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辑光电路原理课件完全版.ppt_第1页
江辑光电路原理课件完全版.ppt_第2页
江辑光电路原理课件完全版.ppt_第3页
江辑光电路原理课件完全版.ppt_第4页
江辑光电路原理课件完全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章 分布参数电路,20.1 分布参数和分布参数电路,20.2 均匀传输线及其方程,20.4 均匀传输线上的行波,20.3 均匀传 输线的正弦稳态解,20.6 均匀传输线上波的反射系数,20.5 传播系数和特性阻抗,20.7 无损线上的驻波现象,本章重点,20.8 均匀传输线的集总参数等效电路,20.9 无损线方程的通解,20.11 终端开路和接电阻的无损线的波过程(零状态),20.10 波的产生、反射与透射, 本章重点,返回目录, 分布参数和分布参数电路, 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解, 均匀传输线上的行波, 均匀传输线上波的反射系数, 无损线上的驻波现象, 无损线方程的通解, 波的产生、反射与透射, 终端开路和接电阻的无损线的波过程,20.1 分布参数和分布参数电路,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实际电路中参数具有分布性,必须考虑参数分布性的电路,称为分布参数电路。,典型的分布参数(distributed parameter)电路是传输线(transmission line ) 。 传输线是将负载和电源连接起来的两根导线的总称。,在集总参数电路中,传输线只起流通电流的作用。,f =50 Hz,延迟时间,u1 u2,设,则,延迟时间,电路外形尺寸和电磁波的波长相比很小,可忽略不计时,可按集中参数电路处理。,分布参数电路,集中参数 电路模型,返回目录,20.2 均匀传输线及其方程,一、均匀传输线 (uniform transmission line ),沿传输线任一点的R0 、L 0、 C0、 G0均相等,即分布参数 是与沿线距离无关的常数,称为均匀传输线。,二、均匀传输线的方程,沿线电压减少率等于单位长度上 电阻和电感上的电压降。,忽略二阶无穷小项,沿线电流减少率等于单位长度上 漏电流和电容电流的和。,对t自变量给定初始条件:u (x , 0) , i (x , 0),对x自变量给定边界条件:u (0 , t ) , i (0 , t ) 或 u (l , t ) , i (l , t ),传输线方程/电报方程,返回目录,传输线上各点的u , i 在时间上为同频正弦量 但大小和相位是位移x的函数。,20.3 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解,一、相量方程,有效值和初相位是位移 x 的函数,为均匀传输线的传播系数,二、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解,特征方程为:,解答形式为:,ZC为特性阻抗 ( 波阻抗 ) (wave impedance ),解答形式为,(1) 已知始端(x = 0 )电压 、电流,将 x = 0 代入,双曲函数,(2) 已知终端(x = l )电压 、电流,解的一般形式,将 x = l 代入,正弦稳态解,双曲函数解,小结:,已知始端电压电流,求线上电压电流,(2),已知终端电压电流,求线上电压电流,注意:式(1)、式(2)与式(3)、(4)中x是不同的。,(3),(4),解,x= 900km时,返回目录,20.4 均匀传输线上的行波,正弦稳态解为:,均匀传输线上的电压,电流可看成由两个分量组成,瞬时值表达式为:,第二项,电压,电流,(1) 固定一个位移x1, x1 为至始端的距离,考察第一项 u+,(2) 固定一个时间 t1 ,电压沿线 分布为衰减的正弦波。,u, i 即是时间 t 的函数又是位移 x 的函数, 表示一个行波 (traveling wave ) 。,两个问题: 往哪移? 速度?,相位要相等,当 t 增加,x也一定增加,当 t = t1+t 时,A点在 x= x1+x 处,设 = 0,u+为由始端向终端行进的波,称为正向行波。,第二项,往x减少方向移动,u-是由终端向始端行进的波, 称为反向行波(returning wave ) 。,均匀传输线上电压可以看成正向行波电压与反向行波电压的和。,均匀传输线上电流等于正向行波电流与反向行波电流之差 。,同理,参考方向,返回目录,20.5 传播系数和特性阻抗,副参数,距始端 x 处的正向行波电压,距始端 x1处的正向行波电压,波每行进一单位长度 幅值是原有幅值的 e- ,称 为衰减系数 相位落后 弧度,称 为相位系数,讨论距始端x处和x+1处的电压正向行波:,传播常数(propagation constant ),在一定的频率下传播常数只与原参数有关。,特性阻抗(波阻抗) (wave impedance ) ZC:,返回目录,20.6 均匀传输线上波的反射系数,正向行波:电源端向负载端传播的波 入射波 反向行波:负载端向电源端传播的波 反射波,一、反射系数 n(x) (x为距离终端的位移),定义:线上任一点 x 处反射波相量和入射波相量之比 。