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国际贸易理论》PPT课件.ppt_第1页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PPT课件.ppt_第2页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PPT课件.ppt_第3页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PPT课件.ppt_第4页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 重商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一、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更多的货币投入流通领域 (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大量的货币资本 (三)商业资本的本质要求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四)重商主义的主张因有利于统治阶级而成为国家政策,二、重商主义的基本经济观点 (一)认为金银等贵金属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 (二)认为财富的直接源泉在于流通领域 (三)主张国家干预社会经济活动 如增加劳动力的供给、人才移入、降低食物价格、发展生产、增加出口、提高进口关税、防止金银外流。,三、重商主义的国际贸易政策,(一)早期重商主义的“货币差额论” 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斯塔福( William Starford,1554-1612年)和法国的安徒安德孟克列钦(Antoine de Montchretien 1575-1622年)。主要政策有: 1、严格禁止金银出口和奢侈品进口 2、对进口商品征收很高的关税,并建立贸易中心城市,3、鼓励甚至强制金银的入超。 英国政府曾颁布了两条法令:一是消费法;二是侦察法。,(二)晚期重商主义的“贸易差额论” 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Thomas Mum,1571-1641) 1、反对早期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2、奖出限入政策 主要政策措施有: 对本国商品的出口,给予津贴; 对出口商品实行出口退税政策; 禁止重要原材料的出口,但许可自由输入原料,加工后再出口; 减低或免除出口关税; 实行独占性的殖民地贸易政策。,3、鼓励生产的发展 主要政策措施有: 保护本国农业的发展。 英国政府通过职工法,鼓励外国技工的移入,以行会法奖励国内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1651年英国通过重要的航海法案。 奖励人口繁殖,以扩大劳工来源,降低劳工成本。,四、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一)重商主义的贡献 1、马克思认为重商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早的理论探讨”,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第一个学派。 2、重商主义者重视金银货币,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制定的经济政策为欧洲各国的货币积累起到了推动作用;重商主义者重视对外贸易,从而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3、与对外贸易息息相关的“圈地运动“,使大量劳动者失去了生产资料而使劳动力成为商品。,(二)重商主义的缺陷 1、重商主义对国际贸易的看法是错误的。 2、重商主义认为流通可以增加社会财富,忽视生产的决定作用。 3、重商主义者由于极力追求金银的流入,可能导致忽视交换成本。结果可能是表面上金银流入而实际上亏损。 4、重商主义学说不成体系。,第二节 绝对利益论 国际贸易的实践说明,国际商品的流动起因于同种产品在不同国家之间价格水平的差异。只要同种商品的价格差异大于商品的运费、保险费用等,两国之间又没有贸易限制,商品就会从价格低的国家流向价格高的国家,并为相关利益方带来利润。同种商品的价格在不同国家之所以存在着差异,是由于在不同国家生产商品的成本不同。“差异出贸易”是阐述国际贸易发生原因的基本思路之一,而解释成本差异的种种说法便构成了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不同学说流派。,国际贸易,价格绝对差,成本差异,?,一、绝对利益理论的产生过程 (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要求扩大对外贸易 (二)在对重商主义的抨击中逐步形成了自由贸易思想 大卫休谟(David Hume 1711-1776)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货币数量论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2岁入爱丁堡大学,15岁离校学法律,1734年赴法国学习。约在1750年与亚当斯密结识,并结成密友。1752年, 休谟在其所著的政治讲义(Political Discourses )一书中指出:贸易顺差不仅愚笨,而且终必失败。重商主义从开始就包含着毁灭的种子。,(三)亚当斯密系统地阐述了自由贸易理论 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 )是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古典经济学派的奠基人。