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窑碗装饰纹样研究_第1页
吉州窑碗装饰纹样研究_第2页
吉州窑碗装饰纹样研究_第3页
吉州窑碗装饰纹样研究_第4页
吉州窑碗装饰纹样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号: 密级: 公 开 U D C : 编号: 中 国 美 术 学 院学士学位论文吉州窑碗装饰纹样研究李慧芳指导教师姓名(职务、职称) 周武(教授) 申请学位级别 文学学士 专业名称 陶瓷艺术设计 论文提交日期2011年5月24日 论文答辩日期 2011年6月3日 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 中国美术学院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人 年 月 日中国美术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中国美术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国美术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吉州窑碗装饰纹样研究目 录摘要 关键词(中英文)-1引言-3第一章 吉州窑概述第一节 历史背景-4第二节 风俗文化-5第二章 吉州窑碗装饰纹样的艺术特征第一节 构图简练-6第二节 题材丰富-7第三节 手法多样-13第三章 吉州窑碗装饰纹样的意义-17结语-19 参考文献-20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陶瓷与工艺美术系11届李慧芳吉州窑碗装饰纹样研究摘要吉州窑碗装饰纹样由于其年代,环境地域等因素,有着鲜明的特点,在题材,装饰语言和艺术表现手法上都有其非常独特又耐人寻味的一面,而被认为是江南地区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吉州窑文化更是把这一点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通过对吉州窑碗装饰纹样的主题和题材,艺术表现手法,审美特征等问题的探讨,去进一步了解吉州窑文化,学习和传承先民的宝贵遗产,对于自身的创作有着积极和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吉州窑 碗 装饰 纹样AbstractJiZhouYao bowl decoration grain type as a result of its age,factor and so on environment region, has the bright characteristic, inthe theme, in the decoration language and the expression means all hasit extremely unique thought-provoking one side, but was considered is the Yangtze river is a world-famous comprehensive kilns JiZhouYao culture isdisplays this point incisively, through to JiZhouYao bowl decoration grain type subject and the theme, art expression means,question the and so on esthetic characteristic discussion, furtherunderstood JiZhouYao culture, the study and the inherit anceancients precious inheritance, has positive and the reality significance regarding own creation. Key wordsJiZhouYao bowl decoration grain type 引言 中国陶瓷艺术千年来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然而,它的装饰纹样艺术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审美特征和思想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艺术、科学水平和历史面貌。