,二 、几种特殊情况,线上任一点的阻抗,电压、电流有效值沿线分布,(2) 终端开路 Z2 = ,n(0) = 1 全反射,因终端开路 I2 =0,解答用双曲函数表示,(3) 终端短路 Z2=0,n(0) = -1 全反射(变号),因终端短路 U2 = 0,解答用双曲函数表示,返回目录,20.7 无损线上的驻波现象,(R0=0 ,G0=0 ),均匀传输线一般方程,无损线 = + j = j,无损线上正弦稳态解,一、终端接ZC,无反射波,无衰减的入射波,二、终端开路,瞬时值方程,不是行波,是驻波(standing wave ) 。,令终端电压, 任一时刻,电压沿位移 x 作余弦分布。, 电压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是同步的作正弦规律变化。,分析,振幅最大值出现位置和零值出现位置固定不变。,振幅绝对值最大点称为波腹,振幅绝对值最小点称为波节。,波腹、 波节位置固定不变的波称为驻波。,形成驻波的原因: 由于不衰减的入射波在终端受到反射系数为1的全反射, 使反射波成为一个与入射波幅值相等传播方向相反的不衰减 的行波。两个等速的、反向传播的正弦行波叠加形成驻波。,四、终端接电抗,长度小于/4的短路无损线可以用来等效替代电感。,终端接纯电抗的无损线上的电压、电流也是驻波。,长度小于/4的开路无损线可以用来等效替代电容。,终端即不是波腹也不是波谷,五、无损线终端接任意阻抗,线上电压、电流即有行波分量又有驻波分量,Z2=R2+jx2,从反射系数角度分析,入端阻抗,解,即终端接1.5nF的电容。,方法:用1/4 波长的无损线作为阻抗变换器。,例2 特性阻抗为ZC1的无损线终端接负载Z2,如何使Z2 和ZC1匹配。,返回目录,20.8 均匀传输线的集总参数等效电路,二端口网络的传输参数,T11=T22 对称,T11T22-T12T21=cosh2 l- sinh2 l =1 互易,如果我们只关心两端的u、i关系,则可以用二端口来表示。,等效电路,返回目录,20.9 无损线方程的通解,对x再求一次导数使每个式中只含一个变量,令,设 u(x,t)、 i(x,t)的初值及各阶导数的初始值为零,对 t 取拉氏变换,设u(x,t)=U(x,s), i(x,t)=I(x,s),特征方程为:,特征根为:,F1(s), F2(s)由边界条件确定。,F1(s), F2(s)由边界条件确定。,再求电流表达式,简写为,t = t0,t1时刻向x增加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 是沿 x 增加的方向传播的正向行波。,讨论解的物理意义,返回目录,一、半无限长无损线与恒定电压源接通时波的发生,设合闸前各处电压电流均为零,t =0时合闸,20.10 波的产生、反射与透射,反射波在终端产生,而终端在无限远处,在有限时间内线 上无反射波。,正向行波,结论:在波经过之处,线间有电压U0 、线上有电流I0 , 波未到达之处,线上电压 u、电流 i 均为零。,(1) 由电源发出一个以v的速度沿始端向终端运动的入射波。 (2) 电压波到达之处,同时在线上建立电流入射波(同时、 同方向、同速)。 (3) 凡是波经过的地方都建立了电场和磁场; 电源发出的能量一半用以建立电场,一半用以建立磁场。,电场能量的增加,单位时间里,磁场能量的增加,电源送出的能量,小结,二、无损线上波的反射与透射(transmission),1. 幅值为U0的电压波传播至负载端时,产生波的反射。,消去(1)和 (2) 中的 u- 得,设终端电压反射波 u-,电流反射波 i -,终端电压 u2、电流 i2 应满足,计算入射波作用 在终端产生的电压、电流的等效电路。,设负载为电阻R,发生了反射后线上电压、电流的分布,2. 两段传输线连接处波的反射与透射,u2 、i2作为传输线2的入射波以v2的速度向终端传播, 称之为透射波。 u2+=u2 , i2+=i2,小结,(1) 传输线接通恒定电压源时发出电压波和电流波, 速度为v由始端向终端传播。,(4) 线上的电压、电流分别是电压波、电流波的叠加。,(2) 波沿线传播到与其它电路相联处,将产生反射波。,(3) 在两段特性阻抗不同的传输线连接处将产生波的 反射与透射。,返回目录,20.11 终端开路和接电阻的无损线的波过程(零状态),一、 终端开路(有限长),(1) 波过程(不同时间电压电流在传输线上分布,t为参变量),l / v 波走完线长l 所需的时间,分清两个概念,线上的电压、电流分别是电压波、电流波的叠加,波的反射不是线上电压、电流的反射,0 t l / v,u= u+ =U0,i = i + = I0,I0 = U0 / ZC,l / v t 2 l / v,(u - )1 = (u + )1 = U0,终端开路,反射系数 n( l ) = 1,(i - )1 = (i + )1 = I0,u = (u - )1 + (u+ )1 = 2U0,i = (i + )1 - (i - )1 = 0,2 l / v t 3 l / v,(u + )2 = -(u - )1 = -U0,始端短路,反射系数 n ( 0 ) = - 1,(i + )2 = - (i - )1 = - I0,u = 2U0 + (u+ )2 = U0,i = 0 + ( i+ )2 = -I0,3l / v t 4 l / v,(u - )2 = (u + )2 = -U0,N ( l ) = 1,(i - )2 = (i + )2 = - I0,u = U0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