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数字地形图产品检验规定与质量评定_第1页
基础数字地形图产品检验规定与质量评定_第2页
基础数字地形图产品检验规定与质量评定_第3页
基础数字地形图产品检验规定与质量评定_第4页
基础数字地形图产品检验规定与质量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CB 浙 江 省 测 绘 行 业 标 准ZCB 0012005 浙江省1500 11000 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产品检验规定和质量评定(试 行)2004-12-01发布 2005-01-01 试行浙 江 省 测 绘 局 制定 2019整理的各行业企管,经济,房产,策划,方案等工作范文,希望你用得上,不足之处请指正ZCB 001-2005目 次前言 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术语、符号、代号 24 检验基本规定 45 检验工作的实施 56 质量评定标准 57 抽样检验的程序 88 检验的内容及方法 99 样本质量评定 1210 批质量评定 1311 评优检验程序、内容及方法 1312 产品质量通知书 13附录A(规范性的附录) 控制测量单位产品的缺陷分类表 15附录B(规范性的附录) 基础测绘数字地形图单位产品的缺陷分类表 16附录C(资料性的附录) 产品质量合格通知书格式 18附录D(资料性的附录) 产品质量不合格通知书格式 19附录E(资料性的附录) 检验报告格式 20 ZCB 001-2005前 言本标准是应浙江省基础测绘对测绘产品质量的需求,根据目前技术水平制定的。本标准是在CH 100219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395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和GB/T 18316-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的具体情况,提出对浙江省1500 11000 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产品的检验要求、程序、方法、内容,浙江省1500 11000 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产品的单位产品缺陷分类、合格质量标准和产品质量的评定原则。本标准的附录A、B是规范性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C、D、E是资料性的附录本标准由浙江省测绘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巍、骆光飞、杜浩强、葛中华、宋陶丹、胡有顺。 浙 江 省 测 绘 行 业 标 准浙江省1500 11000 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产品检验规定和质量评定 ZCB 0012005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浙江省1500 11000 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产品检验工作的要求、程序、方法、内容,单位产品缺陷及分类、合格质量标准和产品质量的评定原则。本标准适用于本省列入各级人民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的按现行DB 33/T 552-20051500 11000 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生产的基础数字地形图,为测制1500、11000、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而建立的测量控制网等测绘产品的委托检验、监督检验、资质认证检验和仲裁检验。测绘工程实施监理机制的平行检验可参照本标准。其它专业的大比例尺(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测图)测绘产品的委托检验可参照本标准使用。