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章 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2,内容提要 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第二节 长期待摊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第三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第四节 生产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3,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概述 要素费用分配的原则 要素费用分配的方式,4,要素费用分配的原则,费用要素分配的一般原则可概括为:凡是属于直接费用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属于间接费用经汇集与分配后,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对于基本生产车间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且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费用,如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产品生产工人的薪酬费用等,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并直接记入或分配记入有关产品成本明细账(各成本计算对象)的相关成本项目中。 凡是能够根据原始凭证直接认定是某种产品所消耗的费用,应直接记入该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相关成本项目,凡是几种产品共同耗用,不能直接确认各该产品消耗数额的费用, 则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几种产品中进行分配,根据分配结果登记有关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相关成本项目。 对于基本生产车间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费用(如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用)以及间接用于产品的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费用)应先记入“制造费用”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有关费用项目,然后通过一定的分配程序,转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及所属明细账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5,要素费用分配的原则,对于用于辅助生产的费用,应视情况处理:1)若辅助生产车间设有“制造费用”明细账,其费用处理比照上述基本生产车间费用的处理办法。2)若辅助生产车间未设“制造费用”明细账,则对于直接或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各项费用,均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及所属明细账的相关费用项目。辅助生产费用应按其用途、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 对于各项间接计入费用,应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分配。 对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期间费用,应记入“销售费用”等账户,期末转入“本年利润”。,6,费用要素分配的方式,要素费用的汇集与分配,是通过编制费用要素分配表来进行的。 要素费用分配表的编制,应根据成本核算的体制、 凭证的份数以及传递程序等具体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企业实行一级成本核算体制时, 应由财会部门来编制; 企业实行两级成本核算体制时,则是由各车间的成本会计人员来编制。 要素费用分配表不论由谁来编制, 其编制的要求和基本方法是一样的。,7,费用要素的分配程序,( )根据发生费用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 编制费用分配表或费用汇总分配表,并编制记账凭证; ( 2 )根据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成本明细账; ( 3 )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成本类总账。,8,(一)材料费用的内容,二、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A、材料费用的归集,9,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二)影响材料费用归集的因素 1、 材料消耗数量的确定 (1)连续记录法(永续盘存制) 连续记录法也叫做永续盘存制,它是指每次收入、发出材料时,都根据有关收发材料的原始凭证将材料收入和发出(消耗)的数量记入材料明细账,材料消耗的数量是根据发出材料的原始凭证确定的,在材料明细账中能够随时计算出材料结存数量。,期末结存数量期初结存数量本期收入数量 本期发出数量,“领料单” “限额领料单” “领料登记簿“ “假退料”,10,(2)盘存计算法(实地盘存制) 盘存计算法也叫做实地盘存制,它是指每次材料发出时,都不作记录,材料消耗(发出)数量是根据期末实地盘点确定结存数量以后,倒挤出来的。,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材料发出数量期初结存数量本期收入数量期末结存数量,11,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2、消耗材料价格的计算 (1)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业 先进先出法:假定先购入的材料先消耗,因此,消耗材料按先购入的各批材料的实际价格计价。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采用先进先出法,结存材料的价格要高些,消耗材料的价格要低些。,12,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加权平均法:以数量为权数计算材料的实际平均单价,消耗材料和结存材料的价格相同。移动加权平均法与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原理相同,前者随时计算出材料实际的平均单价,计算的工作量较大,后者月末一次计算全月实际的平均单价,可以简化材料核算工作。 个别计价法:也称分批实际法,或个别辨认法,它只适用于整批购入、整批发出,或整批购入,分批发出,并能分清批次的材料,或少量单独保管的贵重材料,实际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13,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2.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企业 采用计划成本计价组织材料核算时,消耗材料仍应当是其实际成本。