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学年论文 论文题目论文题目: 浅议数列发散的方法 学生姓名: 胡泽军胡泽军 学 号: 专 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班 级: 完成日期: 20062006 年年 1212 月月 2020 日日 数学科学学院本科学年论文 浅议数列发散的方法 论文题目 浅议数列发散的方法 内 容 摘 要 本文论述了数列发散的概念并研究了证明发散的方法。因为数列发散是一个和数列收敛相 对应的概念,所以本文首先论述了数列收敛的概念, ,其后引出数列发散的概念,从而进一步研 究了数列发散的五种方法。本文共涉及到子数列、无界数列、和数列、柯西收敛准则、和数项 级数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数列发散 数列收敛 柯西收敛准则 数项级数 数学科学学院本科学年论文 浅议数列发散的方法 目录 序言 .1 一、数列 n 1 和数列n的极限 .1 (一)数列 n 1 和数列n的极限1 (二)数列发散2 1.数列发散的概念 2 2.利用数列发散的定义证明数列发散 3 二、数列发散的方法 .4 (一)利用子数列判别数列发散4 1.子数列 4 2.利用子数列判别数列发散 5 (二)无界数列一定发散6 (三)利用柯西收敛准则的否定叙述判别数列发散6 (四)收敛数列和发散数列的和一定是发散数列7 (五)利用数项级数的敛散性判别数列的敛散性8 参 考 文 献9 数学科学学院本科学年论文 浅议数列发散的方法 1 序言 数列发散是一个和数列收敛相反的概念,因此,本文从数列收敛的定义入手,介绍了数列 发散的定义,从而进一步研究了数列发散的几种重要的方法. 一、数列和数列的极限 n 1 n (一)数列和数列的极限 n 1 n 为了引入数列发散的概念,我们有必要先讨论和这两个数列的极限.我们给出数列 n 1 n 收敛的定量定义. 定义:设有数列,是有限常数.若对任意,总存在正整数,对任意正整数, n aa0N 对任意正整数,有Nn , aan 则称数列的极限是(或是数列的极限)或数列收敛于,是收敛数列) ,aa n a n aa n a 表为: 或 aan n lim)(naan 数列收敛于,用逻辑符号可简要表为: n aa 有aan n lim, 0NnNN aan 下面我们结解决以上两个数列的极限问题. 对于数列,我们可以利用数列极限的定义来证明其极限为 n 1 0 证法:直接结不等式,求 aann 证明:,要是不等式0 数学科学学院本科学年论文 浅议数列发散的方法 2 nn 1 0 1 成立,解得. 1 n 取 ,于是 n N 1 ,有0 N n N 1 Nn 0 1 n 即 收敛于0 1 lim n n n 1 0 而对于数列明显有:,不等式n0 (且)都不成立. anRan 原因是:如果,则.n an 则 ,都不,当时,使Ra N n N 1 Nn 成立 an 此时,我们就说数列时发散数列.n (二)数列发散 通过上一节的讨论,我们初步对数列发散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我们定量的研究数列 发散的概念 1.数列发散的概念 定义:设有数列,是任意实数,若存在一个,对于任意的正整数,总存在 n aa0N 正整数,有Nn ,aan 数学科学学院本科学年论文 浅议数列发散的方法 3 则称数列是发散数列,如果是一个固定的常数,则称数列在发散于. n aa n aa 相对于数列收敛于的逻辑符号表示法,数列发散于也可以用逻辑符号表示为: n aa n aa 有aan n lim, 0NnNN aan 对于上式,如果是任意实数,那么数列就在实数域上发散.a n a 2.利用数列发散的定义证明数列发散 这种方法是证明数列发散很基础的方法.其思想就是数列发散的定义.所以利用这种方证明 数列发散,只需证明 有, 0NnNN aan “”是证题者给出的,给出之后,证题的关键就是找一个,使得 NNN0 时,有不等式成立.因此,找是证明数列发散问题的关键.Nn aan 例 1. 证明数列发散. n 1 证法:只需证明,都不是数列的极限.Ra n 1 证明:,分两种情况:1 0 当. ,有a0 NN,奇数Nn)( 0 ;aaa n 11) 1( 0 0 当. ,有a0 NN,偶数Nn)( 0 ;)(aaa n 11) 1( 0 0 即数列发散. n 1 例 2. 