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第一节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第二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第三节 增强 国家安全意识 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第一节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廌(zhi ),法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个别调整到 一般调整,习惯法到 成文法,法与宗教道德 相混淆到独立,法的历史发展,汉穆拉比法典,奴隶制法,唐律残片 钦定大清律,英权利法案 人权宣言 法国民法典,俄罗斯联邦苏维埃政权的第一部宪法公布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的产生,法及社会主义法的本质, 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下广大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 社会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 法的内容是由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法的本质,社会主义法的本质,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法是统治阶级的意志 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法的特征,法的特征: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 法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调整社会关系 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的强制性,社会主义法的特征: 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国家强制和人民自觉遵守相结合 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法的特征,法的特征,法的特征,法的作用,社会主义法的作用是指法对人们的行为或一定的社会关系所发生的影响。通常可以把它分为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两类。,规范作用指法对人们的行为发生影响的性能。也可以称为“法的功能”。主要包括: 1、指引作用。 2、评价作用。 3、预测作用。 4、强制作用。 5、教育作用。 (课本92页),社会作用指法为达到一定的社会目的或政治目的而对一定的社会关系产生的影响。其内容包括两部分: 1.调整社会利益的作用。 2.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课本第六章第三节,详细条例规范), ,思考: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法律规范 的表现形式:法律渊源,法律渊源是法学的一个术语,指由不同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因而具有不同法律效力或地位的各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总称.也称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各部门法和单性条例不属法律渊源.,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特别行政区 法规,国际条约,社会主义法的主要形式,宪法,四、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法律制定(立法) 概念: 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它是将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基本原则: 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以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为准绳,立足全局和统筹兼顾相结合。 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保持法的连续性,稳定性与及时废、改、立相结合。 民主与集中,领导与群众相结合。 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立法经验。,法律执行(执法),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是指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的贯彻和实现。,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的贯彻和实现。在狭义上,法律执行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法.主要有工商,公安,税务等等机构执行.行政处罚的种类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只有公安机关有权行使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法律适用(司法),法律适用的概念 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正确 合法 及时,司法的基本原则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 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实事求是,有错必纠。,法律遵守(守法),违法的构成要件,客体要件: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客观要件: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主体要件:公民(具有责任能力),法人,其他组织或国家 主观要件:一般是行为者出于故意或过失,即行为有主观方面的过错或罪过. 四个要件必须同时具备,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二)依法治国含义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 1.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3.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 4.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 5.完善权利制约与监督机制 6.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 (以上课本130页),第二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 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二)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根本保证 (三)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性质 (二)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1.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2.总量上的等值关系 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4.价值上的主次关系,附:权力和权利的关系 1.性质上,权力是一种强力;权利是法律上的利益 2.功能上,权力是行使权利的保障 3.目的上,权力是手段,权利是目的 区别:1.主体不同,一个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一个是公民,法人,其他组织 2.要求不同,权力不得放弃转让,必须依法 行使,权利一般可-, 3.功能不同,一个指向社会秩序稳定,一个指向自由 4.推定规则不同:法无明文规定即无权力 法无明文禁止即自由,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第三节 增强 国家安全意识,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 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一、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概念 国家安全一般是指一个国家不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 内容 传统的国家安全一般是指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即主权独立、领土安全、政治稳定等.