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 方 园 艺 2 0 1 2 ( o 7 ) : 1 7 7 1 7 9 食用菌 不同基质配方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研究 李 月 梅 ,采 俊 香,牛 瑞 青 ( 山西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山西 临汾 0 4 1 0 0 0 ) 摘要 : 对 5个杏鲍菇栽培料配方进行 工厂化栽培试验 , 以 筛选 出适 宜工厂化袋栽栽培 的优 质配方。结果表明: 配方 2( 棉籽壳1 6 +木屑 5 9 , 6 +玉米芯 4 6 +米糠 1 6 +麸皮1 2 +玉米 粉 5 ) 和配方 5 ( 木屑 3 5 +玉米芯 3 2 +米糠 1 6 +麸皮 1 2 +玉米粉 5 ) 茵丝生长状况 良 好 , 生物 学效率较 高, 可在杏鲍菇工厂化袋栽生产 中推广应用 。 关键词 : 杏鲍菇 ; 工厂化栽培 ; 栽培料配方 中图分类号 : S 6 4 6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0 0 0 9 ( 2 0 1 2 ) O 7 一O 1 7 7 一O 3 杏鲍菇(P l e u r t u s e r y n g i i) 亦称刺芹侧耳、 雪茸、 香 口蘑, 是一种珍稀的食用菌 1 。它不仅营养丰富, 而且 具有美容、 降血脂、 降胆固醇 、 促进肠 胃消化、 提高人体 免疫 力、 防止心血管疾病 的功效 , 是一种集食用 、 药用于 一 体、 具有广阔市场和极大开发前景的食用菌 。 我国自2 0 世纪 9 0年代从 国外引种栽培杏鲍菇以 来 , 大都采用传统 的生产方式进行 生产。传统的生产方 式受 自然条件 和季节 的影响很 大 , 产 品不 能周 年生 产 , 且产量不稳定 , 品质参差 不齐 , 经 济效 益不 高。而工厂 化栽培可克服 上述缺 陷 , 具 有 明显 的优势 。为 此 , 一些 学者陆续进行 了工 厂化 栽培 的菌株 评 比E 3 - 4 3 、 培养 料选 择 4 、 生产工艺 6 州 和栽培配方口 2 _0 等相关研究, 使得 国内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在近年来得 到较快发展 , 但针对 工厂化袋栽方式的配方及其对菌丝生长与生物学效率 影响 的研究较 少。培养料配 方对杏 鲍菇工 厂化栽 培 的 产量、 品质及生产成本等有直接的影响, 选用合理培养 料配方是杏鲍 菇工厂 化栽培 获得较 高效益 的基础 。因 此 , 现在前人有关研究的基础上E t o - l s , 设计 出 5 个培养料 配方在工厂化栽培条件下进行 比较 , 旨在 分析供试 的配 方对杏鲍菇袋栽栽培的发菌情况 和出菇 等方面 的影 响 , 筛选 出更适合于袋栽 的培养料配方 , 为杏鲍 菇工厂化 高 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 1 材料 与方 法 1 _ 1 试验材料 供试杏鲍菇菌 株为“ 澳 坤 1号” 。该 菌株 是 由山西 澳坤量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福建 三明真菌研究所 、 华 第一作者简介: 李月梅( 1 9 6 2 一 ) , 女 , 硕士, 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 方向为食用茵栽培及资源开发利用。 基金项 目: 山西师范大学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 1 1 O 1 ) 。 收稿日期: 2 0 1 2 -0 1 -2 2 中农业大学菌种 实验 中心 、 上 海食用 菌研 究所 、 郑 州食 用菌研究所 和山西省 生物研 究所 等地引进 的优 良菌株 中筛选所得 。 1 2 试验方法 该试验共 设 5个配 方 , 各培 养料 配方 组成 见 表 l 。 栽培试验 在 山西 澳坤量 子农业科 技有 限公 司进行 。将 各配方的培养料按常规方法处理后分别混合均匀, 使含 水量约 6 5 , 装入 1 7 c mX3 5 c m 聚丙烯平底塑料袋 内 , 每袋装料量 0 5 k g ( 干料) 。每个配方设 3 次重复, 每次 重复 l O袋。料装好后打通气孔 , 套颈圈, 盖海绵体盖, 于 1 4 7 1 O P a 压力下灭菌 2 5 h , 待料温降至 2 5 左右接 人新鲜菌种。接种后送人发 菌室培养, 发 菌室温度 2 2 , 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6 5 左右, 黑暗培养。菌丝 长满袋后在发菌 室存放 1 0 d进行后 熟 。然后移入 出菇 房, 进行搔菌处理, 以刺激料面菌丝的新陈代谢, 促进子 实体原基形成与分化。