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推拿理疗科,认识膝关节,膝关节为人体最大且构造最复杂的一个关节。其位置表浅,负重大,活动量多,其结构复杂且不稳定,特别是在活动过程中由于关节不稳,极容易引起损伤。,认识膝关节,主要结构:骨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 辅助结构:肌肉、韧带、半月板、滑囊、脂肪垫、滑膜褶皱。,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构成,认识膝关节,关节囊由纤维层和滑膜层构成,薄而坚韧,近侧附于股骨关节面的近侧缘与髁间线,远侧附着于胫骨。 膝关节周围有肌肉和韧带保护。并有大量的滑液囊以减轻各组织间的磨擦和损伤。,膝关节解剖,认识膝关节,学习重点: 三块骨 二个关节 一条肌肉 五条韧带,认识膝关节,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也是最复杂的关节。 组成: 三块骨 (股骨、胫骨和髌骨) 两个关节 (胫股关节和髌股关节),认识膝关节,股四头肌由四个头组成即股直肌、股中肌、股外肌和股内肌组成,起点: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中肌起自股骨体前侧,股外肌起自股骨粗线外侧唇,股内肌起自股骨粗线内侧唇。 止点:四个头形成一条肌腱,环绕髌骨,向下形成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股四头肌的功能是使小腿伸、大腿伸和屈,伸膝(关节)屈髋(关节),并维持人体直立姿势,一条肌肉(股四头肌),认识膝关节,五条韧带 前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 内侧副韧带 后侧副韧带 髌韧带,前交叉韧带从前向后,从内向外走行 (从胫骨前嵴到股骨外侧髁的后内侧面) 作用是:防止胫骨的过度前移和过度内旋。,后交叉韧带的两个作用 1、它像一个门的合页。可以阻止胫骨在股骨髁上后移。 2、后交叉韧带是股骨和胫骨后方间的一个可屈曲的连接。它更像门柱的一个支点,使膝关节旋转。,后交叉韧带;起自胫骨髁间隆起的后方、向前、上、内止于股骨内踝的外面,内侧副韧带又称胫侧副韧带,为扁带状,起自内收肌结节,向下放散编织于关节囊纤维层。,外侧副韧带又称腓侧副韧带,是独立于关节囊外的圆形纤维束,起自股骨外上髁,止于腓骨小头。,髌韧带 股四头肌肌腱的延续(髌骨为该肌腱内的籽骨),从髌骨下端延伸至胫骨粗隆,膝关节解剖(肌肉),鹅足腱,股二头肌,缝匠肌 股薄肌 半腱肌 半膜肌,伸膝:正常关节伸直为0,青少年或女性有510过伸; 屈膝:正常时可屈曲120 150 。,活动度测量,髌骨边缘压痛,常见于髌骨软化症。 髌韧带两侧压痛,常见于髌下脂肪垫损伤。 关节间隙压痛,常见于半月板损伤。 胫骨结节压痛,常见于胫骨结节骨骺炎。 侧副韧带附着点压痛,常见于侧副韧带损伤。 髌骨下端压痛,常见于髌韧带病变。 此外,骨折时局部压痛明显,还可触及断端、异常活动和骨擦音。,膝关节周围常见压痛点意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定义 又名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膝关节炎、老年性膝关节炎。指因膝关节退行性变和慢性损伤引起的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的疾病。 易发人群 常见年龄为50-60岁 女性较多,病因病机,膝关节腔 逐渐变窄, 关节腔内 容物互相 摩擦,产生 炎性变,膝关节积累性机械损伤,膝关节退行性改变,病因病机,本病的病理改变是一种因软骨退行性变化引起的骨质增生,滑膜的炎症是继发表现。,病因病机,中医则认为产生本病的原因 一、慢性劳损、受寒或轻微外伤 二、年老体弱,肝肾亏损,气血不足致使筋骨失养,临床表现 1 、疼痛:疼痛为主要表现之一,初起多较轻,后逐渐加剧,严重时可影响行走,疼痛部位深在,常位于膝关节内,即股骨下端与胫骨上端之间,或髌骨与股骨滑车部之间。 2 、压痛:多位于髌骨软骨与股骨滑车部之间,少数位于髌骨四周内缘或股骨与胫骨间隙内。前二种现象见于髌骨软化症,后一种情况多见于骨质增生症。 3 、肿胀:程度多较轻,肿胀程度不一,与骨刺增生的程度及软骨膜受损伤的程度有关。,临床表现 4 、功能活动受限。初期功能活动均尚可,至后期可出现明显的功能活动障碍。骨质增生明显者以下蹲时或从蹲位站起时明显,而髌骨软化症患者则以上下楼梯时疼痛最明显,常常出现打软腿现象,或每每需要患侧先行现象。 5 、关节畸形。多出现在后期,因骨质增生或局部脱钙,造成关节面失去原有的平衡,两侧付韧带受损,受力不均,日久可出现关节变形。