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888-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铵》相比于《GB 1888-2008 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铵》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
-
范围调整:新标准可能对碳酸氢铵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应用范围进行了修订或澄清,以更准确地反映其在当前食品工业中的使用情况。
-
技术要求更新:2014版标准对碳酸氢铵的质量指标进行了修订,可能包括纯度、杂质含量等项目的具体要求有所变动,以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
检验方法优化:新标准可能引入了更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用于测定碳酸氢铵的各项指标,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
标签标识要求:为了增强透明度和消费者知情权,2014版标准可能对碳酸氢铵的标签、包装上的标识信息提出了更详细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成分列表、使用说明、存储条件等。
-
食品安全管理加强:考虑到食品安全的持续关注,新标准可能加强了对生产、运输、储存等环节的卫生要求,以及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以符合最新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
参考标准更新:随着科学进步和国际标准的变化,2014版标准引用的其他相关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可能得到了更新,以保持与国际接轨并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
-
规范性附录调整:为便于理解和执行,新标准的附录部分可能包含了新的示例、指南或解释性材料,对关键条款进行细化说明。
这些变化旨在提升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的质量控制水平,保障食品安全,同时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和监管需求。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4-04-29 颁布
- 2014-11-0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 18882014 代替 GB 1888200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铵 2014-04-29 发布 2014-11-01 实施 GB 18882014 I 前 言 本标准代替 GB 18882008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铵 。 本标准与 GB 18882008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总碱量指标要求; 删除了重金属含量指标要求及检验方法; 增设了铅含量和磺酸盐含量指标要求及检验方法。 GB 18882014 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铵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合成氨工艺生产的氨水经吸收二氧化碳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 本标准不适用于三聚氰胺联产的碳酸氢铵。 2 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 分子式 NH4HCO3 2.2 相对分子质量 79.06(按 2011 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 技术要求 3.1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50 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 察色泽和状态。 用手轻轻地扇动,使少量的气体 飘入鼻孔嗅闻气味 气味 轻微的氨味 状态 结晶状粉末或颗粒 3.2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 理化指标 项 目 指标 检验方法 总碱量(以 NH4HCO3计) ,w/% 99.0100.5 附录 A 中 A.4 氯化物(以 Cl 计) ,w/% 0.003 附录 A 中 A.5 硫的化合物(以 SO4计) ,w/% 0.007 附录 A 中 A.6 不挥发物,w/% 0.05a 附录 A 中 A.7 无机砷(以 As 计)/(mg/kg) 2 附录 A 中 A.8 铅(Pb)/(mg/kg) 2 附录 A 中 A.9 磺酸盐(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mg/kg) 10 附录 A 中 A.10 a添加防结块剂产品的不挥发物指标为不大于 0.55%。 GB 18882014 2 附 录 A 检验方法 A.1 警示 本检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腐蚀性,操作者应小心谨慎!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 重者应立即治疗。使用易燃品时,严禁使用明火加热。 A.2 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试 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 GB/T 602、GB/T 603之规定制备。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3 鉴别试验 A.3.1 试剂和材料 A.3.1.1 盐酸溶液:1+1。 A.3.1.2 氢氧化钠溶液:40 g/L。 A.3.1.3 氢氧化钙溶液:3 g/L,称取3 g氢氧化钙,置于试剂瓶中,加1000 mL水,盖上瓶塞,用力振 摇后,放置1 h。用时取上层清液。 A.3.1.4 红色石蕊试纸。 A.3.2 鉴别方法 A.3.2.1 碳酸氢盐的鉴别 试样中加入盐酸溶液即产生气体。 此气体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先生成白色沉淀, 继续通气变成清液。 