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颁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4804-93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GB 2828-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T 7929-1995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GB/T 17160-1997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 GB/T 17986-2000 房产测量规范(含第1、2单元) GB/T 18316-2001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 TD 1001-93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CH 5002-94 地籍测绘规范 CJJ 73-97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抽检管理办法(试行)(1990年国家测绘局) CJJ 8-99 城市测量规范 CH 100295 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395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DB 33/T 552-20051500 11000 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测绘规范 3 术语、符号、代号3.1 术语3.1.1 单位产品为实施检验的需要而划分的基本单位。例如:控制测量产品中以“点”为单位的各种等级GPS点、导线点、三角点、水准点等;地形测量(数字测图)测绘产品以“幅”为单位的地形图;房产测绘中以“幅”为单位的房产分幅图、分丘图等;地籍测绘产品中以“幅”为单位的地籍图及附件等等。3.1.2 检验批(简称:批)在一致条件下生产并提交检验的一定数量的单位产品。例如:精度、比例尺、产品规格相同,生产条件和时间相近的控制测量产品中同一性质的平面控制网(包括测角网、测边网、边角网、GPS网和导线网等)或高程控制网(包括水准网、三角高程网等);地形测量(数字测图)测绘产品中以“测区”为单位的同一种比例尺地形图的汇集;房产测绘、地籍测绘产品中以“测区”为单位的同一种比例尺房产图、地籍图及其附件的汇集等等。当生产批量比较大时可适当缩小检验批的组成。3.1.3 批量批中所含的单位产品数,控制测量一般以“点”为单位,地形图等一般以“幅”为单位。3.1.4 样本单位从批中抽取的用于检验的单位产品,控制测量一般以“点”为单位,地形图一般以“幅”为单位。3.1.5 样本样本单位的全体。3.1.6 样本大小样本中所包含的样本单位数。3.1.7 质量特性(质量元素)满足用户要求和使用目的的产品质量特点,称为质量特性。与测绘产品结合起来,可以归纳成产品性能、技术指针、外观整饰质量和特点;与数字测绘产品结合起来,可以归纳为数学精度、属性精度、整饰精度、数据质量等几类,包括几何位置的准确性、属性正确性、数据格式正确性、逻辑一致性、要素的完备性及现势性,以及图形质量、附件质量等。这些特性能予以描述或度量,以便确定对于用户要求和使用目的是否符合要求。3.1.8 质量特性权单位产品的各质量特性在整个单位产品质量中所占的比重。3.1.9 缺陷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称为缺陷。3.1.10 轻缺陷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对用户使用有轻微影响。3.1.11 次重缺陷单位产品的较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较严重不符合规定,对用户使用有较重大影响。3.1.12 重缺陷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对用户使用有重大影响。3.1.13 严重缺陷单位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以致不经返修或处理不能提供用户使用。3.1.14 缺陷值按照缺陷等级而规定的分值。3.1.15 检验用测量、试验或其它方法,把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质量元素)与技术要求对比的过程。3.1.16 批质量检验批的质量(用不合格品率表示)。3.1.17 抽样方案样本大小或样本大小系列和判定数组结合在一起。3.1.18 抽样程序使用抽样方案判断批合格与否的过程。3.1.19 随机抽样方式(1)单纯随机抽样:通常也称简单随机抽样,即随意从检验批中抽取样本。抽样时,使每一个单位产品都能以相同的概率构成样本,可采用抽签、计算器随机数、查随机数表等方法。(2)分级随机抽样:它是将产品按作业工序或生产时间段、地形类别、作业方法、作业人员或质量等级等诸项因素分级后,再在各级中随机抽样,使每一级中的单位产品都能以相同的概率构成样本。3.1.20 合格质量水平在抽样检验中,认为可以接受的批质量(用不合格品率表示)的上限值。3.1.21 检验水平提交检验的批量与样本大小之间的等级对应关系。3.1.22 合格判定数作出批合格判断,样本中所允许的最大不合格品数。3.1.23 不合格判定数作出批不合格判断,样本中所允许的最小不合格品数。3.1.24 平行检验测绘工程监理机构利用一定的检查或检测手段,在生产单位自检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比例独立进行检查或检测的活动。