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的十类国学常识.ppt_第1页
常考的十类国学常识.ppt_第2页
常考的十类国学常识.ppt_第3页
常考的十类国学常识.ppt_第4页
常考的十类国学常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项复习 常考的十类国学常识,一 纪年方法 1中国古代四种纪年法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 (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 (3)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我国古代是用干支纪年的,如大家常看到用“甲午”“戊戌”“丁卯”这样的纪年法。近代史上的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名词就是干支纪年。所谓干支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因为地支和生肖都是十二个,所以每一个地支都对应一个生肖。,如:1644年的干支年是甲申年(猴年),1911年是辛亥年(猪年),2005年是乙酉年(鸡年),2008年是戊子年(鼠年)等。 (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四月”,“顺治”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的年号,“乙酉”是干支纪年。 2民国纪年 利用国号纪年的一种方法,是把中华民国成立的1912年作为民国元年,依次往下推。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问题,其运算公式为:公元纪年1912(民国n年1),也可简化为:公元纪年1911n。,3公元纪年 公元纪年是以耶稣诞生之年为界,前是公元前一年,后是公元一年,然后依次排列。公元纪年需要弄清世纪计算问题、时间差问题。世纪的计算只要用年代数字除以100,然后在整数位上1所得整数就是世纪数。如公元8年的世纪数为:8除以100等于0.08,整数位是0,再加1得1,即公元8年是公元一世纪,同理公元前8年就是公元前一世纪,要注意公元前和公元后的区别。,(2011上海单科)公元前509年,罗马进入共和国时期,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 A公元前5世纪初 B公元前5世纪末 C公元前6世纪初 D公元前6世纪末 【解析】 一百年为一世纪,如公元前1世纪指的是公元前100年公元前1年,故公元前509年为公元前6世纪末。 【答案】 D,我国姓氏繁多,究其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氏族的名称演化为姓 上古时代氏族以自然物为氏族标志,因而这些姓大都和生物或自然现象有关。如熊、牛、云等。 2以国名为姓 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等,皆成为今天常见的姓。 3以居住地为姓 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东郭、西门、池、柳等,是以住地的方位、景物为姓。,4以次第为姓 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孟姜女就是姜姓的长女。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 5以官职为姓 如司徒、司马、司空等,有些姓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公孙、王孙最早是指其先人是公或王。,6以职业为姓 如巫、卜、陶、匠、屠等。 7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 呼延、慕容、尉迟等。 8以谥号为姓 穆、庄等姓是用其先人的谥号。 9因避讳而改姓 如邱是讳孔丘之丘等。,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 A官名 B爵位 C谥号 D行业 【解析】 “司马、司徒”是中国古代较早在中央机构就设有的重要官职,根据材料的推论可知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官名。 【答案】 A,1年龄方面 襁褓不满周岁,孩提23岁,豆蔻年华13岁(女),半老徐娘30岁(女),弱冠20岁(男),而立之年30岁(男),不惑之年40岁(男),知天命50岁,花甲、平头甲子60岁,古稀之年70岁,耄耋(音mo di)80岁,背之年90岁,期颐100岁。,2人物方面 男称须眉、女称巾帼;“先母”“先父”,一般出现在社交场合,是对他人讲到自己已谢世的父母亲时所用的敬词;“家父”“令尊”是两人,“家父”“家母”则是对自己父母的谦称;“令尊”“令堂”是对别人父母的尊称;社交场合,说到比自己大的家人,如自己的父母、兄长时,前面要加一个“家”字家父、家母、家兄;说到比自己小的家人,如弟弟、妹妹时,就要用“舍”字舍弟、舍妹,以此来表示谦虚;说到别人的家人,如父母时,前面一般加上“令”字令尊、令堂,以示尊敬;人们把妻父称“泰山”,又因泰山乃五岳之首,又称为“岳父”。,3地理山川 (1)阳:山南水北;阴:山北水南 古语“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这是因为中国位于北半球,以我们的视点来观察太阳会是从东方升起经由南方最后落到西方,山的南面是向阳坡。山的北面是背光坡。南面的日照一定较北面充足,所以“山南谓阳、山北谓阴”。水的部分由于中国地形是西北高然后向东南渐低,河流在流动时会倾向于往东南方向流动,南岸较容易受到河水的侵蚀,形成南湿北干的情形,故称“水北为阳,水南为阴”。 (2)左:东为左;右:西为右 “左”与“右”相对,如面向南,则西为右,东为左;面向北,则东为右,西为左。“左”为古人平居及遇吉事所尚方位,用兵则居次方位。地理上常以东为左。古时在地理上以东为左,江左也叫“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以西为右,江西以此得名。,(3)关中初指函谷关以西地,其后或专指关中盆地。后来又有众关之中之说,即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 (4)关东秦汉时期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地区,是以函谷关作为区分东、西两大地域的界标;明以后“关东”乃指山海关以东地区。以辽、吉、黑为关东、关外。把山海关以西亦即长城内侧,统称“关内”,后又渐称“关里”,有山东人、河北人、山西人。 (5)中国的别称:赤县、神州、中华、华夏、函夏、九州、九域、九有、九土、九区、九牧、八州、禹城、禹迹、禹甸、海内、中州、中原、四海、中土、天朝。,(2012西安模拟)汉书记载:“山东出相,山西出将。”三国演义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写道:“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这里的“山西”“江左”分别指的是( ) A崤山以西、长江以北 B太行山以东、长江以西 C崤山以西、长江以东 D太行山以东、长江以南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地名的相关知识。中国古代山东、山西的分界线是崤山,崤山以西为山西,崤山以东为山东,而“江左”也称“江东”,泛指长江以东。故C项正确。 