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技术_h型钢工艺技术规程_第1页
工艺技术_h型钢工艺技术规程_第2页
工艺技术_h型钢工艺技术规程_第3页
工艺技术_h型钢工艺技术规程_第4页
工艺技术_h型钢工艺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 型 钢工 艺 技 术 规 程HGZY21001河北津西钢铁股份有限公司H型钢厂修改履历版号修改状态修改条款修改内容批准人实施时间A0前 言H型钢厂从2005年开始筹建以来,通过学习和研究其它厂家的工艺规程,结合我厂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工艺技术规程,使全厂员工熟悉本厂工艺,用以规范员工的行为,提高员工的岗位操作技能。本规程还有许多欠妥之处,请广大干部员工多提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完善。 编者按2006年4月6日 主编:张春山 刘怀文主审:张贵营批准:1.工艺流程及方法1.1 工艺流程框图炼钢连铸异型坯 目视检查及称重 步进梁式加热炉加热 高压水除鳞 二辊可逆开坯机轧制 切头尾热锯 串列万能轧机往复连轧 热锯分段/取样/切尾 步进链式冷床冷却 辊式矫直机矫直 喷号及收集编组 定尺、倍尺锯切 判废 剔出不合格品成品检查 压力矫直/改尺码垛 包装/标识 收集入库 发货1.2 工艺方法:1.2.1 异型连铸坯由炼钢输送辊道或冷装台架送至轧钢炉区输入辊道,经称重、测长后由装料机装入加热炉中加热;1.2.2 连铸坯根据钢种不同加热到加热制度要求的温度后出炉,经高压水除鳞后送往开坯轧机。当轧机出现故障时,已出炉连铸坯退至剔除辊道描号剔除,以便适时回炉;1.2.3 轧件经开坯轧机往复轧制511道次。再切头/尾后通过链式移送机送往万能连轧机组;1.2.4 轧件在万能连轧机组往返轧制57次(万能道次1014道);万能连轧机组机架布置为:UR-E-UF,即由1架万能粗轧机、1架轧边机和1架万能精轧机组成,三机架呈连轧布置; 根据型钢轧制种类,万能连轧机组既可以采用万能模式,也可以采用二辊模式完成精轧道次轧制;1.2.5 出万能连轧机组的轧件经辊道送往热锯进行分段、取样、切尾;1.2.6分段后的轧件逐根送上冷床冷却至工艺要求温度。为保证冷却均匀,H型钢、工字钢轧件在冷床上进行翻钢立冷;1.2.7 下冷床的轧件温度应低于80,由辊道送至辊式矫直机进行矫直;1.2.8 离开矫直机以后,由喷号机在每支轧件的翼缘上进行喷号标识;1.2.9 喷号后的轧件送往编组台架按锯切要求进行成排收集;1.2.10 成排后的轧件送往冷锯按计划要求进行定尺锯切,定尺长度624m;1.2.11 定尺后的轧件进入码垛台架码垛。在码垛台架区域人工检查产品形状尺寸及表面质量;1.2.12 合格产品送往码垛机按要求码垛,612m定尺(含12m定尺)在3台码垛机上可分别进行码垛,1218m定尺在联动码垛机和18 m码垛机上进行码垛,18m以上定尺只在联动码垛机上进行堆垛。被剔除的轧件可以利用码垛台架内的辊道输送到压力矫直区;1.2.13 输出辊道将码垛后的产品送至打捆机进行打捆包装,再经标牌标识后进入成品收集台架,由吊车吊运入库、发货;1.2.14 因其尺寸过大不能矫直或必须再矫直的轧件将利用压力矫直机矫直。经过压力矫正的轧件将送回码垛机并加入正常工艺流程。2.产品大纲及标准2.1 产品大纲序号产品名称类别型号(高度宽度)坯料类型执行标准1H型钢宽翼缘250250BB1GB/T 11263300300BB1350350BB1400400BB1中翼缘350250BB1400300BB1450300BB1500300BB2600300BB2窄翼缘400200BB1450150BB2500150BB2450200BB2500200BB2600200BB2700300BB3800300BB3900300BB31000300BB32工字钢36b63cBB1/BB2GB/T 7062.2 H型钢标准见附表1。