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联想》读后感_第1页
《再联想》读后感_第2页
《再联想》读后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再联想读后感再联想是财经作家、财经评论员、财富观察家张小平的作品。此书中有联想独家资料揭秘,联想这十年少为人知的故事。全面披露了联想成为国际奥委会中国首家全球合作伙伴、收购IBMPC部门、金融危机中迅速从巨额亏损到全面盈利、进军移动互联领域等焦点事件背后诸多的内幕与细节。柳传志、杨元庆作序推荐。在拿到此书得时候,说实话,名字以及外观都没有吸引我,因为我多年从事信息技术工作,所以对联想情有独钟。从最近几年联想品牌效应的显著提升,应该都给每个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可以用家喻户晓来形容。也正是品牌效应这一因素使我开始探索联想十年国际化的旅程。如果从众多世界科技企业夺眼球的程度来看联想,可以说联想不是其中的佼佼者,但联想是一家务实、创新、求上进的企业。如果以收购IBMPC部门为联想国际化成功与否的分水岭的话,那把这次收购当成助联想国际化旅程的助推器一点都不为过,但谁又知道在收购IBMPC部门过程所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杨元庆又是如何克服过来的呢?当时董事会抱着与其稳当的经营现有业务而不去尝试收购IBMpc业务为国际化做充足的准备。如果没有这次成功的收购,联想现在的国际化之路想必没有今天如此成功。由原来只有国内业务扩展到现在全世界160多个国家业务。并在扩展的过程中收获的成功、失败、悲伤、喜悦等,在张小平老师的笔下栩栩如生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联想这家企业给读者留下更深的印象。收购成功后,产品、渠道、产品创新(创新三角)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在企业业务成绩蒸蒸日上之际,2008年的金融危机却给国内众多甚至国际企业蒙上一层不确定看不到未来的面纱,作为国内名族企业的联想也难免遭其难,财报业绩连续几个季度下滑,这时柳传志不得不重新出山,执掌联想董事长职务,杨元庆退居二线,担任联想CEO。在柳传志的带领下,联想经过两年的企业战略结构转型、产品创新、对市场的快速反应是联想从泥泞中逃脱出来关键要素,并扭亏为盈。这个过程可以说是联想与IBM联姻以后所遇到最大挑战。其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只有联想人知道,旁人不可体会,但如果读完此书,也许你会对联想人敬慕三分。接下来产业结构的快速更迭,使得市场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作为大企业联想,想要及时掉头迎接这波移动互联网大潮,可以说对联想来说又是一次不小的挑战。此时杨元庆已重新回到联想掌门人的座位上,对于曾经在互联网业务上的失败前车之鉴的联想,使得这次参与移动互联网大潮之势,变得更加谨慎、更加成熟,不轻易出牌,一旦出击,出奇制胜。这是联想从过去失败经验当中总结的教训。也许正是那次互联网业务尝试的失败,使得联想在这拨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中稳操胜券,相继推出智能手机乐Phone、智能本Skylight和双模混合型便携式笔记本deaPadU1。还有很多读后感受,这里就不一一分享了,比如柳传志提出的“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以及“说到做到”,杨元庆推行的双拳战略,针对成熟市场的Thingkpad与新兴市场的Ideapad,正是由于这个双拳战略最后被复制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