【答案】 C,所谓避讳就是中国封建时代人们为尊敬君主及其亲属、圣人、贤者和长辈,在讲话时不直呼其名,在写文章时不照字直书,而用其他的字、词代替的一种习俗,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 1避讳的对象有四类 (1)讳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一月出生,名叫“嬴政”,就把“政月”改为“正月”,读作“征”了。 (2)讳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相传宋朝的田登,做了州官,非常忌讳别人触犯他的名讳。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3)避圣贤,主要指避讳古代的一些圣贤,如孔子、孟子、老子等。现在不少人姓邱,其实,这些姓邱的先人最早并不姓邱,而姓丘。春秋末年,孔丘被举为“圣人”,所以就改“丘”为“邱”了。 (4)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唐朝大诗人杜甫,一生不写海棠诗,在他留传下来的1 400余首诗中,连一句涉及海棠花的也没有,古今诗话里点明了此事:“杜子美母名海棠,子美讳之,故杜集中绝无海棠诗。” 2避讳的方法通常有三种,即改字、空字和缺笔 (1)改字是将需要避讳的字改写成其他字,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做法。如唐太宗李世民,就把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为“户部”。 (2)空字是把需要讳的字去掉,不写在书上。观世音菩萨,为避太宗讳而改为观音菩萨。为了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字,“王世充”写成“王充”。 (3)缺笔是将应避讳的字不完整写出来,而少写一两笔。黄昏的“昏”字本写作“上民下日”,也是为了避讳唐太宗的“民”,才缺笔以“氏”代“民”写作昏。,(2012日照模拟)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书、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如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此制度旨在( ) A维护皇权独尊 B倡导尊老爱幼 C强化尊卑等级 D凝聚血脉亲缘 【解析】 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理解问题的能力。“维护皇权独尊”仅局限于对皇帝名字的避讳,所以A项不正确;从对于避讳制度的解释可以看出“尊老”,但没有任何爱幼的体现,故B项不正确;避讳制度对“凝聚血脉亲缘”没有帮助,故D项不正确;避讳制度强调的是幼尊长、少敬老、下级尊重上级、臣下敬重君王,即强化尊卑等级制度,所以只有C项正确。 【答案】 C,1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祭祀时写在牌位上的名号。始于西汉,迄于清朝。一般开国皇帝称“祖”,如宋太祖;后继者为“宗”,如唐太宗等。 2谥号是根据帝王生前行为由臣下议定,朝廷也会赐予死去的贵族大臣谥号。它始于周初,秦朝时曾被废止,汉又恢复,沿袭至清。如周武王、周厉王、周幽王、汉武帝、隋炀帝等。 3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纪年的名号,由汉武帝首创,“建元”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年号。年号是帝王正统的标志,一个政权使用另一个政权的年号被认为是藩属臣服标志,每逢新皇登基常改元,即改变年号。通常的做法是新皇登基那年不改,第二年才改变年号。如唐太宗公元626年即位,公元627年才改年号为“贞观”。同时应该注意一个帝王允许有一个或多个年号。,4尊号也叫徽号,开始于唐朝武则天时期,是弘扬皇帝、皇后、太后的称号。尊号多是活着的时候奉上的,死后也可以奉上,如唐玄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尊号也可以累加,如武则天用过的尊号有“圣母神皇、圣神皇帝”等。 对于古代帝王我们不直接呼名而是称号。唐以前的帝王称谥号,唐至元多称庙号,至明清,每个皇帝(明英宗除外)都只有一个年号,所以习惯以年号称。,(2012天津模拟)从汉代起,皇帝都有特殊的庙号、谥号和年号,比如汉武帝、唐太宗、康熙帝等,这实质上反映了( ) A人们对皇帝功绩的赞誉 B皇帝地位的独尊 C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D皇帝对自己执政成效的美化 【解析】 本题考查皇帝制度的特点。这些特殊的庙号、谥号和年号是皇帝独有的,体现了皇帝的独尊。而C项看不出不断强化这种趋势;A、D不是实质。 【答案】 B,1中国古代哲学,以阴阳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认为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如天是阳,地是阴;日是阳,月是阴。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是万物发展的根源。凡是旺盛、萌动、强壮、外向、功能性的,均属阳;相反,凡是宁静、寒冷、抑制、内在、物质性的,均属阴。 2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以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含义。,(1)相生规律:生,含有资生、助长、促进的意义。五行之间,都具有互相资生、互相助长的关系。这种关系简称为“五行相生”。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相克规律:克,含有制约、阻抑、克服的意义。五行之间,都具有相互制约、相互克服、相互阻抑的关系,简称“五行相克”。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曹魏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西晋应为( ) 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火德 【解析】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德,即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解题时抓住关键词“禅让”,即为相生关系,由上面可知,火生土,土生金。 【答案】 A,1农历是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古人写文章,凡用序数纪月的,大多以农历为据。如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农历的六月、七月相当于公历的七月、八月。 2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的天数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早在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便已经确立。