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溶解性》PPT课件.ppt_第1页
《物质的溶解性》PPT课件.ppt_第2页
《物质的溶解性》PPT课件.ppt_第3页
《物质的溶解性》PPT课件.ppt_第4页
《物质的溶解性》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溶解性规律,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大不相同,食盐溶于水,但几乎不溶于苯; 乙醚易溶于苯而微溶于水; 生活中衣服上的油迹易溶于汽油而不溶于水; AgCl不溶于水,而AgNO3易溶于水;,需要从溶剂、溶质的内部结构,以及溶质溶剂间的相互作用进行阐明,相似相溶规律,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容易互溶;结构相差很大的化合物不易互溶。 问题: 辛醇,高级脂肪酸均是极性分子,为什么不溶于水? 碳酸钙、硫酸钡均是离子型化合物,为什么不溶于水?,1.溶解是物理化学过程,氢氧化钠和硝酸钠溶解时发生热量变化 氢氧化钠溶液温度升高 硝酸钠溶液温度降低,一、从物质结构角度阐明溶解性规律,形成溶液后,体积减小;,形成溶液后,体积增大。,发生颜色变化:无水硫酸铜溶于水中,得到蓝色溶液。,溶解过程中物质微粒间的作用发生了变化,乙醇和水,NaCl+H2O NaCl溶液,2.影响溶解性的因素,混乱度增加 自然界中,在不需要外界提供显著能量的情况下,体系总是倾向于增加混乱度。 例子:O2、NO2混合 能量效应 微粒间作用力总是倾向于变成大的。,二、结构单元是分子时溶质的溶解性(只考虑溶剂是液体的情况),液液相溶 固液相溶 气液相溶,分子间作用力的分配,(1) 液液相溶,a、戊烷、己烷以任意比互溶,分析:分子结构相似,分子间作用力相近,就容易互溶。 溶解动力混乱度增加,问题:苯和乙醚能够互溶吗?,苯是非极性分子,乙醚是弱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力均以色散力为主,结果是完全互溶。,乙醚,极性小,分子间作用力主要是色散力, 为什么能作麻醉剂?,类脂性物质(神经 大脑),问题,b、乙醇H2O完全互溶,分析:溶解时环境变化不大,溶解动力混乱度增加,一些低分子量的含氧有机物能溶于水,在于其分子结构存在下列特点:,一般都是极性分子,静电力在分子中占有的比重较大; 在液态时,分子间也可能形成氢键。 甲醇、乙醇 低分子量的醛、酮,如丙酮是极性分子,分子间无氢键,但与水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基本上不减少单位体积液体中分子间的氢键数,又使丙酮和水分子的无序程度增加,能量降低,易溶于水。(乙醚) 辛醇(极性分子,有氢键)与水?,c、丁醇、辛醇在水中的溶解性 丁醇 8克/100克水 辛醇 几乎不溶,色散力为主,氢键与色散力在分子间 作用力中占的比例相近,色散力为主,丁醇、辛醇溶于水破坏了水分子间的氢键作用,代之以憎水基团与水分子间的色散力相互作用,使微粒间作用力大大削弱,能量上不利,尽管混乱度增加,这是高级醇、高级脂肪酸难溶于水的原因。,d、乙醇与苯之间的溶解,总结:液液相溶的三种情况,两种液体可以任何比例无限止地互溶,即完全互溶。 乙醇与水;甘油与水;苯与乙醚;四氯化碳与氯仿 在一定温度下,相互之间有一定的溶解度 乙醚一滴一滴地加入水中,或将水一滴一滴地加入乙醚中,起初都成均匀溶液。但继续加入,溶液就分两层,上层是水在乙醚中所形成的饱和溶液(约含3的水),下层是乙醚在水中的饱和溶液(约含7的乙醚)。 两种液体几乎完全不溶 石油与水;汞与水,葡萄糖、果糖水 易溶,结构相似,极性小,DDT,四氯化碳,氯仿,易溶于类脂性物质内,在体内富集,(2)固液相溶,溶解过程类似于液液相溶。“相似相溶”规律,低熔点的固体比具有相似结构的高熔点固体更易溶解,固体烃类在苯中的溶解度与分子间力的关系,(3)气液相溶,溶解过程设想:,规律1、在同一溶剂中一般是沸点高的气体易溶解,原因:氧分子所含的电子数较氮分子多,电子云受到两核的吸引力较小,所以氧分子的极化率比氮分子大,与水分子作用时的色散力、诱导力均较氮分子强,故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氮分子大。,惰性气体的溶解度(以1大气压下的摩尔分数表示),规律2、非极性气体一般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气体一般易溶于极性溶剂,1体积苯(非极性溶剂)可溶解3.5体积氢,只能溶解0.02体积氨!,超临界萃取: CO2 非极性分子 液化温度:-56.6(5.2个大气压下),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近代化工分离中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超临界CO2萃取采用CO2作溶剂,超临界状态下的CO2流体的密度和介电常数较大,对物质溶解度很大,并随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而急剧变化,因此,不仅对某些物质和溶解度有选择性,且溶剂和萃取物非常容易分离。 