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_某公司设立安全评价报告_第1页
安全生产_某公司设立安全评价报告_第2页
安全生产_某公司设立安全评价报告_第3页
安全生产_某公司设立安全评价报告_第4页
安全生产_某公司设立安全评价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X 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年产年产 1500015000 吨对苯二胺、年产吨对苯二胺、年产 2100021000 吨硫代硫吨硫代硫 酸钠及酸钠及 70007000 吨氯化铵项目吨氯化铵项目 设立安全评价报告设立安全评价报告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XXXX 公司公司 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XXXX 建设项目单位:年产建设项目单位:年产 1500015000 吨对苯二胺、吨对苯二胺、 年产年产 2100021000 吨硫代硫酸钠及吨硫代硫酸钠及 70007000 吨氯化铵项目吨氯化铵项目 建设项目单位主要负责人:建设项目单位主要负责人:XXXX 建设项目单位联系人:建设项目单位联系人:XXXX 建设项目单位联系电话:建设项目单位联系电话:XXXX XX 有限公司 XX 年 XX 月 XXXX 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年产年产 1500015000 吨对苯二胺、年产吨对苯二胺、年产 2100021000 吨硫代硫吨硫代硫 酸钠及酸钠及 70007000 吨氯化铵项目吨氯化铵项目 设立安全评价报告设立安全评价报告 评价机构名称:XX 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XX 法定代表人:XX 审核定稿人:XX 评价负责人:XX 评价机构联系电话:XX XX XX 年 XX 月 前 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 70 号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总局2006第 8 号,受 XX 有限公司的委托,XX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 对 XX 有限公司年产 15000 吨对苯二胺、年产 21000 吨硫代硫酸钠及 7000 吨氯化铵项目进行设立安全评价。 我公司依据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和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 全评价细则(试行) 安监总危化2007255 号的要求,开展了该建设项目 的安全评价工作。本次评价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 全生产方针,为该项目初步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本次评价采用国家安全生 产监督管理总局编制的安全评价(修订版)提供的评价方法,依据该公 司提供的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经现场勘察,资料收集,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程度分析,划分了评价单元、明确了评价方法,进 行了定性定量分析,提出了安全对策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及建议,编制了 本设立安全评价报告 。 在本次安全评价过程中,得到了 XX 各级安监部门和专家的指导,XX 有 限公司给予了积极配合,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目 录 1 1 概述概述1 1.1 评价目的1 1.2 评价原则1 1.3 评价范围1 1.4 评价程序1 2 2 概况概况3 2.1 建设单位简介3 2.2 建设项目概况3 2.2.1 建设项目设立简述3 2.2.2 技术、工艺与国内外同类项目的对比情况4 2.2.3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及生产规模5 2.2.4 建设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消耗7 2.2.5 建设项目工艺流程10 2.2.6 总平面布置15 2.2.7 建设项目配套和辅助工程16 2.2.8 建设项目主要装置和设施30 2.2.9 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32 2.2.10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3 3 3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36 3.1 危险化学品辨识36 3.1.1 危险化学品辨识结果36 3.1.2 危险化学品数据来源、品种及数量37 3.1.3 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和危险、有害特性38 3.2 危险化学品包装、储存、运输的技术要求38 3.2.1 危险化学品包装、储存、运输技术要求38 3.3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40 3.3.1 项目选址危险、有害因素40 3.3.2 项目建设期间危险、有害因素.41 3.3.3 项目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分布42 3.3.4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53 3.3.5 可能造成的其它危险、有害因素54 3.4 重大危险源辨识58 3.4.1 辨识依据58 3.4.2 辨识过程58 3.4.3 辨识结论61 3.5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辨识61 3.6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辨识61 4.4.