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封建区》PPT课件.ppt_第1页
《东欧封建区》PPT课件.ppt_第2页
《东欧封建区》PPT课件.ppt_第3页
《东欧封建区》PPT课件.ppt_第4页
《东欧封建区》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东欧封建区域,第二章 东欧封建区域,一、拜占廷帝国 二、俄罗斯 三、捷克,一、拜占廷帝国的兴衰,(一)历史发展概况 1、帝国的强盛 查士丁尼(483565年)时期(527565年) 2、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 希拉克略王朝(610711年) 伊苏里亚王朝(717805年) 阿摩里亚王朝(820867年) 马其顿王朝(8671056年) 科穆宁王朝(10811185年),(二)拜占廷帝国得以延续的原因,1.政治上的相对稳定。 2.奴隶制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小。 3.地处东西方贸易的要冲之地。,3、帝国的衰落 外敌的入侵 拉丁帝国(12041261年) 巴列奥略王朝(12611453年) “吉洛特”起义 土尔其征服拜占廷,(三)查士丁尼(483565年)及其统治,1.编撰法典(特立波尼安 ) 2.利用东正教加强统治 3.行政改革 4.对外征服(贝利撒留) 5.帝国的瓦解,(四)封建制度的确立,1.斯拉夫人的入侵和“农业法”的流行。 2.希拉克略王朝的“军区制”。 3.伊苏里亚王朝的“破坏圣像运动”。 4.大地产的发展。 5.科穆宁王朝的“监领地制”(Pronia,普洛尼亚制)。,(五)帝国统治的结束,巴列奥略王朝(12611453年) “吉洛特”起义 土耳其征服拜占廷,二、俄罗斯的形成与发展,(一)历史发展概况 俄罗斯人属斯拉夫民族。公元六世纪左右,居住在第聂伯河流域的东斯拉夫部落开始以波利安人为核心形成部落联盟,因其居住在第聂伯河的支流罗斯河的两岸,被称为罗斯人。九世纪开始形成以基辅为中心的古罗斯国家。 11世纪后半期基辅罗斯开始解体,分裂成众多的小国,彼此混战不断,加上外族入侵破坏,走向蓑落。1240年被蒙古征服,从属于成吉思汉之孙拔都所建立的金帐汗国(又称钦察汗国)。 14世纪莫斯科公国开始兴起,领导了驱逐蒙古势力、争取独立的斗争。1480年伊凡三世最终击败了金帐汗国的军队,结束了蒙古人对俄长达240年的统治。俄罗斯国家开始逐步统一,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二)基辅罗斯国家的兴衰,1.基辅罗斯国家形成的历史背景 (1)东斯拉夫人原始社会的解体: (2)诺曼人的征服: 2.基辅罗斯国家的形成及其内外政策 862年留里克建立诺夫哥罗德国家,879年,留里克的亲属奥列格当政(879912年),于882年南下征服基辅建立起基辅罗斯国家。 A.基辅罗斯国家的对内政策是依靠武力进行“索贡巡行”。 B.基辅罗斯国家的对外政策是依靠武力从事对外贸易。,3.改信东正教及其意义 (1)瓦兰吉亚人和东斯拉夫人信奉多神教,但随着国家的形成,多神教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了。 (2)基辅罗斯人与拜占廷之间的交往及东正教的传入。 (3)基辅罗斯同拜占廷之间的结盟,东正教成为国教。 (4)改信东正教的意义。 4.基辅罗斯国家的解体和外族的入侵,(三)莫斯科公国的兴起及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莫斯科原为罗斯托夫苏兹达尔公的属地,历史上首次提到莫斯科是编年史记载的1147年长手尤里与车尔尼戈夫公爵在此会见一事。这一年也就成了莫斯科奠基的年代。 十三世纪末十四世纪初莫斯科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借助蒙古的力量逐渐发展起来。蒙古为了统治罗斯,采用分封弗拉基米尔全罗斯大公的方法,拉拢分化罗斯诸王公。莫斯科在伊凡一世(13251340年)时,采取竭力讨好蒙古王公并借其支持消灭竞争对手的办法,于1328年获得全罗斯大公称号,伊凡一世奠定了莫斯科强盛的基础。 