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喷泉实验,喷泉实验的原理:,喷泉实验形成的根本原因: 物理方面:产生一定的压强差。 化学方面:溶解于反应可使气体大量的减少。,喷泉实验的基本原理: 使烧瓶内外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压强 差,利用大气压将烧瓶下面烧杯中的液体压入烧瓶内,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 。,喷泉实验的要求: 装置气密性良好; 所用气体能大量溶于所用液体或气体与液体快速反应。,能进行喷泉实验的 物质通常有以下几组:,一、根据实验装置和条件拓展:,说明如图所示的装置引发喷泉的方法。 ( 02年全国理综试题),知识拓展,二、根据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拓展:,某同学用HCl气体做喷泉实验时,喷入烧瓶的水不足烧瓶容积的1/3,其原因不可能是( ) (A)烧瓶潮湿 (B)装置气密性不好 (C)水里没有加石蕊试液 (D)烧瓶内未集满HCl,C,三、根据实验中的反应物拓展:,?是不是只有无机物气体才能产生喷泉现象呢?,四、根据实验中的生成物拓展:,?喷泉实验是不是只能喷液体,能不能喷出别的什么呢?,分析:挤压胶头滴管,滴管中的水溶解右瓶中的部分NH3使瓶内压强减小。打开活塞a、b,左瓶中的HCl进入右瓶生成NH4Cl固体而产生喷烟现象。若此时打开活塞c,则烧杯内的水会压向左右两个烧瓶,在左瓶中产生红色喷泉,在右瓶中产生蓝色喷泉。,五、关于生成物浓度的计算拓展:,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烧瓶中分别 充满NH3NO2,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 应后烧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 (B) (C) (D)无法确定,C,分析:设烧瓶的体积为VL,则充满NH3 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发生喷泉现象后,烧瓶将充满溶有NH3的溶液,即溶液的体积为VL,所以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设烧瓶的体积为VL,则充满NO2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发生如下反应:3NO2+2H2O=2HNO3+NO,反应后生成HNO3的物质的量为 mol。由于剩余 L气体,所以烧瓶中溶液的体积为 L,因此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也为 mol/L。所以答案选(C)。,六、喷泉原理的迁移拓展:,如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滴管胶头,使液体Y滴入锥形瓶中,振荡,过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鼓胀起来。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是( ),C,分析:当滴入的液体Y将锥形瓶中的气体X溶解或发生反应后,使锥形瓶中的压强减小,大气压通过导管将空气压入小气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水驾校复工通知书
- 廉租房抽房通知书
- 延安房地产停工通知书
- 建业鼎城停水通知书
- 建章路疫情封控通知书
- 开学交通管制通知书
- 开封本周疫情消息通知书
- 开远全员核酸检测通知书
- 张王庙封闭管理通知书
- 御景园停水停电通知书
-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
- 食养师能力培训与评价
- 内科护理说课
- 专利代持协议书
- CSR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RBA)2024.3
- 五年级下册数学约分练习100题附答案
-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语法知识点复习与练习题汇编
- TQGCML 2670-2023 四轮电动全地形车
- 医学实验技能操作大赛初赛试题
- 2024年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苏州市预防接种练习试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