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程 序 文 件WBS-CCC-2008引用标准:GB4943-2001 版本版次:第01版 第0次修改 发布日期:2008年11月1 日 生效日期:2008年11月1日持有人(部门):受控状态:济南万邦软件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08年10月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目 录0. 目录 21.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32.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63.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控制程序 84.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105.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136. 供应商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程序 167.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及定期确认检验程序 188. 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程序 209. 生产设备维护保养程序 2310.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2511. 认证标志的保管使用控制程序26 12. 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2813. 顾客满意程度测量程序2914. 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3015.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3316. 产品变更控制程序35一、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1 目的确保对符合认证标准和认证机构要求而制订的所有文件和资料进行有效控制。2 范围适用于与产品质量相关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的所有文件和资料。3 职责3.1 总经理负责批准CCC程序文件。3.2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CCC程序文件。3.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各自部门文件和资料的编制、使用、发放和保管。3.4 管理者代表组织相关人员对相关的文件和资料定期评审。3.5 办公室负责归档文件和资料。3.6 研究所负责收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与认证有关的外来文件和资料,并交给办公室存档,发放。4 程序4.1文件和资料的分类4.1.1公司的文件和资料分为两大类:即第一级文件和资料和第二级文件和资料。公司的第一级文件和资料是CCC程序文件。4.1.2公司的第二级文件和资料,分为两种:A)部门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岗位职责、公司部门主管任职要求等);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公司标准及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等);质量记录文件和资料等。B)其他质量文件和资料:如质量计划或其他标准、规范等。4.2文件和资料的保管4.2.1CCC程序文件及公司管理类文件和保存一年以上的质量记录文件和资料由办公室归档保存。 4.2.2 公司的技术类文件和资料,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产品图纸、样品、检验标准、采购技术文件和资料等由研究所编制、收集,交办公室归档保存。4.2.3办公室对公司内的最新文件和资料及时汇总,并填写文件和资料最新状况一览表。4.2.4其他文件和资料由各相关部门自行保存。4.3 文件和资料的编号4.3.1 CCC认证程序文件:WBS-CCC年号 版本/修订状态。例如:WBS-CCC2008,表示济南万邦软件有限公司2008年编制的CCC程序文件。4.3.2 质量记录:WBS-QR 程序文件号记录顺序号;外来CQC记录直接使用。4.3.3 其他文件和资料,WBS-济(烟)发年号- 月号-文件和资料顺序号例如:WBS-烟发(200809) 03号,代表2008年9月份第3份文件。4.4 文件和资料的编写、审核、批准、发放文件和资料发布前应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和资料是适宜的:4.4.1 CCC程序文件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编写,报总经理批准后由办公室发放,填写文件和资料发放、回收记录表;4.4.2各部门工作文件由各部门负责人组织内部人员自行编写、审核、汇总,经总经理批准后由办公室统一发放,发放时填写文件和资料发放、回收记录表;4.4.3办公室协同各部门认真检查各部门文件和资料的使用情况,确保文件和资料使用的各个场所均为有效版本的文件和资料。对作废的文件和资料应及时撤出现场,防止有效与无效文件和资料的混淆。4.5文件和资料的受控状况 文件和资料分为“受控”和“非受控”两大类,凡与公司质量管理和产品控制有关的文件和资料应为受控文件和资料。文件和资料发放前,应加盖受控标识,便予识别。4.6文件和资料的更改 文件和资料在使用过程中若与实际不符合或因其他原因需对文件和资料进行更改时,应办理文件和资料的更改手续。4.6.1CCC程序更改由使用部门提出,填写文件和资料更改申请单,报总经理批准后由质量负责人更改。更改应作出明确的标识,便于识别。以确保有效文件和资料的唯一性。;4.6.2各部门的文件和资料如有更改由相应部门负责人授权部门内部人员执行,填写文件和资料更改申请单,经原审批部门审批后进行更改 。如果指定其他部门更改时,该部门应提供其所依据的相关背景资料。4.7 文件和资料的领用4.7.1新文件和资料下发时,文件和资料领到部门应在文件和资料发放、回收记录上进行签字。文件和资料在使用过程中因破损而需重新领用新文件和资料,应持旧文件和资料到文件和资料归口部门换取。 4.7.2因文件和资料丢失而需重新领取,应写明理由,办公室予以补发新文件和资料。