材料实际成本等于材料计划成本加上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差异时(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与计划成本相加;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差异时(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与计划成本抵减(即加上一个负数)。企业应当正确计算消耗材料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将消耗材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14,基本生产 部门发生 的费用,生产部门 组织管理 发生的费用,管理部门 发生的费用,(三)材料费用归集的内容,确定要素费用的分配去向,15,将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料、主要材料、燃料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大额辅助材料,直接计入或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直接材料”成本项目中 产品形成的小额辅助材料及基本生产车间的机物料消耗,应先按照发生地点归集,记入“制造费用”账户,再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辅助生产车间的各种材料费用,原则上比照基本生产车间进行处理,但可采用简化办法,全部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企业管理部门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材料费用记入“管理费用”账户 产品销售过程中的各种材料费用,记入“销售费用”账户,(三)材料费用归集的内容,16,B、材料费用的分配 (一)材料费用分配的程序 确定要分配的总额(即要分配什么) 确定分配对象(即要分给谁) 确定各分配对象的分配标准(即按什么依据分配) 计算分配率 计算某分配对象应负担的数额,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7,材料费用的分配 对于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和主要材料,能分清领用对象的,要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计入有关产品成本的“原材料”成本项目。但实际工作中,有的原料和主要材料为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对于这些共同费用,要采用适当的标准在这几种产品间进行分配后,再计入各产品成本。,18,产品产量,产品重量,产品体积,定额费用,分配标准,定额耗用量,(二)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19,4.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 3.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 2.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 1.原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共同材料费用分配的方法?,(二)材料费用 的分配方法,20,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二)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 1、重量分配法P55 重量分配法,是以各种产品的重量为标准来分配材料(燃料)费用的方法。,21,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2、 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P54 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是以各种产品的材料消耗总定额为标准,来分配直接材料费用的方法。,22,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3、系数分配法(标准产量比例分配法) 系数分配法,是将各种产品的实际产量按照预定的折合系数折算为标准产量,以标准总产量(总系数)为分配标准来分配直接材料费用的方法。 (1)选择标准产品。 (2)计算各产品的系数。,23,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3)计算总系数(标准总产量)。 (4)计算费用分配率。 (5) 计算各种产品应分配费用。,24,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三、分配结转直接材料费用的账务处理 P56、57 在直接材料费用项目中,耗用的材料和燃料费用,应当将直接计入和分配计入的费用合并编制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原材料,借: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材料成本差异,25,外购动力费用是指企业从外部购入的电力、蒸汽、热力等所支付的费用,本企业自产的动力不包括在内。,五、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26,1基本生产车间耗用的动力 基本生产车间耗用的动力按用途,可分为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生产工艺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 (1)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工艺动力用电,属于直接燃料及动力,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和相应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如果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未单独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发生的动力费用则记入“制造费用” 科目及明细账有关科目。 (2)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则记入“制造费用”总账和所属明细账进行归集。月末分配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和相应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27,2.辅助生产车间耗用的动力 (1)直接用于辅助产品生产工艺动力用电,应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和相应产品或劳务的明细账的“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用于辅助生产车间照明用电先记入“制造费用”总账和所属明细账进行归集。