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师范院校教学类毕业论文实施的可行性研究以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2013届师范生毕业论文为例.pdf_第1页
应用型师范院校教学类毕业论文实施的可行性研究以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2013届师范生毕业论文为例.pdf_第2页
应用型师范院校教学类毕业论文实施的可行性研究以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2013届师范生毕业论文为例.pdf_第3页
应用型师范院校教学类毕业论文实施的可行性研究以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2013届师范生毕业论文为例.pdf_第4页
应用型师范院校教学类毕业论文实施的可行性研究以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2013届师范生毕业论文为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14年第4期Journal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No4,2014 应用型师范院校教学类 毕业论文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以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2013届师范生毕业论文为例 蔡长青 (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 ,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 随着我国绝大多数师范院校应用型办学定位的提出 , 如何将高等师范教育与基 础 教 学 实 践相结合已成为师范教育工作者共同思考的问题 。 作为两者结合最好的表现形式之一的毕业论文 (设 计)如何进行改革更是大家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目前已经有部分师范院校开始尝试将教学类的毕业论 文(设计)作为师范生论文撰写必选 。 虽然,设计者用心良苦 ,但在实际论文撰写和指导过程中 ,师生面 临的困难很多 ,无法很好地完成写作任务 。 探究其中原因并寻求解决途径 ,这对今后师范生教学类毕 业论文的撰写和导师的指导均有裨益 。 关键词:高师;教学类;毕业论文 ;撰写;指导 中图分类号 :G 6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 - 402X(2014)04 - 0135 - 06 收稿日期 :2013-12-09 基 金 项 目 :本 文 系2013年 高 校 省 级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基 地 项 目 :陶 行 之 思 想 与 师 范 校 园 文 化 的 研 究 (SK2013B405)阶 段性成果之一 。 作者简介 :蔡长青(1971-),男,安徽六安人 ,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 研究方向:高等师范教育教学研究 、基础 教育教学研究及中国现代作家研究 。 百所师范院校属于学术型的只有2所: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 此文中的“毕业论文 (设计)”有时也简称为 “毕业论文”。 均指师范生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教育部2004通知中 “毕业 设 计 (论 文 )”与 “毕 业 论 文 (设 计 )”意 思 相 同 ,前 者 应 用 更 为 广 泛 。 通 常 情 况 下 ,文 科 类 的 常 称 “毕 业 论 文”;理科及艺术类的常称 “毕业设计 ”。 毕业论 文在高 校教学 过程中 发挥 的作用 与 价值十分重要, 它既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办 学水平的指标,又是评价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 力和科研能力的参照。 关于这一点,国家教育部 早在2004年就曾专门发出通知:毕业设计(论 文)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 结合的 重 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 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 1就目前全国百所 高 等 师 范 院 校 来 说 ,95%以 上 都 属 于 应 用 型 的 师范院校。 那么,作为师范专业的学生,毕业论 文中如何体现“应用”二字呢? 以往提出合格师 范毕业生“会备课、会上课、会当班主任”的标准 显 然 已 经 不 太 符 合2004年 国 家 教 育 部 关 于 毕 业论文的要求。 将教育与教学实践结合,以教学 为研究对象寻找教育规律, 总结经验, 指出不 足,为后期教学和其它教育者服务,成为新形势 下师范教育的重要课题。 