时间:58h,每23h翻一次叶。,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第四章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2)方法:,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第四章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3)摊放程度: 含水量70%左右。 感官:看:叶色由翠绿转为暗绿,表面光泽消失。 嗅:青草气基本消失,有花果香。 捏:叶质较柔软。,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2、杀青 1)杀青的定义: 青,指鲜叶。即采取高温措施钝化酶的活性,破坏鲜叶的组织结构,以改变鲜叶的性质。是形成和提高绿茶品质的关键技术措施。,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2)杀青目的。 彻底破坏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的酶促氧化,形成绿茶绿汤绿叶品质。 散发青草气,发展茶香。 改变内含成分的性质,促进绿茶品质的形成。 蒸发部分水分,使叶质变柔软,便于揉捻做形。,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3)杀青三原则 高温杀青,先高后低 绿叶 红梗红叶 茶多酚 多酚氧化酶 邻醌 聚合 联苯酚醌 氧化 茶黄素(橙黄色)茶汤 氧化 茶红素(棕红色)茶汤 和蛋白质结合沉淀 水不溶性物质叶底,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先高 氧化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各酶对温度反应不一。 温度对酶的双重效应, 茶叶中:15550C,酶活性升高;650C,酶活性开始下降;700C,开始钝化,800C,酶短时间内变性。,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后低: 水分减少,叶易焦边焦叶;叶绿素破坏,色黄; 对高温的理解:在不产生红梗红叶的情况下,以低温为好,有利于品质的形成(色泽、香气、滋味)。 生产上具体应用:两次杀青。,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抛闷结合,多抛少闷 抛炒:优点是散发水蒸气、青草气,降低叶温,香气好,叶色翠绿,但应掌握度,否则,焦边焦叶,短碎,杀青不匀,甚至红梗红叶。 闷炒:利用高温蒸汽的穿透力,迅速提高叶温,杀匀杀透,但时间过长,易产生水闷 气,叶色黄变。,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抛闷结合,多抛少闷,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抛 、抖,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抛闷结合,多抛少闷 生产上:嫩叶:多抛少闷,抛闷抛 老叶:多闷少抛 芽叶肥壮:多闷。,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嫩叶老杀,老叶嫩杀 嫩叶:水分多,酶活力高 老叶:水分少,纤维素含量高,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4)杀青机具及技术 手工杀青: 机具:炒茶锅、畚箕、簸箕、抹布、棕扫帚、制茶专用油等。 锅温:锅底温度200 0C左右。 判断方法:用温度计量;看锅底白天成灰白色,晚上呈红色;用手离锅心30cm处有明显刺热感;涂抹润滑油很快融化;鲜叶入锅中有劈啪爆声。,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4)杀青机具及技术 手工杀青:,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4)杀青机具及技术 手工杀青: 投叶量:1kg以下。 时间:5min左右。 方法:锅温适宜时搽少许制茶油倒入鲜叶先抛炒1min闷炒1min抛炒1min,以后交替进行至杀青适度。,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4)杀青机具及技术 机械杀青: 机具:锅式杀青机、滚筒杀青机、瓶式杀青机、蒸气杀青机等。 以滚筒杀青机为例:先开机升温至2000C投叶,杀青完后先降温至40500C,再停机。,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4)杀青机具及技术 机械杀青:,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瓶式杀青,滚筒杀青,蒸青机,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5)杀青程度 杀青叶含水量58%左右; 感官:看:叶色变暗绿,失去光泽; 手感:折梗不断,揉软有粘性,紧捏叶子能成团,稍有弹性。 嗅:青草气消失,花果香显露;,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3、揉捻做形 1)定义:用揉和捻的方法使茶叶面积缩小卷紧成条,起初步做形的作用。 2)目的:卷紧条索,为炒干成条打好基础;适当破坏叶组织,以利茶汁冲泡。