陶瓷装饰艺术,远自原始社会早期陶器上的指纹开始,经历了从简单到丰富发展过程,在装饰艺术中形成了独特的语言。在人类所创造的视觉艺术中,装饰艺术可以说是形式、手法最丰富,涉及到的门类最多样,同时历史也是最悠久的一种,也是古人思想方式和审美思维的折射。江西吉州窑是江南地区一座举世闻名的综合性瓷窑,其产品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与民族艺术色彩.吉州窑瓷器种类繁多,纹样装饰丰富多彩.吉州窑属民窑,是商业性质的生产。它与北方的磁州窑一样,不受宫廷束缚而富于创新精神,是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创烧了许多瓷器新品种的极其重要的瓷窑。吉州窑以釉色品种繁多、造型丰富、装饰方法多种多样作为其三大特点。以装饰而言,不下数十种之多,大致可以归为“胎装饰”“釉装饰”和“彩装饰”三大类。在装饰技法上,采用洒釉、 剪纸、贴花、剔花、印花、彩绘、划花和堆塑等工艺,使产品形成变幻无穷、丰富多彩的装饰效果,在瓷器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相结合上得到统一,吉州窑已成为釉色广泛、造型多样、装饰明丽的一大综合性瓷窑。然而,吉州窑碗的装饰纹样和技法上也是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将民间剪纸艺术运用于瓷器的釉下彩,或用自然的树叶烧制出叶纹装饰,更是一种创新,这类产品具有浓郁的民间风味。釉下彩绘瓷的吉祥图案装饰和黒釉瓷的剪纸贴吉祥图案装饰是其两种主要的表现手法。(如图1,图2) 探讨和研究吉州窑碗的装饰纹样对于我们来说有着积极而现实的意义。第一章 吉州窑概述第一节 历史背景 吉州窑是我国古代负有盛名的民间窑厂之一。它地处于我国江西赣江中游吉安城东南十多里的永和镇一带。据考古记载,吉州窑创烧于唐末,五代、北宋可以说是吉州窑发展的兴盛时期,然而到了南宋,吉州窑达到一个繁荣极盛时期。宋末元初期间,由于文天祥曾帅众起兵抗元,三千多窑工弃艺从戎,封窑熄火,从此延及数百年的吉州窑逐渐走向衰落。但是在事隔千年的今天,作为比景德镇更为古老、名扬四海的吉州窑,它那古老纯朴的遗风仍然存在,二十四座古窑址依次排列,蜿蜒起伏,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蔓延两公里之遥,笑傲着千古春秋。从历史上看,吉州窑是一座集我国南北各民窑之大成的名窑,它在我国陶瓷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第二节 风俗文化 吉州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才子之乡。自唐宋时代以来,文化繁荣,人才辈出而形成的具有全国影响并兼具本地特色的庐陵文化与其密不可分。 吉州窑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乡西侧,吉安市北面。永和镇得大街小巷现在还留存着用匣钵和瓷片铺成的路面。(如图1.1,2) 永和镇庐陵文化昌盛,是科举文化发展的物质文明代表。名人辈出,文化繁荣。曾是宋代名臣必大的住所,同样也是苏东坡、黄庭坚等人的宦游之地。根据明东昌志的记载,“永和、东昌以前地属泰和,宋代元丰年间(10781085)。庐陵隶属,泰和称为西昌,永和称为东昌”。 作为主要窑场之一的吉州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坚实的地位被确立了。这绝对不是偶然的事,而是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哺育的结果。在1000多年的陶瓷制造史中,民众不变的日用器是产品的主流,这也是吉州窑发展的主要原因。第二章 吉州窑碗装饰纹样的艺术特征第一节 构图简练 吉州窑碗装饰纹样构图简练,黑与白的装饰效果具有单纯、明快、朴素、简洁的艺术特点。图案尽可能平面化,构图均衡有变化。