这样说来,教学类的论 题无疑是个较好的实现途径。 这些论题从理论 上看也最能体现教学、 科研和实践的联系及课 题的应用价值。 因此,很多高师院校近年来毕业 论文 (设计) 大都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尝试与探 索,甚至部分院校还做出硬性规定,为了保证真 题真做,规定师范生必须做教学类的毕业论文。 从管理者初衷来看, 希望能够在毕业论文 (设 计)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知识与实 际联系的能力,这样的出发点是良好的,可是在 实际的论文指导和创作中却出现了很多与此不 和谐的地方,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师范生选做 第2期 蔡长青:应用型师范院校教学类毕业论文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教学类论文的重新思考与认识。 笔者所任职的合肥师 范学院 为安 徽省应 用 型普通本科院校,拥有近60年师范教育的办学 历史,有着优良的办学传统和社会口碑,与安徽 同类院校相比, 该院的师范生培养力量处于中 上等水平。 其中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教育专 业在校生近800人,无论在师资、教学科研还是 学生人数方面均处于学校前列,发展较为充分。 2012年起, 开始招收语文教育硕士研究生并开 展安徽省卓越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项目, 效果 良好。 自从2012年学院明确提出“师范型、应用 型”的办学定位以来,各系部十分重视师范教育 与基础教学实践的结合,及时调整办学方式、培 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其中毕业论文设计更是调 整的重中之重。 如何能在师范生所学、所好并能 驾驭的 前提下 ,科学地 设计论 题,突 出 学 校 “师 范型”、“应用型 ”的办 学定位 ,成为目 前最为 迫 切的任务。 其中文学院2013届师范生的毕业论 文设计就是本校进行尝试的第一批作品。 目前, 从这批论文的质量来看并不理想。 合肥师范学 院 文 学 院2013届 参 加 毕 业 论 文 设 计 的 师 范 生 共计141人,其中优秀仅仅有1人,比例为7。 良好等级的平均成绩为83分也是偏低的。 面 对这样的结果,我们不禁要问:论文整体成绩为 何如此平平? 论文优秀比例为何如此之低? 难道 我们的论文选题出现了问题? 应用型师范学院 教学类毕业论文设计可行吗? 一、应用型师范院校教学类毕业论文 (设计)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应用型师范院校教学 类毕业 论文 实施的 是 否可行性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学生会写,老师 会指导,两者缺一不可。 首先,先谈学生。 我们知 道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学校都要经过一定的 实习环节的训练, 其目的是将自己所学运用到 实际教学中去。 这种实习一般分为两个阶段:校 内实习与校外实习。 就笔者所在学校一般情况 校内实习4周校外实习3周, 自定位为应用型 学校以后,校外实习有所加强,由先前的3周调 整到5周。 另外增加了小学期的教育实习,大约 1个学期,就是在大三时 ,利用课余时间到实习 单位开展教学及其班级管理的活动。 与其它兄 弟院校相比, 笔者所在单位的师范生的实习时 间还是很充足的。 尽管如此, 在实际实习过程 中,由于种种原因,实习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 的时间微乎其微。 对于尚未真正涉足教学领域 的学生来说做教学类论文,实在有些勉为其难。 正是由于学生缺乏实践性知识的积累, 对于当 下基础教育现状不熟悉, 因此很难实现从教育 实践到教育理论的较好转换。 有研究表明,一个 优 秀 教 师 的 专 业 成 长 大 致 要 经 过 实 践 模 仿 、经 验自觉和自为创造三个阶段, 而大多数教师第 二、 三阶段能力的觉醒 是在实 际从教3年到5 年之后发生发展的。 2所以说,教师实践性知识 的生成与转化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缺乏实 践积累, 要想写出较高质量的教学类论文只能 是个空谈。 这一点从提交的论文选题中就可以 看出。 如“关于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法的探究”,关 于朗读教学在课堂中所表现形式无外乎就是范 读、领读、齐读、分角色读等等,这类论文选题陈 旧无新意,没有多大的研究价值。 选择这样的题 目来写,只有炒别人的剩饭,也不需要太多的基 础教育的课堂实践经验, 即便在大学课堂这种 教学法也经常被使用,平时看看便有体会,不太 可 能 有 多 大 的 创 新 性 思 考 和 建 设 性 意 见 的 提 出。 又如“人教版古代小说教学设计”,这个题目 太大,实在无法驾驭。 在进行研究之前,有很多 问题亟待解决。 如:整个人教版的古代小说篇目 一共多少篇? 小学阶段的小说与初中阶段的小 说教学设计有何不同?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是什么? 