评价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选择评价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选择.62 4.1 划分评价单元.62 4.2 选择评价方法.62 4.3 评价方法简介.63 4.3.1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63 4.3.2 安全检查表法64 4.3.3 综合分析评价64 4.3.4 危险度评价法64 4.3.5 故障树法66 5.5.定性、定量评价定性、定量评价.67 5.1 厂址选择单元.67 5.1.1 安全检查表评价67 5.1.2 厂址选择单元评价结果.68 5.2 总平面布置单元68 5.2.1 安全检查表评价68 5.2.2 总平面布局单元评价结果70 5.3 生产装置单元71 5.3.1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评价71 5.3.2 评价结果分析72 5.3.3 危险度评价法分析72 5.3.4 评价结果.73 5.4 存储设施单元73 5.4.1 预先危险性分析.73 5.4.2 评价结果75 5.5 特种设备单元75 5.5.1 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75 5.5.2 评价结果76 5.6 电气单元76 5.6.1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评价77 5.6.2 评价结果78 5.7 消防设施单元78 5.7.1 安全检查表法评价78 5.7.2 评价结果分析79 5.8 给排水系统预先危险分析79 5.8.1 预先危险性评价79 5.8.2 评价结果分析80 5.9 供热单元评价81 5.9.1 预先危险性评价81 5.9.2 评价结果分析81 5.10 职业卫生单元评价81 5.10.1 中毒81 5.10.2 噪声.84 5.10.3 高温辐射.85 5.11 故障树定量评价87 5.11.1 评价过程87 5.12 固有风险程度的分析98 5.12.1 化学品的数量、浓度(含量) 、状态和所在作业场所98 5.12.2 定性分析该项目存在危险化学品的固有危险程度100 5.12.3 定量计算该项目存在危险化学品的固有危险程度101 5.13 风险程度分析.102 5.14 案例分析.107 5.14.1 事故案例107 6.6.建设项目安全条件建设项目安全条件.110 6.1 自然条件.110 6.1.1 项目所在地自然条件110 6.1.2 外部重点安全距离110 6.2 建设项目的安全条件110 6.2.1 项目发生事故对周边的影响110 6.2.2 周边活动对项目安全运行的影响111 6.3 技术工艺和装置、设备设施安全可靠性分析 111 6.3.1 主要技术、工艺111 6.3.2 主要装置、设备设施112 6.4 主要装置、设备、设施的匹配性112 6.4.1 主要装置、设备、设施与项目危险化学品的适用性113 6.5 项目配套和辅助工程适用性.115 6.5.1 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置115 7.7.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116 7.1 总平面布置和建构筑物安全对策措施.116 7.1.1 总平面布置116 7.1.2 建筑和结构116 7.2 物料安全对策措施.116 7.3 工艺过程和设备、装置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 117 7.4 工艺过程中的防火、防爆对策建议.121 7.5 有毒及可燃物料的泄漏检测、报警建议.125 7.6 关于项目布置的建议125 7.7 生产、储存过程配套和辅助工程.126 7.8 防雷及防静电措施127 7.9 安全管理措施与建议128 7.9.1“三同时”管理措施与建议.128 7.9.2 工艺操作安全管理的措施与建议128 7.9.3 加强操作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131 7.9.4 加强火源管理132 7.9.5 加强消防组织与消防设施管理133 7.9.6 重大事故应急对策措施134 7.9.7 加强移动通讯设施的管理135 7.10 其他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135 7.10.1 职业卫生安全对策措施135 7.10.2 个人劳动保护、事故淋浴等对策措施136 7.10.3 防高处坠落对策措施136 7.10.4 防触电及机械伤害对策措施137 7.10.5 安全色、安全标志等对策措施137 7.10.6 防止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事故的对策措施137 7.11 项目所需安全许可手续138 8.8.