4.8 文件和资料的保存、作废与销毁4.8.1文件和资料的保存A)文件和资料要分类摆放整齐,便予检索,并放在干燥、通风、安全的地方;B)各部门对领到的文件和资料由本部门内部自行保管。办公室要不定期地对各部门文件和资料保管情况进行检查;C)任何人不得在受控文件和资料上乱涂画改,不准私自外借,确保文件和资料的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4.8.2 文件和资料的作废与销毁A)所有失效或作废文件和资料由该文件和资料发放部门及时从使用场所撤出,加盖“作废”章,确保防止作废文件和资料的非预期使用;B)对作废文件和资料的原件根据需要应予以保留,盖上“参考用”及“作废”印章;对要销毁的作废文件和资料,由文件和资料使用部门填写文件和资料作废、销毁申请单,经文件和资料原批准人审批后,统一由办公室作废或销毁。4.9 外来文件和资料的控制4.9.1 与公司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有关的外来文件和资料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顾客提供的图纸、检测报告等。这些文件和资料由研究所统一收集并及时交办公室统一管理。由办公室统一编制外来文件清单。4.9.2外来文件需要发放至部门时填制外来文件发放记录。4.10 每年底由质量负责人协同办公室负责人组织对现有文件和资料进行定期评审,各部门结合平时使用情况进行适时评审,必要时予以修改。4.11 对承载媒体不是纸张的文件和资料的控制,也应参照上述规定执行。4.12 作为质量记录的文件应执行质量记录控制程序。5 相关文件和资料5.1质量记录控制程序6 质量记录6.1文件和资料发放、回收记录 WBS-QR01001 6.2文件和资料更改申请单 WBS-QR010026.3文件和资料作废、销毁申请单 WBS-QR010036.4文件和资料最新状况一览表 WBS-QR010046.5受控文件清单 WBS-QR010056.6外来文件清单WBS-QR010066.7外来文件发放记录WBS-QR01007二、质量记录控制程序1 目的对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所要求的质量记录予以控制,以作为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2 范围适用于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所要求的有效运行的质量记录。3 职责3.1 质量负责人负责监督、管理与产品认证有关运行记录。3.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整理、批准、保管本部门的质量记录。3.3 办公室负责质量记录编号、保管空白表单和超过一年以上的质量记录。4 程序4.1 各部门根据生产及管理需要,编制各种类型的表格,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后,填写在质量记录清单中,并注上此记录的保存期限,连同空白表格一式二份,一份留存作为部门工作手册的附录,并汇总本部门的质量记录原始样本,一份交到办公室存档。4.2 质量记录标识 每张表格应予以编号,便予区别。编号方法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执行。4.3 质量记录填写4.3.1 质量记录填写要及时、真实、内容完整、字迹清晰,不得随意涂改;如因某种原因不能填写的栏目,应将在该栏目用单杠划去;若涉及到有记录人、审批人等各负责人签名,则不允许空白,若有时间要求应填写准确的日期,便予追溯。4.3.2 如因笔误或计算错误要修改原数据,应采用单杠划去原数据,在其上方写上更改后的数据,加盖或签上更改人的印章或姓名及日期。4.3.3记录的形式可以是卡片、表格、图表、报告;也可以是拷贝、光盘。4.4 质量记录的贮存、保护4.4.1质量记录的保存期限最低为3年,各部门必须把所有质量记录分类,依日期顺序整理好,存放于通风、干燥的地方,所有的质量记录保持清洁,字迹清晰。各部门按规定的期限保存记录,对于保存一年以上的记录交办公室统一保存。4.4.2办公室根据各部门提交的空白表单,记入质量记录清单,将公司所有与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有关的记录汇总,包括名称、编号(版本)、保存期限、使用部门等内容。4.4.3 质量负责人每年要检查一次各部门质量记录的使用、管理情况。4.5 质量记录的销毁处理 质量记录如超过保存期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要销毁时,需填写文件和资料作废、销毁申请单交质量负责人审批,由办公室统一销毁。4.7 记录格式4.7.1各部门的质量记录格式,由各部门自行编制,部门主管审批,办公室统一编号。4.7.2各相关部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记录格式设计错误,可提出更改,执行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有关更改的规定。5相关文件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6 质量记录6.1质量记录清单 WBS-QR02001三、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控制程序1目的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以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目标。2 范围适用于确保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与质量管理体系策划。3 职责31总经理根据年度质量目标,配置必要的资源,负责批准手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32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各部门为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编制的有关文件,并对质量的管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33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的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实施。4 要求总经理应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质量目标及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要求。