月末分配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和所属明细账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 (2)如果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产品、而且辅助生产车间规模较小、辅助产品或劳务单一时,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可不设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科目,辅助生产车间耗用所有电力直接全部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和相应的明细账。,28,3.销售机构、行政管理部门耗用的电力 销售机构、行政管理部门耗用的电力,不计入产品成本,而应分别记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总账和所属明细账,作为期间费用转入“本年利润” 账户,冲减当期损益。,29,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方法 (以外购电力为例),对于各车间、部门耗用的电力,都有电表加以计量。 因此,各车间、部门应分配的电费应按下式计算: 每度电费 支付的外购电费总额 分配率 各车间、部门耗用的外购电力度数总和 某车间、部门 该车间、部 每度电费 应分配的电费 门用电度数 分配率 对于生产车间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电力, 由于不能按产品分装电表计量其耗用的数量,因此, 一般采用工时的比例(实际工时或定额工时)进行分配,其计算公式如下; 某车间产品用 生产产品用电度数每度电费分配率 电力费用分配率 该车间产品的生产工时之和 某产品应分 该产品的 该车间产品用 配的电费 生产工时 电力费用分配率,30,外购动力费用分配的举例 某企业本月份共支付外购电力费用360 000元,根据各车间、 部门的电表所计量的用电度数为900 000度。根据各车间、 部门用电的数量及有关产品的工时资料,编制的“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见下页表。,31,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 200X年8月,接下页,32,接上页,根据“动力费用分配表”中的数字,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87 500 辅助生产成本 乙产品112 500 制造费用 20 000 管理费用 8 000 贷:银行存款 360 000,33,分配结转外购动力费用的账务处理,借: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34,工资费用的分配,一,二,工资性支出的分配,六、工资及工资性支出的归集与分配,35,工资总额的组成,奖金,计件工资,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计时工资,特殊情况下 支付的工资,工资总额的组成,36,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费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1)对已做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工资,(2)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岗位)工资,(3)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学徒的生活费),(4)运动员体育津贴,37,(1)实行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 超定额计件等工资制,按劳动部门或主管部门批 准的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工资,(2)按工作任务包干方法支付给个人 的工资,(3)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 给个人的工资,计件工资:指按职工所完成的工作量和计件单价计算支付的劳动报酬。,38,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生产奖,劳动竞赛奖,节约奖,节约奖,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其他奖金,39,津贴和补贴是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加班加点工资是指按规定支付的加班工资和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包括:(一)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二)附加工资、保留工资。,40,1、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的计算,考勤记录,产量与工时记录,其他记录,工资核算 的原始记录,(一)工资费用的分配,41,月薪制,计时工资,日薪制,42,在月薪制下,计时工资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付月计时工资月标准工资缺勤天数x日工资率病假天数x日工资率x扣款率,或:应付月计时工资实际出勤天数x日工资率病假天数x日工资率x(1-扣款率),43,注 意,式中的日工资率可简单按每月30天计算,也可按全年扣除法定节假日后的月平均天数计算,目前在我国约为20.83天(365天扣除104个双休日和11个法定节假日,再除以12而得)。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时,出勤期间的节假日照付工资,缺勤期间的节假日照扣工资。按20.83天计算日工资率时,节假日不算、不扣工资。,44,举例,职工周颖月标准工资为900元,2002年10月份缺勤4天( 缺勤期间有星期日2天),10月份有3天节日,8个休息日, 其计时工资的计算结果如下: (1)按20.83日计算日工资率,按缺勤日数扣月工资 900 日工资=43.21(元) 20.83 应付计时工资=900-243.21=813.58(元) 在上述计算应付计时工资时,缺勤天数用的是天, 这是因为采用这种方法计算日工资时,缺勤期间若有星期天或节假日要照付工资,所以,在缺勤期间有星期天或节假日也不扣工资。,45,举例,依前例,职工周颖月标准工资为900元,2002年10月份缺勤4天( 缺勤期间有星期日2天),10月份有3天节日,8个休息日。 (2)按30日计算日工资率,按缺勤日数扣月工资 日工资 = 900 / 30 = 30(元) 应付计时工资=900-430=780(元) 在本例计算应付计时工资时,缺勤天数用的是天, 是因为采用这种方式计算日工资时,缺勤期间如果有节假日和星期天也扣工资。,46,在日薪制下,计时工资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付月计时工资出勤天数x日工资率,PA:上式中的日工资率的计算与在月薪制下的计算方法相同,47,个人计件工资,计件工资,集体计件工资,48,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注意,完成的产量中如果有废品,若是料废造成的,即材料本身质量原因造成的,应照常付工资;若是工废,即工人本人过失造成的,不但不能付工资,而且还会向过失人索取赔偿。,49,产品的计件单价还可按下列公式计算:,计件单价工时定额x小时工资率,50,举例,例如,职工李宏伟10月份加工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100件,乙产品85件。验收时发现甲产品料废5个,工废4 个。该职工小时工资率为6元,制造甲产品定额工时为1小时,乙产品为2小时。 要求计算李宏伟本月份应得计件工资。 甲产品计件单价=16=6(元) 乙产品计件单价=26=12(元) 应付计件工资=(100-4)6+8512=1596(元),51,集体计件工资与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相同。