这个教学设计如何既能体现古代小说 的 共 性 同 时 又 能 体 现 出 不 同 小 说 篇 目 的 个 性 呢? 古代小说教学设计与古代诗词教学设计有 无区分和相同的地方等等, 这些都是作者需要 思考的, 对于一位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尚处于 储备期的师范生来说, 实在没有办法把握和操 作。 再如 “论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知人论世的作 用”,这样的题目猛一看,觉得挺好,主要谈论的 是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增加对作品背景性材料 的 了 解 与 认 识 融 入 课 堂 教 学 中 应 该 效 果 不 错 。 80分90分为良好等级 。 如学生各种考试及其活动与实习时间冲突 ;实习学校教师不放心及初高中学生家长对于实习生的排斥等 。 136 第2期 但仔细分析, 知人论世不仅仅存在于古诗词的 教学中,其它作品同样需要,古诗词的知人论世 与其它文学体裁的作品区别在哪里呢? 这种似 是而非针对性不强的题目,学生很难把握,即便 是研究者也难以解决这个问题。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如学生有所困惑,指导 老师能够给与及时指导,那么,学生创作困难和 不足也有可能得到某种程度的补救。 教师在实 际的指导过程中,对有些教学论文也无从下手。 并非指导老师责任心不够,不尽心尽力,其中存 在一些客观的原因不容我们忽视。 拿笔者所在文学院来说, 共计专职教师46 名,参与论文指导的教师37名。 从近 5年新进 教师的教育背景来看,90%以上都来自985、211 院校的博士,偏于年轻化。 这与学校招聘的条件 有关,要求35周岁以下的博士。 这些老师大多 直接从学校到学校,由高校学生成为高校教师, 人生经历较为简单, 普遍没有基础教育的教学 经历。 为了防止学术研究的近亲繁殖,新进教师 来源渠道比较丰富,大多为综合类、学术研究型 高校,在校读书期间没有接触教育学、心理学相 关的课程与知识,因此。 缺少教育工作者应该具 备的知识背景。 见表1 由于大多数指导教师 既没有 基础 教育教 学 实践经验又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育学等相关学 科的知识,所以在指导学生时显然力不从心。 大 多指导教师为此开始补修教育学, 与学生共同 学习。 但是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不是说通过 阅读几本教育学理论就可以获得的, 它必须通 过长期的教学积累。 正如迪宁和康纳利认为,个 人实践知识不是某种客观的和独立于教师以外 而被习得或传递的东西, 而是出自教师个人经 验的、 从个人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有意识或无意 识的信念体。 3 除教师的教育实践 、 教 学实践 比较 薄弱以 外, 教师的教育科研实践与论文指导工作也不 能够同步。 从本院教师从事的学术研究领域来 看, 大多仍停留在以往在校读书期间的研究方 向,教育科研实践知识积累也是十分薄弱。 这一 点从近2年院部标志性项目立项的名称上就可 以看出: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 学术研 究方面 老师 无法 实现将自身研究与论文指导教学工作进行有效 对接,因此,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都难以 完成指导任务。 因为大学的教学内容、 教学对 象、教 学条件 、教学环 境毕竟 与基 础 教 育 不 同 , 所以教学实践的特点与感受也不同, 教法也应 有所变化。 正如原教育部师范司副司长宋永刚 指出目前师范教育的弊端,“目前教师资格制度 有融通性,取得上面教育层次的教育工作者,可 以到下一级的学校任教,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能 教好大学的,未必能教好小学。 ” 4就从目前文 学院的教师专业构成来看, 仅仅只有两位教师 从事基础教育的教材教法的教学和研究, 较为 熟悉基础教育情况, 其它教师尚处学习与探索 阶 段,所以 ,在具 体指导 的过程 中,教 师 无 法 很 好完成论文教学任务也就不足为怪了。 毕业论文写作与指导 中存在 的问 题很快 得 到了验证。 师范生的论文成绩就是最直接的反 映。 本院师范生毕业论文最终成绩由三部分组 按照院部要求论文指导教师应有讲师以上职称 。 教师实践性知识除教师的教育实践知识 ,教师的教学实践知识以外 ,教师的教育科研实 践 知 识 也 应属 于 其 中 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 。 