待原基形成后开袋, 卷起袋 口, 在温度 1 6 、 光照强度 控制在 5 0 0 1 0 0 0 l x , 空气 相对 湿度 8 5 9 6 9 5 o4、 C 0 2 浓度 1 5 0 0 3 0 0 0 mg k g条件下 进行管理出菇 。 表 1 不 同配方培养料配 比 k g D W 查 塑 堑 耋 查 曼 至 蔓 堕 鲞 鳖 堡 里 三 1 4 5 2 5 1 2 1 2 2 4 2 1 6 5 46 1 6 1 2 5 3 4 0 4 0 一 一 一 1 5 5 4 5 2 3 5 一 一 9 2 2 5 3 5 32 1 6 l 2 5 注: 各配方含水量均为 6 5 , 拌料后 p H均调整为 7 0 。 1 3 项 目测定 菌丝生长状 况测定 : 每隔 2 3 d 测定菌丝生长速度 和菌丝生长势, 取平均值, 进行 L S R测验。同时观察栽 培袋内菌丝密度、 色泽和粗细状况。生物学效率: 按生 产要求正常采收, 并测定各配方每袋子实体的产量, 计 算其生物学效率( 生物学效率=鲜菇重 培养料干重) 。 1 77 食用菌 北 方 园艺 2 0 1 2 ( 0 7 ) : 1 7 7 】 7 9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配方 的菌丝生长动态 , 由表 2 可知 , 在 不同培 养料配方 中, 杏鲍菇 菌丝 生 长情况各不相 同, 其 中配方 2菌丝吃料 迅速 , 菌 丝 日长 速快 , 平均长满袋所需时 间最短 , 仅需 2 8 7 d , 与其余 配 方差异显著 ; 其次是配方 5 和配方 4 , 配方 1 和配方 3菌 丝 E t 长速相对 较慢 , 平均 长满袋所 需时 间分别 为 3 7 3 、 3 7 6 d , 表明不 同配方对菌丝发菌速度有显著影响 。 表 2 不同配方的菌丝 日长速及差异显著性分析 2 2 不同配方菌丝生长状况 由表 3 可知 , 在发菌 过程 中, 该 菌株在 配方 2和配 方 5中的菌 丝长势快 , 菌 丝洁白、 粗壮且致密 , 这可能是 由于玉米芯颗粒较大 , 持 水、 透气性好 , 有利于菌丝生长 的缘故 ; 配方 4菌丝虽然生长速度较快 , 但 其纤细 、 稀疏 。 配方 3 菌丝 不 仅生 长速 度慢 而 且纤 细 , 说 明其 生长 势 较弱 。 表 3 不 同配方的菌丝生长状况 2 3 不同配方 的生物学效率 由表 4可知 , 配方 2 和 配方 5 生 物学效 率最高 , 显 著高于其它配方 , 但 二 者之 间差 异不显 著 , 说 明配 方 2 和配方 5 是高产配方, 可以作为杏鲍菇工厂化栽培理想 的配方 。而配方 3 和配方 4生物学效率较低 , 可 能是 由 于棉籽壳含量高、 养分分解较慢、 加之氮源不足所致, 不 宜推广应用 。 表 4 不 同配方的生物 学效率及其 差异显著性分析 k g l O O k g D W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各配方培养料菌丝 发菌速度和生物 学效率等都存在一定差异 , 这可能是 因为供试 原材料成 】 7 8 分和所 占比例 不 同造成 的 。在杏鲍 菇工 厂化袋 栽生产 中, 玉米芯较 棉籽壳 和木屑更 适宜作 为 主培养 料 , 适 当 增 加 氮 源 可 提 高 产 量 , 这 与 前 人 的 研 究 结 果 基 本 一 致 。 通过对 5种培养料配方的栽培试验 , 配方 2 和配方 5 发菌时间明显短于其它 配方 , 生物学效 率也较 其它配 方要高。其次是配方 1 , 虽发菌时间较长, 但其生物学效 率较高 。而配方 3 和配方 4不仅发 菌时间长 , 而且生物 学效率也较低 , 究其原因可 能与这 2个配方 棉籽壳或木 屑含量高 、 造成通气性较差和养分 分解 较慢有关 。这是 因为杏鲍菇工厂化栽培与常规生产 方式不 同, 一般 只采 收 1 茬 。在生产实践 中可根 据 当地 的原 料供应 以及各 原料市场价格来考虑选用最优的配方 。 通过该试验可知 , 棉籽壳 1 6 十木 屑 5 +玉 米芯 4 6 +麸皮 1 2 +米糠 1 6 +玉米 粉 5 的配方 最优 , 木屑 3 5 +玉米芯 3 2 +麸皮 1 2 +米糠 1 6 +玉米 粉 5 的配方也较好, 这 2 个配方符合混料设计的要求, 营养协调 , 通气性好 , 在工厂 化生产 条件下 , 发菌速 度较 快 , 菌丝粗壮 , 生物 学效 率较高 , 且 原料 来源 广泛 , 价 格 便宜 , 经济效益较 高 , 可在杏鲍 菇工 厂化 袋栽生 产 中推 广应用 。 