41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时机:组织在下列情况下需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策划:a. 按照质量管理标准建立、改进质量管理体系;b. 组织的质量方针、目标或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c. 组织的资源配置、市场情况发生重大变化;d. 现有体系文件未能涵盖的特殊事项。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内容总经理应确保对实现质量目标所需的资源加以识别和策划。策划的内容应包括:A需达到的质量目标及相应的质量管理过程,确定过程的输入、输出及活动,并作出相应规定;B识别为实现质量目标所需建立的过程的资源配置;C对实现总体质量目标、指标和阶段或局部的质量目标评审的规定,重点应评审过程和活动的改进;D根据评审结果寻找与质量目标的差距,确保持续改进,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E策划的结果(包括变更)应形成文件,如质量计划等。44质量管理体系策划输出文件的编制原则441参照质量管理手册的有关内容,应符合质量方针,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及其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内容协调一致;442现有的质量文件中的内容可被引用,并根据特殊的要求增加新的内容。45质量管理体系策划输出文件的编制、审批和发放451质量管理体系策划输出文件由管理部组织各部门负责人编制,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以受控文件形式发放到相关部门。45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输出文件的封面必须写明策划项目名称及编号、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发布日期。46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实施、监督检查和更改461各部门在执行中应按照策划规定的内容、进度、要求进行控制,并将执行情况、存在的问题等及时反馈到综合部。462管理部对策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验证,协凋相应的资源。463对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更改A策划输出文件的更改应在受控状态下进行,应由更改部门填写文件和资料更改申请单,经总经理批准后进行更改,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执行。B在更改期间应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运行,例如组织机构调整时,应对职责做出相应的变更,以确保体系正常运作。464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所形成的相关文件,由办公室负责存档保存。5 相关文件51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6记录61 各部门的质量管理体系策划输出文件四、管理评审控制程序1目的公司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确保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适应公司自身发展的需要,以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2范围适用于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3职责31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活动,批准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与改进措施;32管理者代表负责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组织编写相应的管理评审报告,批准纠正与预防措施;33计划部负责评审计划的制定、收集并提供管理评审所需的资料,负责对评审后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进行跟踪和验证;34各相关部门负责准备、提供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评审所需资料,并负责实施管理评审中提出的相关的纠正、预防措施。4程序41管理评审计划411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管理评审,通常在每年第四季度进行,可结合内审后的结果进行,也可根据需要安排。412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增加管理评审频次。a. 公司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时;b.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用户关于质量有严重投诉或投诉连续发生时;c. 当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有变化时;d. 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时;e. 即将进行第二、三方审核或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核时;f. 质量审核中发现严重不合格时;g. 其他情况需要时。413计划部在每次管理评审前一个周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计划主要内容包括:a. 评审时间;b. 评审目的;c. 评审范围及评审重点;d. 参加评审部门(人员);e. 评审依据;f. 评审内容。