十四世纪中叶金帐汗国内部出现混乱,莫斯科乘机开始了摆脱蒙古的斗争,七十年代末便向蒙古人发动进攻。1378年,蒙古汗调兵遣将,在沃查河与莫斯科会战,结果惨败而归。1380年8月底,莫斯科取得重大胜利,这次战役的领导者和指挥者莫斯科大公底米特里获得了“顿斯科伊”(顿河英雄)的尊号。蒙古失败后,于1382年卷土重来,突袭莫斯科,底米特里猝不及防,遭到失败,被迫纳贡,直到1395年。,底米特里之子瓦西里一世统治时期(13891425年),莫斯科领土更加扩大,瓦西里二世时(14251462年),莫斯科内讧使国家中央集权化过程暂时中断,直到伊凡三世(14621505年)和瓦西里三世(15051533年)时才恢复和最后形成。伊凡三世的主要对手是诺夫哥罗德和特维尔。诺夫哥德早在1456年便依附莫斯科。伊凡三世也把它看成自己的世袭领地。诺夫哥罗德贵族企图投靠波兰对抗莫斯科,于是莫斯科1471年进攻诺夫哥罗德,舍隆河一役击败诺军。签订克罗斯坦条约,使其臣服于莫斯科。1478年,彻底消灭了它,对特维尔,伊凡三世于1485年8月率军包围特维尔。毫无抵抗便吞并了它,伊凡三世统一了俄罗斯大部分领土。中央集权国家基本形成。1480年,莫斯科彻底摆脱蒙古的统治,其子瓦西里三世时又吞并了普斯科和里亚赞先。完成了全罗斯的统一,莫斯科政权便成为全国性的管理机构。过去的领主杜马(贵族会议)变成近臣会议,是直属大公的最高常设机关。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大公与近臣协商。十五世纪末出现了最早的行政机构“政厅”,管理政府各部门,大贵族充任各政厅长官,地方管理实行供养制,地方官由当地居民供养,他们兼行政、司法、税收及军事大权于一身。,伊凡四世时(15331584年)俄国开始了君主专制,伊凡成年前权力落到贵族手里,贵族会议限制了大公的部分权力。1547年伊凡加冕称沙皇,并利用人民起义之机推翻大贵族统治掌握大权。1549年开始推行政治、经济、司法、军事改革以强化皇权。1550年他颁布新法典,以法律形式巩固了已取得的国家中央集权化的成果。军事改革是伊凡四世改革的中心环节,1556年的兵役法改革,使封建家兵转变为替沙皇服役的军队,这加强了他的军队力量,为后来的大规模侵略扩张创造了条件。五十年代中期改革主要是对中央国家机关的改组,增设了一些分掌各部门事务的中央机关。由大贵族任首脑,小贵族处理日常事务。1555年,全国普设地方司法机关,从而削弱了地方官的权力,这次改革,加强了沙皇的中央政权,确立了俄罗斯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分裂的王公贵族势力受到打击。,(四)封建农奴制的加强和波洛特尼科夫起义,十五、十六世纪俄罗斯农业经济发展很快,农业地区扩大,三圃轮作制广泛流行。十五世纪末粮食成为商品刺激了谷物生产。当时在农业地区并存劳役租、代役租、货币租三种地租。从十六世纪末起,劳役租成为主要剥削手段,封建主竭力扩大庄园,抢夺土地,强迫依附农民为其耕种,农民处境恶化,出现了对分制佃农、雇农、契约农等。由于剥削的加重,加上频繁的战争,农民状况日益恶化,不断出去逃亡。随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国家开始直接干预地主与农民的关系。国家法典中列入了限制农民离开主人的条款,此后更禁止逃亡或合法转移。十六世纪西欧各国资本主义萌芽,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却促使了俄国农奴制的加强。,16011603年,俄国发生大灾荒,地主商人乘机大发横财。城乡人民大批饿死,到处都酝酿着大规模起义。1606年,波洛特尼科夫领导了乌克兰地区的起义,一呼百应。到10月,起义队伍达10万人,并包围了莫斯科。他要求农民起来反抗封建主,夺取土地,废除农奴依附关系,要求市民杀死所有贵族和商人。12月,义军退出莫斯科。1607年5月退守土走后门,由于官军掘河灌城,义军粮尽援绝,宣告失败。波洛特尼科夫被抛入水中淹死。这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它使俄国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受到一定打击。