参考文献 I 姚 自奇 , 兰进 杏鲍菇研究进展 J 食用菌学报 , 2 0 0 4 , 1 1 ( 1 ) : 5 2 5 8 2 黄年来 一种市场前景看好的珍稀食用菌一 杏鲍菇 J 中国食用菌, 1 9 9 8 1 7 ( 6 ) : 3 - 4 3 王瑞娟 , 郭力刚, 刘朝贵, 等 工厂化栽培杏鲍菇优 良菌株筛选E J 食 用菌学报, 2 0 0 6 , 1 3 ( 3 ) : 1 9 2 1 4 徐全飞 , 郭亮, 充娜, 等 杏鲍菇T厂化栽培优 良菌株的筛选 及亲缘 关系评价 J 食用菌学报, 2 O l O , 1 7 ( 2 ) : 1 9 2 1 5 林兴生 , 林衍铨, 余应瑞, 等 菌草 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研究 J 广西科 学院学报, 2 0 0 7 , 2 3 ( 2 ) : 9 5 9 6 6 马璐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关键 因素研究 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 大 学 , 2 0 1 0 7 徐全飞, 孟俊龙, 郭亮 , 等 _T厂化栽培杏鲍菇生产T艺研究 J 中国 食用菌 , 2 O l O , 2 9 ( 3 ) : 2 9 3 1 8 王瑞娟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相关参数和生理特性研究 D 重庆 : 西 南大学 , 2 0 0 7 9 张引芳, 刘遐 , 陈建华 , 等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工艺研究口 食用菌学 报 , 2 0 0 3 , 1 0 ( 2 ) : 3 6 3 9 1 O 李世文 杏鲍菇袋式 1 二 厂化周年栽培若干工艺参数 的优化E D 福 州: 福建农林大学 , 2 0 0 8 1 1 廖志敏, 郭倩 , 尚晓冬, 等 杏鲍菇 I _: 厂化栽培基质的研究厂 上海农 业 学 报 , 2 0 0 9 , 2 5 ( 2 ) : 6 2 6 5 1 2 唐利华, 高君辉, 郭倩 杏鲍菇: 亡 厂化栽培中不同培养料配方的研究 J 食用菌学报 , 2 0 0 9 , 1 6 ( 3 ) : 3 3 3 5 1 3 钟礼仪, 钟英有, 李坤阳 培养基添加菌糠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和产量 的影响试验 J 福建农业科技, 2 0 0 6 ( 1 ) : 2 8 3 0 1 4 胡润芳, 林衍铨 , 黄建成 杏鲍菇不同配方栽培研究 J 中国食用菌, 1 9 9 8, 1 8 ( 3 ) : 7 - 8 1 5 张柏松, 宫志远, 于淑芳 不同培 养料对杏鲍菇形态及产量的影响 J 山东农业科学, 2 0 0 3 ( 4 ) : 2 5 2 6 北方 园艺 2 o 1 2 ( o 7 ) : 1 7 9 1 8 1 中草药 草石蚕不同海拔叶表特征的比较研究 韦 梅 琴,王 晋 民,熊 辉 岩,杨 春 江 ( 青海大学 农牧学院农林系, 青海 西宁 8 1 0 0 1 6 ) 摘要: 用过氧化氢一 醋酸离析法对生长于不同海拔高度草石蚕的叶片表皮细胞形态、 气孔特 征进行 了观察比较。结果表明: 植物的叶表特征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草石蚕表皮细胞形 状 , 横切 面观 : 上 、 下表皮 细胞呈长方形 ; 表面观 : 上表 皮细胞 呈多边形 , 而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 其垂周壁 浅波状 ; 气孔形 态随海拔上升呈现椭圆型一近 圆形一 椭圆型的转变 , 气孔 器散 生分布 于 下表皮细胞 中, 气孔取 向无规则; 气孔密度 、 气孔指数 随海拔升 高并不成线性关 系。 关键词 : 草石蚕 ; 叶表特征 ; 海拔 ; 气孔 中图分类号 : S 6 4 7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0 0 0 9 ( 2 0 1 2 ) 0 7 0 1 7 9 一O 3 草石蚕( S t a c h y s s i e b o l d i i ) 为唇形科 ( L a b i a t a e )水苏 属多年生草本植 物 , 别名 地蚕 、 螺狮 菜 、 银 条等 , 原产 我 国北部 , 主要分布在河 南 、 河北 、 山西 、 江苏 、 安徽 、 四川 I 、 青海等地 。生于湿润地或近水边 1 。早在 1 7 世纪就有 其栽培利用的记载 , 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主食 地下块 茎 , 其肉质脆嫩 , 无纤 维 , 富合 蛋 白质 、 脂肪 、 碳水化 合物 和氨基酸 , 是药 、 食兼备 的名特蔬菜 3 。 有关草石蚕 的相关研究 , 目前主要 围绕草石 蚕组织 培养及种苗生产 、 栽培技 术 、 水苏糖 的提 取及 草石 蚕的 糖制加工与护 色等 方面口 , 而对其 叶表 特征 的研究 较 少, 气孔是植物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和水分交换的 主要通道 , 与生存环 境有着 极大 的关 系。