3.2 符号、代号N :批量n :样本大小C :合格判定数 E :不合格判定数 AQL:合格质量水平IL :检验水平T :缺陷值调整系数 M :单位产品质量得分M1 :一级质量特性得分4 检验基本规定4.1 浙江省1500 11000 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产品实行项目竣工质量检验制度。检验工作由测绘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实施(委托检验可委托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实施)。检验合格的,由测绘项目组织实施者(或用户),签发浙江省1500 11000 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 项目竣工检验合格证。经检验认定为不合格的,由测绘项目组织实施者(或用户)责令测绘项目生产实施者限期整改,并委托检验机构实行质量跟踪。整改后的产品,由测绘项目生产实施者申请复检。浙江省1500 11000 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产品未经检验机构检验合格,不得提供使用。4.2 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基础测绘的管理权限向有关基础测绘管理部门报送检验结果。基础测绘产品质量检验结果,由基础测绘管理部门通过适当途径向测绘行业或社会公布。4.3 浙江省1500 11000 12000基础数字地形图产品检验批质量实行合格、不合格评定制。有评优要求的,按本标准有关规定和浙江省优质测绘产品(工程)评选办法实施检验。4.4 提交检验的资料4.4.1 提交的测绘项目资料必须齐全。一般应包括:(1)技术设计书、检查报告、技术总结;(2)仪器检定资料,测绘成果说明文件;(3)数据文件,包括数据采集原始数据文件、图形信息数据文件、图廓内外整饰信息文件、测绘成果数据文件,元数据文件等;(4)作为数据源使用的原图或复制的二底图;(5)图形数据输出的检查图或模拟图;(6)控制网图、控制网观测、计算资料、点之记、控制点成果文件;(7)各类图形文件;(8)技术设计书规定的其它文件资料。4.5 检验的依据(1)有关的测绘任务书、合同书,委托检验文件;(2)有关检验规定和技术标准;(3)技术设计书和有关的技术规定等。4.6 检验的记录及存盘检验机构按确定的检验程序和抽样方案实施检验,保存检验、检测和数据处理的原始记录以备查,并按要求出具检验报告。原始记录是检验结果的如实记载,不允许随意更改和增删;检验报告在对样本的质量按产品质量特性用数据和文字予以综合评述后,对样本质量合格与否作出判断,对批质量合格与否作出判定。原始记录随检验报告同时存盘,保存期视测绘项目的需要一般为35年。5 检验工作的实施5.1 检验工作应在测绘产品经生产单位最终检查合格后进行。5.2 检验按批进行,组成检验批的应是同一区域、同一生产单位的测绘产品。5.3 检验以抽样检验的方式进行。检验时,一般按测绘产品抽样表进行抽样(见本标准第7条:抽样检验的程序)。当检验批单位产品数量较少时,样本数不得少于2。5.4 抽样方法一般情况下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特殊情况下采用分级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样本。5.5 样本质量、检验批质量的评定按本标准第9条、第10条进行。5.6 经检验,被判为批质量合格的检验批,被检单位要对检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完善产品质量;经检验被判为批质量不合格的检验批,要将检验批全部或部分退回被检单位,令其重新检查、处理,然后再重新检验(具体见本标准第4.1条)。5.7 凡是重新检验的产品,必须重新抽样,实施对该检验批的第二次抽样检验。5.8 评优检验工作应在测绘产品经检验合格后进行。6 质量评定标准采用百分制表示单位产品的质量水平;采用缺陷扣分法计算单位产品得分。6.1 缺陷扣分标准 缺陷扣分标准表 表1缺陷类型缺陷值严重缺陷 分重 缺 陷 / T 分次重缺陷 / T 分轻 缺 陷 / T 分其中:T为缺陷值调整系数,根据单位产品的复杂程度(地形类别)而定,一般取值范围为0.81.2。设单位产品由简单至复杂分别为三级、四级或五级,则T可分别取为0.8、1.0、1.2或0.8、0.9、1.0、1.1或0.8、0.9、1.0、1.1、1.2。缺陷值保留一位小数,小数点后第二位数字4舍5入。6.2 单位产品的合格质量标准6.2.1 若1小于60分,则判该单位产品为不合格品,若1大于或等于60分,则继续统计值。6.2.2 若大于或等于60分,则判单位产品为合格品。6.2.3 若单位产品中出现严重缺陷,则判该单位产品为不合格品。6.2.4 当需要划分单位产品的质量等级时,可参照现行的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执行。