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 容 简 介,本书采取总论和分论相结合的体例,完整而系统地阐释了知识产权的一般原理、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知识产权国际公约等理论知识。 本书力图将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公约与国内立法有机结合,同时反映理论界的学术通说以及最新研究成果,在系统地阐述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注重提供分析与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的方法。 本书对于法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实务界人士和其他知识产权爱好者都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第一编 总论,一、 知识产权的概念和范围 二、 知识产权的性质和特征 三、 知识产权的主体 四、 知识产权的客体 五、 知识产权的保护 六、 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体系及地位,一、知识产权的概念和范围,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地理标记权、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各种权利。 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含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其又可以分为: 文学产权(literature property),包括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邻接权。 工业产权(industrial property),主要是专利权和商标权。,二、知识产权的性质和特征,知识产权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是一种有别于财产所有权的无形财产权。 知识产权的特征: 知识产权的独占性 知识产权的地域性 知识产权的时间性,三、知识产权的主体,知识产权权利主体是指各类知识产权的所有人。这里的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在一定条件下还包括非法人单位以至国家。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知识产权主体的特征: 知识产权的原始取得 知识产权的继受取得 对外国人的主体资格,四、知识产权的客体,(一) 知识产权客体的含义 知识产权的客体是知识产品。 (二) 知识产品的概念 (三) 知识产品的类别 创造性成果 经营性标记 经营性资信 (四) 知识产品的基本特点 创造性、非物质性、公开性、社会性。,五、 知识产权的保护,(一)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 (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基本特征 (三)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四)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法律救济,六、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体系及地位,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知识产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一般包括: (1)著作权法律制度。(2)专利权法律制度。(3)工业版权法律制度。(4)商标权法律制度。(5)商号权法律制度。(6)地理标记权法律制度。(7)植物新品种权法律制度。(8)商业秘密权法律制度。(9)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第二编 著作权,第一章 著作权概述 第二章 著作权的主体 第三章 著作权的客体 第四章 著作权的内容 第五章 相关权,第二编 著作权(续),第六章 著作权的限制 第七章 著作权的利用 第八章 著作权的管理 第九章 著作权的保护,第一章 著作权概述,第一节 著作权概念及其特征 第二节 我国著作权法及其演进,第一节 著作权概念及其特征,一、 著作权的定义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 二、 著作权的外延 三、 著作权的特征 内容的双重性 具体化的专有性 著作人身权保护期的无限性,第一节 著作权概念及其特征,四、 著作权的取得 著作权取得的原则 著作权自动取得与作品登记的关系 著作权自动取得与作品固定的关系,第二节 我国著作权法及其演进,一、 著作权法 二、 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第二章 著作权的主体,第一节 著作权主体概述 第二节 著作权主体的种类 第三节 著作权主体的确定,第一节 著作权主体概述,一、著作权主体的概念 著作权主体,也称著作权人,是对文学、艺术或者科学作品依法享有著作权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著作权精神权利不可转让,不能被继承,只能由原始著作权人,终生享有,且其保护期不受限制。 二、著作权主体的产生 原始取得 继受取得,第二节 著作权主体的种类,一、原始主体与继受主体 二、完整主体与不完整主体 三、本国主体、外国主体与无国籍主体 四、自然人主体、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体与国家,第三节 著作权主体的确定,一、 确定著作权主体的实质标准 (一)作者的确定:著作权法第11条第2款 (二)视为作者的情形:著作权法第11条第3款 (三)合同约定的情形:著作权法第17条 二、 确定著作权主体的形式标准 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 (著作权法第11条第4款),第三节 著作权主体的确定,三、某些作品著作权主体的确定 (一)演绎作品著作权主体 (二)合作作品著作权主体 (三)汇编作品著作权主体 (四)职务作品著作权主体,第三章 著作权的客体,第一节 著作权客体概述 第二节 著作权客体的条件 第三节 著作权客体的种类 第四节 不受保护的对象,第一节 著作权客体概述,一、作品的概念 