42管理评审输入管理评审输入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当前的业绩和改进的机会:A审核结果,包括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产品质量审核等的结果;B顾客的反馈,包括满意程序的测量结果及与顾客沟通的结果等;C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结果;D改进、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包括合理化建议、对内部审核和日常发现的不合格项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有效性的监控结果;E以往管理评审跟踪措施的实施及有效性;F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包括内外环境的变化,如法律法规的变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等;G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包括质量方针和目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H重大质量事故的处理或改进的建议。43管理评审的准备431预定评审前五天,计划部以书面形式向质量管理者代表汇报现阶段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并提交本次评审计划,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由管理部组织发放。432管理部负责根据评审输入的要求,组织评审资料的收集,要求各部门准备参加评审会议的讨论提纲等必要的文件。433管理部负责向参加评审的人员发放管理评审通知,及评审计划和有关资料。44管理评审会议A总经理主持评审会议,各部门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对评审输入做出评价,对于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项提出纠正、预防或改进措施,确定责任人和整改时间。B总经理对所涉及的评审内容作出结论(包括进一步调查、验证等)。C. 办公室对评审会议做管理评审记录,会议出席人员在管理评审签到表签到。45管理评审输出451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以下方面有关的措施:A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包括对质量方针和目标、组织结构、过程控制等方面的评价;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对现有产品符合要求的评价,包括是否需要进行产品、过程审核等与评审内容相关的要求;C资源需求等。452会议结束后,由计划部根据管理评审输出的要求进行总结,共同编写管理评审报告,经管理者代表审核,由计划部汇总交总经理批准,发至相应部门并监控执行。46改进、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计划部根据改进控制程序的规定,对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47如果评审结果引起文件更改,应执行文件控制程序。48管理评审产生的相关的记录由管理部按记录控制程序保管,包括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输入资料、管理评审报告等。5相关文件51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52改进控制程序 53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54质量记录控制程序6记录6. 1管理评审计划 WBS-QR04001 62管理评审通知WBS-QR0400263管理评审记录WBS-QR0400364管理评审报告WBS-QR0400465管理评审签到表WBS-QR04005五、人力资源控制程序1目的确保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以及重要质量岗位员工的操作技能,制定和实施培训计划,使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2范围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中从事影响产品质量的所有人员,包括临时雇用的人员。3 职责31总经理批准公司年度培训计划,批准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要求。32管理部A负责审核各部门的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要求,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满足要求;B负责上岗基础教育;C负责组织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33各部门A计划部负责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及监督实施;B. 编制本部门员工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要求;C负责本部门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D. 负责本部门年度培训申请。4程序41人员能力411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所有人员应是胜任的,对能力的判断应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等各方面考虑。412各部门负责人编制本部门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要求,由管理部进行审核,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要求应报总经理审批。413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要求经审批后,作为管理部选择、招聘、安排人员的主要根据。42培训和意识421管理部应根据对从事影响质量的活动的人员的能力需求,分别对新员工、在岗位员工、转岗员工、各类专业人员、管理层等进行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要求。