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辛亥革命z》PPT课件.ppt_第1页
《课辛亥革命z》PPT课件.ppt_第2页
《课辛亥革命z》PPT课件.ppt_第3页
《课辛亥革命z》PPT课件.ppt_第4页
《课辛亥革命z》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3课 辛亥革命,重点难点,重点: 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和意义(教师提供材料,学生探究),难点: 评价辛亥革命的意义(教师提供情境,学生根据材料分组讨论,形成认识,课后补充史料论证),1、辛亥革命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关节点 ,标志着中国千年封建王朝的终结,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 2、2011年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毛泽东说:“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 辛亥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提 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 解释,树立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鲁迅说:“中山先生一生历史俱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 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近乎完 全的革命工作。”,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说:“孙中山先生是站在 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 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的精 力。,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的新的革命。”,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概念,学法指导,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 我们一般是从事件的 背景(原因)、经过、影响(意义)等三个方面进行学习,在浙江绍兴闹市轩亭口的石碑上记载着一个中国女性故事,至今令中国人黯然神伤。 她说:“怕死不出来革命。革命需要流血,如今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审讯时,她“坚不吐供”,只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七字。 在没有口供的情况下,她依旧被判为斩首示众。,设问:她为何悲愁于江南的秋风秋雨之中?为何愿将高贵的头颅悲壮的滚落?,创设情境一:,设计意图:熟悉的人物引入结合材料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这天,黎元洪呆呆的坐在房间里,他还没想明白,为什么明明已经抓住了革命党的主要人物,破坏了革命党的领导层,起义还是发生了,难道大清国真的就没救了吗?一想到这个念头,黎元洪一下子冒了一身冷汗。如果大清国真的完蛋了,难道我真的要为大清国陪葬吗?,设问:这里的起义指的是什么起义?为什么这次起义出乎黎元洪所料不但发生了还成功了?大清国像黎元洪所说的完蛋了吗?你会如何预测黎元洪的命运?,创设情境二:,设计意图:结合材料知道武昌起义(原因、过程中的首创精神、影响、存在的危机),参考材料:,创设情境三:,1911年10月12日上午11时,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的孙中山在当地的一张报纸上看见了中国武昌发生起义的标题新闻。 1911年12月25日,已经十六年没有踏上祖国土地的本世纪最著名的漂泊者孙中山,终于归来了。 1912年1月1日晚上,在南京举行了临时大总统就职典礼。 礼炮响,孙中山宣读临时大总统誓词,宣布了民主共和体制的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考考你:下列旗帜,哪个是中华民国国旗?,考考你:辛亥革命后确立了民国纪年,目前台湾地区依然采用此纪年法,那么2011年时值民国纪元的哪一年?A 99年 B 100年 C 101年,考考你:孙中山曾说:“临时政府,革命时代之政府也!”这句话意思是?,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设计意图:以考促学强化重点: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临时约法.,考考你:佩弗在远东中说: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剧的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设问一:这里的仿制品指的是什么? 设问二:你是如何理解这种政体悲剧的结束?,重点突破:,设计意图:以考促学强化重点: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临时约法.,参考资料:,创设情境四:,设计意图:补充结构图了解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的原因。,这是一张文革时期关于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的纯手工绘图,大家一起补一补,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季陶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鞋,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你觉得那一种现象更符合民国初年的史实?说明理由,创设情境五:,设计意图:开放式评价辛亥革命,学生收集资料,论从史出。,参考材料:,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 其一,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埋葬了两千年的君主专制。 关于有人认为“只不过赶跑了一个皇帝”。 其二,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也有人认为“有名无实”或“只剩下一块招牌”。 其三,颁布了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这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成果和标志。有人认为辛亥革命仍然是旧式的革命,它没有也不可能跳出王朝更替的传统,更不可能建立起来新型的民主政治和崭新的政治秩序。,在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则是一场重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它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促进了民族觉醒,为社会注入了崭新的思想意识。袁世凯的皇帝梦只做了八十三天,张勋复辟的丑剧更是昙花一现,就充分证明了新思想意识的内在力量。 有人论证“民主共和的观念并未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是在为辛亥革命买单,在思想文化方面,辛亥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工业化的进程。如黄逸平认为,“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一个短暂的黄金时期,也有辛亥革命的一份功勋辛亥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地一些政治变革和影响,为这次资本主义高潮兴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有论者把“黄金时代”的出现归因于“列强无暇东顾”和人民以抵制洋货为代表的反帝斗争,或认为辛亥革命“影响所及,反映在社会经济方面的成果是极其有限的”,而黄金时代“主要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笼统地归结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同历史事实不相符合的他们对辛亥革命在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怀疑态度。,在经济方面,1912年3月5日的时报上,一篇题为新陈代谢的文章曾这样生动地描述:“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卡片兴,大名刺灭;马路兴,城垣卷栅灭;律师兴,讼师灭;枪毙兴,斩绞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在社会风俗方面,放足和禁缠(禁止缠足)成效最差,直到国民党统治时期,好些地方的妇女依然缠足。剪辫稍好,但坚持不剪的人,也所在多有。民国成立,原本戴在外国人头上的大礼帽,的确扣在了中国官员的脑袋上,而且他们的手上,也多了根“文明棍”(手杖)。但是,民国之后,长袍马褂依然如旧时一样,瓜皮帽也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依旧为士绅的常服。为孙中山倡导的中山装,即使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也只是军政人员在官方场合的服装,回家之后,很多人还是袍褂当家。