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认识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试一试,政区图,旅游图,平面示意图,观察:,你知道这些地图有什么用途,如何使用它们吗?,地图:,地图,1、地图的概念:,概念: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2、地图的三要素:,(1)比例尺:,数字式:,10000,1,:,10000,线段式:0 5000 10000km,文字式:图上为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地图:,地图,1、地图的概念:,2、地图的三要素:,(1)比例尺:,大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100000)- 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小比例尺(小于或等于1:1000000) - 表示的范围大,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地图:,地图,1、地图的概念:,2、地图的三要素:,(1)比例尺:,(2)方向:,经纬网定向法: (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 指向标定向法: (指北的方向标指示北方); 一般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最准确,地图:,1、地图的概念:,2、地图的三要素:,(1)比例尺:,(2)方向:,地图:,1、地图的概念:,2、地图的三要素:,(1)比例尺:,(3)图例:,注记:,有许多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称为注记,二、认识地球的形状和结构,1.登高望远发现地平圈越来越大 2.轮船的远去和返回 3.麦哲伦环球航行 4.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的 5.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 6.探索实验: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对比实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现象和方法,观察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的运动,地球的内部结构?,岩石圈是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共同组成的,软流层位于地表以下60-400千米处,主要由呈熔融态的岩浆物质组成,岩浆喷出地表侵入地壳冷却凝固而成,明显矿物晶体颗粒、气孔或柱状结构。,地表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实、固化而成,有明显层状结构特征或化石。,地壳中的岩石在岩浆、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片状的结构,三、组成地壳的岩石,岩浆岩,成因: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后形成的。 特征: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和气孔,或柱状结构。,沉积岩,成因:地表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实、固化而形成。 特征:有明显层状结构特征或化石。有些沉积岩内组成的碎屑物比较大,可以看到明显的砂粒和砾石。,沉积岩,三大类岩石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什么?,岩浆,三类岩石的转化,岩浆岩,岩浆岩,沉积岩,沉积岩,变质岩,四、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褶皱:岩层受挤压时而产生的弯曲变形,断层: 岩层受挤压或拉伸过度而产生的断裂,地壳变动的证据,上升,上升或下降,弯曲,断裂,激烈,缓慢,小结:,地壳变动的形式是多样的,地震结构示意图,地震的有关概念:,1、概念;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 的震动现象,2、震源:地震的发源地,3、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一般受地震的影响最大。,4、震中距:各点离震中的距离。,5、震源深度:震源距地表的垂直距离,火山,将世界地震分布图与世界火山分布图进行比较,你能发现他们的分布特点有何相同之处?,基本重合,地震,火山,从 “大陆漂移说”到“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论点:,1.全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2.这些板块 “漂浮”在软流层上,处在不断地运动中。,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4.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彼此碰撞和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3.内稳边活: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地带比较活跃,火山、地震活动带多分布于此。,山区(特别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 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容易被水流冲刷; 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泥石流的形成自然原因,人类活动改变了泥石流发生地区的自然环境,改变地面形态和土层结构,或改变地面植被的状况,从而促使泥石流的发生,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会破坏植被。坡地失去了植被保护后,水土流失加重,崩塌、滑坡现象就会时常发生。 同时,在开矿、采石时不合理堆放矿渣、弃土,形成大量的松散堆积土层; 在修建公路、铁路、水渠以及其他建筑活动中,破坏了山坡表面等,第七节地形和地形图,1、地形的类型 丘陵地面起伏较小,海拔高度有高有低,相对高度小。 平原地面宽大,起伏较小,海拔明显较低,相对高度小(200米以下) 山地地面起伏明显,海拔高度较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 高原顶面较大,起伏小,海拔较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小(和山地的区别) 盆地周围山脉,中部低陷,海拔高度有高有低,相对高度较小,2、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 等高线: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高值。 (2)地形和等高线分布的关系。 地形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 山顶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鞍部 两条等高线凸出部位相对应 峭壁 等高线重叠处 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山谷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 陡坡 等高线较密处 缓坡 等高线较疏处 山峰(洼地) 等高线呈很小的封闭的曲线时(中间高)或(中间低),3、地形的变化 (1)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有 主要是受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生物等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2)内力和外力作用对地球的地形形成有什么不同? 内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起伏加大。影响是阶段性的。 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具有缓慢、持久的影响。 (3)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就全球而言,内力的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居主导地位,而在局部地区,外力作用也可能居于主导地位。,14、等高线地形图实际上是将不同高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龙头漏水修理课件
- 建筑工程项目临时设施建设方案
- 小升初语文-文言文专项复习训练一(含答案)
- 消防应急疏散通道设计方案
- 泡菜工厂废气排放控制与治理方案
- 水稻直播机械化培训课件
- 热力管网检测与修复方案
- 水痘患者护理
- 医用化学溶液组成标度95课件
- 作业5音响扩音器案例03课件
- 消防车辆安全行驶课件
- 偏瘫患者穿衣健康宣教
- 酒店预算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汽车工程服务外包(ESO)行业现状调查与前景趋势研究报告
- 儿科血小板减少的护理查房
- 林下生态养鸡技术课件
-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答案
- 孕期健康方式课件
- 膏药生产现场管理制度
- 智人迁徙路径重构-洞察及研究
- 关于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