不同之处是:集体计件工资还要在集体内部各工人之间按照贡献大小进行分配。通常可按每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数(或工时数)的乘积作为标准进行分配。.,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52,举例,由4名等级不同的工人组成的小组,本月份完成合格品产量 200件,计件单价每件18.48元。其余资料见表5-10。 集体应付计件工资 200 18.48 = 3696(元) 计件工资分配率 = 3 696 / 2 464 =1.5 则每位职工应付计件工资的计算结果如下:,53,2、工资费用的结算与分配,工资结算单,工资结算汇总表,工资结算,54,工资费用的分配,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运输车间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例:见教材p21,55,借:基本生产成本 甲产品 乙产品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运输车间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例;见教材p23,(二)其他工资性支出的分配,56,折旧、利息、税金和其他费用的核算,其他费用的核算,税金的核算,利息费用的核算,折旧费用的核算,57,第三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概述,一,辅助生产费用的概念,辅助生产的种类,核算应设置的账户,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58,一、辅助生产费用概述,.辅助生产及辅助生产费用的概念,.辅助生产的种类,单品种辅助生产,多种产品的辅助生产,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为此发生的费用即辅助生产费用。,59,.辅助生产费用核算应设置的账户,辅助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通过 “辅助生产成本” 账户进行的,并按车间及产品或劳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 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单位发生的制造费用,有两种归集方法:一是在“制造费用”总分类账户下,按照辅助生产单位设置制造费用明细账,归集辅助生产单位发生的制造费用以后,月末再分配转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及所属的明细账;一是直接计入或分配计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及所属的明细账,在“制造费用”总分类账户下不设置辅助生产单位的制造费用明细账。,60,“辅助生产成本” 应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立明细账、账内按 照费用项目设立专栏或专户,分别反映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各, 项费用。提供多种产品或劳务的,除按车间分别设置外,还应按各种产 品或劳务设置明细账。格式见下页表,辅助生产成本,月中归集辅助生产车间 发生的各项费用,月末将归集的辅助生产车 间各项费用分配转入各受 益部门,61,“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借方:辅助生产车间内发生的直接费用 辅助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活动而发生的各间接费用 从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分配转来的费用; 贷方: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登记 结转完工入库的自制材料、工具、模具等的成本 向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基本生产车间、行政管理部门等受益单位分配转出的劳务成本。 期末若有余额,应在借方,表示辅助生产车间在产品的成本。,62,表1 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车间:修理车间 年 月 单位:元,63,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是将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费用,根据有关的付款凭证、转账凭证和各种费用分配表做以下会计处理;同时按费用的项目,分别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借:辅助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累计折旧 预提费用 银行存款等,64,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各项费用中,直接用于辅助生产,并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应根据有关凭证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及所属有关明细账的借方。如果是某种产品或劳务直接耗用的费用,应直接记入该种产品或劳务的“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相关成本项目;如果是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直接费用(如材料费),则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后记入这几种产品或劳务的“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相关成本项目。 对于直接用于辅助生产,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如辅助生产车间机器设备折旧费等),以及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费用,可通过“制造费用”账户及所属的明细账核算或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各个专栏中(不设“制造费用”账户及所属明细账时,“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应设置间接费用专栏)。,65,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企业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在按辅助生产车间分别进行归集后,月末需采用一定的方法将其在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由于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产品和劳务的种类不同,其费用分配和结转的程序也不同。 如果辅助生产车间是生产产品的,如自制材料、工具模具等,在这些产品完工后,应将其成本从“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转入到“原材料”或“低值易耗品”等账户中。 