超临界CO2萃取特别适合于脂溶性,高沸点、热敏性物质的提取,同时也适于不同组分的精细分离,即超离界精馏。,规律3、从化学性质考虑,凡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或溶于水易电离的那些气体在水中溶解度都较大,因为这些气体在水中不仅仅是溶解。,如:20时HCl和NH3在水中的溶解度都非常大。,三、无机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固体内部离子间作用力 强 难溶,水合离子离子偶极水分子作用力 强 易溶,KNO3 NaCl NaAc易溶 BaSO4 CaCO3 AgCl难溶或不溶,(晶格能 ),(水合能 ),晶格能,水合能的理论计算公式,离子半径,阴阳离子以一大一小结合,则有利于水合能,不利于晶格能,这样的盐类易溶。,例如碱金属卤化物中Li+很小,它与大的阴离子Cl-、Br-、I-等生成的盐易溶于水,F-、CH3COO-较小,他们与大的阳离子Na+、K+、Rb+、Cs+生成的盐就较易溶于水,影响晶格能和水合能的因素,离子电荷,电荷越高,一般晶格能增长显得更突出,将不利于盐类的溶解。,Na+、K+、NH4+、NO3-、Cl-、Ac-的盐类大多易溶 CO32-、PO43-、S2-等盐大多难溶,阴阳离子堆积方式,r-/r+=1.4左右时,晶体间阴阳离子吸引力较大。在这种比值时,阴、阳离子分别被68个异号离子包围,阴阳离子接触较好,能得到较大晶格能,这时能使晶格能发挥较大优势,阻止盐类溶解。,要使大阳离子K+、Rb+、Cs+、Fr+沉淀,需用大阴离子PtCl62-、Co(NO2)63-; 要使小阳离子Li+沉淀、应用小阴离子F-; NH4+盐一般易溶于水与NH4+与水生成氢键,进一步增强水合能有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1、所有碱金属盐(包括铵盐)及其氢氧化物均可溶于水; 2、所有硝酸盐、醋酸盐都可溶于水; 3、硫酸盐大多能溶,只有BaSO4、PbSO4难溶,CaSO4、Ag2SO4、Hg2SO4微溶; 4、氯化物大多能溶,只有AgCl、Hg2Cl2难溶,PbCl2微溶; 5、硫化物、碳酸盐、磷酸盐、亚硫酸盐及硅酸盐,除钾、钠、铵盐外,通常都是难溶于水的; 6、碱类中,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能溶,氢氧化钙微溶,其它难溶。,常见盐类的溶解性规律:,四、温度、压力对溶解性的影响,气体溶质: t,溶解度; 压力,溶解度。 例: 汽水; 减压蒸馏; 肺的呼吸; 鱼在冷开水中死亡。,例:肺的呼吸动力,若采用分压表示气体混合物中相应气体的浓度,则O2、CO2、N2在肺泡中所占容积各为14%、5.6%、80%。 肺泡总压力为760mmHg(该温度下饱和蒸气压48mmHg),则各气体在肺泡中分压: O2分压0.14(760-48)100mmHg; CO2分压40mmHg; N2分压570mmHg 肺泡壁毛细管内血液中O2含量,与其分压为40mmHg时在血液中的溶解度相当;CO2与46mmHg相当。 O2由肺泡通过毛细管进入血液,CO2由血液进入肺泡。,以分子间力结合的固体溶质:,t,溶解度; 压力对固态溶质溶解度影响很小。,例:萘溶于苯,在苯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特例:氢溴化吡啶在氯仿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NaI、KF、RbF、NaOH溶于水时放热,按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将会导致许多错误结论。 复杂性:水合能水合分子数等随温度变化。,以离子键结合的固体溶质:,总规律: 无机盐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普遍地增大,下列含氧酸盐:SO42-、SeO42-、SO32-、PO43-、AsO42-的盐,例外:,Na2SO4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吸热 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氢氧化钙有两种水合物:Ca(OH)22H2O和Ca(OH)21/2 H2O。 这两种水合物的溶解度都较大,无水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很小。 随着温度升高,结晶水合物逐渐转变为无水氢氧化钙。,盐效应:PbSO4溶液中加入NaNO3,使PbSO4溶解度增大。 同离子效应:饱和KClO4中加入KCl或饱和KClO4中加入NaClO4,使KClO4溶解度下降。