参见申继亮主编 :新世纪教师角色重塑 :教师发展之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58 书书书 表 摇文学院教师教育背景与工作经历调查 毕业院校工作经历 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经历 综合性大学无基础教育经历 书书书 表 摇文学院近 年标志性项目立项情况调查 年度 立项数国家社科项目教育部项目 高校古籍 整理项目 图像学视野下中 国古代人物画的 文学史意义研究 现代作家评价机 制的生成与演变 中国文论现代化 进程中的郭绍虞 经验及其意义研 究 、 谢林 艺 术 哲学研究 和 近 百年词集编纂整 理研究 ; 唐宋词选的接受 与明代词学演进 比较文学视阈下 的明清时期西传 中国小说研究 中 复 堂 全 集 点 校 和 海 篇 统 汇 校注 明代 民国时期 方志所载方言词 汇研究 、 汉 语 意识流语篇的语 言学研究 蔡长青:应用型师范院校教学类毕业论文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137 第2期 书书书 表 摇 师范生毕业论文成绩汇总 论文级别篇数比例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合计 成:指导 教师评 定成绩 、评阅教 师评 定 成 绩 (两 位评阅教师评定求平均数)、答辩成绩3部分组 成。 毕业论文最终成绩设置五个等级,优秀、良 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由于整个毕业论文的制 作过程是在院学术委员会、 质量委员会及校质 量委员会的监控体系完成的,因此,最终的毕业 论文成绩应该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从表3可以看出, 文学院2013届141名师 范本科毕业生所撰写的毕业论文经报告和答辩 后全部合格。 但等级为优秀仅有1篇, 比例为 7。 需要说明的是:这篇论文的指导教师专业 方向恰恰是基础教育研究领域, 这不能说只是 个巧合,其中有它的必然性。 而此次师范生的论 文优秀等级的比例7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 方向与非师方向)优秀总体比例3%的差距显然 较 大 ,即 便 是 良 好 等 级 (80分90分 ),平 均 成 绩也只有83分。 从总体上看,论文成绩只能说 基本呈现正态分布。 所以说,此次论文撰写及指 导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还是比较明显的, 它引发 了我们一系列思考: 应用性师范院校在论文题 目 设 计 上 是 不 是 应 该 结 合 师 生 的 实 际 情 况 ,做 一些操作性强的选题? 教学类论文的创作对于 大四学生来说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 今后的论 文设计与教学将如何做到科学设计? 采用哪些 有效途径可以达到促进或改善的目前教学类论 文创作的困境? 二、促进教学类毕业论文(设计) 实施的可行性措施与途径 第一,正确理解“教学”内涵,扩大教学研究 范围,结合实际选题。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 生的学 所组 成的一 种 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也就是说围绕人才 培养展开的师生各种活动均可以视为教学的范 畴。 它既包括教学对象也包括教学活动发生的 场所;既包括课前准备又包括课后总结;既包括 课堂教学又包括课外活动等。 因此,教学应该是 个十分宽泛丰富的活动而不应该只狭义理解为 课堂上所实施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方法。 宽泛地 理解教学,多方面多角度地考察教学研究对象, 我们就会发现有一些不错的选题。 例如2013年 文 学 院 的 毕 业 论 文 指 导 过 程 尽 管 困 难 重 重 ,但 另一方面我们也欣喜地发现有些学生论文质量 较好。 我们按照教学活动形式的不同,选题大致 分为两类:一是教法类;二是除教法类外的其他 与教学有关的研究, 如教材研究、 教学对象研 究、考试试卷研究、校园文化调查研究等。 从目 前已经评定的论文成绩来看, 其中以第一类为 写 作 对 象 的 同 学 有92名 , 良 好40名 , 约 占 44%, 第二类为写作对象的同学有49名, 良好 34名,约占70%。 两者存在的差距是显而易见。 比 如 第 二 类 论 文 设 计 中 就 出 现 了 较 多 的 有 新 意 、有价值 且实 践性较 强的论 文设计 :如 人 教 版 和 苏 教 版 初 中 语 文 教 材 文 言 文 选 编 比 较 研 究、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分析、合肥市 庐阳区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对策 以合 肥市 第四十 五中学 为 例 、近 十 年 安 徽 农 村中小学教师待遇研究以六安金寨县中小 学为 例、建国 以来人 教 版 初 中 语 文 教 材 中 外 国 文学作 品收录 变迁 研究 、安 徽 省 高 考 自 主 作文 命题研 究、近十 年 安 徽 省 语 文 中 考 文 言 文阅读命题探究等,其中后两篇论文设计由于 调 研充分 、论证严 密、结论 令人 信服 ,还 受 到 安 徽省考试院同志的关注并调取该论文存档。 另 外,值得 提出的 是,以实 践调 查为 主 的 论 文 暑 期文化课辅导暨师范生暑期教学实践,在师生 共同的努力下成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 训练计划项目。 这类优秀的论文设计为下一届 师范生论文创作提供了成功的案例。 