临床卜以“O”型腿最常见。 6 、伴随症状,因关节面失稳,两侧付韧带受力不协调,加之膝关节存在部分生理性外翻,故多数患者伴有内侧副韧带损伤症状。关节囊内的压力加大,又导致膝下滑囊压力增加,故还常伴有膝下脂肪垫肥厚或腘窝囊肿等。,国际诊断标准,1、前月大多数时间内有膝痛 2、X线片显示骨性肥大、骨赘形成 3、关节液检查符合骨性关节炎 4、年龄40岁 5、晨僵30min 6、有骨摩擦音 满足1+2条或1+3+5+6条,或1+4+5+6条者可诊断膝骨性关节炎。,一般检查,膝髌处明显压痛 股四头肌可有萎缩,浮髌试验。患肢伸直放松。医者一手将髌骨上方髌上囊内液体向下挤人关节腔;另一手拇、中指固定髌骨内外缘,示指按压髌骨,这时可感到髌骨有漂浮感,重压时下沉,松指时浮起称浮髌试验阳性,提示关节腔内有积液。,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常用检查,研磨提拉试验。患者俯卧,使患膝屈曲9O,检查者-手按住大腿下端,另一手握住患肢踝部提起小腿,使膝离开床面,做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活动,若出现膝外或内侧疼痛,则为研磨提拉试验阳性,说明有内侧或外侧副韧带损伤。若检查者双手握足踝部,使膝关节在不同角度被动研磨加压,同时做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活动,如出现膝关节疼痛和弹响为阳性,说明有内侧或外侧半月板损伤。本试验用于鉴别膝关节半月板和侧副韧带损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常用检查, 髌骨摩擦试验。患者仰卧位,下肢伸直,股四头肌放松,术者一手按压髌骨,并使髌骨在股骨的髌面上做左右、上下移动,以有摩擦音或感到疼痛为阳性。提示髌骨软骨软化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常用检查,脂肪垫挤压试验。患者仰卧位,患膝伸直放松,术者两拇指分别按其两侧膝眼处,余四指握住小腿后侧,嘱患者先屈膝,再做伸膝运动,如膝眼处疼痛为阳性,提示髌下脂肪垫劳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常用检查,影像学及生化学检查,1、X线检查见股、胫骨内外侧髁增生、关节面不平整、髌骨边缘增生,髌韧带钙化 2、血、尿常规检查,血沉检查,抗链球菌“0”及类风湿因子检查未见异常;关节液为非炎性,正常膝关节x线表现,鉴别诊断,1、类风湿性关节炎 2、风湿性关节炎 3、痛风性关节炎 4、结核性关节炎 5、化脓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病X光片,治疗,治疗目的 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增加局部组织痛阈 改善关节腔的内压 促进关节腔内容物组织的修复 松解股四头肌和关节粘连,保守治疗,1.使用拐杖、支具,减轻受累关节负担 2.减肥 3.减震鞋,减少受累关节的应力,缓冲震荡 4.药物疗法 5.关节腔注射 6.功能锻炼 7.推拿、针灸,治疗原则 疏筋通络 活血化瘀 松解粘连 滑利关节,推拿治疗,治疗方法,部位取穴 膝髌周围、鹤顶、内外膝眼、阳陵泉、血海、梁丘、伏兔、委中、承山、风市等穴 手法 滚法、按揉法、弹拨法、提拿法、擦法、摇法、拔伸法等,操作一,1、患者仰卧位,先以滚法施术于大腿股四头肌,重点在髌骨上部,约5分钟,并按揉鹤顶、血海、梁丘、伏兔等穴,每穴1分钟。 2、以按揉与弹拨法交替作用在髌韧带、内外侧副韧带,并重点在鹤顶、内外膝眼、阳陵泉、血海、梁丘、等穴周围进行治疗,并提拿髌骨。,操作一,操作一,3、患者俯卧位,以滚法施术于大腿后侧、腘窝及小腿后侧约5分钟,按揉委中、承山穴。,操作一,4、患者仰卧位,屈髋屈膝,术者一手扶按患侧髌骨,一手握持小腿远端,作屈膝摇法,配合膝关节的屈伸、旋转等被动活动。,操作一,5、术者于患者患膝周围施擦法,以透热为度。,股四头肌训练,膝关节后部压痛点,预后,推拿治疗对于原发性退行性膝关节炎的关节骨质增生是不可逆的 但对其所产生的体征和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注意事项,预防调护的目的: 降低发病率,改善症状,控制病情进展,避免畸形和残疾,提高自身的生理、心理健康及社会活动能力,1、改变生活方式,调节体力劳动强度 改变不良作息习惯 调整饮食结构 保证充足睡眠,2、随时注意保护膝关节,减少关节的负荷 不要长时间做同一动作或使关节固定于同一姿势 避免做不可停止的动作或节奏过快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