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U患者的心理应激与护理管理.doc_第1页
CCU患者的心理应激与护理管理.doc_第2页
CCU患者的心理应激与护理管理.doc_第3页
CCU患者的心理应激与护理管理.doc_第4页
CCU患者的心理应激与护理管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CU患者的心理应激与护理管理冠心病监护病房(coronary care unit,CCU)为特殊的医疗环境,有着特殊的管理制度。入住的大多数是病情危急重的心脏病患者和部分冠脉介入术后的患者。患者在CCU中进行隔离监护和全面治疗,常常产生多种心理应激,表现为紧张、急躁、焦虑、抑郁、恐惧和孤独等1,不利于病情的康复。完善和优化CCU的管理,减少和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让患者保持稳定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是我们护理管理者刻不容缓的责任。我科在CCU的管理上进行了一些探索,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12月入住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心内科CCU的患者663例,其中男345例,女318例,年龄3084岁。心绞痛患者138例,心肌梗死患者72例,恶性心律失常30例,心力衰竭43例,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380 例。监护时间最短2天,最长14天。 1.2 方法 回顾分析,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对所有入住患者发放自制问卷调查表,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学历、职业、疾病诊断等,问卷由患者本人填写,因视力等原因不能亲自填写者由本人口述,调查者(护士)帮助填写,不予任何解释。本研究共发放问卷663 份,回收663 份,分析入住CCU患者出现心理应激的相关因素,继而为采取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提供依据。 2 结果 CCU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急躁、焦虑、抑郁、恐惧和孤独等心理应激,产生这些心理应激的相关因素见表1。表1 CCU患者产生心理应激的相关因素 3 护理管理措施 3.1 CCU护士的资质确定与培训 CCU护士的工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预见性、责任性、技术性的特点,要求护士综合素质优秀。我科确定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及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作为CCU的资质护士,进入CCU前进行系统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血管系统专科知识、专科技术操作和急救技能、人文知识、心理社会知识。培训的方式采用科内专业培训、院内学习培训和外出学习培训相结合。 3.2 CCU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弹性排班 国内CCU配置床护比为12,但临床实际工作中往往未能达到此标准。CCU护士短缺、工作负荷重、监护周期短(多为410天),成为护士无暇与患者进行交流的客观条件。因此,要尽可能地保障CCU的护士配置,在人员配置不足时,可实行弹性排班。我科CCU设立在心血管内科病房,编制床位40张,护士配置20名。其中CCU病床11张,由单人间、双人间、8人间构成,CCU实行无陪护管理。CCU护士910名,设立责任组长1名,采用弹性排班制,护士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 h。每天安排7名护士上常规班,其中办公护士和白班护士各1名8001200,15001800;73班1名,7301040,12001500;加强班2名,1名为10001600,1名为16002400;中班1名1800次晨0230;夜班1名0230800。CCU护士完成CCU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夜班忙碌时由普通病房护士协作CCU工作,遇有重大抢救任务时,机动调整护士加强CCU工作。弹性排班做到了在有限的人力资源条件下,充分合理地使用劳动力,满足了临床工作的需要,也保证了护士有时间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 3.3 加强CCU环境管理,减少和避免环境对患者心身的负性影响 CCU内的各种声音、光源、监护仪器设备等对患者都是一种刺激。噪音可刺激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其中心理表现为情绪改变、焦虑、恐惧、愤怒和烦躁等2。而监护仪器对患者心理的影响常见的有恐惧焦虑感、卧位不适感、拥挤压力感、视觉刺激感3。CCU各种监护仪器报警声、负压吸引器抽吸声、电话铃声等,给患者造成感觉超负荷,因此应尽量减少工作环境的噪音和防止感觉超负荷4。国际噪音协会规定,日间噪音应低于45 dB,夜间噪音应低于20 dB。医护人员要做到四轻:走路轻、讲话轻、操作轻、关门窗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调整监护参数的上下限数值,将报警音量尽量调低。满足患者对空间的需要,放置仪器尽量避免靠近患者的头部,减少对患者视、听觉的刺激。整理好仪器上的导线和管道,尽量使患者活动方便。暂时不用的仪器要移走,待病情平稳及早停止监护。调整CCU内的温度、湿度、光线,夜间使用床旁灯,灯光柔和;涉及患者隐私的治疗、护理以及抢救时,使用隔帘,减少外界对患者视、听、触感觉器官的刺激。 3.4 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尽早解除医源性限制 冠脉介入治疗均穿刺股动脉,术前、中、后均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术后为防止伤口出血、血肿,要求患者卧床及术肢制动、床上排便等医源性限制,导致患者心理压力增加。术前的适应性训练,科学合理地掌握卧床时间,早期活动5,是减少心理压力的关键。建立术前访视制度,由CCU护士在术前看望患者,进行术前的指导和心理疏导;我们对PTCA+支架术后的患者于拔管后加压包扎12 h,此期间可水平移动身体,术侧肢体伸直,采取自由卧位,12 h后不再严格限制术侧下肢保持伸直位,卧床24 h后下床活动。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又明显降低了患者的心理压力。 3.5 狠抓制度落实,确保护理质量 3.5.1 护患有效沟通的落实 CCU实行无陪护管理,患者容易产生孤独感,有报道称监护环境下患者唯一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就是护士6。而护士关注的常常是疾病和损伤,而容易忽视患者心理的需要。她们谈论病情而不与患者交谈,会使患者感到医护人员更关心他们身旁的仪器而不是患者本身。CCU护士更应掌握与患者的交流技巧,主动有效地与患者交流,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积极的疏导。CCU内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赖性很大,护理人员应尽可能在患者的视野内活动,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 3.5.2 健康教育制度的落实 从本组病例可以看出,CCU患者的心理应激还来自患者对疾病的不完整认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也成为CCU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健康教育中实施责任组长责任护士负责制,采用量化健康教育7方式进行,使健康教育成为护士与患者的互动过程,使患者获得促进健康的医疗信息,确保患者情绪稳定。 3.5.3 强化基础护理 CCU患者无论病情轻重,均需卧床休息,须预防褥疮、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故在监护过程中护士应鼓励患者定时更换体位,定期协助翻身拍背,按摩骨突及受压部位;保持床铺干燥整洁,每日为患者床上擦浴,认真做好个人卫生,让患者清洁、舒适。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认真做好晨晚间护理。建立基础护理质控制度。 3.6 实施人性化管理,提供社会家庭支持 重视对患者疾病以外的常人思维和需求,如若病情允许,鼓励家属给患者佩带手表,床边放家人照片,病室内放置手机等。提供适当的探视时间,加强患者家属的支持,一日费用清单交与家属。 3.7 加强CCU医师对情感障碍患者的识别,提高预防及治疗水平 冠心病、高血压病等业已明确为心身疾病,当患者处于应激状态时,预防性给予精神药物治疗是必要的,加强医师对精神障碍的预见性,必将使患者从中获益。【参考文献】 1 韦香葵.500例CCU重症患者心理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广西中医院学报,2005,8(3):126-127.2 陈玲,侯芳.帕金森病患者术后血压增高得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0,16(7):18.3 孙淑兰.监护设备给患者身心引发的伤害及护理对策.护理管理杂志,2004,4(2):34-35.4 敖新.国内护士压力现状与进展.使用护理杂志,2000,16(7):2.5 王美兰,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