这种构图保持了画面内容与画面自身平面性之间的协调关系。图1.3边饰多以粗细弦纹来表示运动节奏感,在布局上较多的运用了传统的对称手法,均衡匀称、美观大。布局合理、主题突出,整个画面采用平民化的表现手法,生动协调,富有感染力,展现出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如图1.4通过黑与白的效果来完善画面,简化不必要的细节,使黑白两色的画面元素更典型,特征更突出。此碗内壁以彩绘双凤双碟,碗心绘朵花。凤与梅花或与飞蝶搭配为吉州窑的常见题材,有一凤一枝梅、双凤、双梅或双蝶三凤三花等不同组合,使画面具有新奇,引人入胜的皇室效果。 民间手艺人根据图样,在规定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限定的空间内,把画面物象排得疏密得体,纵横有序,松紧适度,丰满而不拥塞,简洁而不空旷。吉州窑纹样的简洁,都彰显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给予了精神上美好的感觉。第二节 题材丰富 吉州窑碗装饰纹样题材丰富,突显寓意吉祥。在唐末、五代、宋元时期,先民们总是在视觉上不断地受到自然现象的刺激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印象必然也就会影响到他们创造陶器时的表现内容与灵感。吉州窑人凭借着丰富的瓷土资源和充足的燃料进行了大规模的瓷业生产,各种自然物象,来源于日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动物和植物等一些素材不断地被吉州窑人作为创作题材吸收进他们的创作中,有时写实,有时夸张,这些特点在器物上鲜明的被再现,反映了吉州窑人的审美心理及思维方式,于是就通过各种类型的装饰手法呈现于意识中的世界固定于器物中。吉州窑装饰艺术在江南地区瓷业区域中是一支绚丽的花朵。它运用彩绘、剪纸贴花、刻花、划花、剔花和印花、堆塑等技法,使瓷器美观雅致,特别是剪纸贴花,可谓独树一帜,别开生面。他们在装饰上通过对自然、朴实的情趣韵味的追求来表达自身丰富的情感。(一)釉斑 吉州窑黒釉器有全黑釉和窑变釉斑装饰两种。用窑变釉斑装饰的品种有兔毫纹、玳瑁斑、鹧鸪斑、洒釉、白釉绘花等数种。兔毫纹采用洒釉或人工白釉描绘的方法,有些也采用赭石色描画,与窑内自然烧成的不同。如图1.6,碗敛口,口下稍丰,以下内收,宽圈足。里外口为酱色釉,口以下为黒釉,黒釉漆黑光亮,与酱釉交接处呈现酱色釉兔毫纹。碗外釉至下腹部,以下露黑色胎。玳瑁斑玳瑁斑(图2.2.3)是在黒釉上用人工涂抹成玳瑁斑状。彩斑有两种颜色,一种蛋黄色乳浊而不透明,另一种黄色而透明。前者黄黑相间艳丽异常,后者效果较差。两种黄色原料相同,透明釉系黄釉和下部黒釉在烧制中反应而成。如图2.2.4,外施黒釉至近足部,足内外素胎;里为黒釉浅黄色斑点形成的“玳瑁釉”,其色彩瑰丽,色调润泽。此碗属装饰方法中的釉装饰,这种装饰是利用釉中所含不同的氧化金属,在烧制过程中发生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釉色。虎斑纹虎斑纹工艺方法与玳瑁斑相同,涂绘的黄色釉斑稍宽并成长条纹,状如虎皮,有乳浊蛋黄色和透明黄色两种。如图2.2.6,碗里利用含铁量不同的黄、褐两种釉,烧成后形成黄、褐相间的放射状花纹,宛如一朵盛开的花。碗外一酱色为主,兼施浅黄色釉。以其釉色类似虎皮,故名“虎皮釉”。鹧鸪斑以乳浊白釉洒滴于黒釉上,形成直径5-10毫米的白色斑点,釉斑边缘毛躁虚化,似黑底白斑的鹧鸪羽毛状。大多数白色斑点较稀薄。洒釉洒釉工艺非常独特,将成分不同的色釉喷洒于黒釉上,形成直径1毫米以下的密集斑点。烧成时斑釉与黒釉反应,产生深浅不等的白色、乳白色、蛋黄色、蓝色、绿色、红色和紫色花斑,瑰丽异常。白釉绘花用乳白釉在黒釉上描绘纹样后入窑烧制,有芦萩、兰花、折枝等简笔花卉。涂抹白色直线条的黒釉碗称禾芒盏。 白地彩绘瓷纹饰多以民间习俗为艺术题材,经过画师组织加工,使之形象生动、格调优美,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蛱蝶、跃鹿、双鸭戏水、喜鹊、梅竹等等,充分体现民间朴素风格与实用艺术,画笔纤细、生动简练、笔简意深,富有含蓄隐晦的风味,有的画面如跃鹿海涛、鸾凤梅花,画的飞腾跳跃、气势宏伟、刚柔兼备、有动有静、活跃优美。