422新员工与在岗员工必须经过以下培训 A公司基础教育:包括公司简介、员工纪律、质量方针和目标、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基础知识等的培训,在进入公司一个月内,由管理部组织进行; B部门基础教育:学习本部门工作手册的主要内容,由所在部门负责人组织进行;C岗位技能培训:学习作业指导书、所用设备的性能、操作步骤、安全事项及紧急情况的应变措施等,由所在岗位技术负责人组织进行,并进行书面和操作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423在岗人员培训按培训计划,每年应对在岗员工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424特殊工作人员培训 A特殊工序、关键工序人员的培训,由所在岗位技术负责人负责培训,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每年对于这些岗位的人员还应进行培训和考核;425转岗人员应遵循以上原则。426各管理层 相关的法律法规、目标、指标、质量手册的识别。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意义、有关法律法规和质量手册及相关程序文件。427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公司全体员工意识到: A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违反这些要求所造成的后果; C自己的工作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D如何为实现自己工作的质量目标做出贡献。429评价所提供培训的有效性 A管理部组织各部门通过操作考核、理论考核、业绩评定和观察等方法,评价培训的有效性,考察被培训的人员是否具备了所需的能力。B每年第四季度管理部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及员工代表,召开年度培训工作会议,评价培训的有效性,征求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制定下年度的培训计划。C管理部应加强对员工日常工作业绩的评价,可随时对各部门员工进行现场抽查,对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员工,应及时暂停工作,安排培训、考核,或转岗,使员工的能力与其从事的工作相适应。4210管理部负责建立员工培训档案:保存员工的教育、培训、岗位资格认可和经验的适当记录,如学历证明、培训记录、职称证明、工作经历等。43培训计划及实施431每年12月各部门上报计划部下年度的培训申请表,根据公司需求及下年度各部门需要,计划部于12月底制定下年度的年度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对象、时间、考核方式等内容),经总经理批准后下发各部门,并监督实施。432每次培训各相关部门应填写培训记录表,记录培训人员、时间、地点、教师、内容及考核成绩等,培训后将有关记录、试卷或操作考核记录等交管理部存档。433各部门的计划外培训,应提出培训申请,经总经理批准,由相关部门组织实施。5相关文件51各部门工作手册及相关的法律法规52各部门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要求6记录61培训记录表 WBS-QR0500162年度培训计划WBS-QR0500263员工培训档案WBS-QR0500364培训申请表WBS-QR05004六、供应商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程序l 目的 对提供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供应商进行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以确保其具有保证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持续满足要求。2 范围 适用于对生产所需的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采购控制;对供应商进行选择、评价和控制。3 职责3.1 管理部(采购)A)负责按公司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的要求组织对供应商进行选择、评价,编制合格供应商名录,并对供应商的供货业绩定期进行评价; B) 负责对供应商的日常管理。3.2 总经理批准供应商选择评定记录表。 4 程序4.1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含义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是指对产品的安全、环保、主要性能有较大影响的元器件和材料,如认证实施规则中的“关键零部件清单”。4.2 对供应商的调查、选择、评价4.2.1 采购人员根据关键元器件的一致性控制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要求,再对供应商提供产品的质量、价格、供货期等进行调查比较并编制供应商调查表,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填写供应商评定表。在符合性的基础上,对同类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应尽量多选择几家合格的供应商。经本公司相关部门确定后,对选择和评价合格的供应商登记入合格供应商名录中。4.2.2 评价供应商主要针对其能力;对影响程度不同的采购产品可采用不同的评价准则;公司在评价供应商时一般可考虑以下因素: A)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价格、后续服务、历史业绩等; B)质量保证能力; C)来自外部方面的信息(如同行的评价、相关部门的推荐、第三方认证等); D)满足法规的要求; 若涉及采购产品中有强制性认证的,还应有认证的证书和质量证明等。 4.2.3 对第一次供应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供应商,除提供充分的书面证明材料外,还需经样品测试及小批量试用,测试合格才能供货: A)新供应商根据相关要求提供少批量原料; B)交生产车间试用,并将试用结果反馈给供应部; C)小批量进货验证或试用不合格则取消其供货资格。小批量试用合格的,必要时再经试用,均合格的,经总经理批准后,可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录。4.3 供应商的日常管理4.3.1 采购人员应对供应商的供货业绩进行进行跟踪,及时与品质部进行沟通。品质部及时把物资检验记录反馈至采购部,并填制采购物资检验记录。供应商产品如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应取消其供货资格。