证明在处发散. 1n n 1n 证明:,有,0 2 1 0 NNNn 0 数学科学学院本科学年论文 浅议数列发散的方法 4 1 0 1 0 0 0 0 n n n n 2 1 0 1 lim n n n 例 3. 证明:数列发散. n ) 1(2 证明:,分两种情况证明.1 0 当时,有a2 NN)(2 NkNkn ;aa k 1) 1(2 2 1 0 aa k 3) 1(2 12 当时,有;2a NN)(12 NkNkn1 0 从而,,有,即数列发散.Raa n n ) 1(2lim n ) 1(2 二、数列发散的方法 (一)利用子数列判别数列发散 1.1.子数列子数列 讨论数列的敛散性,经常要涉及子数列.现在我们给出子数列的定义. 定义:设有数列。若是一列正整数, n a k n), 3 , 2 , 1( k 则称是数列的子数列. 4321 nnnn k n a n a 在数列中,依次任意选取无限多项就是数列的一个在数列.例如,在数列中, n a n a n a 依次选取无限多项: 就是数列的一个在数列. n a 特别的,选取与kn2 k , NK,有12 k kn : 12 k a , 12531k aaaa 数学科学学院本科学年论文 浅议数列发散的方法 5 与 : k a2 , 2642k aaaa 分别称为数列的奇数列与偶数列. n a 关于在数列的序号说明如下: nk a k n 1)是的函数,即,不同的就是不同的在数列.是子数列中的第 k nk)(knk m n a nk a 项,它是原数列中的第项.m n a m n 2),总有.显然,当无限增大时,也无限增大. Nk k nkk k n 2.利用子数列判别数列发散 我们在这一部分给两个定理。 定理 1.若数列任意一个子数列发散,则这个数列发散. n a n a 定理 2.若数列的奇、偶子列都收敛,但是奇子列收敛于,偶之列收敛于,且.则 n aab 数列发散. n a 下面我们对上述两个定理进行证明。 证明定理 1:(反证法) 假设收敛,那么的任意一个子数列必收敛,这与题设项矛盾. n a n a 定理 1 成立,证完. 证明定理 2: (反证法) 假设收敛,那么其奇、偶子列必收敛与用一个数.这与题设矛盾. n a 定理 2 成立,证完. 例.证明数列发散. n ) 1( 证明:当为奇数时n 1) 1(lim n n 当为偶数时n 1) 1(lim n n 数列的奇子列收敛于,而偶子列收敛于. n ) 1(1 数学科学学院本科学年论文 浅议数列发散的方法 6 由定理 2 得,数列发散.1 n ) 1( (二)无界数列一定发散 我们知道“单调有界数列必收敛” ,那么,无界数列是否一定发散呢? 定理 3 无界数列一定发散. 证明:(反证法) 设数列收敛于,那么由极限定义,一定存在正整数,当 时,有 n aaNNn ,即存在时,又令分别为前项中1 aanNn 11aaa n mM,1N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那么又对任意的正整数有 nma, 1min n a ma, 1max 即奇数列有界,从而无界数列一定发散. n a 注:证明中的“ ”可以是任意正整数分别表示两个书中的较小值和较1ba,minba,max 大值. 但是注意:定理 3 的逆命题不成立. 例如数列没极限,但是有界.1 , 0 , 1 ,10, 0 例 证明数列发散. 2 n 证法:只需证明数列无界. 2 n ,要是不等式 NM 成立.Mn 2 解得 取 Mn M 对,都存在一个 使得 成立. NM NnMn 2 数列无界. 2 n 数列无界. 证完. 2 n 数学科学学院本科学年论文 浅议数列发散的方法 7 (三)利用柯西收敛准则的否定叙述判别数列发散 柯西收敛收敛准则:数列收敛,有 n a0 NNNmn , mn aa 柯西收敛收敛准则的否定叙述:数列发散, n a0 0 ,有 NNNmn 00, 00 mn aa 0 注:柯西收敛收敛准则有两个优点:一是它不需要借助数列以外的任何数,只需根据数列自 身各项之间的相互关系就能判别该数列的敛散性;另一个是它不仅是数列收敛的充分条件,还 是必要条件。因此,应用其否定叙述证明数列的发散性是证明数列发散的很重要的方法. 例. 