为此 , 用 过氧 第一作者简介: 韦梅琴 ( 1 9 6 4 一 ) , 女 , 教授, 现主要从 事组织培养及 植物学等的教 学与科研工作。 基金项 目: 青海省科技厅科研资助项 目( 2 0 0 9 一 Z - 7 2 0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0 1 -0 5 化氢一 醋酸离析法对 生长于不 同海拔 高度草石蚕 的叶片 表皮细胞形态 、 气孔 特征进行 观察 比较 , 旨在 为植 物形 态学和分类学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2 0 1 1 年 6 7月 , 根据草石蚕的分布情况 , 分别在西 宁农业科学 院、 互 助五 峰 乡、 互 助威远 镇 、 门源泉 口镇、 贵德河西 镇 、 大通 县宝 库 乡和 门源 县青 石 嘴 8个 地 区 ( 表 1 ) 。各取 3株带 土草石蚕带 回实验 室, 每株 取其 中 上部生长健壮的叶片 , 制片观察 。 1 2 试验方法 取样株 自顶部枝条第 5 6 片成熟叶 片。采用过氧 化氢一 醋酸离析法对 叶片上 、 下表皮进行制片 , 1 番红染 色 , 之后 在奥特 光学 B K一 5 0 0 0 ( O I y r E C B K 5 O O O ) 型光学 显微镜下观察 、 测微并拍照 。 S t u d y o n t h e Ev a l u a t i o n o f Di f f e r e n t S u b s t r a t e F o r mu l a e f o r Fa c t o r y Cu l t i v a t i o n o f Pl e u r o t u s e r y n g i i L I Yu e - me i C AI J u n - ma n g , NI U Ru i q i n g ( Co l l e g e o f L i f e S c i e n c e , S h a n x i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Li r ff e n , S h a n x i 0 4 1 0 0 0 ) Ab s t r a c t : I n o r d e r t o s e l e c t i n g t h e b e s t f o r mu l a , f i v e d i f f e r e n t s u b s t r a t e f o r mu l a f o r t h e i n d u s t r i a l b a g c u l t i v a t i o n o f Pl e u r o t u ,e r yn gi i we r e s t u d i e d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o p t i mu m f o r mu l a o f Pl e u r o t u s e r y n gi i c o mp o s t we r e f o r mu l a 2 a n d f o r mu l a 5 , f o r mu l a 2 c o n s i s t s 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喂养不耐受个案护理
-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8.3比赛问题 同步测试(含解析)
- 竞赛压力测试题目及答案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2025年数字化教材内容设计与评价报告
- 基于物联网的2025年城市污水处理厂智能化改造能耗分析报告
- 绿色消费理念在2025年绿色环保家居通风换气行业的传播与消费者引导策略分析
- 教育精准扶贫2025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效果评估报告
- 2025年地方病控制正高试题解析及答案
- 新生儿急救基础护理
- 校车驾照考试试题及答案
- 挤压车间生产工艺流程
- 港航疏浚事业部直属项目工程分包管理办法
- 成都市公安局锦江区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真题
- 企业搬迁重置规划范文
- 风电场道路维护与管理方案
- 四川省成都市2024-2025学年下册新七年级分班(奖学金)数学模拟试题(附答案)
- 智鼎在线测评题高潜人才
- 高中历史说课课件
- 干部履历表填写范本(中共中央组织部1999年)
- 专题13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版)
- ICU护理进修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