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8537-20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相比于《GB 8537-2008 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
范围与定义:新标准对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定义进行了细化,更加强调了水源的自然性、未受污染以及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和其他成分的特点。同时,明确了界限指标的概念,即矿泉水中某些成分含量的最低或最高限制值,以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
感官要求:对矿泉水的感官特性(如色、味、嗅)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确保产品符合消费者的期待,提升饮用水体验。
-
理化指标:调整并新增了一些理化指标的限值,例如增加了溴酸盐的限量要求,更加严格地控制潜在的健康风险物质。同时,对原有的一些矿物质成分如锶、锌、硒等的含量要求进行了修订,以更好地反映矿泉水的天然特性和营养价值。
-
微生物指标:强化了对微生物指标的控制,确保水质安全卫生。新标准中对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等的检测方法和限值进行了更新,提高了对饮用水微生物安全性的要求。
-
检验规则与生产过程控制:新标准对矿泉水的生产、加工、包装、储存和运输等环节的卫生要求更加严格,增加了对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要求,强调了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管理。
-
标签标识:对矿泉水的标签标识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要求明确标注水源地信息、产品类型、主要成分含量、执行标准号等内容,增强了消费者知情权,便于消费者识别和选择。
-
取消界限指标中的“允许偏差”规定:新标准取消了原标准中关于界限指标允许偏差的规定,这意味着对矿泉水的质量控制更加严格,不允许任何偏离标准的情况发生。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8-06-21 颁布
- 2019-06-2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8 5 3 72 0 1 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2 0 1 8 - 0 6 - 2 1发布2 0 1 9 - 0 6 - 2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发 布G B8 5 3 72 0 1 8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 B8 5 3 72 0 0 8 饮用天然矿泉水 。本标准与G B8 5 3 72 0 0 8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水源要求; 修改了感官要求; 修改了界限指标; 修改了限量指标; 修改了微生物限量; 删除了标志条款中的部分要求。G B8 5 3 72 0 1 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饮用天然矿泉水。2 术语和定义2.1 饮用天然矿泉水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钻井采集的, 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 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 在一定区域未受污染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污染的水; 在通常情况下, 其化学成分、 流量、 水温等动态指标在天然周期波动范围内相对稳定。2.1.1 含气天然矿泉水在不改变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水基本特性和主要成分含量的前提下, 在加工工艺上, 允许通过曝气、 倾析、 过滤等方法去除不稳定组分, 允许回收和填充同源二氧化碳, 包装后, 在正常温度和压力下有可见同源二氧化碳自然释放起泡的天然矿泉水。2.1.2 充气天然矿泉水在不改变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水基本特性和主要成分含量的前提下, 在加工工艺上, 允许通过曝气、 倾析、 过滤等方法去除不稳定组分, 充入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而起泡的天然矿泉水。2.1.3 无气天然矿泉水在不改变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水基本特性和主要成分含量的前提下, 在加工工艺上, 允许通过曝气、 倾析、 过滤等方法去除不稳定组分, 包装后, 其游离二氧化碳含量不超过为保持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盐所必需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天然矿泉水。2.1.4 脱气天然矿泉水在不改变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水基本特性和主要成分含量的前提下, 在加工工艺上, 允许通过曝气、 倾析、 过滤等方法去除不稳定组分, 除去水中的二氧化碳, 包装后, 在正常的温度和压力下无可见的二氧化碳自然释放的天然矿泉水。3 技术要求3.1 原料要求水源水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或经钻井采集。水源的卫生防护和水源水水质监测按照G B1 9 3 0 4执行, 水质监测项目应符合3.3( 锰、 耗氧量除外)、3.4和3.5的规定。3.2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G B8 5 3 72 0 1 82 表1 感官要求项目要求检验方法色度/度1 0( 不得呈现其他异色)浑浊度/N TU1滋味、 气味具有矿泉水特征性口味, 无异味、 无异嗅状态允许有极少量的天然矿物盐沉淀, 无正常视力可见外来异物G B8 5 3 83.3 理化指标3.3.1 界限指标界限指标应有一项( 或一项以上) 指标符合表2的规定。表2 界限指标项目要求检验方法锂/ (m g/L)0.2 0锶/ (m g/L)0.2 0( 含量在0.2 0m g/L0.4 0m g/L时,水源水水温应在2 5以上)锌/ (m g/L)0.2 0偏硅酸/ (m g/L)2 5.0( 含量在2 5.0m g/L3 0.0m g/L时,水源水水温应在2 5以上)硒/ (m g/L)0.0 1游离二氧化碳/ (m g/L)2 5 0溶解性总固体/ (m g/L)10 0 0G B8 5 3 83.3.2 限量指标限量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限量指标项目指标检验方法硒/ (m g/L)0.0 5锑/ (m g/L)0.0 0 5铜/ (m g/L)1.0钡/ (m g/L)0.7总铬/ (m g/L)0.0 5锰/ (m g/L)0.4镍/ (m g/L)0.0 2银/ (m g/L)0.0 5G B8 5 3 8G B8 5 3 72 0 1 83 表3( 续)项目指标检验方法溴酸盐/ (m g/L)0.0 1硼酸盐( 以B计) / (m g/L)5氟化物( 以F-计) / (m g/L)1.5耗氧量( 以O2计) / (m g/L)2.0挥发酚( 以苯酚计) / (m g/L)0.0 0 2氰化物( 以C N-计) / (m g/L)0.0 1 0矿物油/ (m g/L)0.0 5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m g/L)0.32 2 6R a放射性/ (B q/L)1.1总放射性/ (B q/L)1.5 0G B8 5 3 83.4 污染物限量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 B2 7 6 2的规定。3.5 微生物限量微生物限量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 微生物限量项目采样方案a及限量ncm检验方法大肠菌群/ (MP N/1 0 0m L)b500粪链球菌/ (C F U/2 5 0m L)500铜绿假单胞菌/ (C F U/2 5 0m L)500产气荚膜梭菌/ (C F U/5 0m L)500G B8 5 3 8 a样品的采样及处理按G B4 7 8 9.1执行。b采用滤膜法时, 则大肠菌群项目的单位为C F U/1 0 0m L。3.6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 B2 7 6 0的规定。4 其他4.1 在水源点附近进行包装, 不应用容器将水源水运至异地灌装。4.2 预包装产品标签除应符合G B7 7 1 8的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