6.3 质量等级评价规定6.3.1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均视该产品为不合格品:伪造成果;原始数据错,致使成果无法使用。6.3.2 某样本不合格产品(如某一图幅)经返工合格后,无论其质量如何,该样本只能评为合格品,即得该项满分的60。6.3.3 质量评定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综合品级均不能推荐评为优等品: 控制测量质量评定不足90分;基础测绘数字地形图质量评定不足85分。6.4 各类产品的质量特性及权的划分6.4.1 控制测量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及权的划分 (单位:点) 表2一级质量特性权P详 查 内 容技术资料0.101技术设计的内容及正确性2技术总结的内容及重大问题处理记载3各类资料的完整性选点与埋石0.201网形强度,控制点位置、控制点密度2埋石质量、点之记绘制观测0.501仪器精度、仪器检定资料2观测的技术条件、观测方法3观测数据的完整、正确性4电子记薄程序的正确性及标准化计算0.201外业验算项目齐全及正确性2各项限差的符合情况3平差方法、平差结果及精度6.4.2 基础测绘数字地形图的单位产品质量特性及权的划分: 数字地形图单位产品质量特性及权的划分 (单位:幅) 表3一级质量特性权二级质量特性或详查内容二级质量特性权详 查 内 容 数学精度0.40数学基础0.101.图廓点,格网点坐标正确性2.控制点坐标正确性3.图廓、对角线长度、格网点间距误差平面位置精度0.401.地物点平面绝对位置中误差2.地物点间相对位置中误差高程精度0.401.高程注记点高程中误差2.等高线内插点高程中误差接边精度0.101.几何图形接边精度2.高程注记点及等高线接边精度3.属性接边正确性属性精度0.201.要素分类与代码的正确性2.要素属性值的正确性3.要素关系的合理性,要素的完备性、现势性 数据精度0.301.文件命名、数据组织和数据格式的正确性2.数据分层的正确性、完整性3.数据完整、无冗余4.注记的正确性和完整性5.属性逻辑、数据逻辑的合理性整饰质量 及附件质量0.101.符号及线划的规范性 2.图廓整饰质量3.元数据文件正确性、完整性4.文档薄的完整性、正确性5.上交资料齐全性6.5 单位产品的缺陷分类 控制测量、基础测绘数字地形图单位产品的缺陷分类见附录A、B。 7 抽样检验的程序 抽样检验的程序包括确定合格质量水平(AQL)、检验水平(IL)、检验严格度及检验批的规模,提出抽样方案,明确检验的程序。7.1 合格质量水平(AQL)控制测量产品合格质量水平AQL一般取1.0,1500、11000、12000比例尺基础测绘数字地形图合格质量水平AQL一般取1.5。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检验,在征得主管部门同意后,其合格质量水平可根据有关要求进行调整。7.2 检验水平(IL)当批量小于或等于80时,采用检验水平I;当批量超过80时,采用特殊检验水平S-4。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检验,其检验水平可根据有关要求进行调整。7.3 检验批的形成与提出检验批一般以生产标准相同、生产时间相近的某一测区的图幅组成,当生产批量较大时(N大于500时),可根据产品批的生产时间、地形类别、作业方式等因素,适当缩小检验批的组成或分成多个检验批。7.4 检验严格度一般情况下采用正常检验,在下列情况下可加严或放宽:当生产单位质量保证体系较差,即提交检验的产品未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查,或前几批提交的产品质量差或生产过程发生过质量事故时,应加严检验;当生产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健全,产品质量信誉高,设计、生产检查严格,或前几批提交检验的产品质量好时,可放宽检验。7.5 抽样方案对于给定的一组合格质量水平和检验水平,通常采用一次抽样方案。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二次抽样方案。7.6 样本抽取一般情况下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特殊情况下采用分级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样本。百分之百提取的样品原件或复印件,包括:(1) 技术设计书。(2) 检查报告。(3) 技术总结。(4) 合同书或协议书等资料。(5) 控制测量原始记录手簿及计算资料。(6) 成果表和展点图(或路线分布图、接图表等)。(7) 仪器检定证书复印件。(8) 图形数据输出的检查图或模拟图。(9) 数据磁盘。7.7 样本检验 对样本按检验程序实施检验。8 检验的内容及方法8.1 对检测设备、软件的要求(1) 检测仪器设备的精度原则上不低于作业单位使用的仪器设备的精度。(2) 应用软件应采用与生产相同或同类型的软件。(3) 检测仪器必须通过计量检定,并按规定管理。