这些优美的装饰艺术,至今仍是我们陶瓷工艺上借鉴、继承和发扬的珍贵遗产。(二)木叶纹木叶纹多装饰于口大足小、敞口浅腹形的斗笠碗上。金黄或紫褐的树叶,印在漆黑的斗笠碗中,宛如镶嵌在浩瀚夜空中的明月,宁静、素淡,加上依稀可辨的叶脉,使人不禁联想到皓月中的桂树。这简单平常却明亮华贵的艺术效果,给人平和而深邃、简洁而韵味无穷的灵感,古朴而超俗的感觉和广阔、细腻的想象空间,让人爱不释手,回味无穷。然而,宋代木叶碗的造型一般都不尽相同,敞口、斗笠形碗。碗口直径在十五厘米左右,碗高约5厘米,碗体手工拉坯痕迹明显,韵味十足。尤其是其圈足很有特点,小而低矮,圈足外侧边缘并不是直立的,其倾斜角度几乎与碗体角度相同,圈足内侧也只是浅挖一刀,这种制作方法几乎形成吉州窑木叶碗的独有风格。以木叶纹作为瓷品装饰,或许是因为叶片无意落在坯胎上,烧成后显现叶形而启迪了窑匠,或许是制作中随意将落在水中的叶脉贴于器面而产生的结果。不管其如何产生,但是它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匠心却是可以肯定的。在日本的一些博物馆里也有几件与此制作手法相同的木叶碗被收藏,有的被定为“重要文化遗产”,受到重点保护,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常识和珍重。在英国大英博物馆里展览的一件木叶天目碗,其制作样式与前面提到的几件基本近同,在它的说明文里,大英博物馆甚至称其为“世之神器”。木叶纹的制作方法如剪纸贴花,但其叶形并非剪纸。木叶贴花是以天然树叶为标本,经过腐蚀处理后贴在坯胎上,然后入窑焙烧,焼造成功后树叶的形状及叶脉便清晰地留在器身上,有半叶一叶的,也有的二叶三叶相重叠,纹样有的安排在器壁或器口,也有的安排在器底。木叶碗的制作比较困难,它的不易主要在于需要掌握叶子附着技巧,由于大自然中没有一模一样的天然树叶,所以,因材施宜、根据不同情况,灵活掌握烧成工艺流程就成为作品成败与好坏的关键。木叶碗其实就是在含铁量高(约在5%至10%之间)的深色釉面碗上附上真实的天然树叶,再经高温氧化气氛下烧造,使树叶所残留的灰质成份在釉面上留下的痕迹而形成。它真实完整的保留了树叶的原貌。由于树叶灰质成分与釉面的完美结合,使之融为一体,用水濯之不去,经久不损,成为像“琥珀”、“燕子石”一样的实物“化石”。木叶的品种多为桑树、柚子树或乌桕子树的树叶,因为这些树叶的叶茎、叶脉清晰,叶形肥大,更容易体现艺术效果。木叶碗的美不仅仅是一种一目了然的美,它釉面深色,外表朴实、凝重而不张扬,但碗内现出的一两片叶脉恰又透漏出一阵阵自然清新的情趣,颇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诗情画意。通过匠人的艺术创造,乌黑油亮的釉面上浮现一片纹理清晰地树叶,颇能产生自然天趣和诗意嫣然的艺术效果。正是这种民窑的质朴与内蕴的高雅,“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巧妙结合,才形成了木叶碗特有的韵律和品味。然而,梅、竹、菊、龙、凤凰等装饰题材的身姿也充满生机,陶工们用笔下丰富的绘画内容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生活情趣。从吉州窑传世及出土器物来看,梅花题材为常见的纹饰之一。从布局来看,有散点式,有折枝,有与其他纹饰搭配使用的,如月梅、鹿梅、凤梅,装饰于碗、瓶、缸等器物上。从装饰方法来看,有剔花、剪纸贴花、彩绘等。同一种纹饰,采用不同的装饰方法,呈现出不同的装饰效果,令人赏心悦目,不能不为吉州窑匠师们的高超技艺赞叹不已。使之窥视显示那具有跳动感和雄浑的气魄,同时又有简洁清晰地气度。吉州窑的陶工们探索中国传统的哲学,追求“重视传达神似不寻求形似”的美学原则。对中国陶瓷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吉州窑的装饰窥视出哲学思想和与之深厚的文化内容。第三节 手法多样吉州窑碗的装饰纹样的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充分体现了先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一)剪纸贴花剪纸本是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但成功地运用到瓷器装饰上则是吉州永和窑的独创。