另一类就 是笔者在文章第一部分提到存在问题颇多的论 文设计, 主要以教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就2013 级文学院141本科师范生的论文选题与成绩来 看,第二类明显优于第一类。 因为,教学方法一 类的研究论题, 对于作者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 验 的 要 求 远 远 超 过 教 材 与 实 践 调 研 等 研 究 ,也 就是说没有深厚教育理论知识和丰富教学实践 经验的积累是很难写出质量较高的教法类论文 蔡长青:应用型师范院校教学类毕业论文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138 第2期 的。 对于一个仅在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就读 了四年、 整个实习实践累计不足半年的本科生 而言,选择这样的题目毫无疑问是难以驾驭的。 虽然有些同学的论文可以开题, 但是后期创作 十分艰难,结果弄得师生均苦不堪言。 就目前来 看,应用 型高校 尚属建 设期,很 多新 问 题 、新 事 物、新现象还有待学习和研究,其中包括学校的 产学研项目还处在研究、实验的阶段,很多地方 有待完善, 加之还有部分学生由于毕业前种种 特殊情况,未能百分之百地完成教学实践任务。 因此,选择教法研究类论文就必须格外慎重了。 切不可因为评估或迎合学校办学定位不顾学生 和老师实际情况做强行要求。 关于这一点,四川 大 学 的 做 法 可 以 提 供 一 些 借 鉴 。2009年11月 15日, 四川大学正式出台了支持毕业论文改革 的意见, 开创了我国高校教育评价机制改革的 先河。 该文件极为简要,核心是提倡毕业论文多 元化:“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 在确保质 量的前提下,毕业论文(设计)可以多样化。 可以 是传统形式的毕业论文(设计),也可以是反映学 生 真 才 实 学 和 创 新 能 力 的 与 专 业 相 关 的 作 品 、 设 计、调研 报告、竞 赛取得 的成 果、参 加 科 研 训 练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取得的成果、在报 刊杂志发表的优秀文章等。 各学院要组织专家, 对多样 化的毕 业论文(设计)制 定规 范要求 和评 价标准, 经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通过后实 施,并报教务处备案。 ” 5应该说,毕业论文(设 计)本身就是师生合作完成的教 学过程 , 多样 化、灵活性的操作方法是必须的。 充分考虑教师 与学生的实际情况, 实事求是地设计一些具有 可操作性的毕业论文设计, 不在局限于某一方 面的研究, 从而使得教学类论文真正达到高质 量的要求。 因此,只要与专业相关、与社会实践 密切结 合、能激 发创新 潜能 、学生乐 于 接 受 、难 易适度、具有现实可行性的教学实践形式,都可 以作为毕业论文的形式选择。 6 第二, 采取多种途径实 施高师 教育 与基础 教育的对接,加大对于研究对象的熟悉与理解, 为创作较高质量的教学(教法)类论文做准备。 首先, 改革课程 设置, 培 养学生 的应 用能 力。 就文学院师范本科生开设的课程来看,目前 共计分为四个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 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以及集中专业实践课程, 前三个课程模块共计涉及课程近42门,其中教 学教法有6门且大多为选修课程, 与基础教育 紧密衔接只有4门课程,因此,仅从师范生在校 所学习的教学课程来看, 远远不能满足教学论 文创作的需要。 高校教学与基础教学存在着较 为严重的脱节现象, 其原因在于虽然我国目前 正大力建设应用型高校, 但是因为它们大多脱 胎于学术型教育, 由于惯性思维方式和教育体 制,我们的课程设置基本是延续以往的做法,没 有真正按照社会人才结构和人才市场需求来培 养学生。 因此,改革课程设置,增加师范技能训 练课, 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成为当下师范教育之 急需。 另外,高度重视第二课堂对学生“应用能 力 ”的强化 和提升 作用 ,以活动 的形 式 ,精 心 组 织师范生技能竞赛,“三字一话”大赛,为学生创 设最佳实践情境, 使得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不 断提高。 加强校内授课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教学 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在书本之外引进更多 更丰富的现场教学经验, 有效促进师范生教学 知识与技能的迁移与发展。 7(P2438-P2448)对于师范 生的课程设计来说, 要高度重视学生主体性参 与,加强其教学实践知识的获得,为其教学技能 的提升做准备。 其 次 ,加 强 教 师 研 修 ,利 用 合 作 课 题 ,建 立 双导师制度。 大力倡导教师中小学挂职锻炼,了 解基础教育现状和发展,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论 文指导能力。 尝试在本地中小学建立教师教育 合作育人实验区,逐步完善校外实习基地,为教 师提供实践研修的平台。 