8.2 样本检验的内容及方法8.2.1 控制测量控制测量检验采用内、外业相结合的方法,内业检查技术文本的表述是否正确,控制网布设方案是否合理,所用的仪器是否符合标准,观测条件的掌握、观测成果及概算、平差结果是否符合相应要求,用相应的软件对算验证平差结果的正确性;清查上交资料是否完整;外业检查控制点的选点和埋设质量,点之记绘制是否正确,实地检测控制点的平面和高程精度。8.2.2 数字地形图检测方法8.2.2.1数学精度(1) 外业检测数学精度,实测应采用不低于成图精度的检测方法。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采用外业散点法按测站点精度采集,用钢尺量测相邻地物点间距离,与地形图数据比较,统计平面位置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2) 地形图数字化采集资料的数字线划图其平面精度的检测,可将点状目标和线状目标按图廓点坐标、公里格网与原图套合后,分别统计计算出两种目标的位移中误差。高程精度的检测是利用回放图与原图套合,或将矢量数据图形与原图扫描纠正后的栅格图像套合,检查高程点和等高线高程注记的正确性,有无点线矛盾等。 检测点(边)应均匀分布。实施外业散点法检测时,图幅内至少要品字型布设3个测站以上。检测点宜选位置明确的地方,点数在30 50个之间。8.2.2.2 属性精度外业采用携带回放图赴实地巡视检查属性精度。内业属性精度检查主要包括要素分类与代码的正确性,要素属性值的正确性,要素属性的完备性,要素注记的正确性。检测时可通过回放图与实地、数字化航片、地形原图等对照检查,或在屏幕上逐一显示要素,依据有关的要素分类代码表检查要素分类属性、代码以及注记的正确性。8.2.2.3 数据精度在计算机上检查数据组织、资料格式、文件命名、数据层、图廓点坐标、公里格网的正确性、完整性;分层检验要素种类的完整性,属性数据的完整性、属性值数据类型的正确性;注记的正确性、完整性;元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等;数据逻辑的合理一致性,包括面状地物的封闭性、线状地物的连续性、相邻图幅接边地物一致性、实体地理协调性等。数据文件应完整、可交换。检测时可采用屏幕漫游的方式检查或用程序检查。8.2.2.4 接边精度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相邻图幅拼接处两边图内的要素,检查公共图廓边是否完全重合、接边要素几何位置是否自然连接、以及相邻要素属性是否一致等。8.2.2.5 整饰质量在计算机屏幕上全要素显示样本图幅,参照有关的规范和技术设计书,采用目视法检查图上各种符号及线划的规范性、图廓整饰质量、各种注记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等。8.2.2.6 附件质量 检查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检查报告、验收报告、文档簿、图件、元数据文件等资料的正确性、完整性及齐全性。8.2.2.7 检测资料的处理8.2.2.8 数据处理(1)同一参数测试个数一般不小于30个,当测试个数小于20时,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平均误差。(2)检测点的平面和高程中误差计算: 高精度检测地物点的平面坐标(位置)中误差按(1)(2)式计算: (2)同精度检测地物点的平面坐标(位置)中误差按(1)(3)式计算:(3)式中: Mp -点位中误差,m Mx -坐标X的中误差,m;My -坐标Y的中误差,m;X i -坐标X的检测值,m;x i -坐标X的原测值,m;Y i -坐标Y的检测值,m;y i -坐标Y的原测值,m;n -检测点数。高精度检测相邻地物点之间间距中误差(或点状目标位移中误差、线状目标位移中误差)按(4)式 计算。同精度检测相邻地物点之间间距中误差(或点状目标位移中误差、线状目标位移中误差)按(5)式 计算。 式中:S i-相邻地物点实测边长与图上同名边长较差或地形图数字化后点状或线状目标与原图对应的位移差,m。 n -量测边条数(或点状目标、线状目标的个数)。 高程中误差按(6)式(高精度检测)或(7)式(同精度检测)计算: (6) (7)式中:H i-检测点的实测高程,m。 h i -地形图(数字地形图)上相应点或内插点高程,m。 n - 高程检测点个数。(3) 分析检测资料,检查各项误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凡误差大于2倍中误差的检测点应校核检测资料,避免由于检测造成的错误。大于2倍标准中误差的检测资料,一律视为粗差予以剔除,不参加中误差计算,但统计粗差比例。9 样本质量评定 9.1 质量分数计算方法(1)控制点样本单位的质量得分用缺陷扣分法进行计算,即:先将单位产品的一级质量特性分数预置为满分(100分),而后采用缺陷扣分、带权求和评出最后得分。(2)数字地形图样本单位的质量得分用缺陷扣分法进行计算,即:先将单位产品的一级质量特性分数预置为满分(100分),而后采用缺陷扣分(考虑单位产品的复杂程度、地形类别)、带权求和的方式计算一级质量特性质量分数。