,(五)沙皇的对外扩张,伊凡四世的内政改革,加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沙皇从此开始了对外扩张。在东方,它极力夺取金帐汗国的遗产,消灭四分五裂的鞑靼汗国,夺取伏尔加河中下游和黑海里海地区。喀山和阿斯特拉罕首当其冲。1552年6月伊凡率15万大军进攻喀山。10月进城后,纵火烧城。将其夷为平地。1554年又派军占领阿斯特拉罕。并于1556年吞并该国。十六世纪后半期,俄国侵入西伯利亚,占领土地,掠夺毛皮,无恶不作。1588年消灭失必儿汗国,彻底征服了西西伯利亚,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沙俄在征服鄂毕河流域后,又侵入叶尼塞河和勒拿河流域,十七世纪中叶哥萨克开始侵入中国北方领土,强占中国土地。,沙俄在东方得手的同时,又把扩张的矛头转向争夺出海口,便向波罗的海进军。15581583年发动了立沃尼亚战争,战争初期莫斯科获得胜利。由于波罗的海地区与许多国家利害攸关。于是1561年开始外国干涉开始,立沃尼亚战争国际化(瑞典、波兰立陶苑),结果,俄国不但没有取得出海口,反而丢失了部分国土。,三、捷克,(一)捷克国家的形成 捷克人属西斯拉夫族人的一支,他们的祖先原居住在易北河上游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一带。6世纪末7世纪初,为了对抗多瑙河中下游阿瓦尔人的进攻,很快由部落联盟发展成国家。第一个载入捷克史册的是萨莫公国。623年萨莫大公领导西斯拉夫各部落,击退阿瓦尔人的进攻,接着又与法兰克国王达哥伯特一世(629639年)展开斗争,建立了幅员辽阔的萨莫公国。但这个由部落联盟组成的国家很不巩固,只存在35年,658年萨莫大公死后,便瓦解了。,9世纪初,出现大摩拉维亚国家(830906年),其领土包括捷克、摩拉维亚、斯洛伐克等地。为了对抗德国封建主的侵犯,摩拉维亚大公罗司提斯拉夫(846870年)向拜占廷求援,并接受希腊正教。863年拜占廷传教士西里尔和美多德来到摩拉维亚,在传教过程中,以希腊字母为基础,创造了斯拉夫文字(称为“格拉果尔文字”),并把圣经译成古斯拉夫文。摩拉维亚公国在斯维雅托波尔克(870894年)统治时期,国势一度强盛,其疆域扩大到西里西亚、鲁日查和奥波德利等地,首都在维列格勒。但在他死后,由于内讧国家开始分裂,906年为匈牙利人所灭。此后,捷克人以波希米亚为中心,逐渐形成独立的捷克王国。,(二)德国对捷克的渗透,中世纪的捷克与德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与罗马教会及西欧各封建国家有着密切的往来。9世纪晚期,天主教的传入,使捷克逐步进入了西欧罗马天主教文化圈。此后,德国封建政治势力开始向捷克渗透。108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授予捷克王公弗拉提斯拉夫二世以捷克国王的称号,捷克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组成部分。12世纪后,捷克国王又成为帝国七大选侯之一。,1213世纪, 德国人开始向捷克大规模移民。首先移入的是教士和僧侣。这些教士和僧侣很快把持了 捷克教会和寺院的主要职位,广占土地,几乎达捷克耕地的一半。与此同时,教会为巩固和扩大势力,从德国招引大批骑士,让他们分享土地,役使捷克农民和来自德国的移 民。捷克国王为了增加国库收入,也让大批德国商人和手工业者进入捷克,并许可建立 各种自治城市,享有各种特权。德国人大量移民的结果,在捷克国内形成了一个德国教俗封建主、城市贵族和矿山主的特殊社会集团。他们和捷克大封建地主相勾结,共同剥 削捷克人民。农民、城市平民,身受民族和阶级的双重压迫,使他们“像流亡者一样住 在自己的国内”。 捷克人民反封建统治的斗争有两大特征: 一是反封建的阶级斗争与反德国贵族压迫的民族斗争紧紧交织在一起; 二是反封建斗争的矛头直接对准了教会。,(三)胡司战争(14191434),1胡司战争爆发的原因 阶级矛盾的激化。城市中,德国城市贵族与捷克人的矛盾;德国贵族与捷克农民的矛盾;德国教士控制了捷克的全部教会,从而使教会问题成为捷克社会矛盾的焦点。 2.胡司对教会的批判与揭露。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