设立安全评价结论设立安全评价结论.139 8.1 项目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结果 139 8.1.1 危险、有害物质评价结果139 8.1.2 设立安全评价结果139 8.1.3 故障树分析评价结果139 8.1.4 生产装置危险度评价.140 8.1.5 职业卫生评价结果141 8.2 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 141 8.3 应重视的重要安全对策措施.141 8.4 设立安全评价结论.141 附件附件 1 1 项目主要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项目主要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143 附件附件 2 2 设立安全评价依据设立安全评价依据152 附件附件 3 3 企业提供的资料企业提供的资料157 1 概述 1.1 评价目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及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 的要求,分析、预测对苯二胺项目建设项目 的安全生产条件、工艺装置(设备) 、配套和辅助工程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及其危险程度和范围等,通过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 施和建议,为安全设施设计提供参考,为该项目实施提供保障。 1.2 评价原则 坚持科学性、公正性、合法性、针对性的原则。 1.3 评价范围 本次设立安全评价的范围:该建设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 、生产工艺 和设施以及公用工程、辅助设施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导致事故 的危险、有害程度进行评价。 1.4 评价程序 本项目安全评价分为前期准备阶段和安全评价阶段,整个评价工作程 序见图 1-1: 图 1-1 设立安全评价程序框图 前期准备 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 定性、定量分析 安全条件和安全生产条件分析 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整理、归纳安全评价结论 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 编制设立安全评价报告 2 概况 2.1 建设单位简介 承办单位名称:XX 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XX 法定代表人:XX 建设地:XX 工业园区 承办单位简介:XX 有限公司成立于 XX 年 X 月,地址位于 XX 工业 园区,法人代表 XX,注册资金 XX 万元,职工 XX 人。主要产品:对苯二 胺,副产品:硫代硫酸钠、氯化铵。 XX 有限公司是从 XX 工业园区引进企业。该企业于 1988 年开始生产 对苯二胺,是国内对苯二胺片状研发企业,首家生产企业。是目前国内 99.9%精品对苯二胺实际生产量最大企业,占全国销售 70%以上。与国际知 名公司及国内相关上市公司皆有业务关系,90%用于出口。是国内新材料 (军用)对位芳纶生产企业,品质最好供应企业,供不应求。 2.2 建设项目概况 2.2.1 建设项目设立简述 建设项目名称:XX 有限公司年产 15000 吨对苯二胺、年产 21000 吨硫 代硫酸钠及 7000 吨氯化铵项目 建设项目立项批复:公司于 XX 年 XX 月取得了 XX 委员会文件关于 对 XX 有限公司年产 15000 吨对苯二胺、年产 21000 吨硫代硫酸钠及 7000 吨氯化铵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的批复XX 号及 XX 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文件 关于对 XX 有限公司年产 15000 吨对苯二胺、年产 21000 吨硫代硫酸钠 及 7000 吨氯化铵项目备案的通知XX 号(备案批复见附件) 。XX 局颁发 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地字第 XX 号。 2.2.2 技术、工艺与国内外同类项目的对比情况 1)主要工艺技术 本项目生产工艺采用非常成熟的对硝基氯苯氨化硫化碱还原法,即用 对硝基氯苯经氨解反应后生成对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再进行还原反应生 成含量 9293的工业品对苯二胺。将工业品对苯二胺再进行蒸馏、重 结晶而得到含量不小于 99.9的精品对苯二胺。 2)与同类建设项目对比情况 对苯二胺的合成路线有近 1O 种,但是目前工业化的合成路线只有二种, 分别为对硝基氯苯氨化硫化碱还原法和对硝基氯苯氨化催化加氢还原法。 以对硝基氯苯为原料的合成路线均是经过氨化、还原、冷却结晶等工 序制备而成,区别在于还原工序所选择的还原剂不同。 对硝基苯胺常用硫化碱作为还原剂。该法工艺技术成熟,产品质量比 较好,是国内生产企业采用的主要生产工艺。但是废水处理量较大,1 吨产 品产生约 6.3 吨含有硫代硫酸钠的还原废水。根据本项目废水的特征,硫代 硫酸钠废水处理工艺方案选择为:废水-吸附脱附-蒸发浓缩-吸附脱 色-结晶-副产品包装。氯化铵废水的处理流程:氯化铵母液蒸发 (浓缩)结晶吸滤氯化铵成品包装入库。 目前国内开发出的催化加氢工艺技术在有机中间体生产中有了长足的 发展,有数十种产品进行工业化生产。对硝基苯胺催化加氢影响的因素较 多,其中关键有催化剂、氢气来源和反应条件。加氢还原法,该工艺原料 成本低,废水易处理,缺点是工艺不成熟产品质量不稳定,安全风险大, 氢气溶剂是甲醇属易燃易爆品。 