古人根据一年内太阳的位置变化把二十四节气分列在十二个月中,每月的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以此推算,一月份(农历)的“中气”应该是( ) A惊蛰 B雨水 C立春 D春分 【解析】 根据二十四节气的有关知识可知,二十四节气中农历一月份有“立春”和“雨水”。由此可知“中气”应该是“雨水”,B正确,C错误。“惊蛰”和“春分”是在农历的二月份,A、D错误。 【答案】 B,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三十一年止。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内容以四书五经等为主,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一般分为以下四级: 1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2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3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金榜题名源于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其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与“金榜”有关的进士科、殿试、天子门生,分别开始于( ) A隋朝、唐朝、唐朝 B唐朝、唐朝、北宋 C隋朝、唐朝、明朝 D隋朝、唐朝、北宋 【解析】 本题考查了科举制的发展。根据所学,进士科、殿试、天子门生分别始于隋朝、唐朝、北宋。隋炀帝创立进士科;唐朝武则天时期科举制中创立殿试;宋太祖时规定所有及第的人都成天子门生。本题选D项。 【答案】 D,1诸子散文 论语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等。 2风骚 诗经和离骚的并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3四书五经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 “五经”指易尚书诗礼春秋五部儒家的经典。 4六经 指的是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外,另加乐经。也有称“六经”为“六艺”的,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六经”。,5左传 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6战国策 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系西汉刘向编订。 7史记 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约三千年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古代最著名的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8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撰,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9资治通鉴 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开始,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它是中国最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10二十四史 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清代乾隆年间编定。全书总计三千二百二十九卷,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也常以之代称中国历史。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11经史子集 我国古代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四部的名称和顺序是在隋书经籍志中最后确定下来的。 经部:指儒家学说。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从唐代到宋代,形成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远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即有历史的记录。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司马迁的史记为中国正史的开始,以后几乎每朝一史,共有二十四史。此外古史、野史、法典、地志、职官、政书、时令等,凡记事的书籍均归入史部。,子部:指记录先秦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农学十分发达。每家著书一种,后人因为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也都归入子部。 集部: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凡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属于一人专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2011大纲全国文综)唐初编定的隋书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 )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 【解析】 本题考查了史学常识。中国古代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如周易、尚书、周礼等;史部收录各类史书,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类书、释道宗教等著作,如老子、墨子、庄子、荀子等;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如诗经、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等。本题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集部,选D项。 【答案】 D,1春节 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正、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2元宵 正月十五,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元夕、元夜。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3社日 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 4上巳 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踏青的内容。 5寒食 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