4.3.2 管理部采购负责人每年对合格供应商至少进行一次跟踪复评,填写供应商业绩评定表,4.3.3 采购人员时常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当供应商的产品变化会影响获证产品一致性时,供应部应采取相关措施,以确保该变化符合认证规定的要求。5 相关文件5.1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控制程序5.2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清单6 质量记录 6.1供应商调查表 WBS-QR060016.2 供应商评定表 WBS-QR060026.3 合格供应商名录 WBS-QR060036.4采购计划单 WBS-QR060046.5 采购物资检验记录 WBS-QR060056.6 供应商业绩评定表 WBS-QR060066.7 销售合同台帐 WBS-QR060076.8 合同变更通知单 WBS-QR06008七、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及定期确认检验程序l 目的 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进行检验或验证,以确保其满足认证所规定的要求。2 范围 适用于对获证产品所涉及到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3 职责品质课负责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 管理部(采购)负责对检验或验证中出现问题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处理。4 程序4.1 检验或验证4.1.1 对获证产品生产所需购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等物资,仓库保管员核对送货单,确认物料品名、规格、数量等无误、包装无损后通知品质部检验员进行检验或验证。4.1.2 检验员根据进货物资检验标准进行检验或验证,并填写相应的检验或验证记录: A) 仓库管理员根据检验或验证记录办理入库手续; B) 验证不合格时,检验员在物料上贴“不合格”标签,按不合格控制程序进行处理。4.1.3 根据本公司的检测要求,编制进货物资检验标准,在此标准中明确规定了检测项目、检验内容、检测方法、判别依据、使用的检测设备等。对于无检测能力的项目,由供应商自行检验或验证。对重要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并且本身是生产厂家的,本公司要求其提供产品的检验标准,若是中间商的则要求提供质量保证协议、每批产品的检验记录、合格证明等文件。4.2 定期确认检验4.2.1 定期确认检验的频次一般情况每年进行一次,碰到下述情况时:A)当本公司在使用其产品中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时;B)当关键元器件的材料或结构发生变化等情况会影响本公司获证产品的一致性时;可立即进行确认检验。4.2.2 定期确认检验的项目确认检验的项目一般按照该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该供应商的企业标准中规定的检验项目进行确认检验。4.2.3 定期确认检验由提供该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供应商来完成,若该供应商也无法完成,则委托有能力的第三方完成。本公司只对检测记录进行验证。对于供应商完成的检验,其记录应包括所涉及的产品、所覆盖的数量、检验的项目和结论及供方检验人员或授权人员的签名或盖章,否则无效。5 相关文件 5.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2 进货物资检验标准。 5.3 供应商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程序 6 质量记录 6.1 进货检验记录 WBS-QR07001 6.2 零部件确认检验记录 WBS-QR07002 八、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程序l 目的 对生产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获证产品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及认证的要求。2 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的形成、过程的确认、产品的防护及放行、产品使用已交付后的活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等。3 职责3.1 生产部负责指导车间进行生产和过程控制,对关键工序应编制作业指导书,负责产品标识的维护和产品的防护,对现场工作环境进行监督、检查。3.2 品质课负责编制相应的工艺规程。3.3总经理负责设备采购。3.4管理部负责生产过程中各种物资的采购。4 程序4.1 过程确认4.1.1 由计划部编制年月日生产计划,经总经理审批后发送至相关部门。4.1.2 关键生产工序的识别 在以下情况时,公司应对其作为关键工序予以对待:工序对最终产品的安全质量、主要性能有重大影响。4.1.3 本公司生产的关键工序是SIM卡与线路板与模块的绑定、生产测试、成品测试等工序。对这些过程应进行确认,证实它们的过程能力。这些确认应包括: A) 过程鉴定,证实所使用的过程方法是否符合要求并有效实施;B)编制与之相适宜的作业指导书。4.2 产品生产过程中对工作环境的要求根据公司实际,工作环境主要包括配置适用的生产车间、消防器材,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安全、洁净度等。并根据生产作业需要,创造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A)配置适用的厂房并根据生产需要适当装修,防止暴晒,风雨侵入和潮湿;B)配置必要的通风、消防器材,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职业卫生、安全;C)生产部及仓库对各类设施和物资实行定置管理,提高工作效率;D)确保员工生产符合劳动法规的要求。E)对作业现场进行整理,保持现场卫生状况,加强卫生管理水平,防止因卫生状况差而导致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提高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在产品的搬运工具、存放场所应尽量做到防护措施后再工作。4.3 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控制4.3.1由生产技术对关键工序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对这些参数等工艺要进行评审认可,如发生工艺变更时,应对工艺参数重新进行评定。