2.2.3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及生产规模 2.2.3.1 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1)地理位置 厂址位于 XX 工业区,厂区占地面积 66700 平方米,坐标 N37 418.8,E10577.8; N374119.3,E10577.9; N37 4119.3,E105716.8; N37418.9,E105716.8。 XX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地理坐标为东经 9710106 52,北纬 37214247,西与甘肃省酒泉市、张掖市、金昌市、 武威市、白银市相连,东南隔贺兰山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吴忠市、 银川市、石嘴山市相望,东北与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接壤, 北与蒙古国交界。XX 至酒泉火车站 410 公里;XX 至银川火车站 110 公里, 乌海西火车站 130 公里;XX 至金昌火车站 125 公里;全盟现有公路 43 条, 桥梁 1121 米/59 座,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2)周边环境 厂区选在 XX 工业园区南区化工生产区, “长-中”公路 137 千米处有公 路直接通入厂区。地处 XX 盟东南部,位于陕甘宁蒙经济板块中心区域,北 距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 116 公里,东距宁夏银川市 120 公里、青铜峡市 60 公里,南距宁夏中宁市 50 公里、中卫市 55 公里,距中卫香山机场 45 公 里,距银川河东机场 150 公里,距迎水桥铁路编组站 60 公里,境内有四条 黑色柏油马路通往银川、巴彦浩特、中卫、青铜峡等城市。 3)地形地貌 地形呈南高北低状平均海拔 900-1400 米,地貌类型有沙漠戈壁、山地、 低山丘陵、湖盆、起伏滩地等,土壤受地貌及生物气候条件影响。具有明 显的地带性分布特征,由东南向西北依次分布有灰钙土、灰漠土、灰棕漠 土。在湖盆和低洼地区有盐碱土和沼泽土。 4)气候条件 地处亚洲大陆腹地,为内陆高原,远离海洋,周围群山环抱,形成典 型的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冬寒夏热,四季气候特征明显, 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摄氏 6-85,1 月平均气温-9-14。极端最低 气温-364; 7 月平均气温 22-264,极端最高气温 417。年平 均无霜期 130-165 天。由于受东南季风影响,雨季多集中在七、八、九月。 降雨量从东南部的 200 多毫米,向西北部递减至 40 毫米以下;而蒸发量则 由东南部的 2 400 毫米向西北部递增到 4 200 毫米。年日照时数达 2 600 - 3 500 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 147-165 千卡千方厘米。多西北风,平均 风速每秒 29-5 米,年均风日 70 天左右。 5)水文地质条件 (1)水文资料 黄河流经 XX 的乌索图、巴彦木仁苏木,在境内流程达 85 公里,年入 境流量 300 多亿立方米。XX 是盟内唯一的季节性内陆河流,发源于祁连山 北麓,流至巴彦宝格德水闸分二支。西为木仁高勒(西河),注入嘎顺淖尔 (亦称西居延海);东为鄂木讷高勒(东河),下记分数支,注入苏泊淖尔(亦 称东居廷海)、京斯田淖尔(又称古居廷海、天鹅湖)和沙日淖尔。额济纳河 在盟境内流程 200 多公里,年流量 lO 亿立方米。贺兰山、雅布赖山,龙首 山等山区许多冲沟中一般有潜水,有些出露成泉。在三大沙漠中分布有大 小不等的湖盆 500 多个,面积约 11 万平方公里,其中草地湖盆面积 107 万平方公里,集水湖面积 400 多平方公里。这里绿草如茵,湖水荡漾, 被称为沙漠中的绿洲,是良好的牧场。 (2)地质条件 XX 处于我国西北的干旱中心,土壤受地貌及生物气候条件影响,具有明 显的地带性特征,由东南向西北依次分布有灰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 在湖盆和低洼地区有盐碱土和沼泽土。该区四周被喜玛拉雅山运动抬生的 中低山地和剥蚀残丘所环绕,内陆成波浪起伏的准平原化特征。高原腹地 覆盖着第三纪、第四纪的湖泊沉积物和近代冲洪积、风积物,因而形成巴 丹吉林、腾格里以及乌兰布和 三大沙漠。 该项目拟建厂址近代历史上处于相对稳定的地质单元,无明显的构造 活动带及断裂破碎带,地质环境未被破坏,无不良地质作用。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域图 (GB18306-2001),该建设项目厂址的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 7 度。 2.2.3.2 生产规模 占地面积:该建设项目占地面积约为 70400m2。 项目规模:建设项目总投资为 8358.28 万元。 生产规模:对苯二胺 15000 吨/年。 回收副产品:硫代硫酸钠 21000 吨/年。 氯化铵 7000 吨/年 表 2-1 对苯二 42 胺质量标准(GB/T 25789-2010) 分 级 指 标 项目 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外观 白色至紫色的片 状单斜晶体 浅棕色至棕色褐色结晶 对苯二胺含量,% 99.092.088.0 熔点,100.7 对氯苯胺含量,% 1.01.6 对硝基苯胺含量,% 0.10.1 2.2.4 建设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消耗 本项目主要原料为对硝基氯苯、液氨、硫化碱、硫磺和甲醇。 (1)对硝基氯苯 年用量 21870 吨(99)。由对硝基氯苯生产厂送货上门。 对硝基氯苯成分: 对硝基氯苯含量, 99.0 干品凝固点, 31.7 间硝基氯苯与对硝基氯苯含量, 1.0 低沸物, 0.1 高沸物, 0.1 水分, 0.1 二硝基氯苯含量, 0.05 灰分, 0.1 (2)液氨 年用量 4722 吨(99.6)。由氨厂或化肥厂槽车送货上门。 液氨成分: 氨含量, 99.6 残留物含量, 0.4 (3)硫化碱 年用量 17470 吨(Na2S 含量 62)。 硫化碱成分: 硫化钠含量, 62 铁(Fe)含量, 0.20 水不溶物含量, 0.80 2)辅助材料 (4)硫磺 年用量 4440 吨。硫磺别名硫、胶体硫、硫黄块。外观为淡黄色脆性结 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分子量为 32.06,蒸汽压是 0.13kPa,闪点为 207,熔点为 119,沸点为 444.6,相对密度(水1)为 2.0。硫磺不 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醚,易溶于二硫化碳。 (5)甲醇 年用量 150 吨。甲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最简单的醇类。甲醇很轻、 挥发度高、无色、易燃及有毒。通常用作溶剂、防霜剂、燃料或中和剂。 甲醇可用做溶剂和燃料,也是一种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甲醛。 3)消耗定额 表 2-2 项目原料消耗定额及消耗量表 需用量 序 号 物料名称规格及型号 单位消耗量 (/吨对苯二胺) 天累计 备 注 1对硝基氯苯 ClC6H4NO2 含量 991.46t65.61t 21870t 2液氨 NH3 含量 99.60.31t14.166t 4722t 3硫化碱 Na2S 含量 621.16t52.41t 17470t 4活性炭 比表面积1000m2/g0.003t0.076t 42t 5硫磺 S 含量 990.56t13.34t 4440t 6甲醇CH3OH含量 99 0.019t0.45t 150t 7纸板桶 内衬铝箔袋25 袋1136 袋 375000 袋 4)运输方案 本项目原辅材料产品均采用公路和铁路运输。 1、本项目年运输总量(见表 2-3): 104869t 其中:年运入量: 59534t 年运出量: 45337t 表 2-3 货物运输量表 单位:t 序号运入或运出货物名称年运量状态包装方式运输方式 1运入对硝基氯苯21870液态槽罐汽车 2运入液氨4720液体槽罐汽车 3运入硫化碱17470液体槽罐汽车 4运入煤10840固散装汽车 5运入活性炭42固袋装汽车 6运入硫磺4440固袋装汽车 7运入甲醇150液体桶装汽车 合计59532 8运出对苯二胺15000固袋装汽车 9运出硫代硫酸钠21000固袋装汽车 10运出氯化铵7000固袋装汽车 11运出炉渣2274固散装汽车 12运出废活性炭42固散装汽车 13运出生活垃圾21固散装汽车 合计45337 总运量104869 2、运输方案和运输方式 工厂主要运入量为对硝基氯苯、液氨、硫化碱和煤。对硝基氯苯供应 来自邻近的 XX,厂商用槽车运输送货上门。液氨的产地在周边城市,由汽 车槽车运至本工厂。硫化碱由 XX 有限公司直接就近用槽车运送。煤产自 当地,直接用汽车运至本工厂锅炉房。运入的原料一般均由供应方送货上 门,不需要配备交通运输工具,在紧急情况下可依靠社会上的运输力量。 工厂的运出的产品对苯二胺包装为 40 千克纸板桶(内衬铝箔袋)。主要 依靠自备的运输力量运输。 厂内道路为满足厂内运输、消防、设备检修等设环形道路。厂内主干 道为 9m,次干道 67m。采用混凝土路面。整个道路呈网状布置,在满足 生产运输的同时,也能符合消防疏散的需要。 2.2.5 建设项目工艺流程 2.2.5.1 对苯二胺工艺流程说明 本项目生产工艺采用非常成熟的对硝基氯苯氨化硫化碱还原法,即用 对硝基氯苯经氨解反应后生成对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再进行还原反应生 成含量 9293的工业品对苯二胺。将工业品对苯二胺再进行蒸馏、重 结晶而得到含量不小于 99.9的精品对苯二胺。 (1)氨化反应 由输料泵将液氨储罐 99%氨与软化水按一定比例注入稀氨槽中,直接 不循环吸收得到所需 45%浓度的工业氨水。稀释过程中放出的氨气经氨气 回收系统吸收重复利用。用简易的在线温密计快速测氨水浓度,手动调节 液氨截止阀开度大小和工艺水截止阀开度大小来控制液氨和水的注入量。 氨气的吸收过程为把含有氨气的气体从回收设备的底部吸入,水从塔的上 部喷射下来,吸收氨气的液体变成氨水送原料槽重复利用。 采用氨水在高压釜中进行氨化反应制得对硝基苯胺。设备为传统搪瓷 反应釜,反应釜外部带有夹套(可通入蒸汽加热用或通入冷却水降温用) 。 内部有盘管(可通入蒸汽加热用或通入冷却水降温用) 。所有反应釜(结晶 釜、还原釜)都用保温材料进行保温。 反应式如下: Cl NH2 180182 2NH3 H2O = +NH4Cl+2H2O 45.5MPa NO2 NO2 用泵将储罐中的对硝基氯苯按计量打入高压釜,把 45的氨水打入高 压釜,开盘管与夹套蒸汽同时升温,通入蒸汽,控制蒸汽流量,使温度均 匀上升。当反应釜内料液温度升至 100时启动反应釜搅拌电机;继续通入 蒸汽,当反应釜温度升至 135时,控制通入蒸汽流量,使反应釜温度缓慢 上升至 160;压力 3.8 MPa 时,开始保温,保温时间为 5 小时,此时温度 自然上升;当温度上升至 180182、压力由 3.8MPa 上升至 5.5MPa 时, 保温结束(当停止加热后,反应过程继续,反应为放热反应,使反应料液 温度缓慢自然升至 180182) 。保温结束,放氨 3h,余氨经蛇管冷却后, 用水在吸收塔中进行回收。使高压釜压力降至常压,即为氨化反应完毕, 将料放入吸滤桶吸滤,去除的氯化铵母液进入氯化铵生产流程,将对硝基 苯胺加入还原釜待还原。 (2)还原剂多硫化钠生产 对硝基苯胺用多硫化碱作为还原剂。