对于提供水、电、修理、运输等产品或劳务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在归集后,应根据各受益部门的耗用量,在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分配后转入“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66,1,2,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法,代数分配法,3,三、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因为企业进行的辅助生产是为基本生产和其他部门服务的,根据受益原则,其发生的费用应由各受益部门承担,也即应将辅助生产发生的费用向各个受益部门进行分配。,顺序分配法,67,该辅助生产部门归集的费用,该辅助生产部门对外提供的劳务总量,=,该收益对象 接受劳务量,辅助生产费用 的直接分配率,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1、直接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是将辅助生产单位发生的费用(产品或劳务的总成本)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受益对象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分配结转比较简单,但由于各辅助生产单位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和劳务没有相互分配费用,当各辅助生产单位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和劳务成本差额较大时,会影响分配结果的准确性。,68,案例1: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基本案情M公司有供水、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等部门提供服务,因此,两车间共发生费用分别是20650元和47400元。 产品、劳务供应情况M公司供水、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供应产品和劳务数量祥见表1 账户设置该企业的产品生产成本设“直接材料”、 “燃料及动力”、“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四个成本项目;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直接计入“本”科目。 核算要求采用直接分配法计算各受益部门应承担的辅助生产费用,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69,表1 产品、劳务供应情况表,70,会计处理,供水车间费用分配率=20650(413000-100000) =0.066 基本生产车间应承担水费2050000.066=13530(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承担水费=800000.066=5280(元) 专设销售机构应承担水费=280000.066=1840(元) 供电车间费用分配率=47400(230000-30000)=0.237 基本生产丙产品=1030000.237=24411(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承担电费=800000.237=18960(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承担电费=120000.237=2844(元) 专设销售机构应承担电费=50000.237=1185(元) 实际工作中,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是通过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进行的,本例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表2。,71,表2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 200 年月,72,根据表2,应编制下列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 24411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32490 管理费用 8124 销售费用 3025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20650 供电 47400,直接分配法一般适宜在辅 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劳 务、作业不多,不进行 费用的交互分配,对辅 助生产成本和企业产品 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采 用。,73,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2、顺序分配法 又名阶梯法,是指将各辅助生产车间按施惠和受益的多少按顺序排列,施惠最多,受益最少的排在最前,先将费用分配出去;施惠最少,受益最多的排在最后。分配费用时,前者分配给后者,而后者不分配给前者,后者的分配额等于其直接费用加上前者分配转入的费用之和。 特点:排在前面的辅助生产车间不承担排在它后面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74,顺序分配法程序,75,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3、一次交互分配法 也称为交互分配法,它是先根据各辅助生产单位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费用分配率(产品或劳务的单位成本),在各辅助生产单位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 再将交互分配以后辅助生产单位的全部应分配费用(即交互分配前的待分配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应负担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按提供劳务的数量,在辅助生产单位以外的各受益对象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76,一次交互分配法程序,第一步:交互分配,某辅助生产部门归集的费用总额,该辅助生产部门提供的劳务总量,该辅助车间耗用量,=,某辅助生产车间 分配额,=,交互分配率,交互分配率,77,第二步:对外分配 某辅助生产车间实际费用=交互分配前费用+交互分配转入费用 -交互分配转出费用 对外分配率= 某受益对象分配额=该受益对象耗用量对外分配率,一次交互分配法程序,实际费用,该辅助生产部门 提供的劳务总量,分配给其他辅助 部门的数量,78,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4、代数分配法 代数分配法,是先根据数学上解联立方程的原理,计算出辅助生产单位产品和劳务的实际单位成本,再按照产品或劳务的实际供应量和实际单位成本,在全部受益对象之间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79,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5、计划成本分配法 计划成本分配法,是先按辅助生产单位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和实际供应量,在全部受益对象之间分配生产费用; 再计算和分配辅助生产单位实际发生的费用(待分配费用加上辅助生产单位内部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入的费用)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费用的差额,即辅助生产单位产品或劳务的成本差异的方法。