,1、辛亥革命的背景与条件,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严重,(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6)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7)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8)革命条件:武汉成为革命的摇篮,(9)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背景材料,为了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慈禧太后感到再也不能照旧样统治下去了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内容有奖励实业;兴办新学堂,派遣留学生;改革旧军制,编练新军等。 “新政”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加重剥削人民。,及到庚子年闹出了弥天的大祸,才晓得一味守旧万万不可,稍稍行了些皮毛新政。其实何曾行过,不过借此掩饰国民的耳目,讨讨洋人的欢喜罢了;不但没有放了一线光明的,那黑暗反倒加了几倍。 陈天华,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 2、根本目的:维护统治 3、直接目的:平内乱、消外患、固皇位 4、动机:反动 5、客观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经济、阶级),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情况,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即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2家,投资总额合计470万元,每年新增投资额平均约20万元。 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5%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二(人民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1、条件: 2、思想武器: 3、两个中心: 4、三个思想家:,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使革命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上海、东京,章炳麟、邹容、陈天华,兴中会的创立: 时间:1894年 创立人:孙中山 地点:美国檀香山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 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同盟会的成立,A、时间: B、地点: C、成员组成: D、政治纲领: E、主要领导人: F、机关刊物: G、性质: H、意义:,同盟会的建立及意义,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05月年8,日本东京,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员,孙中山、黄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报,为什么说同盟会是一个政党?,思考: 同盟会和以前的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因为它 A、成立时间最早 B、实现了所以革命团体的大联合 C、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 组织系统,D,浙皖起义,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镇南关起义 1907年12月 孙中山.黄兴,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发动,当夜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1911年10月11日,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2、革命爆发,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北京,武昌,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发动,当夜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1911年10月11日,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说明了,革命潜伏失败危机,火眼金睛,一位汉语言专业的大学生为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创作了下面一段小品,请你帮他修改: 1911年10月10日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天武昌那边出事了,接着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了。定都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以中华民国纪元。随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这是一个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1.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概况:,时间: 总统: 国旗: 国都: 纪元:,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 五色旗 南 京 公 历,二、中华民国的成立,材料:南京临时政府成员 临时总统:孙中山 外交部长:王宠惠 陆军总长:黄兴 教育总长:蔡元培 参谋本部总长:黄兴 秘书处秘书长:胡汉民 法制局长:宋教仁 印铸局长:黄复兴 (以上成员都是同盟会员,各部次长初1人外,其余都是同盟会重要骨干),从政府成员组成来看,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讨论:临时约法的各项内容和封建专制相比分别有那些进步?,B.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宗教信仰等项自由,有选举被选举等项权利,C.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封建社会法律规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皇帝独尊、皇权至上,(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 (2)材料中“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 (3)材料三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4)材料四中,“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是什么意思?,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材料三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材料四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以上皆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权在民,确认资产阶级的人权平等法则,否定封建等级观念。,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思想,实行责任内阁制,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内容:,(4)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 民主宪法,(2)性质:,1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 、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3、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 4、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5、实行责任内阁制,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3)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6)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学国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构架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A,清政府,袁世凯,帝国主义列强,革命党人 立宪派旧官僚,军事进攻,政治讹诈,任命,军事威胁,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施压,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形势,革命党人面临那些压力?