多硫化钠还原反应式如下: S+Na2S Na2S2 将硫化碱、硫磺、水加入反应釜,开启搅拌器电机,同时开启反应釜 夹套与蒸汽盘管阀门,通入蒸汽,控制蒸汽流量,使温度均匀上升。加热 至 105时,控制蒸汽流量,维持反应温度,持续 6 小时生成多硫化钠。 (3)还原反应 将生产的多硫化钠溶液打入还原釜,然后将对硝基苯胺加入还原釜内 后密闭。开启还原釜夹套与蒸汽盘管阀门,通入蒸汽,控制蒸汽流量,使 温度均匀上升至 7075,压力自升为 0.1MPa0.2MPa。开启搅拌进行还 原反应,控制蒸汽流量,维持反应温度,还原 6 小时。将还原好的物料压 入结晶锅,开启结晶釜盘管冷却水,借温度的降低使对苯二胺从母液中结 晶析出,待温度降至 26以下,放料吸滤脱水后即为含量 9293的粗 对苯二胺。 NH2 NH2 135140 Na2S2 + H2O = + Na2S2O3 NO2 NH2 (4)精品对苯二胺的制取 将粗品对苯二胺加热熔化,进行减压蒸馏,真空度为 0.05MPa,冷却 收集 150170馏分即为含量不小于 99.9的精品对苯二胺。 2.2.5.2 硫代硫酸钠工艺流程说明 还原反应吸滤后的废水为 30%的硫代硫酸钠母液,进入晾晒池晾晒自 然蒸发,再经过三效浓缩,溶液浓度增至 50%,冷却结晶,加入活性炭溶 解脱色后再压滤,离心分离,制成成品硫代硫酸钠(98%) ,压滤水返回母 液中循环。 硫代硫酸钠回收过程,由于有机物对苯二胺易溶于甲醇,而硫代硫酸 钠微溶于甲醇,本工序采用甲醇溶取硫代硫酸钠中的少量对苯二胺的技术, 并设有甲醇回收系统,即把溶有对苯二胺的甲醇溶液送甲醇蒸馏釜蒸馏, 甲醇沸点低 64.8,蒸馏得到的甲醇送甲醇冷却器冷却,冷却得到的甲醇 循环利用,回收的对苯二胺送往对苯二胺精制工序。 2.2.5.3 氯化铵工艺流程说明 氨解反应吸滤后的废水为 13%的氯化铵母液,进入晾晒池晾晒自然蒸 发,再经蒸发釜浓缩,溶液浓度增至 33%,送入结晶锅结晶,结晶完成物 料放入吸滤机中,进行真空吸滤,所得滤饼即为成品氯化铵(96%) ,压滤 水返回母液中循环。对苯二胺生产工艺流程简图如下图: 用于补水 冷却水 冷却水 大苏打 母液 Na2S2 对硝基 胺苯 氯化铵水 清水 蒸汽 粗品对苯二胺 配碱 澄清 还原反应 加热、保温 冷却、结晶 吸滤 对硝基氯化苯 集水池 蒸出水返还 补充清水 残液 氨 水 氨解反应 吸滤 储 罐 硫磺、硫化钠、水 蒸发(浓缩) 结晶 吸滤 树脂吸附甲醇脱附 循 环 水 池 甲醇罐 氨气 氨回 收系 统 取出活性炭 加入活性炭 成品 减压精馏 冷却切片 检验 对苯二胺成 品包装入库 加 热 炉 回收对苯二胺 蒸发(浓缩) 粗品 结晶 溶解脱色 精品结晶 硫代硫酸钠成 品包装入库 氯化铵成品 包装入库 甲醇蒸馏 压滤 2.2.6 总平面布置 1)根据总图布置原则,结合场地、风向等具体条件,所建各装置 总图布置方案简述如下: 综合办公楼、生活区与辅助用房位于厂区最南侧,分列于进厂主 干道两侧。 综合办公楼、生活区与辅助用房北侧为原料库房和成品库房,仓 库北侧为对苯二胺车间和产区预留用地。配电室位于厂区西侧。辅助 原料仓库、五金仓库和供热中心以此由西向东布置亦位于厂区南北主 干道的西侧。 事故应急池和污水处理池位于厂区北侧。罐区用于原料液氨和硫 化碱的原料贮罐储存,位于厂区西北角。罐区设有液氨贮罐 3 台 (2.5MPa,100m3),硫化碱贮罐 4 台,100m3/台。罐区周边无火种、热 源。其他固体原料、产品等存于材料库或成品库。材料库和成品库应 阴凉通风,周边无火种、热源。 2)竖向设计 本项目厂区地势总体趋于平缓,工程的竖向设计与周围已有装置、 道路、绿化、及堆场等统一考虑。主车间为 10 米高二层框架,冷却水 池为 1.8 米深钢筋砼,事故池为 1.8 米深的钢筋砼,废水池为 1.5 米 钢筋砼,其他均在地面布置。 锅炉烟囱为 1 个,高度 35 米,烟囱出口处内径 0.80 米,加热炉 烟囱 1 个,高度 35 米。 工艺尾气主要是氨气。采用吸收塔四级吸收,最后过水封后的尾 气经排气筒排放。排气筒高度 15 米。尾气吸收水和水封用水用于氨水 配制。 2.2.7 建设项目配套和辅助工程 本项目主要建筑物包括生产车间、动力设施、生产辅助设施、仓 库、生活、服务设施、三废治理废污处理设施和堆场等,占地面积 66700m2 。建筑面积 58487m2 2.2.7.1 主要建筑物 本项目界区内主要生产装置为: 1)生产车间:包括从原料配料开始到成品分装、包括出厂全过程 的生产车间,对苯二胺车间。含高压反应釜、还原锅、结晶锅、液氨 贮罐、冲氨系统、氨回收系统、硫化碱贮罐等等。 2)动力设施:包括配电室、锅炉房、水泵房、冷却水池等,以及 地上、地下各类有关构筑物。 3)生产辅助设施:包括机修车间、化验室、计量及微机室等。 4)仓库:包括原料库、成品库、危险品库、露天仓库等,存放有 易燃易爆品的危险品库房应单独设置。 5)生活、服务设施:包括综合办公搂、倒班宿舍等。 6)三废治理废污处理设施和堆场。 7)厂区绿化及环境美化。 表 2-4 主要构建筑物 序 号 名称 占地 面积 (m2 ) 建筑 面积 (m2 ) 建筑 层高 建筑 层数 生产 类别 耐火 等级 结构 形式 安全 距离 (m ) 备注 1 对苯二胺 车间 294058805m2乙类二级框架20 对苯二 胺 2 对硝基苯 胺车间 119023803m2乙类二级框架15 对硝基 苯胺 氨气 3 甲醇回收 车间 6809603m2甲类二级防爆20甲醇 4 氯化铵晾 晒池 900900-1.5m 钢筋 砼水 池 15 5 大苏打晾 晒池 10501050-1.5m 钢筋 砼水 池 15 6生活区60012003m2 混凝 土 20 7 综合办公 楼 4809603m2砖混20 8门卫36363m1砖混28 9 辅助物料 仓库 3203203m1砖混20 10五金仓库3203203m1戊类三级砖混10 11供热中心8328326m1丁类二级砖混28 12污水处理13603203m1戊类三级 钢筋 砼水 池 5 13 车间循环 池 341.5-2m 钢筋 砼水 池 14.8 14原料仓库168016806m1乙类二级砖混20硫磺 15成品仓库168016806m1乙类二级砖混20 对苯二 胺 16罐区1920-甲类二级-30 甲醇 液氨 硫化钠 对硝基 氯苯 17辅助用房126012606m1丁类三级砖混20 18集水池165165 钢筋 砼水 池 10 19变压器18.720丙类 混凝 土 11.6 合 计 17773. 