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第22章肝炎病毒.ppt_第1页
微生物学第22章肝炎病毒.ppt_第2页
微生物学第22章肝炎病毒.ppt_第3页
微生物学第22章肝炎病毒.ppt_第4页
微生物学第22章肝炎病毒.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2章 肝炎病毒,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分属不同科属,致病特点各不相同 甲型:消化道传播 乙型:血液或注射器污染而传播 丙型:传播同上 丁型:缺陷病毒 戊型:消化道传播,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HAV),生物学性状 小RNA病毒科肝RNA病毒属 球形,二十面体立体对称,无包膜 +ssRNA,只有一个ORF,仅一个血清型 60可存在4h,对乙醚、酸有抵抗力,1005min灭活 黑猩猩等对HAV敏感,可用于制备动物模型;体外细胞培养中增殖缓慢,一般不引起CPE,Form and structure,传染源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通过污染水源、海产品等引起流行 致病过程 自限性疾病,不发展成慢性肝炎,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机理 早期NK细胞引起受染肝细胞溶解,晚期HLA介导CTL细胞杀伤肝细胞。IFN-可增强CTL的细胞毒作用 体液免疫 产生抗-HAV IgM、IgG,免疫力牢固,Pathogenicity and immunity,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感染早期可检测血清中的抗-HAV IgM 流行病学调查可检测抗-HAV IgG 中和试验检测已接种甲肝疫苗者血清中中和型抗-HAV抗体效价 直接检测抗原或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病毒RNA 加强食物、水源、粪便管理是预防的重要环节 人工自动免疫:疫苗 人工被动免疫:丙球,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HBV),生物学特性 大球形颗粒 Dane颗粒,完整的有感染性的HBV颗粒,双层衣壳,内含病毒DNA和DNA多聚酶 小球形颗粒 过剩的病毒外壳HBsAg装配而成 管型颗粒 小球形颗粒串联而成,Dane particle,核心,衣壳,基因结构与功能,不完全双链环状DNA,长链为负链,约3.2kb,含4个ORF(S、C、P、X区);短链长度可变;DR区,S 区 S基因编码HBsAg 前S1基因编码PreS1抗原 前S2基因编码PreS2抗原 C 区 C基因编码HBcAg 前C基因编码HBeAg P 区 DNA多聚酶 X 区 HBxAg,HBV的特殊复制,整合性,长期产生HBsAg,表面抗原HBsAg 存在于三种颗粒中,HBV感染的主要标志 四个基本亚型 adr/adw/ayr/ayw 产生保护性抗体抗-HBs Pre S1、Pre S2抗原性强,抗- Pre S1、抗- Pre S2能阻断HBV吸附 核心抗原HBcAg 仅存在于Dane颗粒中 不易在血液中检出 刺激机体产生非保护性抗体,抗- HBc IgM的存在提示病毒在复制 e抗原HBeAg PreC蛋白翻译加工后的可溶性蛋白质,释放于血中 HBeAg的存在可作为病毒复制及血清有强传染性的指标 抗- HBe对HBV感染有一定保护作用,可作为预后良好的标志 PreC区突变株可导致免疫逃逸,故抗- HBe阳性时病毒仍可大量复制,HBV的抗原组成,动物模型、细胞培养与抵抗力,黑猩猩是对HBV最敏感的动物 目前采用病毒DNA转染系统进行细胞培养 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耐干燥、耐低温、耐紫外线 不被70%乙醇灭活,对氧化剂敏感 常规消毒方法仅使HBV失去感染性,但仍保留HBsAg的抗原性,传染源 患者、HBsAg携带者 潜伏期、急性期或慢性活动期血清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 血液、血制品传播 母婴传播 致病性 不直接引起肝细胞损伤,主要是免疫病理反应 细胞免疫 致敏CTL细胞是清除HBV的重要环节,致病性与免疫性,过度免疫导致大面积肝细胞坏死 重症肝炎 免疫低下则不能有效清除病毒 慢性持续性感染,体液免疫 HBsAb、Pre S1- Ab、Pre S2- Ab可直接清除病毒;HBsAg可与HBsAb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型过敏反应,导致肝外损伤,表现为重症肝炎 自身免疫反应 暴露自身抗原LSP,诱导CTL或释放LK 免疫耐受 导致持续性感染 宫内感染 HBV特异性LC克隆被排除 幼龄感染 免疫系统不成熟 成人感染 病毒量大或大量细胞凋亡导致特异性TC耗竭 免疫低下 IFN不足,HLA表达低下,CTL作用减弱 病毒变异 4个ORF均可变异,S区和C区的变异可导致病毒免疫学性状和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改变,致病性与免疫性,免疫效应双重性 受感染肝细胞不多、免疫适当,CTL杀伤感染细胞、抗体中和胞外病毒,表现为急性肝炎,可较快痊愈 受感染肝细胞量多,免疫过强,大量肝细胞坏死、肝功能衰竭,表现为重症肝炎 免疫低下或病毒变异导致免疫逃逸,CTL不能有效清除感染细胞、无有效中和抗体中和胞外病毒,HBV持续存在、感染,慢性肝炎、肝硬化 HBV与原发性肝癌 关系密切,与X基因有关,可反式激活细胞内原癌基因和HBV基因,致病性与免疫性,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病变,HBV抗原、抗体检测 HBsAg 急、慢性肝炎、无症状携带者 HBV感染指标之一 抗-HBs 恢复期、既往感染、接种疫苗者 特异性中和抗体 Pre S1、Pre S2抗原 与病毒活动性复制有关 抗-Pre S1、Pre S2可清除病毒,预后良好 HBeAg HBV复制标志 阳性(较强传染性)、转阴(停止复制)、持续阳性(慢性化) 抗- HBe 机体已获一定免疫力 不代表HBV停止复制 HBcAg 有传染性 血清中不易检出 抗-HBc 抗HBc-IgM阳性表示病毒复制、强传染性 血清 HBV DNA检测 病毒存在和复制的最可靠指标 血清DNA多聚酶检测 判断是否有病毒复制,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一般性预防 加强供血员的筛选 严格处理患者排泄物、污染物等 煮沸15-30min;3%漂白粉、5%过氧乙酸、0.2%新洁尔灭浸泡等 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品等 主动免疫 血源疫苗、基因工程疫苗、 HBsAg多肽疫苗、DNA疫苗 被动免疫 含高效价抗-HBs的人血清免疫球蛋白 无特效治疗方法 广谱抗病毒药免疫调节剂、中草药,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HCV),生物学特性 +ssRNA,1个ORF,9个基因区:5NCR序列保守可用于诊断;C区编码核衣壳蛋白,抗原性强,含多个CTL识别位点;E1区和E2/NS1区编码包膜蛋白,具高度变异性,可引起免疫逃逸,致病毒持续感染、疾病慢性化 6个基因型,11个亚型,我国以HCV1、HCV2为主 主要在肝细胞复制,黑腥腥为敏感动物,体外培养困难 致病性与免疫性 急、慢性肝炎或无症状携带者,传播途径似HBV,感染极易慢性化 致病机理:直接致病作用 免疫病理损伤 疾病慢性化机制 HCV易变异致免疫逃逸、体内低水平复制方式不易诱导高水平免疫应答、病毒存在于肝外组织不易清除 不能诱导有效免疫保护反应,无中和性Ab产生 微生物学检查 查RNA、查Ab 防治 管理血制品,无特效药物,Natural history of HCV infection,其它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HDV) 球形,HBsAg构成其外壳,核心由HDAg和环状-ssRNA组成,HD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