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如何处理?产生了什么结果?,革命阵营,支持,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1、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三、辛亥革命的结局,袁世凯自身条件: 政治手腕、军权 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进攻 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孙中山希望争取袁世凯,1)原因,2)过程: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就任总统。,主观原因,客观原因,(1)原因,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帝国主义的支持,革命派软弱、缺乏实力,立宪派等的拥护,对 清:逼宫退位,对革命派:迫孙中 山让位,依托:在军队中的影响,“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要希望他好,要用诚恳的劝告,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可能不好”,你会怎么做?,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旁立者)下诏退位,封建君主制度结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清宣统帝溥仪宣布退位的诏书(原件存中国国家博物馆),材料一: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革 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 材料二: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 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 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三 材料三:“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商业也将大规模地发展起 来,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 孙中山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 材料四: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 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 帽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四 请回答: 以上四则材料分别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阅读资料:,反帝反封,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资本主义发展,革除旧风,2 、评价,(一)性质:,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意义(功绩),反封建: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反帝: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民主革命,资产阶级,情境分析,民国中学生心目中的伟人,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 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 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一环是提出课题。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以上材料展开 讨论: 甲: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华盛顿,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 乙:你看这些学生崇拜的仍然是孔孟,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变化不大。 丙:没那么简单,他们为什么既崇拜孙中山又崇拜孔孟呢? 你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丙为什么说“没那么简单” 根据上面的讨论,为他们的研究拟定一个题目。,甲:共和体制确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乙:封建传统仍有影响。 丙:他们既崇拜孔孟,又崇拜孙中山和华盛顿,说明当时的社会正处 于新旧交替之中。,3)教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表现),(1)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没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脱离人民群众,孤立无援 (3)同盟会软弱无力 (4)没有自己的革命武装,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阿Q正传革命,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革命潜伏着什么危机?这危机导致辛亥革命出现如何结果?,“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换得假共和”,(2011年广东省文综16)图5所示为某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A 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 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 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 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A,各抒已见,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 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你怎样认识,为什么?,难点突破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对比,练习1 1911年8月10日,中国“海圻”号巡洋舰抵达纽 约。1912年5月回到上海后“海圻”号应升起的国旗 是 ( ),A.大清王朝的龙旗 B.中华民国的五色旗 C.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 D.新中国的五星红旗 解析 1912年2月清帝退位,排除A项;1928年,国民革 命军北伐结束,统一中国大陆各省,青天白日旗始用于 全国各地,排除C项;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旗为五星红 旗,排除D项。因此答案为B。 答案 B,练习2 (2009广东单科)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 了 ( ) A.总统制 B.联邦制 C.君主立宪政制 D.责任内阁制 解析 此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回顾其 内容即可。,D,易错知识点 1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并未结束中国半殖半封社会的历史。 2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或封建制度。,考情分析 命题角度分析:(1)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是最能体现工业文明发展趋势的历史事件,近几年对辛亥革命考查非常密集。(2)从横向上看,辛亥革命对历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考试重视综合辛亥革命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综合三个模块的知识,强化通史意识。 (3)从纵向上看,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分别是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试题要求考生比较三个阶级革命纲领的异同,认识三者不同结局的原因。,命题视角 视角一 追踪社会热点 辛亥革命100周年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百年历史风云,弹指一挥间。我们为何对100年前的这场革命念念不忘?因为它不仅是一次革命运动,而且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不仅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而且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