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29693-2013 是一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全称为《动物性食品中常山酮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标准规定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来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常山酮残留含量的具体方法和要求,旨在确保食品中该药物残留量符合安全标准,保护公众健康。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畜禽肉及其制品、水产品等动物性食品中常山酮残留量的检测。常山酮作为一种抗球虫药,常用于预防和治疗家禽的球虫病,但其在食品中的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风险,因此需要严格控制。
检测原理
标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样品的提取、净化、浓缩等预处理步骤,将动物性食品中的常山酮分离出来,随后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上进行分离测定。利用保留时间和与标准品比较,对常山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关键技术要点
- 样品前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有机溶剂提取、固相萃取(SPE)或液液萃取(LLE)等技术,以去除样品中的杂质,富集目标化合物。
- 柱选择与色谱条件:选择适宜的色谱柱及流动相,优化洗脱条件,确保常山酮与其他组分有效分离。
- 检测与定量:采用紫外(UV)检测器或其他适宜的检测器,在特定波长下检测常山酮的吸收,依据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
标准限值与执行
标准中会设定常山酮在不同动物性食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各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需确保其产品中常山酮残留不超标。检测结果需与这些限值对比,超标的食品不得上市销售。
实施意义
该标准的实施强化了对动物性食品安全的监控,为监管部门提供了统一、准确的检测方法,有助于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同时指导生产者合理用药,减少药物滥用。
注意事项
虽然未直接要求总结,但需注意在实际应用中,实验室应确保检测过程的准确性与重复性,遵循良好实验室操作规范(GLP),并定期进行仪器校准和方法验证,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3-09-16 颁布
- 2014-01-01 实施


文档简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年度高端珠宝设计专利申请与授权管理合同
- 2025年病假员工医疗期企业文化建设与HR全方位服务协议
- 2025年度离职人员离职后续权益维护与竞业禁止协议
- 2025年综合型医院职工餐厅设计与装修及营养膳食定制合同
- 2025年有色金属矿脉深度开采项目承包合同与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培训协议
- 经营场地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文化产品版权登记与全流程知识产权保护委托合同
- (2025年标准)包团协议书
- 2025年船舶货物海上保险合同:跨国航运风险分散及保障方案
- 人机协同效率提升-洞察及研究
- 保洁用品采购管理制度
- 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32万吨-年苯乙烯装置扩能改造项目环评报告
- 英语教师遴选试题及答案
- 兵团两委考试试题及答案
- JG/T 2-2018钢制板型散热器
- 种植牙和解协议书
- 《大脑中动脉解剖结构》课件
- z08小升初数学试卷及答案
- 2025-2030焦炭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规划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标准化示范工地管理办法
- 鼻饲的注意事项及护理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