4.3.2 对这些过程的生产监控应进行记录。对数据库应经常查看并维护,防止出现偏差。确保软件的正常使用。4.4 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各部门应使用合适的生产设备,并按规定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执行生产设备维护保养程序的有关规定。4.5 过程检验4.5.1 本公司的过程检验均在岗位上进行,除对过程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外,还应检查各过程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等是否与获证产品一致,在生产过程中用图样、型号、描述等方法予以标识,确保所生产的产品与获证产品的一致性。 4.5.2 互检 下道工序操作者应对上道工序转来的产品进行检验,合格后方能继续加工。对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4.5.3 巡回监控 生产过程中,专职检验员应对操作者的自检和互检进行监督,认真检查操作者的作业方法、使用的设备、辅具等是否正确;根据需要进行抽检,填写工序抽检记录,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操作者;发现的不合格品应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6 产品包装、搬运和储存应针对顾客及认证的要求,对获证产品的符合性提供防护,应包括搬运、包装(包括装箱)、储存。对于任何包装、搬运操作和储存环境都应不影响产品符合规定标准要求。4.6.1 产品搬运的控制根据产品的特点,配置适宜的搬运工具,应考虑:A) 不得破坏包装,防止跌落、划伤等现象;B) 保持搬运通道畅通;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好产品,防止丢失或损坏;C) 对外协单位加强搬运过程中的产品质量防护意识,如遇到下雨天应盖上防雨工具,防止在运输途中淋湿而影响产品质量。4.6.2 包装控制A) 品质课负责确定包装材料、包装设计和要求,根据需要编制相应的包装作业指导书。B) 在包装过程中应注意核对产品保修卡、说明书等;保持产品外观清洁;包装后加上正确的标识,包括认证标志的正确使用。4.6.3 储存控制A) 编制仓库管理制度,规范材料区、半成品及成品区,按照不同型号和批次做好标识,保证先入先出。B) 仓库应对储存物品的环境及安全有明确要求,配置适当的设备(如消防设备等),以保持安全适宜环境; C) 所有贮存物品应建立仓库的出入库制度和台帐,并做好定期盘点工作,保持帐、卡、物一致;仓管员应经常查看库存物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5 相关文件5.1 生产设备维护保养程序5.2 仓库管理制度5.3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6 质量记录6.1 生产计划WBS-QR080016.2 终端检查书WBS-QR080026.3 出货清单WBS-QR080036.4 入库单WBS-QR080046.5 运行检验记录WBS-QR08005九、设备维护保养控制程序1 目的 对生产设备和检验、检测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检验和试验的设备规定定期校准和检查,以满足生产和检测能力,确保产品生产符合规定的要求。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和检验过程中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各种设备。3 职责3.1总经理负责对新设备的购买。3.2采购部门负责对设备进行申请汇总、申报。3.3品质课负责新设备的验收。及生产设备的保养、维护及检测设备的校准工作。并且负责对仪器设备操作人员培训工作。3.4办公室负责台帐登记等控制。4 程序4.3 设备提供和维护4.3.1 设备的提供生产部门和品质检测部门根据工作的要求及公司发展需要,需购置设备时应填写设备购置申请单递交采购部门,并在“申请单”上注明设备的名称、规格、用途、要求设备达到的性能、数量等,报总经理批准。除设备配件外其余设备一律由总经理负责购买;4.3.2 新设备的验收A)采购的生产设备,由品质课进行安装调试,确认符合要求后,由品质课、生产课在设备验收单上签字确认,并在“验收单”上记下生产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随机附件及资料等内容。设备验收单由办公室保管。B)验收不合格的设备,相关部门把情况反映到采购人员,由其与供应商协商解决。最后由验收人员把处理结果记录在设备验收单上;C)办公室对验收合格的设备进行编号,建立设备一览表,并登记;4.3.3 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A)设备验收合格后,由使用部门办理设备领用手续。B)对于精密、大型设备或关键工序所用的设备和检验和试验的仪器设备均要编制相应的操作规程,同时要求相关操作人员应接受适当培训,通过现场考核确认合格后方可让其操作。C) 品质课根据设备的性能、使用频率等要求制定设备维修保养计划,并按计划严格执行。D)日常生产中出现机器故障,应及时修理,自行无法修理,应及时报告管理部门负责人协助解决。修理结束后应填写设备维修保养记录,检修好的设备使用者应在“检修单”上签字确认。品质部应将重大检修情况记录在相应设备检修单上。C)现场使用的设备应有统一的编号,以便于维护保养。4.3.4 设备的周期校准每年品质课根据设备校准周期要求,到相关部门进行设备校准。校准合格的设备,由校准人员贴校准合格标识;校准不合格的,修理后重新校准;对不便粘贴标签的设备,可将标签贴在包装盒上,或由使用者妥善保管。4.3.5设备的报废对无法检修或无修理价值的设备,使用部门应提出报废申请,填写设备报废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报废,并在设备一览表上注明情况。 5相关文件无6质量记录6.1 设备购置申请单 WBS-QR090016.2 设备验收单 WBS-QR090026.3 设备一览表 WBS-QR090036.4 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WBS-QR090046.5 设备检修保养计划 WBS-QR09005 6.6 设备检修单 WBS-QR090066.7 设备报废单 WBS-QR090076.8 检验和试验设备校准记录 WBS-QR09008十、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l 目的 对最终产品进行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以验证产品满足规定的要求。