22 19943 2.2.7.2 给排水系统 1)给水 1、水源 本工程所需的生产、生活用水水源均由园区水厂供给。 2、厂区给水系统方案 厂区给水采用生活单独供水管网,生产、消防共用一管道供水系 统,管网成环状布置,由园区管网进水主管为 DN80 给水铸铁管,埋地 敷设。通过输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在配水管道接 DN50 的水源出口阀 门给本工程供水。 3、消防给水系统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本项目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按一处, 一次灭火最大量为 20L/S,火灾延续时间为 3 小时,消防用水量为 216m3。 消防水源来自厂区内设置的 200m3消防水池,消防给水管网不与 与生产、生活给水管网合用,管网在厂区采用环状布置。消防给水管 网不少于两条。在厂区给水管网上设 DN100 室外消火栓 2 个,供火灾 时使用。 厂区环状给水管网上设地下式消火栓,车间内设 DN65 室内消火栓, 并设一定数量的手提式灭火器。 4、循环水系统 循环水系统设置 6 套 300 m3/h 循环冷却塔,供水能力 1800m3/h, 供水压力 0.4MPa。各循环水用水点排水至循环水池,经过滤后水质浊 度在 15mg/L 之间,与补充新鲜水混配后,再经加压泵送至各循环水 用水点。 循环水池补水采用新鲜水,用管线输送间歇补入循环水池。循环 水池根据水质情况添加缓蚀阻垢剂,并定期补水,定期排污。供、回 水管管材采用无缝钢管,防腐采用无机富锌漆防腐。 本项目生产用循环冷却水需求量为 15.66m3/h,供水量、水压等均 满足本项目生产需求。 2)排水 正常生产过程中生产废水主要为氨化母液和还原母液,其表现特 性为盐度大、COD 含量高,其中含有一定量的硫代硫酸钠和氯化铵等。 对该母液经预先优化处理后用活性炭对其中的有机质进行吸附,然后 浓缩,压滤回收其中的硫代硫酸钠和氯化铵,滤液返回母液中循环。 其它排水主要为锅炉系统排水、循环水池排水和生活污水。废水 中污染物成分简单且排放量少,采用一体化处理设施能达到国家一级 排放标准,达标后的废水进行冬储夏灌或作为车间冲洗地面回用水。 本工程产生的废水主要是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总排水量为 4.08m3/h。其中循环冷却水池排水量为 3.13m3/h,锅炉排水 0.42m3/h;生活污水及未预见水排放量为 0.53m3/h。本工程产生的废 水经本项目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 标准,全部做为厂区绿化用水、道路喷洒或车间冲洗用水。本工程废 水不对外排放。 排水方式采取清污水分流制排水系统。全厂排水系统的划分:全 厂排水分为雨水及净下水排水系统、生活污水排水系统和生产污水排 水系统。 雨水排水管网收集雨季降水和厂内各装置排出的污染较轻的清净 下水,清净水池 40m3一座,管线根据总图情况适当布置,为避免管道 埋深过大,拟在厂区周围设置 2 个以上雨水排水口。 2.2.7.3 供电 本项目年用电量 750 万 kWh。距厂区 2 千米处有 110kV 变电所, 从变电所辐射方圆 20 千米内 10kV 电网已经建成。10kV 专线可充足供 应和维护企业的生产和生活用电。故拟建工程供电有可靠的保证。 2.2.7.3.1 用电负荷及负荷等级 表 2-5 生产车间用电设备表 序号设备名称 设备功率 (kW) 单位 安装 台数 常用 台数 常用功率 (kW) 安装功率 (kW) 1高压反应釜11台1614154176 2还原釜11台1816176198 3氨回收系统7.5套117.57.5 15真空切片机2.2台181839.639.6 16真空泵7.5台864560 17循环泵11台202200 22三效浓缩装置45套114545 26中转锅5台442020 27压滤机2.2台448.88.8 28结晶锅3台5460180162 29脱色溶解锅3台2266 30离心机7.5台5537.537.5 31电动葫芦3.7台4414.814.8 32粉碎机5.5台2316.511 33真空包装机6套221212 34空压系统11台244422 37输料泵7.5台1620150120 合计1176.7940.2 本项目生产车间、辅助车间总装机容量为 1924.0kW,计算负荷 1403.9kW,经计算本项目配备一台 10/0.4kV,1600kVA 降压变压器, 即可满足本项目用电。 项目生活区照明用电功率约为 13.18kW,其他生活用电按 30 kW 估算,生活用电共计 43.18kW。为保证非生产期间,生活用电的需要, 且防止非生产期间生产变压器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现象而浪费大量 电力资源,配置一台 10/0.4kV,100kVA 降压变压器供生活区使用。 本项目年用电量 750 万 kWh。本项目消防系统供电负荷等级为一 级负荷,生产装置及辅助生产装置、办公、机修等辅助生活装置为二 级负荷;消防水泵采用双电源终端切换后供电,消防用电的控制器、 探测器等采用 UPS 供电。事故照明采用 EPS、直流电照明或采用带蓄 电池的灯具。一级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一路引自园区供电所 10kV 高 压线,另一路由柴油发电机(100kW)作为备用电源,柴油机的油料储 备量应能满足机组连续运转的要求。二级负荷供电系统,采用两回线 路供电。 