即: 式中:M1 一级质量特性质量得分 n1 一级质量特性中的重缺陷个数 n2 一级质量特性中的次重缺陷个数n3 一级质量特性中的轻缺陷个数T 单位产品的复杂程度(地形类别)9.2 单位产品的质量分数 式中:M1 一级质量特性质量得分 M 单位产品质量分数 P 一级质量特性的权当需要计算二级质量特性分数时,则按上述步骤首先计算二级质量特性分数,而后计算一级质量特性分数,最后计算单位产品的质量分数。9.3 样本单位质量评定方法9.3.1 按照6.2条的要求,根据质量分数(M和M1)的大小和是否出现严重缺陷来判断样本单位的质量合格与否。9.3.2 当检测点点数n30时,大于最大误差(2倍中误差)即粗差的点数占总点数的5以上计为严重缺陷。当检测点点数n30时仅按中误差评判该质量特性的质量,但粗差个数不能超过3个。9.4 样本质量的判定9.4.1 抽样方案若在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小于或等于合格判定数,则判样本为合格。若在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大于或等于不合格判定数,判样本为不合格。10 批质量评定根据抽样方案,样本质量合格,则批质量合格;否则批质量不合格。样本中有不合格品时,则该检验批为一次检验未通过批;应从检验批中再抽取一定比例的样本进行检查。如样本中仍有不合格品时,则该检验批判为不合格批。11 评优检验程序、内容及方法对于参加浙江省优质测绘产品(工程)评选项目的质量检验,在进行合格质量水平检验的基础上,通常采用一次抽样方案实施评优检验。评优检验的样本大小为合格检验样本大小的30%。其余的检验的程序、内容及方法同合格质量水平的检验,仅以样本质量得分评定是否符合推荐要求。12 产品质量通知书检验结束后,委托单位(或主管部门)应根据承检单位出具的检验报告向受检单位发送“产品质量合格(或不合格)通知书”,格式详见附录C、附录D和附录E。并根据本标准第4条实施处理。附录附录A 控制测量单位产品的缺陷分类表附录B 基础测绘数字地形图单位产品的缺陷分类表附录C 产品质量合格通知书格式附录D 产品质量不合格通知书格式附录E 检 验 报 告 格 式附 录 A(规范性的附录)控制测量单位产品的缺陷分类表类型缺 陷 内 容严重缺陷1. 伪造成果2. 仪器未经计量检定或经检定不符合要求3. 控制点的密度完全不能满足要求4. 控制点点位、标石埋设完全不符合要求5. 漏绘点之记6. 控制点点名错误7. 测站元素(仪高、镜高、天线高)量取错误8. 测站限差超限9. 路线、环线闭合差超限10. 电子记录程序错误;数据处理软件错误11. 起算数据引用错误12. 计算结果不正确或精度未达到要求13. 上交资料极不完整14. 其它极严重的差、错、漏重缺陷1. 点位选择不恰当,极不利于扩展2. 标石质量较差,外部修饰不正规3. 控制点的密度不能满足要求4. 成果取舍、重测不合理5. 记录中的修改不符合规定,但尚能使用6. 观测条件掌握不严,不符合规定7. 电子记录的输出格式不符合规定8. 验算项目不齐全9. 计算错误,对结果影响较大10. 仪器检验项目不齐全,仪器检验周期有轻微超期11. 点之记绘制错漏较大12. 上交资料不完整13. 其它严重的差、错、漏次重缺陷1. 点位选择不恰当,不利于扩展2. 控制点等级错误3. 观测条件掌握不严,对成果影响轻微4. 计算错误,对成果影响轻微5. 各项闭合差检核接近限差6. 技术文本表述有较大错误 7. 技术问题处理说明不详8. 其它较重的差、错、漏轻缺陷1.记录字体潦草、不正规2.数据修约不正规,对结果影响轻微3.各种注记错漏,成果装订有缺陷4.各种资料的整饰缺点5.其它轻微的差、错、漏附 录 B(规范性的附录)基础测绘数字地形图单位产品的缺陷分类表 ( 1:500 1:2000 比例尺) 类型缺 陷 内 容严重缺陷1.介质内的资料记录无法读出或资料出现严重丢失,造成地形图无法使用 2.空间定位参考系统采纳错误3.图廓点、控制点、公里网交点坐标值与理论值不符4.图号、图名同时错误5.检测数据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 a.地物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超限 b.邻近地物点间的间距中误差超限 c.高程注记点的高程中误差超限 d.等高线内插高程中误差超限 e.地形图数字化采集的点状目标位移中误差或线状目标位移中误差超限 6.数据文件不齐全,文件名称有误,数据格式错,缺有内容的层7.乡镇或乡镇以上法定地理名称错漏8.图幅内有超过510cm2的地形漏测9.地形要素出现严重的失真或多处出现较大的失真10.其它极严重的差、错、漏重缺陷1.要求标注的国家控制点及城市控制点漏绘或属性数据错漏1 处2.重要要素或其属性数据错漏1处3.县及县级以上公路、双线河流、主要铁路错漏超过图上3cm 4.大型水库、等级公路、山脉名称错漏1处5.高压线、通讯线、光缆干线错漏超过图上10cm 6.高程注记点密度严重不符合标准要求7.元数据中主要项目错、漏 8.较重要的地物漏绘1处9.错、漏较高经济价值的植被图上10cm2 1处10.图幅间未接边重缺陷11.图幅内不超过510cm2的地形漏测12.图廓整饰严重不符合现行图式规定13.地形要素出现重大的失真或多处出现失真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