,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3、揉捻做形 3)揉捻原则: 冷揉原则:嫩叶纤维素含量低,蛋白质果胶丰富,冷揉利色泽; 加压轻重轻原则:先轻后重,逐步加压,轻重交替,最后不加压。,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3、揉捻做形 4)揉捻方法: 手工揉捻:在软扁或畚箕上进行。 手法:推揉、团揉 机械揉捻:机械有20、25、30、35、40型等揉捻机。,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3、揉捻做形 4)揉捻方法:,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3、揉捻做形 5)揉捻程度: 成条率在80%以上,细胞破坏率4555%; 手摸茶叶有润湿粘手感,芽叶紧卷成条。,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4、干燥 1)目的: 蒸发水分,便于贮藏。 进一步形成茶叶的色香味。 塑造不同形状的外形。,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2)干燥特性 阶段性: 第一节阶段(初干):水分6040%,以蒸发水分,破坏残余酶活性为主。 第二阶段:水分4020%,塑形阶段。 第三阶段:水分205%,定型及香味品质形成阶段。 分次干燥:一次干燥易造成茶叶外干内湿,不利贮藏保鲜。,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 4、干燥,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3)干燥方法 烘干:烘笼烘干、机械烘干 毛火:1000C,厚度:25cm,至78成干。 足火:600C,至足干。 炒干:据不同类型名茶而不同。 半烘炒:烘炒结合。,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 4、干燥,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3)干燥方法,一、名绿茶加工的基本工艺与原理 4、干燥,烘笼,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1、针形名茶品质特征: 外形条索紧细圆直,似松针,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汤色清澈明亮;滋味浓醇;叶底嫩绿明亮。 2、工艺流程: 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初干做形干燥。,二、针形名茶加工技术,针形名茶,南京雨花茶,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3、加工技术: 1)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同前。,二、针形名茶加工技术,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3、加工技术: 2)做形: 工具:做形台、针形茶做形机。 手工做形:手法:理条、搓条。 原则:轻、重、轻。 程度:含水量15%左右。,二、针形名茶加工技术,针形茶做形手法 :,理条,搓条,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3、加工技术: 机械加工:在做形机内完成,利用弧形槽水平来回震动理直茶条以及加压棒的重力作用揉紧茶条。 3)干燥:平台上或烘干机上进行,温度600C左右。,二、针形名茶加工技术,针形茶做形,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如:华农绿针: 鲜叶要求:芽头、一芽一叶初展 加工工艺: 工艺流程: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做形初干足干增香,二、针形名茶加工技术,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做形方法: 机械:槽温800C左右,每槽中加入100g左右初烘叶,2min后加入轻棒,茶条不粘手时,加入重棒,降温至600C,并逐渐降低速度以能翻动茶条为度,至茶叶含水量20%左右为止. 手工:整形平台温度800C左右;手法:理条、搓条,反复进行,至茶叶含水量15%左右;用力原则:轻、重、轻。,二、针形名茶加工技术,第四章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干燥: 初干:温度800C左右至九成干,摊凉; 足干:温度600C 左。 增香: 温度1300C左右,10秒钟左右。,二、针形名茶加工技术,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扁形茶: 龙井扁形茶类 剑毫类 1、龙井类名茶加工技术 1)品质特征:外形扁平光滑挺直,内质香高味浓,叶底嫩匀。,三、扁形名茶加工技术,扁形茶,西湖龙井,浙江盘安云毫,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2)手工制作 工艺流程;鲜叶摊放青锅辉锅。 机具:龙井锅、制茶油、畚箕等。 加工技术:鲜叶、摊放同前。 手法:带、抖(甩)、搭(捺、)、揿(挺)、抓(扣)、吐、荡、钩、磨、压。,三、扁形名茶加工技术,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青锅:锅温2000C800C左右,投入200g左右鲜叶;手法:带、抖搭、捺、甩。