A.3.2.2 铵的鉴别 试样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释放出有刺激味的气体,该气体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A.4 总碱量(以NH4HCO3计)的测定 A.4.1 方法提要 试样中加入过量硫酸标准滴定溶液,在指示剂存在下,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返滴定。 A.4.2 试剂和材料 A.4.2.1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c(1/2H2SO4)= 0.5 mol/L。 A.4.2.2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 0.5 mol/L。 GB 18882014 3 A.4.2.3 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液: 称取0.1 g甲基红溶于50 mL 95%乙醇中, 再加入0.05 g亚甲基蓝, 溶解后用95%乙醇稀释至100 mL,混匀。 A.4.3 分析步骤 用称量瓶迅速称取约 1 g 试样,精确至 0.000 2 g。立即用水洗入预先盛有 50.00 mL 硫酸标准滴定 溶液的 250 mL 锥形瓶中,摇动锥形瓶使试样反应完全。加热煮沸赶出二氧化碳,冷却后加入 34 滴 甲基红-亚甲基蓝混合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灰色即为终点。 A.4.4 结果计算 总碱量以碳酸氢铵(NH4HCO3)计的质量分数 w1按公式(A.1)计算: %100 1000 )-( = 2211 1 m Mcvcv w(A.1) 式中: v1加入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c1硫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 v2滴定所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c2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 M碳酸氢铵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NH4HCO3)=79.06; m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 1000 换算因子。 实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不大于 0.3%。 A.5 氯化物(以Cl计)的测定 A.5.1 方法提要 在酸性介质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与氯离子生成白色氯化银悬浮液,与标准比浊溶液比较。 A.5.2 试剂和材料 A.5.2.1 30%过氧化氢。 A.5.2.2 硝酸溶液:1+5。 A.5.2.3 硝酸银溶液:17 g/L。 A.5.2.4 碳酸钠溶液:25 g/L。 A.5.2.5 氯化物标准溶液:1 mL溶液含氯(Cl)0.1 mg。 A.5.3 仪器和设备 A.5.3.1 瓷蒸发皿:100 mL。 A.5.3.2 高温炉:温度能控制为575 25 。 A.5.4 分析步骤 称取 2.00 g0.01 g 试样,置于瓷蒸发皿中,加 30 mL 水溶解,加 0.4 mL 碳酸钠溶液和 1 mL 30% GB 18882014 4 过氧化氢,缓慢蒸发至干。置于 575 25 高温炉中,灼烧 40 min,冷却。用 30 mL 水将残渣溶解 并转移至 50 mL 的比色管中,必要时过滤。调整溶液体积约 40 mL,加入 5 mL 硝酸溶液和 1 mL 硝酸 银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 5 min 后进行比浊。其浊度不应超过标准比浊溶液产生的浊度。 标准比浊溶液: 取 0.6 mL 氯化物标准溶液, 置于瓷蒸发皿中, 以下从 “加 0.4 mL 碳酸钠溶液和 1 mL 30%过氧化氢”开始,与试样同时同样处理。 A.6 硫的化合物(以SO4计)的测定 A.6.1 方法提要 在试样中加入过氧化氢, 使试样中的各种含硫离子转变为硫酸根离子, 在酸性介质中钡离子与硫酸 根离子生成白色硫酸钡悬浮微粒,与标准比浊溶液比较。 A.6.2 试剂和材料 A.6.2.1 30%过氧化氢。 A.6.2.2 盐酸溶液:1+1。 A.6.2.3 碳酸钠溶液:25 g/L。 A.6.2.4 氯化钡溶液:50 g/L。 A.6.2.5 硫酸盐标准溶液:1 mL溶液含硫酸根(SO4)0.1 mg。 A.6.3 仪器和设备 A.6.3.1 瓷蒸发皿:100 mL。 A.6.3.2 高温炉:温度能控制为57525。 A.6.4 分析步骤 称取 4.00 g0.01 g 试样,置于瓷蒸发皿中,加 40 mL 水溶解。加 0.4 mL 碳酸钠溶液和 1 mL 30% 的过氧化氢,缓慢蒸发至干。置于 575 25 高温炉中,灼烧 40 min,冷却。用 30mL 水将残渣溶 解并转移至 50 mL 的比色管中,必要时过滤。调整溶液体积约 40 mL,加入 0.5 mL 盐酸溶液和 5 mL 氯化钡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 10 min 后进行比浊。其浊度不应超过标准比浊溶液产生的 浊度。 标准比浊溶液:取 2.8 mL 硫酸盐标准溶液,置于 50 mL 比色管中,以下从“调整溶液体积约 40mL”开始,与试样同时同样处理。 A.7 不挥发物的测定 A.7.1 方法提要 试样置于蒸发皿中, 于蒸汽浴上蒸发至干, 于电热恒温干燥箱中干燥至质量恒定后称量不挥发物质 量。 A.7.2 仪器和设备 A.7.2.1 瓷蒸发皿:50 mL。 A.7.2.2 电热恒温干燥箱:温度能控制为105 110 。 GB 18882014 5 A.7.3 分析步骤 称取约 10 g 试样, 精确至 0.000 2 g, 置于预先于 105 110 下干燥至质量恒定的瓷蒸发皿中, 加 20 mL 水,在蒸气浴上蒸发至干。置于电热恒温干燥箱中,于 105 110 下干燥至质量恒定。 A.7.4 结果计算 不挥发物含量的质量分数 w2按公式(A.2)计算: %100 21 2 m mm w(A.2) 式中: m1干燥后不挥物和蒸发皿的质量,单位为克(g) ; m2蒸发皿的质量,单位为克(g) ; m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 实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 不大于 0.005%。 A.8 无机砷(以As计)的测定 称取 1.00 g0.01 g 试样,置于 250 mL 烧杯中,加 50 mL 水,缓慢加热煮沸,赶尽二氧化碳和氨, 冷却至室温,加入 10 mL 盐酸,作为试样溶液,以下按 GB/T 5009.11 进行测定。 A.9 铅(Pb)的测定 称取 20.00 g0.01 g 试样,置于 250 mL 烧杯中,加 100 mL 水,缓慢加热煮沸,赶尽二氧化碳和 氨。