鼓励本院教师与实验 区的教育管理、研究及其教学人员合作,重点围 绕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相衔接问题, 开展 教育类课题立项研究。 并以此为基础,吸纳师范 生参与课题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研究性的学习 能力,在教研探索中提高自我认识。 突破了以教 师个体劳动(小农经济型)和“机械化灌输标准 化考试”(工业流水线式)为基础的传统模式, 8 促进了教学科研的一体化, 进而带动了课程 教学实践的一体化开发, 推动教学科研健康 可持续发展。 注重打破学校的边界、 课堂的边 界 、教师隶 属的 边界,积 极开展 多项 活 动 ,聘 请 校外教师成为我院兼职教授,实行双导师制,共 同指导毕业论文, 使师范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更 加靠拢基础教学一线,更加接近课堂教学实际。 蔡长青:应用型师范院校教学类毕业论文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139 第2期 (上接第127页) Reflection and Sugges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Textbooks ZHOU Shuo (Guangdong Education Institute, Guangzhou 510303)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textbook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eriods: the preliminary model of the Soviet Union period, forming period, prosperous period and reconstruction period. It has gone through the process of simulation, formation, prosperity, re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Concluding the ex- periences in compiling and writing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textbooks will contribute to the production of more adaptive textbooks which are more suitable for teaching and which have typical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literary theory; textbook; experience; suggestion 鼓励高级职称的教师与中小学联合建立名师工 作室共同开展教学研究, 真正达到课内课外相 结合、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为了 确保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有效对接, 健全实 践教学体系, 建立相关制度使之长期化是十分 必要的。 以此确保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第一课 堂 和 第 二 课 堂 相 融 通 的 教 学 目 标 能 够 实 施 ,为 创作较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论 文(设 计)工 作 的 通 知(教 高 厅 200414号)EB/OL. /upload/files/zxwd/jgt200414.pdf. 2洪早清.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探索与思考 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2,(10). 3加 康 纳 利 ,克 兰 迪 宁 , 中 何 敏 芳.专 业 知 识 场 景中的教师个 人 实 践 知 识 J.华 东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教育科学版 ),1996,(2). 4教 师 资 格 证 或 破 除 终 身 制 EB/OL. http:/news.zj. com/detail/669813.shtml 5四 川 大 学.关 于 坚 持 “高 质 量 、多 样 化 ”原 则 进 一 步 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 补 充 意 见 EB/OL. /news/cdxw/webinfo/2009/10/ 1255410894310718.htm. 6胡成.本 科 毕 业 论 文(设 计)的 悖 论 与 改 革 J.长 春 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1). 7DUCHARME E,DUCHARME M,DUNK IN M. Teacher Educati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