作品是文学、艺术或者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二、作品与有关对象的关系 (一)作品与外观设计的关系 (二)作品与商标图案的关系 (三)作品与作品标题的关系 (四)作品与角色的关系,第二节 著作权客体的条件,一、作品条件概述 形式条件 实质条件 二、作品的实质条件 (一)独创性 (二)可复制性,第三节 著作权客体的种类,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第四节 不受保护的对象,一、超过保护期的作品 二、不适用著作权法的对象 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时事新闻 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三、违禁作品 四、作品所表达的综合理念,第四章 著作权的内容,第一节 著作权内容概述(略) 第二节 著作人身权 第三节 著作财产权 第四节 著作权保护期,第二节 著作人身权,一、 著作人身权概述 (一) 著作人身权的定义 (二) 关于著作人身权基本问题 (三) 著作人身权的特征 无期限性 不可分离性 不可剥夺性,第二节 著作人身权,二、 著作人身权具体权项 (一) 发表权 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 署名权 署名权,即为表明作者身份而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 修改权 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 保护作品完整权 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第三节 著作财产权,一、 著作财产权概述 二、 著作财产权的具体权项 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和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第四节 著作权保护期,一、著作人身权保护期 发表权的保护期与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相同。 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享有。 二、著作财产权保护期 (一) 著作财产权保护期的一般原则 (二) 著作财产权保护期的特殊规定,第五章 相关权,第一节 相关权概述 第二节 出版者权 第三节 表演者权 第四节 唱片制作者权 第五节 广播组织权,第一节 相关权概述,一、相关权的概念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自己在传播作品过程中所创造之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 二、相关权的特点,第二节 出版者权,一、出版者权的概念 二、出版者权的权源 著作权人的授权 法律的规定 三、出版者权的内容,第三节 表演者权,一、表演者权概述 (一) 表演者权 (二) 表演者权的权源 (三) 表演者权与表演权的比较 (1)权属不同 (2)主体不同 (3)客体不同 (4)内容不同 (5)保护期不同 (6)权利来源不同,第三节 表演者权,二、表演者权的内容 (一)表演者人身权 主要为:表明表演者身份和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的权利。 (二)表演者财产权 对表演的现场直播许可权。 对表演进行录音录像许可权。 音像制品复制、发行许可权。 信息网络传播许可权。 三、表演者权的保护期 身份权不受限制,财产权保护期为50年。,第四节 唱片制作者权,一、唱片制作者权 我国称之为:“录音录像制作者权” 二、唱片制作者权的内容 (1)复制、发行音像制品许可权。 (2)出租音像制品许可权。 (3)通过信息网络传播音像制品许可权。 三、唱片制作者权的保护期 (50年),第五节 广播组织权,一、 广播组织权解读 二、 广播组织权的来源 三、 广播组织权的内容 (1)转播权。(2)录制权。(3)复制权。 四、 广播组织权的保护期,第六章 著作权的限制,第一节 著作权限制概述 第二节 合理使用 第三节 法定许可 第四节 著作权穷竭 第五节 著作权的其他限制,第一节 著作权限制概述,一、 著作权限制概述 二、 著作权限制的缘由 三、 被限制的对象 著作财产权、著作人身权以及相关权 四、 著作权限制的种类 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的限制为合理使用、法定许可使用和公共秩序保留。,第二节 合理使用,一、 合理使用概述 合理使用(fair use或fair dealing),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根据法律规定,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而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也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制度。 二、 合理使用的条件 使用的目的是非营利性的。 版权作品的性质。 使用者所使用的部分占版权作品的数量和实质性。 使用的效果不得影响版权作品的潜在市场和价值。,第二节 合理使用,三、合理使用的种类 (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使用他人已发表作品。 (2)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发表作品。 (3)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发表作品。 (4)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 (5)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共集会上发表的讲话。 (6)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发表作品,供教学或者科学研究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三、合理使用的种类(续),(7)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发表作品。 (8)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复制本馆收藏的作品。 (9)免费表演已发表作品,该表演组织者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10)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11)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12)将已发表作品改成盲文出版。,第三节 法定许可,一、 法定许可使用概述 法定许可使用与合理使用的区别:,第三节 法定许可,二、 法定许可使用的种类 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规划教材的编写者的法定许可使用。 报刊社转载、摘编其他报刊作为文摘、资料刊登的法定许可使用。 录音制作者使用他人已经合法录制为录音制品的音乐作品制作录音制品的法定许可使用。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已发表的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已经出版的录音制品的法定许可使用。,第四节 著作权穷竭,一、 著作权穷竭概述 著作权穷竭是主要是针对发行权中的销售权。 著作权穷竭不是著作权本身的终止,而是指著作权人对作品原件或者复制件的再销售权的丧失。 二、 对著作权穷竭的限制 追续权 出租权 公共借阅权,第五节 著作权的其他限制,一、 公共秩序保留 著作权法第4条 二、 强制许可 三、 对精神权利的限制 对发表权的限制 对修改权的限制:著作权法第33条第2款 对署名权的限制 四、 对相关权的限制,第七章 著作权的利用,第一节 著作权的转让 第二节 著作权的许可使用 第三节 著作权的质押,第一节 著作权的转让,一、 转让制度的概念 著作权转让,指著作权人通过转让合同将其著作财产权的一部分或全部让渡给对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 (见著作权法第10条第3款) 二、 著作权转让合同 著作权转让合同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作品的名称 (2)转让的权利种类、地域范围 (3)转让价金 (4)交付转让价金的日期和方式 (5)违约责任 (6)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第二节 著作权的许可使用,一、 许可使用的概念 二、 许可使用合同 许可使用合同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 (2)许可使用的权利是专有使用权或非专有使用权。 (3)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期间。 (4)付酬标准和办法。 (5)违约责任。 (6)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第三节 著作权的质押,一、 质押 二、 著作权质押 著作权质权的设定应由双方当事人签订质押合同并向有关著作权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出质登记。 (1)著作权质押合同。 (2)质权对著作权的限制。 (3)质权的实现。 (4)质押关系的终止。,第八章 著作权的管理,第一节 著作权管理组织 第二节 著作权行政管理 第三节 著作权集体管理,第一节 著作权管理组织,一、著作权管理概述 二、集体管理组织与作者、表演者等的关系 依据授权行为(著作权法第8条第1款 )产生的关系为一种信托关系。 以会员身份加入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形成的是一种隐名代理关系。 三、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与作品使用者之间的关系,第二节 著作权行政管理,一、 著作权行政管理组织 二、 著作权行政管理组织的职责 国家版权局的主要职责 地方各级著作权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责,第三节 著作权集体管理,一、 集体管理组织的设立 二、 集体管理组织的性质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非官方的非营利性的组织。 三、 集体管理组织的职能 四、 集体管理组织的义务,第九章 著作权的保护,第一节 著作权侵权行为 第二节 著作权侵权诉讼 第三节 著作权仲裁 第四节 著作权救济措施,第一节 著作权侵权行为,一、著作权侵权行为概述 判断某行为是否构成著作权侵权,须考虑以下要件: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实施了他人受著作权保护的客体且没有法律依据。(著作权法第46、47条) 二、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特征 侵权对象的多重性 行为的违法性 行为的作为性 行为的多样性,第一节 著作权侵权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940-2025柴油机用喷油泵、调速器、喷油器弹簧技术规范
- 滴滴包车司机考试题目及答案
- 天津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土壤修复风险评估方法-洞察及研究
- 2025年高压电工基础知识考试试题集及解析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高级会计师考试《高级会计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
- 学生考试奇葩试题及答案
- 魔法史题库大全及答案
- 规范扶贫贷款管理办法
- 非遗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课件全套 第1-5章 概述- 非遗文创产品设计案例解析
- 商丘市金马药业有限公司年产60万件中成药品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员工上下班交通安全培训
- PTN原理、PTN设备和工程维护
- 钢结构分包单位考察文件(项目考察表及生产厂考察内容提示要点)
- 《老年人多重用药安全管理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条块结合”、创新学校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 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VCU)策略
- QCC报告参考模板
- 西门子数控系统调试
- 经济法说课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