2 范围 适用于生产的最终阶段对装配后的认证产品进行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3 职责3.1 品质课负责对成品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的相关工作。4 程序4.1 例行检验 4.1.1 例行检验在装配完成后进行。4.1.2 检验员依据终端检验标准进行严格检验,并填写产品例行检验记录4.1.3 检验方法:连接服务器进行100%检验。其中标志检查可以放在其余项目检验合格后进行检验。主要查看铭牌等标志是否正确。待所有检验项目均合格后由打包人员进行包装入库。4.1.4 判断方案:因是全检,故在例行检验中出现问题,直接进行判断处理。对检验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4.2产品确认检验4.2.1根据产品认证依据标准:GB4943-2001,每半年对产品的标记与说明、电气结构、对地泄露电流、抗电强度、接地电阻项目进行确认检验。并填写产品确认检验记录。4.2.2确认检验出现不合格情况,应立即停止该型号产品生产,上报公司领导并分析原因,找出解决方案后重新做产品确认检验,检验通过后方能继续生产。4.2.3若本公司不具备测试设备,委托国家实验室检验4.2.4保持检验记录并按记录控制程序执行。4.3 检验记录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后,均要予以记录,记录应表明负责合格品放行的授权责任者。对不合格品应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5 相关文件5.1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2 终端检验标准 6 质量记录6.1 产品例行检验记录 WBS-QR100016.2 产品确认检验记录 WBS-QR10002十一、认证标志的保管使用控制程序1 目的为加强对本公司产品认证标志(以下简称认证标志)使用管理,确保顾客利益,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 适用范围适用于认证产品标志的使用和管理3 职责3.1 生产部负责认证标志的使用;3.2 原材料仓库负责认证标志的收发;3.3 品质课负责认证标志的监督管理。4 程序4.1 认证标志的式样4.1.1认证标志的名称为“中国强制认证”(英文缩写“CCC”)。4.1.2认证标志如下图所示。4.1.3认证标志的规格认证标志的规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规格执行。4.2认证标志的使用4.2.1获得认证的产品使用认证标志的方式根据本公司产品特点按以下规定选取: (一)统一印制的标准规格认证标志,必须加施在获得认证产品外体规定的位置上;(二)印刷认证标志的,该认证标志应当被印刷、模压在铭牌或产品外体的明显位置上;(三)在相关获得认证产品的本体上不能加施认证标志的,其认证标志必须加施在产品的最小包装上及随附文件中;4.2.2获得认证的产品可以在产品外体、内包装和外包装箱上加施认证标志。4.2.3车间的包装人员应把合格的产品在出厂前按标志的使用方法加施认证标志。4.3 认证标志制作、申请和发放4.3.1统一印制的标准规格认证标志的制作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的印制机构承担。 4.3.2如日后改为认证标志的印刷的,则印刷设计方案由本公司先向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的机构(以下简称指定的机构)提出申请,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批后,方可自行制作。 4.3.3 认证标志的申请使用(一)本公司先持申请书和认证证书的副本向指定的机构申请使用认证标志;(二)当本公司以函件或者电讯方式申请使用认证标志的,先向指定的机构提供申请书、认证证书副本的书面或者电子文本,申请使用认证标志。4.3.4 本公司申请使用认证标志,将按照国家规定及时缴纳统一印制的标准规格认证标志的工本费或者印刷认证标志的监督管理费。4.3.5仓库管理员将严格按仓库的管理制度及认证标志的管理办法,对认证标志进行收发登记,并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按定量发放。4.3.6生产人员认真按照认证标志的使用规定进行使用。4.4认证标志的监督管理4.4.1 仓库对认证标志的发放和使用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CCC4.4.2 公司当获得认证后,将遵守以下规定:A、建立认证标志的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厂家具清洗施工方案
- 管理咨询方案设计实例
- 水库枢纽工程的资源调度与优化运行方案
- 公路项目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方案
- 产业投资规划中的设备选型与采购方案
- 2025年航空航天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电子商务行业全球化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2025年房地产行业房地产数字化营销与住宅消费趋势研究报告
- 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工艺改进方案
- 迪拜投资中的人才招聘与培训方案
- 《电气材料》课件
- 2025届高考作文素材积累:高中五册课本素材及运用
-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
- 《设备管理台账》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 Unit1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2023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真题及答案
- 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五年级上教案:Stop!-Everyone-Stop
- 管理信息系统 课件 第6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
- 介绍钱三强的
- PEP小学英语3-6年级单词(带音标)
- pymodbus-实例说明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