,80,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练习与思考 1、【判断题】采用交互分配法时,对外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应该为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时转入的费用。 ( ) 2、【判断题】采用计划分配法,各种辅助生产费用只分配一次,且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早已确定,故计算更加简化。 ( ),81,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比较,82,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比较(续),83,第四节 生产损失的归集与分配,一、生产损失概述 二、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三、停工损失的归集与分配,84,一、生产损失概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水平、材质、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原因,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损失,其中与产品生产直接有关的损失,称为生产损失,主要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如果生产损失的数额较小,为了简化成本核算的工作量,可不进行核算;但若生产损失的数额较大,为了控制其发生的数额,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也可在产品成本计算中增设“废品损失”、“停工损失”项目,对其进行核算。,85,(一)废品及其种类,1.废品的概念 废品,是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复后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和产成品。包括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废品和入库后发现(由于生产加工过程造成)的废品。,二、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86,不可修复废品,可修复废品,可修复废品是指在技术上能够修复,而且所耗修复费用在经济上合算的废品(两个条件均需同时具备)。,不可修复废品是指在技术上不能修复,或者虽可修复但所耗修复费用在经济上不合算的废品(两个条件只需具备其一)。,废品按其修复的技术可能性和修复费用的经济合理性,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两种。,2.废品的种类,87,工废品,料废品,料废品是指由于材料质量、性能不符合要求而产生的废品。,工废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加工原因如操作方法不当、看错图纸等造成的废品。,废品按产生的原因,分为料废品和工废品两种。,2.废品的种类,88,(二)废品损失的概念及种类,1.废品损失的概念: 废品损失,是指因为产生废品而形成的损失。,2.废品损失的种类:包括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和可 修复废品的修复损失,其中: 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构成:报废产品的成本,扣除 残料残值以及过失人的赔偿后的净损失。 可修复废品的修复损失构成:返修过程中发生的修复费 用,扣除残料残值以及过失人的赔偿后的净损失。,89,M公司铸造车间在生产过程中,质量检验员发现100件铸件硬度不够、10件铸件出现裂纹,经技术部门鉴定上述100件铸件硬度不够已无法进行修复予以报废;另有10件铸件出现砂眼和气孔,需要返工补焊。无论是产品报废还是返工修复都额外的加大了企业的支出,造成损失。企业应加强对产品的质量管理,财务部门也应该对这些生产损失进行核算。生产损失主要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90,1.,3.,不需要返修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其降价损失不作为废品损失,在计算损益时体现 。,产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害变质的损失,属于管理上的问题,作为管理费用处理 。,在产品出售以后发现的废品所造成的一切损失,作为管理费用处理 。,请注意! 以下不做废品损失处理,91,(三)废品损失核算应设置的账户,为了全面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发生废品损失的情况,加强废品损失的控制管理,应设置“废品损失”账户进行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同时在“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增设“废品损失”成本项目 。对废品发生较少的企业可以不单独核算废品损失,也不设置“废品损失”账户。 当月的废品净损失全部由当月的完工产品负担,在产品不负担废品净损失。,92,废品损失,归集发生的废品损失,转入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归集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包括:修复废品发生的: 直接材料费用 直接人工费用 制造费用,结转废品的残料残值 结转过失人的赔偿,将废品的净损失转入 合格品成本,93,1、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计算,为了归集和分配不可修复废品损失,必须首先计算废品的生产成本,然后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应收赔偿款,确定废品净损失,再将净损失计入该种产品的合格品成本中。 由于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是同合格品成本混在一起发生的,所以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加以划分确定。计算方法可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也可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按实际成本计算) 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按定额成本计算),(四)废品损失的计算,94,(1)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按实际成本计算),这种计算方法是通过按成本项目将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在合格品和废品之间进行分配,来求出废品的生产成本。当原材料在生产开始就一次投入时,材料费用可按合格品与废品的数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若是随着生产进度陆续投入的,则可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废品折合成合格品的数量进行分配。