程度:八成干。 辉锅:锅温600C800C,投叶量:0.20.4kg;手法:带、甩捺、甩、拓、抓、扣、磨、压荡、轻磨、钩、吐;程度:足干,手捏茶条成粉末状。,三、扁形名茶加工技术,扁形名茶加工手法,拓,抖,龙井茶做形手法,理条,挺,龙井茶做形手法,抓,压,龙井茶做形手法,荡,钩,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3)机械加工 流程:鲜叶摊放杀青理条做形干燥 机具:滚筒杀青机、扁茶整形机或多功能机。,三、扁形名茶加工技术,第四章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例如:特级西湖龙井茶 品质特征:外形扁平光滑挺直,形如碗钉,色泽略呈糙米色,芽长叶短;香高持久;汤色绿明;滋味甘鲜,叶底嫩匀成朵。具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三、扁形名茶加工技术,第四章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特级西湖龙井茶,三、扁形名茶加工技术,第四章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例如:特级西湖龙井茶 加工技术: 流程:鲜叶摊放青锅分筛辉锅。 鲜叶:一芽一叶初展。 青锅:锅温:70800C; 投叶量:75200g; 手法:抖、带、拓搭、捺; 程度:七成干。,三、扁形名茶加工技术,第四章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筛分:用3、4号筛分出大、中、小号茶 辉锅: 初头茶:锅温550C左右,叶量:200g左右, 手法:抖拓轻抓、轻推、捺抓推捺。 中筛:锅温500C左右,叶量200g左右,手法:轻抓、轻推、轻捺抓、推、捺、磨、压 筛底:锅温:500C左右,叶量200g 左右,手法:轻抓、轻推、轻捺抓、推、捺.,三、扁形名茶加工技术,第四章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西湖龙井加工,三、扁形名茶加工技术,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2、剑毫类名茶加工技术 1)品质特征:外形扁平挺直,绒毛显露。 2)手工制作 工艺流程:鲜叶摊放杀青做形烘干。 机具:龙井锅、制茶油、畚箕、烘笼或烘干机。 加工技术:杀青技术同龙井茶青锅。,三、扁形名茶加工技术,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3)机械加工 工艺流程:鲜叶杀青做形烘干。 机具:滚筒杀青机、多功能机、烘干机。 加工技术: 鲜叶、杀青同前。 做形:温度:800C 600C;投叶量:约100g/槽,待叶子不粘手时加轻棒,八成干。 烘干:温度600C左右。,三、扁形名茶加工技术,扁茶做形机,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例:敬亭绿雪 产地:安徽宣城县城北敬亭山。 品质特点:形如雀舌,扁平挺直,色泽翠绿,满披白毫,香气青鲜,滋味浓醇爽口,汤色绿明,叶底呈朵。,三、扁形名茶加工技术,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例:敬亭绿雪 加工技术(手工): 鲜叶:一芽一叶初展,芽叶等长,不超过3cm。 杀青做形:锅温1340C1400C,投叶量0.20.25kg, 做形手法:搭拢、理条,至四成干。 干燥:毛火:温度1100C,至七成干。 足火:温度600C,至足干。,三、扁形名茶加工技术,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1、茶叶品质特征: 外形条索紧细,卷曲,色泽绿润,香气清高,汤色绿明,滋味鲜醇,叶底嫩绿明亮。 2、基本工艺流程: 鲜叶摊放杀青揉捻搓团做形干燥。,四、卷曲形名茶加工技术,碧螺春,第四章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3、加工技术 1)手工加工: 机具:炒茶锅、畚箕、制茶专用油等。,四、卷曲形名茶加工技术,第四章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加工技术: 摊放、杀青同前。 揉捻:在炒茶锅中热揉。 锅温:700C800C 方法:手握叶子沿锅壁单方向盘旋滚动,每34周解块一次。 原则:轻重轻。 含水量:50%左右。,四、卷曲形名茶加工技术,碧螺春茶揉捻、做形,搓团,揉捻,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搓团做形: 锅温:600C左右。 方法:将锅中茶团一分为二,按搓团定型解块方式反复进行。 原则:轻重轻。 含水量15%左右。 干燥:在炒茶锅中放一干净纸,上薄摊茶叶,温度600C左右,至足干。,四、卷曲形名茶加工技术,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2)机械加工: 流程:鲜叶杀青揉捻做形干燥。 机具:杀青机、揉捻机、卷曲形名茶做形机,烘干机等。,四、卷曲形名茶加工技术,第四章名优绿茶加工技术,例:洞庭碧螺春 产地: 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 品质特征: 外形纤细、卷曲如螺、白毫显露,清香高长,滋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