2.2.7.4 防雷防静电 按照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 版)中有关规定, 1、本项目装置区建构筑物、装置应设有防雷防静电接地,储罐的 金属附件和罐体外露金属件,均作电气连接并接地, 2、配电系统采用 TN-S 或 TN-C-S 系统。所有电气设备的外路可导 电部分和电缆锴装层、电缆桥架均应可靠接地,并与 PE 线或 PEN 线可 靠接地。所有防雷、防静电、工作接地及保护接地均连接成统一接地 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 4 欧。 3、所有的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均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 4、所有的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均保护接地。 5、车间外装置建立有保护接地干线或网,且与变压器的中性点连 成一体。 6、打料泵管组、工艺设备、原料管道可靠接地。原料罐不装设避 雷针(线) ,只做防雷接地,接地点大于 2 处。 2.2.7.5 供热、通风 1)供热 本项目需热单元主要为各种反应釜,浓缩装置、熔融釜、蒸馏釜 等加热设备及建筑采暖。鉴于用热单元对温度和压力的要求不同,供 热介质拟采用热水、蒸汽和导热油等三种。 表 2-6 全厂热负荷表 序 号 用热单元 供热 介质 加热温度 () 用汽量 (t/h) 精制热负荷 (MW) 采暖负荷 量(GJ/年) 备 注 1 反应及浓缩蒸 汽 1948.44 2 采 暖热 水 9513956.91 3 精制工序导热油 3000.909 项目先期自备供汽锅炉,待园区集中供汽系统建成,项目接入供 汽管网,并停止自备锅炉的使用。 对苯二胺精制工序采用导热油炉供热的方案不变。 供热中心导热油炉和锅炉公用 1 个烟囱,高度 35 米,烟囱出口处 内径 0.80 米。 2)通风 本工程生产车间设 8 台轴流风机,下排风,每台通风量 8079m3/h,风压 156.1mmH2O,功率 0.55kW。 生产车间设屋顶风机,通风换气最大次数为 4 次/小时。 控制室采用集中空调; 其他房间采用通过门窗自然通风。 2.2.7.6 电信 本工程电信设施由行政管理电话系统、生产调度电话系统、生产 扩音呼叫/电信网路和其他系统网路等组成。 1、行政管理电话 根据本项目的建设规模,有两种设置方案:其一,本项目厂内不 设程控交换机,直接利用园区的交换机的容量,按虚拟网络设置。其 二在整个厂区建一个行政管理电话站。该电话站设在厂前区综合办公 楼内,其程控电话交换机的初装容量暂按 50 门考虑。 2、生产调度电话站 根据生产装置规模、生产调度组织系统及生产联系的实际情况, 本工程生产调度系统暂按一级考虑。 全厂总调度电话站亦设在厂前区综合办公楼内,其程控调度交换 机的容量按 20 门考虑。 3、计算机信息网 为了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满足对内对外信息交流的需求,实现 办公自动化,拟在本工程中建立一套计算机局域网。该局域网与当地 主干数据网采用光纤宽带接入。其网络管理中心设在厂前区综合办公 楼内。 厂前区综合办公楼、中控室及车间办公楼、装置控制楼等重要建 筑内,对语音(电话)和数据(计算机)线路拟采用综合布线方式布 线。 4、呼叫/对讲系统 为了满足装置控制室与装置现场之间的通讯联络以及紧急情况下 报警、人员疏散等需要,拟在全厂设呼叫/对讲系统。 在各装置区、罐区分别各安装一套呼叫/对讲子系统,满足其内部 呼叫通话的需要;整个系统采用多路合并/分离设备,将各子系统联网, 形成一套全厂性的呼叫/对讲系统。本方案所采用的是无主机分散放大 呼叫/对讲系统,具有群呼、组呼、双工五通道通话等功能。利本套系 统在紧急情况下,可进行火灾或事故报警。 5、无线通讯 为了满足安装、调试、巡检时对移动通讯的要求,本工程各装置 拟设置 10 对无线对讲电话手机。 无线对讲机拟使用 VHF 或 UHF 频段,可实现点对点及一点对多点 的通信。无线对讲机的频率待向当地无线电管理部门申请确定。 6、工业电视系统 为了监视生产情况,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拟在装置区、罐区等 处安装工业电视监视设备。监视控制设备安装在装置控制室内,并将 视频信号送至全厂总调度室,以便监视现场情况,方便生产调度管理。 本工程约需设置 8 个摄像点。 7、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为了防止火灾,及时进行火灾报警,本工程生产装置区域设置火 灾区域自动报警系统及消防联动系统,各控制室、配电室、电缆夹层 等重要设备房间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联动系统将 根据报警点的特点启动不同的灭火装置。 该系统由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报重复警显示器,火灾探测器、 手动报警按钮等组成。当发生火灾时,由火灾探测器或手动报警按钮 迅速将火警信号报至主控室,并将火灾报警信号就近送到消防队。集 中报警盘将接收各区域报警盘的报警信号,以便马上采取措施,并指 挥消防灭火。 2.2.7.7 自控方案 1、主要控制方案和自控水平 为了节省人力,提高操作水平,项目所有装置在技术成熟的条件 下尽量采用仪表集中控制,主装置采用分散式控制系统(DCS)操作。 本装置采用 DCS 系统(包括操作站、控制站、通讯网络、打印机等) , 其功能:过程控制功能;操作功能;显示功能;报警功能; 1 2 3 4 制表打印功能;系统组态功能。 5 6 2、仪表类型的选择 2.1 仪表选择原则 仪表选择原则时适用、可靠、先进,选用国内外现场试用成功的 仪表,确保装置的安全可靠运行。由于采用先进的 DCS,现场仪表以 电动仪表为主,除开关信号、热电偶和热电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