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可按合格品和废品的生产工时比例进行分配。,95,在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情况下,不可修复废品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费用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合格品数量+废品数量) 废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废品数量材料费用分配率 人工费用分配率=人工费用总额(合格品生产工时+废品生产 工时) 废品应负担的人工费用=废品生产工时人工费用分配率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合格品生产工时+废品生产工时) 废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废品生产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此方法的计算比较符合实际,但核算工作量较大,且必须等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实际生产费用汇总以后,才能计算和结转废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影响成本核算的及时性。 例:P95,96,(2)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按定额成本计算),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的方法是指按废品的数量、各项消耗定额及计划单位成本计算不可修复废品成本的方法。此方法不考虑废品实际发生的费用,定额费用与实际费用的差额全部由合格品负担。 此方法核算简便、及时,克服了按实际成本计算方法的缺点,而且便于分析和考核废品损失和产品成本,但该方法要求企业必须具备比较准确的定额成本资料。因此,该方法一般适用于定额资料比较完整、准确的企业。 例:P96,97,可修复废品损失是指废品在返修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例:某单位一车间3月份在生产甲产品过程中发现可修复废品2件,当即进行修复,其间耗用直接材料200元,直接人工50元,制造费用50元,向过失人索赔100元。,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200+50+50=300(元) 可修复废品净损失=300-100=200(元),2、可修复废品损失的计算,98,(五)废品损失的账务处理,1、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账务处理,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成本 借:废品损失XX产品 贷:基本生产成本XX产品 收回废品残值 借:原材料 贷:废品损失XX产品 将废品净损失转入生产成本 借:基本生产成本XX产品 贷:废品损失XX产品,99,2、可修复废品损失的账务处理,结转修复费用 借:废品损失XX产品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 收回过失人赔款 借:其他应收款 贷:废品损失XX产品 将废品净损失计入成本 借:基本生产成本XX产品 贷:废品损失XX产品,100,注:可修复废品在返修以前所发生的费用,不属于废品损失,因此,应保留在“基本生产成本”账户,不必转入“废品损失”账户。对于返修时发生的料、工、费等修复费用,应根据费用分配表及有关凭证,借记“废品损失”账户,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和“制造费用”等账户。若有回收废品残料和应收赔偿,应借记“原材料”、“其他应收款”等账户,贷记“废品损失”账户。然后,将废品的净损失从“废品损失”账户的贷方转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 在废品较少的企业,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可以不设“废品损失”账户,废品损失包含在当月合格品成本中。此外,废品损失通常由本期完工产品负担,期末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不分配废品损失,这样有利于划清成本界限,便于加强成本控制。,101,废品损失案例,基本案情M公司铸造车间在产品质量检验中,发现10件阀门铸件,出现不同程度的砂眼、气孔和飞边。祥见下页表1: 废品通知单;,废品通知单,1、可修复废品损失案例,102,表:1 废品通知单 车 间:铸造 工程:2 编 号: 66-236 生产小组:6 机床:5 开工日期:2005/5/12 检验员:陈渊馨 生产组长:王剑法 责任人:王军隆,103,案例分析 经技术部门鉴定铸件的缺损情况,砂眼可通过填加填补剂、气孔可通过补焊、飞边通过打磨等措施修复,修复费用较少应为可修复废品。废品应进行修复。 修复支出 修复A铸件实际耗用材料500元,实际耗用工时200小时,小时人工费用分配率为4.56元,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为2.50元,修复过程中回收残料(已入库)10元,应由废品责任人王军隆赔偿100元。 核算要求 归集修复费用,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104,会计处理,1计算并归集修复费用: 直接材料=500(元) 直接人工=2004.56=912(元)其中:工资800元, 福利费112元 制造费用=2002.5=500(元) 合 计=1912(元) 编制归集修复费用会计分录: 借:废品损失-铸造车间(A铸件) 1912 贷:原材料 500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800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112 制造费用 500,105,2结转残料残值及责任人赔偿,编制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10 其他应收款 100 贷:废品损失-铸造车间(A铸件) 110 3计算并分配废品净损失: 废品净损失=修复费用残料残值责任人赔偿 =1802(元) 编制分配废品净损失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A铸件) 1802 贷:废品损失-铸造车间(A铸件) 1802,106,需要指出:可修复废品返修 以前发生的费用,在“基本生 产成本” 账户及相应明细账 中,不必转出,因为它不是 废品损失;修复完成继续正 常加工发生的费用也不是废 品损失应计入“基本生产成 本” 账户及相应明细账。,107,M公司铸造车间在产品质量检验中,发现10件铸件硬度不够。经技术部门鉴定系配制浇注铁水的成分比例发生错误。以上铸件在技术上已无法修复,予以报废。 本月生产B铸件4000件,其中合格品生产工时为11 7000小时,废品工时为3000小时。B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所列合格品和废品的全部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2000000元;直接人工121200元;制造费用72000元,共计393200元。废品残料回收入库价值1200元。该铸件所需原材料在生产开工时一次全部投入。 