出生于苏格兰海关官吏家庭,14岁入格拉斯哥大学,17岁入牛津大学学习,这里深受宗教的传统的束缚,亚当斯密于174 6年退学返乡。1748 年在爱丁堡大学讲授修辞学和文学,约在1750年认识休谟。1751年应母校之聘,任教于格拉斯哥大学,先后讲授逻辑学和道德哲学,后者包括神学、伦理学、法学和政治学。他的关于伦理学的讲义,在1759年以道德情操论为题出版,并轰动了欧洲。1764年旅游法国两年多,吸收了重农主义学者的思想与理论。回国后,专心写作10年,其成果就是他在1776年出版的经济学巨著国富论(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在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利益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此书集中体现了当时英国 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博得了资产阶级的推崇和 赞扬,亚当斯密也因此成为当时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二、绝对利益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第一,分工能增进劳动者的熟练程度,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二、分工使每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可以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 第三、分工使专门从事某项作业的劳动者比较容易 地改良工具和发明机械。 (二)亚当斯密极力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三)国际分工的基础是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自然禀赋也称自然优势。是指超过人力范围之外的 气候、土壤、矿产以及其他相对固定的自然状态的优势。 后天的有利条件也称获得性优势,是指由人为创造 的结果所形成的具有可改变性优势。如生产技术或技巧等。 (四)国际贸易会给交换双方带来好处(见表),两国根据自己的绝对优势进行分工,A国生产X产品,可生产出3个X产品;B国生产Y产品,可生产出3个Y产品。然后两国按1X:1Y的比例进行交换。交换后: A国获得2单位X,1单位Y。多得1单位X;B国获得2单位Y,1单位X。多得1单位Y。,(五)绝对利益理论的几点假设 1.坚持劳动价值论。 2.前提是 。 3.实行自由贸易,没有运输费用; 4.劳动力在国内自由流动,而在国际间不流动。 5、两国的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 6、商品的进出口价值相等; 7、贸易按实物交换方式进行。,三、绝对利益理论的图形解释 分析看到,两国分工并交换后,两国各自的生产点和消费点发生了分离,两国的福利水平得到了提高。,Y,X,Yo,X,XO,YO,A国,B国,XO,O,O,Y1,X1,A,I,Y1,X1,B,I,TW,TW,出口(X),进口(Y),A,B,进口(X),D,出口(Y),D,II,II,经过专业化分工,A国只生产X,B国只生产Y,A国出口X产品与B国交换Y产品,按照世界价格线TW(假设交换比例为1:1)。两国均受益,世界的福利水平也因此得到提高。图中表现为社会消费无差异曲线与原点距离的扩大。,Y,图22 A国与B国的两个坐标图的合成图,Y,X,O,A,B,I,A,B,C,A出口X,B进口X,B出口Y,A进口Y,II,图中A点、B点为分工前的生产、消费点,两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消费无差异曲线I。A、B分别为分工后的专业化生产点,C点为消费点。图中无差异曲线II与国际价格线TW相切,其向外移动是由于交换而获得的贸易利益。,四、对绝对利益理论的评价 (一)绝对利益理论的贡献 首先,绝对利益理论正确地揭示了国际贸易的原因,即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其次,亚当斯密提倡的自由贸易,对于扫除封建残余和克服重商主义缺陷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第三,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向外殖民扩张和抢占世界市场的强烈愿望,对各国的外贸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二)绝对利益理论的缺陷 一是亚当斯密在论述绝对利益理论时坚持了劳动价值论,但在国际贸易中,无法说明两国相互交换的两种产品进行交换的内在等价要求是什么。 另一个缺陷是无法解释在一国生产所有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另一国时,为什么还进行国际贸易。,资料:超绝对利益学说,在现实的国际贸易里,一个国家所提供的某种商品是另一个国家所不能生产的,这就不存在着在这两个国家里绝对成本或相对成本的高低问题,因而也就不是绝对利益或比较利益的问题,这个国家将在这种商品的贸易中具有不可比拟的利益,我把这种利益称为超绝对利益(super absolute advantage)。例如,目前能够生产大型客机的国家只有美国、英法、俄罗斯,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只有美国、欧洲、俄罗斯、中国、日本,如此等等。当这些国家与别的国家进行大型客机或发射服务的贸易时,他们在这些商品的贸易中就具有超绝对利益。 具有超绝对利益的商品或者是自然资源产品,或者是技能产品,或者是技术产品。目前最重要和最大量的具有超绝对利益的商品是高技术或高技能产品,即需要用最新的生产技术和最高的人的技能才能生产的产品。这些产品的生产要求有很高的科学技术水平,而达到这种水平的国家只有某一个或某几个发达国家,大部分国家不能生产这些产品。