证明若,则数列发散. n yn 1 3 1 2 1 1 n y 证明.,K, 有0 2 1 0 NNNmm2 , mmm yy mm 2 1 2 1 1 1 2 mmm2 1 2 1 2 1 0 2 1 2 1 m m 根据柯西收敛准则的否定叙述,数列发散. n y (四)收敛数列和发散数列的和一定是发散数列 定理:收敛数列和发散数列的和一定是发散数列. 对于这个定理的证明我们可以用反证法. 证明:假设收敛数列和发散数列的和数列是,且是收敛数列. n a n b n c n c 那么的的任一子数列必发散,又因为和是的子数列 n c n a n b n c 所以数列和必收敛,这与题设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原命题成立,证完. n a n b 例:证明数列发散 n n 1 数学科学学院本科学年论文 浅议数列发散的方法 8 证明:这个数列可看作是由数列和数列所组成的 n 1 n 因为数列收敛于 n 1 0 且数列是发散的数列n 由以上定理可知:它们的和数列是发散数列 n n 1 证完. (五)利用数项级数的敛散性判别数列的敛散性 我们知道,级数的敛散性(收敛于发散)是借助于它的部分和数列的敛散性定义的.反 之,数列的敛散性也可以归结为级数的敛散性.事实上,设有数列.令 n S . , 112211nnn SSaSSaSa 显然, n aaaS 21 即数列的敛散性可归结为级数的敛散性,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与研究级数的敛散性来 研究数列的敛散性. 例. 什么是发散数列,发散数列能求前项和吗?n 解:发散数列就是不能求和,对于数列就是一个典型的发散数列,当趋于无穷大nn 时,求和时没有极限的,这是发散数列的典型特点. 因为数列的前项和为,但是当时,nn 2 )1 (nn Sn n n S 即不收敛.证完. n S 数学科学学院本科学年论文 浅议数列发散的方法 9 参 考 文 献 1孙清华, 孙昊,数学分析内容、方法与技巧(上) B.武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80000-7:2019/AMD1:2025 EN Amendment 1 - Quantities and units - Part 7: Light and radiation
- 【正版授权】 ISO 17666:2025 EN Space systems - Programme management - Risk management
- 【正版授权】 IEC 60068-3-14:2025 EN Environmental testing – Part 3-14: Supporting documentation and guidance – Developing a climatic sequential test
- 校园师生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绝食减肥测试题及答案
- 甲乳外科考试题及答案
- 自律作息测试题及答案
- 桂林社工面试题及答案
- 胰腺炎考试试题及答案
- 锁骨护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云南省高校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消费品市场2025年消费者对绿色包装认知及需求调研可行性研究报告
- 台球厅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充电桩运维服务协议
- 2025至2030中国防砸安全鞋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医疗器械仓库管理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湖南省古丈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题含答案
-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课件
- 2025甘肃行政执法资格考试模拟卷及答案(题型)
- 2025-2026年秋季第一学期学校德育工作安排表:德润心田、智启未来、行塑栋梁
- 成人零基础英语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