要求计算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确认废品损失,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2、不可修复废品损失案例,108,会计处理,(1)计算并结转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由于原材料在生产开工时一次全部投入,故直接材料费用按合格品和废品数量的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 废品的直接材料费用: 2000004000105000(元) 废品的直接人工费用: 12120012000030003030(元) 废品的制造费用: 7200012000030001800(元) 根据上列计算结果编制废品损失计算表。见下页表2。,109,表3-23 废品损失计算表 车间名称:基本车间 2005年5月 产品名称:B铸件 废品数量: 100件 单位: 元,110,根据上页废品损失计算表,编制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借:废品损失-铸造车间(B铸件) 9830 贷:基本生产成本(B铸件) 9830 (2)结转残料残值,编制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1200 贷:废品损失-基本车间(B铸件) 1200 (3)分配废品净损失,编制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B铸件) 8630 贷:废品损失-基本车间(B铸件) 8630,111,三、停工损失的归集与分配,(一)停工损失的含义 停工损失是指企业、生产车间或班组由于各种原因停止生产而造成的损失,包括停工期内支付的工资、计提的福利费以及应负担的制造费用等。,112,企业停工的原因多种多样,如停电、待料、机械故障、机器设备修理、发生自然灾害以及计划降低产量等,都可能引起停工。停工的时间有长有短、范围有大有小。为了简化核算,停工不满一个工作日的,可以不计算停工损失。停工损失的计算范围和时间起点,可由企业或企业的主管部门规定。 企业在停工期间所发生的停工损失应由开工生产的产品负担,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但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停工损失和由于计划降低产量而使主要生产车间连续停产一个月以上或整个企业连续停产十天以上所造成的停工损失,按制度规定应转入营业外支出。此外,过失单位、个人或保险公司的赔款,应从停工损失中扣除。发生停工时,有关部门应填列“停工报告单”,注明停工的原因、时间、范围、过失单位或个人等事项。“停工报告单”经会计部门审核后,可作为停工损失核算的原始凭证。,113,(二)停工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应设置“停工损失”,同时,在产品生产成本明细账中增设“停工损失”项目。“停工损失”账户应按车间设置明细账,账内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该账户的借方归集本月发生的停工损失;贷方登记应由过失单位、个人或保险公司赔偿的款项以及分配结转的停工损失;月末除跨月继续停工,其停工损失不予结转外,该账户一般无余额。 对发生的停工损失,应区别不同的情况进行核算,其账务处理如下:,114,1、对于季节性生产或固定资产大修理而发生的停工期间的费用,可采用预提或待摊的方法,由开工期间的产品成本负担,在“制造费用”账户中进行核算,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 2、发生停工损失时,根据费用分配表及有关凭证,作: 借:停工损失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 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制造费用,115,3、应向过失单位、个人或保险公司收取的赔款,作: 借:其他应收款 贷:停工损失 4、对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因计划降低产量而使主要生产车间连续停产一个月以上或整个企业连续停产十天以上所造成的损失,应作: 借:营业外支出 贷:停工损失,116,5、月末,将停工净损失,按一定的分配方法和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中的“停工损失”项目,应作: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贷:停工损失 6、对于计划降低产量而使企业主要生产车间连续停产不满一个月,而下个月准备继续停工的损失,本月可不予结转,到下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结转,转入“营业外支出”或“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 在停工损失较少的企业,为了简化核算,可以不设置“停工损失”账户,而将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直接记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营业外支出”等账户,不单独进行停工损失的核算。,117,练习与思考 1、【判断题】废品损失包括实行包退、包换、保修“三包”企业在产品出售以后发现废品时所发生的一切损失 。 ( ),118,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的内容,一,制造费用的概念,制造费用的组成,核算应设置账户,制造费用的归集,制造费用的分配,119,一、制造费用的内容,.制造费用的概念,制造费用是指企业的各个生产单位(包括车间和分厂)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第五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20,.制造费用的组成,间接用于产品 生产的费用,直接用于产品 生产但未专设 成本项目的费用,生产单位用于 组织和管理生 产的费用,机物料消耗,车间生产用房屋及建筑物的折旧费、修理费、租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高速公路建设用摊铺机设备租赁合作协议
- 2025版轻钢活动板房建设合同协议
- 2025典当行股份转让与跨境业务拓展合作协议书范本
- 贵州省纳雍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度外墙真石漆智能化施工承包合同协议
- 2025房地产与文化产业园合作开发协议
- 2025年度财务人员薪酬福利调整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陵园墓园消防安全检查及维护合同
- 2025版砌墙工程节能评估与认证合同
- 2025版农业用地流转合同样本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KTV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
- 中资企业在非洲的安全风险应对策略与启示
- 2025年高考(陕西、山西、青海、宁夏卷)历史真题及答案
- 中职中专入学开学第一课正视职业教育开启未来征程课件
- 劳动课洗衣服课件
- 护士急诊重症外出学习汇报
- 2025年期货高管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黑龙江省肇源县卫生系统招聘考试(护理学专业知识)题含答案
- 2025年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英语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