这样,这个或这些发达国家在这些商品的贸易中具有超绝对利益。,超绝对利益商品的国际价格取决于生产厂商可以获得最大利润的价格,因而它与寡头垄断厂商的定价方式是相似的。如果超绝对利益商品只有一个国家的一家厂商可以提供,那么在国际需求为一定的条件下,厂商的边际收益函数为一定,这种商品的国际价格将取决于这个厂商的边际成本函数,该厂商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最大利润原则决定这种商品的国内价格,再加上国际贸易交易成本构成国际价格。 如果超绝对利益商品有几个国家可以提供,那么这几个国家的厂商既存在相互竞争的关系也存在相互默契的关系。假如每一个厂商能够提供充分的供给,那么竞争程度越高,超绝对利益商品国际价格就越接近于相对来说边际成本最低的厂商所决定的价格;默契的倾向越强,超绝对利益商品国际价格就越接近于或超越相对来说边际成本最高的厂商所决定的价格。这就是说,超绝对利益商品的国际价格将大于或等于边际成本最低的厂商的价格与国际贸易交易成本之和。因此,超绝对利益商品与绝对利益商品或比较利益商品不同,它可以获得垄断利润甚至高额垄断利润。,第三节 比较利益理论 为了回答亚当斯密理论所存在的问题,十九世纪初逐步酝酿出被称为比较利益的理论。 这个理论最初由托伦斯(Torrens R)在其1815年出版的论对外谷物贸易一书中提出来的,但还只是雏形,并未形成重要影响。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其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ition)一书中,不仅充分强调而且丰富和发展了比较利益理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第一次将其直接运用于国际贸易问题, 回答并解决了围绕亚当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种种难题。 直到目前为止,比较利益理论仍然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和核心。,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 17721823 )是英国产业革命时期的著名经济学家,出身于英国犹太族资产阶级家庭, 其父为有钱的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经纪人。他少年时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从14岁即1786年起, 入其父事务所从事证券交易活动。1793年他21岁时因改变宗教信仰,与家庭脱离关系, 独立经营证券交易业务。 25 岁后成为百万富翁, 转而对自然科学感兴趣。他钻研过物理、化学、矿物学和地质学等。,1799年他阅读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从此对政治经济学发生兴趣。但是他真正着手研究政治经济学,是在1809年参加当时有关货币银行问题的争论以后。他曾发表黄金的价格等论文,批评当时英格兰银行滥发纸币的政策,要求发行稳定和可靠的银行券,维护资产阶级利益。5年后即1814年他退出交易所,致力于学术研究。从1815年起,他发表了好几部著作,反对当时的谷物法。1817 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使他成为当时最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1819年他被选为英国议会下议院议员。,一、比较利益理论产生的背景 国富论到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共经历了四十年。英国政府为了维护土地贵族的利益而实施了限制或禁止谷物进口的谷物法。 该法令实施后, 引起谷物价格上涨和地租的增加,这对土地贵族十分有利,但对工业资产阶级极为不利。 为了废除谷物法, 工业资产阶级在全国各地组织了“反谷物法同盟” 李嘉图提出了比较利益理论。为反对谷物法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并终于在1846年废除了谷物法,允许谷物的自由贸易。(李嘉图死于1823年),二、比较利益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比较利益的概念 所谓比较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 是指一个国家即使生产每种产品都具有较高生产率,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具有最低生产率,处于绝对劣势,只要它们的劳动生产率在不同产品之间存在差别,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便能从相互之间的国际分工和彼此的贸易中获得利益。,(二)比较利益的基本原理,美国、加拿大各出16人,其结果是:,分工前,美国生产,1单位布 5单位小麦,加拿大生产,1单位布 2单位小麦,分工后,加拿大生产2单位布,美国生产8单位小麦,交换比例:PW:PC=1:2.5,交换后:美:1单位布5.5单位小麦 ;加:1单位布2.5单位小麦;,三、比较利益学说的图形解释 (一)图形解释的准备工作 需要利用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分析工具和相关概念,如生产可能性曲线、机会成本、边际转换率、社会无差异曲线、成本线等。 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中,如果各种生产要素在国内可以自由流动,商品在国内市场中可以自由买卖,则会达成封闭条件下相应的均衡。在相应的图形中可以找到既定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以及它们公共的切线。