新的国家安全观除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其中,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和核心,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二、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等法律法规规定了我国国家安全的一般法律制度.,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生态安全法律制度,社会公共安全法律制度,经济安全法律,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的义务 如实提供证据的义务 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 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义务,第四节 加强 社会主义法律修养,一、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一) 法律思维方式的含义 (二) 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 (三) 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 二、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一) 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 (二) 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一、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案例:大学生用硫酸浇熊(讨论) 道德 人品 心理学 人格 共情能力 法律 是否违法 政治 利与弊的权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伤熊事件,刘海洋,男,1980年出生于北京海淀区,共青团员,自幼在北京上学,1998年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学校已推荐研究生。曾于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先后两次分别将事先准备的氢氧化钠(俗称“火碱”)溶液、硫酸溶液,向北京动物园熊山上的黑熊、棕熊展区的黑熊和棕熊进行投喂、倾倒,致使三只黑熊、两只棕熊(均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给北京动物园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案件处理结果,2002年2月24日,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依法对刘海洋实施了刑事拘留。2002年3月26日,公安司法机关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对刘海洋实施取保候审。 2003年3月25日,西城法院正式受理曾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刘海洋用硫酸伤熊案件。时隔一年,西城区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对刘海洋提起公诉。 (最后是免罪,但这是有罪判决),(一)法律思维方式:法律思维方式 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二)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讲法律 讲证据 讲程序 讲法理,1、讲 法 律,讲法律:以法律为准绳思考与处理问题 合法 行为 刑法 刑事责任 违法 民法 民事责任 行政法 行政责任 在法与情,法与理冲突时,-,2、讲 证 据,以证据为根据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 证据就是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 证据的条件: 证据必须是合法的,证据的形式、收集和查证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合法性) ; 偷录开审 资料 取证有技巧 偷拍偷录法院不予采用的情况: 违反法律的一般禁止性规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 证据必须是客观真实的,不是伪造的(客观性 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联系,从而对案件事实具有证明作用。(关联性),关于视听资料的法律规定,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一方当事人提出的有其他证据佐证并以合法手段取得的、无疑点的视听资料或者与视听资料核对无误的复制件,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而1995年高法曾在批复中规定,未经对方同意私自录制的谈话录音资料,不具有合法性,不能作为证据使用。,3、讲 程 序,程序就是法律所规定的法律行为的方式和过程。程序告诉人们实施某种法律行为时,应当先做什么事情,后做什么事情以及如何做这些事情。 世纪审判辛普森案 佘祥林案,4、讲 法 理,法律思维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 要运用法律原理和精神 案例:大义灭亲的悲剧 美国名案:孙子杀害祖父,(三)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1、学习法律知识。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形成法律意识的前提条件 法律知识 法律法规 法律原理 无知犯法 知识与违法犯罪的关系,如何看? 2、掌握法律的方法。从法律角度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 3、 参与法律实践,北京检察院以盗窃罪批捕首位大学生黑客,犯罪嫌疑人卢某,案发时系北京某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大二学生.2000年6月开始,卢某利用上网下载的黑客软件,破译并盗取了北京某公司的上网账号及密码,并开始使用此“免费“账号上网.不仅如此,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混个“好人缘“,卢某先后将此上网账户及密码向多人传播,有时还得意地告诉他们:“这账号是黑下来的,要钱就可以上.“同时,卢某还在网上二手货市场打出了“绝对超值,100元可上网150小时的广告“,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办法,致使用过此账号的人竟达1000多名,给该公司造成47万元的损失.去年10月份公安机关将卢某抓获归案.,二、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一)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 法律权威是指法律的内在说服力和外在强制力得到普遍支持和服从。法律至上,最高权威和地位。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法治应该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 。他最早揭示出法治应当具备的两个基本属性:法律的权威性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疫情课件文案简短
- 遵规守矩班会课件
- 广东黄标车新规定
- 二人股份制公司章程
- 2025合作伙伴解除合同通知书范本
- 2025建筑工程施工劳务深度合作合同
- 2025陶瓷制品购销合同协议书范本
- 道德公民主题班会课件
- 疫情主题课件
- 2025私人委托创作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国离心式冷水中央空调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滴灌通收入分成协议合同
- 园区建设保障房管理办法
- 2025入党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至2030机场运营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智能炒菜机(炒菜机器人)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 宫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 T/CBMCA 017-2021建筑用覆膜钢板
- GB/T 20424-2025重有色金属精矿产品中有害元素的限量规范
- GB/T 17622-2008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
- 英语天气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