加 2 mL 盐酸溶液(1+1) ,加热煮沸 5 min,冷却,全部移入 1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作为试样溶液,以下按 GB 5009.12 进行测定。 A.10 磺酸盐(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的测定 A.10.1 方法提要 磺酸盐在水溶液中与亚甲基蓝染料形成蓝色的离子化合物,用 1,2-二氯乙烷萃取至有机相,在分光 光度计最大吸收波长 650 nm 处测定有机相吸光度。 A.10.2 试剂和材料 A.10.2.1 1,2-二氯乙烷。 A.10.2.2 阴 离 子 表 面 活 性 剂 溶 液 标 准 物 质 ( 以 十 二 烷 基 苯 磺 酸 钠 计 ) c =1000 g/mL。 A.10.2.3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使用溶液:1mL溶液含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 g,用移液管移取10.00 m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标准物质(A.10.2.2) ,置于10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 A.10.2.4 亚甲基蓝溶液:称取0.03 g亚甲基蓝,置于250 mL烧杯中,加入50 mL水,6.8 mL硫酸,50 g 二水合磷酸二氢钠,用水溶解后转移至10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GB 18882014 6 A.10.2.5 洗涤液:称取50 g二水合磷酸二氢钠,置于500 mL烧杯中,加水溶解,缓慢加入6.8 mL硫酸, 用水稀释至1000 mL。 A.10.3 仪器和设备 A.10.3.1 分液漏斗:150 mL。 A.10.3.2 分光光度计:配有3 cm比色皿。 A.10.4 分析步骤 A.10.4.1 工作曲线的绘制 在一系列分液漏斗中用移液管移取 25 mL 水,再用移液管分别加入 0 mL、0.50 mL、1.00 mL、1.50 mL、 2.00 mL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标准使用溶液(A.10.2.3), 加 10 mL 亚甲基蓝溶液, 25 mL 1,2-二氯乙烷, 振荡 2 min,静置分层。将下层有机相放入另一分液漏斗中,加 50 mL 洗涤液,振荡 2 min,静置分层, 分出有机相,再用 100 mL 洗涤液分两次洗涤。用条状滤纸吸干分液漏斗管颈内的水珠(或在漏斗颈管 内塞入少许洁净的玻璃棉滤除水珠) ,将 1,2-二氯乙烷层缓缓放入 3 cm 比色皿中,于 650 nm 波长,以 1,2-二氯乙烷调零,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 从每个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中减去试剂空白溶液的吸光度,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质量(mg)为横 坐标,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A.10.4.2 测定 称取约 10 g 试样,精确至 0.01g,置于 200 mL 烧杯中,用水溶解,转移至 250 mL 容量瓶中,用水 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移液管移取 25 mL 试样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以下按 A.10.4.1 工作曲线的绘 制,从“加 10 mL 亚甲基蓝溶液”开始进行操作。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用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减去空白试样溶液的吸光度, 从工作曲线上查出试样溶液中十二烷基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2025年咸阳明德职业学校教师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届国家电网南瑞集团毕业生春季招聘正式开启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纳入总量管理控制数招聘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甘肃定西市陇西县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28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贵州民族大学参加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60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大唐科创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卫生健康局招聘14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中医医院春季招聘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吉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33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云南牟定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5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农机推广课件
- 小儿泌尿系感染的护理
- 水电站工程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方案
- 2024年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考试试题及答案
- 科研项目绩效管理办法
- 安全生产 技术规范
- 2025年 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鱼苗配送服务方案(3篇)
- 产品可追溯管理制度
- 2025高考志愿第五轮学科评估(部分)+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Excel表格
- 房产公司红黄线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