如图所示:,Y,X,O,X0,Y0,A,如果Q表示一个经济体的总产出量,P为价格,X、Y为两种产品的产量,则总产出有: Q=PXX+PYY,对其求导则有: dQ=dPXX+PXdX+dPYY+PYdY 由于PX、PY均为常数,故dPX、dPY必然为0, 这时有:dQ=PXdX+PYdY 令dQ为0,即达到均衡点,则有: PXdX=PYdY PX/PY =-dY/Dx,PX/PY =MRSxy 这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即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使得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中,上述公式等号左边是两种商品价格之比,为相对价格,等号右边则为斜率,既是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又是社会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共有斜率。在这一均衡点上,由于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它既是生产点也是消费点,因此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但在有国际贸易的情况下,一个经济体的生产点与消费点发生分离,它们分离的经济含义是: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社会福利会因为国际贸易而得到提高。,(二)比较利益学说的图解 图A、B是两个国家生产X、Y两种产品的不完全分工模型,使分析更接近实际。因为在国际经济中,国家之间不可能进行完全的国际分工。因此,在图中,A、B两国分工后仍然均生产X、Y两种产品,与分工前相比较,只是X和Y生产的数量比率发生了变化,A国将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向生产更多的Y产品较少地生产X产品的方向组织生产;而B国将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向生产更多的X产品较少地生产Y产品的方向组织生产。,Y,X,X,Y2,A国,B国,O,O,Y1,X1,Y1,X1,TW,TW,Y,TA,A,TB,B,I,I,图中可见,A国的优势是生产Y,B国的优势是X,原国内交换比率分别为Ta、Tb(A、B点的切点),分工前两国国内生产、消费组合点分别为A、B。,A,X2,B,Y2,X2,C,H,出口Y,进口X,C,J,E,出口X,进口Y,II,II,分工后,A国生产更多的Y产品并出口,生产点从A点上移至A点,放弃部分X增加Y产品;B国生产更多的X产品然后出口换取A国的Y产品,生产点从B点下移至B点,即放弃部分Y产品的生产而增加X产品。,随着专业化的逐步扩大,A国Y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逐步提高(即为增加一个单位的Y产品而放弃的X产品数量在增加),同样,B 国X产品的机会成本也逐渐提高,优势逐步失去。当两国的机会成本达到相等的时候,两国的专业化过程便稳定在这一水平上,在A、B点上,两国国内的均衡价格是相等的。按照1:1交换线进行国际贸易,A国用CE的Y产品换 AE 的X产品,共消费CH的Y产品和 Y2A+AE的X,消费点为C。B国分工后的生产组合点为B,用CE的X产品换EB的Y产品,共消费CJ的X产品和 EB+ B X2的Y产品,消费点在C。A国X产品的消费中,Y2A为本国生产,A E为进口,CE为出口。B国的Y产品消费中,X2B为本国生产, EB 为进口,在1:1的交换线下,有EC=BE,同时可以看到,无差异曲线都有提高,即II高于I,II 高于I,表示总体福利水平的提高。,四、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胜利,(一)废除谷物法 (二)关税税率逐步降低,应税商品税目减少 (三)废除航海法 (四)取消特权公司 (五)改变对殖民地的贸易政策 (六)与外国签订贸易条约,五、对比较利益理论的评价 (一)比较利益理论的贡献 1、比较利益学说在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进步作用。 2、提出了国际贸易因比较利益而发生并具有互利性。 3、比较利益学说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4、比较利益学说是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是劳动价值理论的组成部分。,(二)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 1、从国际贸易发展实际看 (1)该学说的假设前提过于苛刻 (2)按照该学说,比较利益相差越大则贸易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当今贸易便应该主要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展开,但事实是今天的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 (3)按照该学说,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参加贸易的双方都可获利,各国应该积极实行自由贸易而非保护主义,但实际上,都在不同程度地实行保护主义。,2、从劳动价值论观点看 (1) 在交换价格的确定方面, 大卫李嘉图认为两国的交换价格会介于两国国内交换价格之间, 但究竟确定在哪一点上却没有作出任何解答 (2)这一理论的前提与结果存在矛盾,观点1:关于主导产业与比较优势的观点(节选) 如果一个国家的分工体系较为完备,但其主导产业在世界经济中分工的位置较为落后,其结果只能是:虽然它能够生产较多的经济剩余,但它所生产的经济剩余大多流向分工先进的国家而不能在本国形成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