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常规的解读剖析.ppt_第1页
三大常规的解读剖析.ppt_第2页
三大常规的解读剖析.ppt_第3页
三大常规的解读剖析.ppt_第4页
三大常规的解读剖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大常规检验结果的解读,提纲:,一、血液常规 二、小便常规 三、大便常规,一、血液分析,白细胞系列,一、血液分析,1、白细胞系列 (1)增高 反应性:a、生理 b、化脓性炎症和急性感染 c、急性中毒 d、急性溶血、失血 e、组织损伤或坏死 f、恶性肿瘤。 异常增高 某些血液病。 (2)减低:a、病毒感染 b、某些G杆菌感染,(伤寒、副伤寒)c、疟疾 d、慢性理化损伤(铅、汞、苯,X照射、肿瘤化疗后,极度严重感染 e、某些血液病(再障)f、自免疾病 g、脾亢 h、某些极度严重感染。 注意点:急性炎症反应、组织坏死的相关试验:C-反应蛋白、Ch50、白细胞介素6。 (3)嗜中性粒细胞增减的意义与白细胞总数增减一致。 (4)单核细胞增高见于某些感染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肺结核。 (5)嗜酸性细胞增高:a、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坏死性血管炎、食 物药物过敏反应)b、寄生虫病、c、某些血液病(慢粒)。 减少:某些传染病(伤寒、副伤寒机体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红细胞,2、红细胞系列 贫血的红细胞形态学分类:,注:RDW增高的意义是在增生性贫血时均可增高。,血小板,3、血小板系列 增高: (1)骨髓增生性疾病(慢粒、真性RBC增多症) (2)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3)急性大出血 (4)有些近期外科手术(脾切除) (5)值得注意的是:不明原因的血小板增高标本中,约有50%来自恶性疾 病患者。 减少: (1)血小板生成障碍(急性白血病、再障) (2)血小板破坏过多(ITP、脾亢、SLE、药物免疫因素) (3)血小板消耗过多(DIC)。 MPV:鉴别血小板减低的病因:增高,见于外周血血小板破坏过多。降低:见于骨髓病变引起的血小板减低。 PDW:意义是在巨核系统增生性情况的评价指标。,二、尿液分析,二、尿液分析,PH:(1)饮食、药物; (2)评价肾小管酸化功能及肾小管酸中毒 (PH6.0); (3)代谢性酸碱失衡(代酸酸性尿)。 NIT:尿路大肠埃希菌等(G杆菌)感染(克雷伯杆菌属、变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感染者)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 GLU:(1)输注大量葡萄糖及精神激动 (2)糖尿病 (3)肾性糖尿、甲亢 注意点:服、输维生素C可呈假阴性。,二、尿液分析,SG:增高 尿少时,比密可增高,见于急性肾炎,高热,心功 能不全,脱水等。尿多,比密高,常见于糖尿病。 减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尿多,比密小常见于尿崩症,尿比密有助于多尿糖尿病与多尿尿崩症鉴别。 恒量肾浓缩稀释功能重要指标:每天比重(高比密1.025 低比密1.003。)建议进一步检测项目:尿液渗透量测定,评价肾浓缩功能较理想的指标。如:急性肾小管坏死,肾衰多尿期,肾小管间质疾病。 BLD:阳性(沉渣中无红细胞)常见于急性血管内溶血性疾病,(蚕豆病,阵发性睡眠性Hb尿,心脏瓣膜修复术后,大面积烧伤,药物诱导的半抗原型自免性溶血)。阳性(沉渣中有红细胞)常见于尿路感染炎症、结核、肿瘤、出血倾向等(应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形态提示临床肾性或非肾性血尿)。 注意点:(1)月经血污染(2)维生素C可致假阴性,二、尿液分析,PRO:生理性:包括功能性和体位性蛋白尿; 病理性:肾小球性(选择性和非选择性)、肾小管性、混合性、溢出性和组织性蛋白尿(白蛋白敏感)常见于肾炎,肾病综合症等。 注意点: 1、对其它蛋白(球蛋白、Hb,本周氏蛋白、粘蛋 白)不敏感,结果为阴性,可选用磺基水杨酸法定性以上蛋白几乎均呈阳性反应。 2、 PH8时,出现假阳性。,二、尿液分析,阻塞性黄疸 肝C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 BIL + + URO + + 注:(有些学者认为:URO受饮水影响大,以留取饭后2h排出 尿为可靠),二、尿液分析,KET:(1)饥饿、剧烈运动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并能与低血糖,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相区别之一 WBC:尿路炎症(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和前列腺炎)。 RBC:红细胞 50万/12h夜尿(相当于常规尿镜检0-3/Hp), 常见于肾小球肾炎、泌尿系感染、肿瘤等。,二、尿液分析,镜检:管型 1、透明管型:正常人尿中偶见,轻度肾或循环功能改变。会有 少量出现,肾实质病变(肾炎)明显增多。 2、颗粒管型:肾实质性病变(如肾小球肾炎、肾病),提示肾单位有淤滞现象。 3、红细胞管型: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出血。 4、白细胞管型 可辅助诊断为细菌感染性炎症(肾盂肾炎)及非感染性炎症(狼疮性肾炎),亦可出现在急性肾小球性肾炎等。 5、蜡样管型:常见于慢性肾功能衰竭。,二、尿液分析,上皮细胞: 肾小管上皮细胞:来自肾小管立方上皮或移行上皮底层,正常尿中无。出现该细胞常表示肾小管有病变。 移行上皮细胞:来自肾盂、输尿管、膀胱及尿道近膀胱段等。一定量出现:说明以上部位有炎症。 鳞状上皮细胞:来自尿道前段和阴道的表层,正常人:少量,注意点:妇女尿中可大量出现,临床意义不大。 结晶:酸性尿液中结晶 碱性尿液中结晶 尿酸结晶、草酸钙(70%) 三联磷酸盐、碳酸钙 无定形尿酸盐 尿酸铵、无定形磷酸盐,TEXT,TEXT,TEXT,三、大便分析,三、大便常规,颜色 :灰白色:也称白陶土样便,由于胆汁减少或缺如,常见原因为阻塞性黄疸。 鲜红色:如结肠或直肠癌、痢疾、痔出血等。 绿 色:乳儿消化不良时,是肠蠕动过快、胆绿素由便中排出之故。 黑 色:上消化道出血。 性状:食糜样或稀汁样便:肠蠕动亢进或分泌增多所致,见于各种感染或肺 感染性腹泻,尤其是急性胃肠炎时。 米泔样便:见于霍乱或副霍乱病人。 柏油样便:上消化道出血 粘 液 便:肠道的病变 脓性及脓血便:见于下段肠道有炎症时,常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 炎、或溃疡或直肠癌。阿米巴痢疾时,呈暗红色稀果酱样。 胶冻状便:过敏性结肠炎常于腹部绞痛之后。 寄生虫:钩虫、蛔虫、饶虫、姜片虫、绦虫节片。,三、大便常规,显微镜检查,红细胞:肠道炎症或出血时可见,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 白细胞:肠道炎症,尤其在钩虫病或阿米巴痢疾时,粪便中可出现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有时还伴有Charcot-Leyden氏结晶。 巨噬细胞:常随脓细胞出现于急性菌痢的粪便中。 寄生虫卵、滋养体及包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