剪纸艺术由来已久,唐宋时就已十分流行。北宋剪纸艺术开始从民间进入宫廷。其实,民间也有把剪纸艺术运用于漆绘和雕花艺术的,但是运用到瓷器装饰则在南宋以后。剪纸贴花是将剪纸艺术与制瓷工艺相结合,吉州窑贴花小碗,碗敞口,碗式较深,浅足露胎。里外施两种釉,外为酱、浅黄色花釉,里为窑变花釉。碗内壁饰三组酱黑色四瓣菱形开花式剪纸纹样,把民间剪纸艺术直接运用于瓷器的装饰上,是吉州窑匠师们的一大创举。他们利用施两种不同色釉的方法,先施底釉,再贴上剪纸纹样,上第二次釉,烧成后即成浅的深色花纹,在高温下产生窑变色地,与黒釉色互成异趣,产生深浅相映、动静相辅的鲜明对比效果。这种装饰主要用于碗内,或三组、四组梅花形或菱形,也有小朵散点式梅花,或凤梅、凤蝶、折枝花、折枝梅、梅竹、梅竹鸳鸯、鹿树纹等,还有以“金玉满堂”、“长命富贵”等吉祥语为剪纸纹样的,使器物显得明丽、生动、华贵。吉州永和窑是民间窑厂,窑场以户为单位,妇女大多参加彩绘、施釉等轻劳力工作,而在盛行剪纸艺术的永和镇,擅长剪纸工艺的妇女不乏其人。正是她们,把剪纸从“女红”移植到陶瓷装饰,创造了具有浓郁乡土气息、风格独特的剪纸贴花工艺。瓷工们善于根据不同造型的需要巧妙设计画面构图,或云龙吐瑞,或凤穿牡丹,或梅绽莲开,或鹊鸣蝶舞,生气凛然,丰富多彩,自然朴实,清晰活泼。早期的剪纸贴花多为鞋花、帽花图案,直接反应了民间生活的烙印。它们大多采用“寓意”的表现手法,而寓意的主旨不外乎祝福、祈福、纳福等等,用来表达人们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的良好意愿。为了改变剪纸图案内容简单,缺少变化的不足,窑工们又运用多种手段在剪纸图案的细部加以描绘或刻划,使图案更显生动,这就是吉州永和窑单色剪纸既来源于漏花工艺,又超越漏花工艺而去显现独特魅力的原因。(二)刻花、划花、剔花和印花刻花、划花装饰工艺,早在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中就已经出现,印花的渊源也可以追溯到绳纹陶,都是原始、直接、简单的装饰手法。剔花工艺则是在刻划花的基础上繁衍而来。刻花和划花,即以刀、竹片、骨头等工具在半干的坯胎上刻划纹饰,其特点是以刀代笔,像写字一样讲究笔顺,不能重复。刀法有深有浅,线条流畅,粗犷有力,但线条单一,缺少粗细变化。剔花与刻划花不同,是在已经施釉的器物上进行刻划,剔除釉色以显现图案。剔法可深可浅,可宽可窄,随纹样要求而变化。刻划花和剔花工艺多用于瓶、炉、罐等器物。然而,印花工艺的运用更为广泛。乳白釉印花装饰与定窑风格相近,图案严谨,疏密相间,主次分明,纹样纤细而又活跃,富有生活气息。其制作方法是先制印模,当坯胎成形后用印模压印坯胎,下纹饰图案。其优点是制作快捷简便,纹饰规整统一,有利于提高功效,但也因缺少变化而使纹饰略显呆板。印花多用于乳白瓷、绿釉瓷和白瓷,在北宋十分流行。常见纹样如回字纹、缠枝花卉、莲花、梅花、双鱼、风采牡丹、仰覆如意头、堆塑蚕形钮或褐色点彩等,图案组织严谨、生动、文字装饰上有压印、彩书“吉”、“记”、“福”、“慧”、“太平”、“谢画”、“粉合十分”、“尹家个”、“本觉”、“舒家记”或剪纸“金玉满堂”和“长命富贵”等。在吉州永和窑产品中,窑匠们不受单一技法局限,而是依据纹饰需要,诸多方法并举,所以不少器物既有刻划,又有剔花和描绘。 吉州窑碗装饰纹样的艺术魅力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这种装饰设计是把人与自然、宇宙万物一体化、动与静、对与立统一起来。吉州窑的装饰采用对称的形式。例如:蝴蝶、鹿、萱草等无一不表现出对称的形态。人和动物之对称能给人以健康的美感,若不对称则给人以不愉快的印象。对称美源于自然亦道法自然。无论从形式感、造型、格调、色彩关系、高度变化、线条变化等方面,还是在艺术风格、表现手法上,吉州窑装饰纹样都体现了只有民间艺术才有的淳朴、率真、热烈的作品风格。吉州窑的产品是把批量生产作为主打的民间陶瓷器。成本降低、质量提高、产量增大是其宿命性的课题。不过,确实只有在那样的背景下才产生了既有速度化又有装饰效果的产品。第三章 吉州窑碗装饰纹样的意义吉州窑的装饰纹样寓意了陶工们对生活和大自然的情感。吉州窑的装饰属于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最根本的特色就是生活是创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