,五、其它因素的影响电解质存在,例:,问题:有不纯的硝酸钾500g,其中含硝酸钾92,氯化钠8%,要在100时把它全部溶解,至少要加多少水?(溶解度分别为246g和39.2g) 分析:单独溶解460g硝酸钾和40g氯化钠各需水187g和102g 结论:加水187g就能将两种盐溶解。 原因:仍有足量的水分子能与氯化钠中的离子水合使其溶解;盐效应的存在 规律:要使互不反应的两种盐的混合物溶解所需要的水量一般只要看哪种盐溶解时需要的量多就可粗略地作为所要加的水量。,盐效应对非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影响,盐析:若把某种盐加入非电解质饱和溶液中,溶解度下降,有非电解质析出; 盐溶:若溶解度增加。,水、盐、非电解质体系,离子水分子相互作用,减少了作为溶解非电解质的自由水分子,非电解质被排出溶液盐析; 离子非电解质分子间的色散作用,非电解质分子周围部分水分子被离子取代,使非电解质浓度相对降低,更多的非电解质有机会进入溶液盐溶。 取决于离子和非电解质分子的大小!,原因: C1C4羧酸根不大,与萘分子间的色散能阴离子水分子静电作用能。,实验:测出30mL纯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萘(W),然后在30mL含7种脂肪酸钠盐(从C1C7 )的水溶液中,各加入W量的萘,观察现象。,结果:在C1C4的脂肪酸钠盐溶液中,萘的溶解度比纯水中小;从C5起,萘的溶解度超过纯水中的溶解度。,1、制皂工业:浓盐水(NaCl)皂钠溶液,使皂钠析出。 2、合成染料:利用盐析作用提取染料。 3、合成橡胶工业:加入含大阴离子的有机电解质促使乳化聚合。 4、可在水溶液中提取维生素或抗生素。,盐析和盐溶在工业中的应用,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非常小; 溶质溶剂之间形成氢键对溶解性的影响;,在硫酸铜的水溶液中加入氨水,开始生成淡蓝色沉淀,加入过量氨水沉淀溶解,形成硫酸四氨合铜溶液。在该溶液中加入乙醇,就能产生Cu(NH3)4SO42H2O沉淀。,两个问题:,葡萄的汁液中含有酒石酸氢钾,在葡萄酿酒的过程中,由于溶液中乙醇含量增高,致使酒石酸氢钾沉淀析出,此即“酒石”。,六、溶解度参数,溶解时分子间作用力的情况 F11溶质分子间作用力,F22溶剂分子间作用力, F12溶质溶剂分子间作用力 1、若F11=F22,则F11=F22=F12,易溶; 2、若F11F22或F22F11,要足够的能量才能打开溶质或溶剂分子间力,以重新形成溶质溶剂分子间力,才能发生溶解。,对溶质、溶剂分子间力的描述溶解度参数 液体溶剂,可用摩尔蒸发能来衡量其内部作用力大小,E 内聚能密度,V摩尔体积,(溶解度参数) 溶解度参数是分子间力的一种量度,对高聚物,与链段结构有关,因为在高聚物溶解时是链段作为体积对等单位与溶剂分子互换位置的。 例:双酚A环氧树脂,1、溶解度参数的测定,原理:溶解度参数是分子间力的一种量度,反映分子间力的各种物理常数均应与有关;理论上,可将分子间力看作是组成物质分子的化学基团及原子相互作用的反映,找出反映这种相互作用的各基团及原子的引力常数,它们具有加和性,从而定量算出值;实验上,根据已知溶解度参数的物质和某物质之间的相溶性,从实验上测定之。,由物理常数蒸发热求,与蒸发热的关系如下: E0 kcal/mol E摩尔蒸发能,V摩尔体积, H摩尔蒸发潜热(cal/mol), 密度(g/mol),M摩尔分子量, R气体常数(1.986),T绝对温度。,根据分子中各基团、原子对分子间作用力的贡献引力常数,它们具有加和性,估算溶解度参数。,=dG/M G物质分子中所有化学基团和原子引力常数的总和, d密度,M分子量。,化学基团和原子的引力常数,双酚A型环氧树脂,其重复单元结构为:,密度:d=1.15 M=284,其G: 2个醚基氧 114.982=229.96 1个羟基 225.841=225.84 8个-CH=(芳族) 117.128=926.96 4个(芳族) 98.124=392.48 2个甲基 148.32=296.6,2个亚甲基 131.52=263.0 1个次甲基 85.991=85.99 1个叔甲基 32.031=32.03 总计 2462.86 实测=10.92.4,实验测定法:选择一系列溶度参数已知的溶剂,并按其溶度参数增加的顺序排列成溶剂谱,将一定量的聚合物样品放在已选定的溶剂谱中使其溶解,溶解度最大的溶剂的溶度参数即为聚合物的溶度参数。该法也称为溶剂谱法。,2、根据溶解度参数判断高聚物可溶性,溶质、溶剂的值相近,1与2的差值小于1.31.8时,就可互相溶解。,部分常用溶剂的值:,部分常用树脂的值,例1:聚氨酯树脂10.3,若选用二甲苯8.8或丁内酮12.6,与10.3有一定差值,可选用混合溶剂:混=0.338.8+0.6712.6=10.6,33%的二甲苯和67%的丁内酮形成的混合溶剂。 例2:聚四氟乙烯=5.86.4,很难找到合适溶剂。,例3:聚氯乙烯=9.7,聚碳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