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色.回顾过去_第1页
李景色.回顾过去_第2页
李景色.回顾过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 顾 和 展 望纪念照明工程学报正式出版二十周年 李景色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3)照明工程学报(以下简称学报) 从获国家科委正式批准并授予刊号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个年头。若是从中国照明学会(以下简称学会)决定创办学报并出版试刊算起至今则有二十四年。从一无办公场所,二无资金,三无专职人员,四无刊号(办刊资质)的白手起家发展到今天成为我国照明行业的第一学术刊物是多么不容易,值得我们好好庆祝。 一 回顾学报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它经历了创刊期、定型期、成熟期三个阶段。 创刊期。1987年6月1日,中国照明学会在北京成立。1988年6月,学会决定创办学报,先出版试刊。1988年6月出版了第1卷第1期,到1989年12月共出版了2卷4期。与此同时,经过几年方方面面的努力,终于在1992年1月30日国家科委以(92) 国科发情字074号文批准同意中国照明学会编辑出版照明工程学报, 并正式公开发行, 统一刊号为CNN-3029/TM。当年,出版了4期,1993年出版了2期,1994年出版了4期。至此,创刊阶段共出版了14期。定型期。1995年,学会请时任中国科协主席朱光亚教授为学报封面题字(沿用至今),将学报定为季刊,固定在3、6、9、12月即每季末出版。从2000年3月第11卷第1期开始改版,扩为国际流行的大16开版,封面也重新设计。2004年3月又一次改封面。成熟期。经过多方努力,2009年初,学报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从而上升到一个高的层面,为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09年,根据国家工商局关于学会办的刊物要以公司方式运营的规定,进行了大量的改企工作,注册成立了照明工程学报杂志社有限公司。2010年将学报由季刊改为双月刊,由每年出版4期改为6期。每期容量即页数也有所增加,由不到90页增加到约110页,刊登的信息量大大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从1988年6月试刊开始至2011年年底,学报共出版了22卷85期,发表了约1226篇文章,此外,还出版了数期增刊和英文特刊。 二二十多年来,经过历届编委会的努力,在历届学会理事会的大力支持及全体会员的关心下,学报办出了一定成绩,可以做出下列评价。1,学报始终坚持以学术刊物作为自已的定位,以推动和引领我国照明科技发展为己任,不以赢利为目的。目前,国内各种照明刊物不下百种,有的名头挺大,以中国冠名,但它们中相当一部分靠登广告以赢利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对文章的数量和质量却不重视。而我们学报不是这样,尽管碰到办刊缺少资金的难题,但自创刊以来一直秉承学会的办会宗旨,坚持学术刊物的办刊方向不动摇。2,学报吸引力越来越大,投稿人越来越多。特别是进入核心期刊后,许多过去似乎和照明不那么搭界的科学院系统一些研究所的作者主动将他们所从事的LED方面研究文章投到学报。一些高等、中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师生,甚至一些文科学校的学生也来投稿。来稿函盖了整个照明科技领域,学报已真正成为学术交流平台。3,学报的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它代表和反映了我国照明领域的学术水平。特别是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跟踪国际照明学术界的热点、难点问题,如中间视觉理论、光色对人脸识别能力的影响、光的非视觉生物效应等,进行理论探索或开展实验研究,不少研究成果,包括阶段性研究成果,都第一时间拿到学报上发表。学报刊登的国家自然科学基全项目、国家或省部级研究项目、省部级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大幅度增加,学报的影响因子不断提高。4,学报所刊载的国外、境外照明工作者的文章越来越多,还聘请了国外、境外编委。国际交流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力逐步堤升。三我有幸连续担任两届学报主编,在即将卸任之际,我感触良多,真有种难以刈舍的心情。我祝愿学报越办越好,上升到更高层次,发挥引领我国照明科技发展的作用,尽快办成像美国的Journal of the IES以及英国的 Lighting Research & Technology那样的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刊物。为此,我提出几点建议。1, 提高稿件质量。入选核心期刊后,虽然来稿数量显著增加,但质量却是大问题。因为我们是学报,是照明领域国家顶级刊物,为了确保学报水平,有相当一部分文章不能刊登。这个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因此,希望专业照明工作者一如既往多写文章。必要时,编辑部要主动向知名专业人士约稿。2, 审稿人切实把好审稿关。审稿人除了对所审文章能否发表提出意见并陈述理由外,对于值得发表却有小错的文章应帮着修改。错误比较多或需要与作者商榷或希望作者补充某方面内容的文章可建议发回作者处理。总之,希望审稿人本着为学报质量负责的精神,切实处理好作者文责自负和审稿人有权删改的关系。3, 提高编辑和出版质量。编辑部要认真对待审稿人的意见,需要发回作者重新处理的稿件一定要发回。审稿人觉得他自已对所审稿件内容没把握,提出希望另找其他审稿人再审时,编辑部宜找更加对口的专业人士再审。除了审稿人把关外,定版前,学报专职编辑人员对每一篇文章一定要仔细审核,细到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也不能放过。文章摘要和关键词的英译更是重点,要设专人把关,以利于开展国际交流并提升学报在国际上形象。为此,希望能适当增加常务编辑。4, 向美国的Journal of the IES 学习。必要时,可以在某篇文章末尾设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