3.连铸异型坯规格及标准见附表2。4.加热区技术规程4.1加热区主要设备及性能4.1.1步进梁系统4.1.2 燃烧系统4.1.3 冷装台架4.1.4 入炉辊道4.1.5 出炉辊道4.1.6 装钢机4.1.7 出钢机4.1.8 除磷机4.2 加热区技术操作规程4.2.1炉子供热系统技术性能及参数4.2.1.1炉子形式:端进端出的步进梁加热炉,炉子沿炉长方向分一加热段、二加热段和均热段,上、下供热,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4.2.1.2炉子有效长度:33500mm,炉子内宽14384 mm。4.2.1.3燃料:高炉煤气,热值(700750)4.18 KJ/Nm3转炉煤气,热值:18004.18kJ/Nm34.2.1.4技术参数a. 加热炉最大产量260t/h(标准坯、冷装);热装最大280t/h(标准坯、700热装);b. 煤气消耗量:106630 Nm3/h c. 空气消耗量:62600 Nm3/hd. 烟气生成量:155700Nm3/he. 高炉煤气和空气预热温度1000Cf. 排烟温度180Cg. 蓄热式燃烧器:共计94个,其中有44个煤气蓄热器和50个空气蓄热器此外,还有烘炉、点火用8个转炉煤气烧嘴。h. 引风机项目空气引风机1台煤气引风机2台型号Y9-38N016D Y9-38N016D风量6985681498Nm3/h104784128069Nm3/h风压39914318Pa40014318Pa电机Y355M-6 功率160KWY355M3-6 功率250KWi. 鼓风机:型号 9-26N012.5D Y355M2-4风量 4611758695 Nm3/h风压 79939103Pa4.2.2炉前管路系统简介4.2.2.1高炉煤气管路系统高炉煤气总管上设有密封蝶阀、眼镜阀及快速切断阀。高炉煤气总管直径1920mm,从总管分出三路分别进入各段的三通换向阀,每段管道上均设有流量孔板和电动流量调节阀。 从炉子各段三通换向阀接出管子分别与该段两侧的煤气分配管相通,再从每根分配管引出若干根支管将煤气接入每个煤气蓄热器,每根支管与蓄热器相接处均装有严密的手动煤气蝶阀。4.2.2.2转炉煤气管路系统烘炉和点火用的转炉煤气从2-A柱2-10列旁引入炉前,管道上设有两个DN400金属硬密封蝶阀,总管直径426mm,将煤气送至点火烧嘴。4.2.2.3空气管路系统燃烧用空气由鼓风机房内的鼓风机供给。空气总管直径920mm,从总管分出三路分别进入各段的空气-废气三通换向阀,每段管道上均设有流量孔板和电动流量调节阀。从炉子各段三通换向阀接出管子分别与该段两侧的空气分配管相通,再从每根分配管引出若干根支管将空气接入每个空气蓄热器,每根支管与蓄热器相接处均装有手动蝶阀。点火烧嘴所用的空气由二加热段总管上接出。4.2.2.4煤气系统吹扫管路本炉采用氮气吹扫,在高炉煤气与转炉煤气的进口处(眼镜阀和蝶阀后)设有两个氮气接入点,前者管径DN65mm;后者DN25mm。4.2.2.5煤气放散管路安装放散管接口的部位有:各下加热煤气蓄热器煤气支管末端,共22处;均热段、二加热段、一加热段各煤气分配管末端,共12处;转炉煤气4个分管的末端。所有的放散管集中由DN200mm的总管排出车间外。每路放散管都安装有严密的煤气阀门,所以高炉煤气与转炉煤气管路可以分开放散。在炉子每一段高炉煤气分配管末端和转炉煤气管路的末端都设有煤气取样管以便吹扫后取样试验。4.2.2.6废气管路系统全炉的烟气分两部分排出。空气-废气三通换向阀后的废气集中由一根废气管进入空气引风机,出口烟管通入空气钢烟囱;均热段和二加热段煤气-废气经三通换向阀后的废气集中由一根废气管进入煤气引风机,一加热段煤气-废气经三通换向阀后的废气由一根废气管进入另一台煤气引风机;两台煤气引风机出来的废气合并入煤气烟囱。每段烟气管路上都安装一个电动蝶阀以调节烟气量的分配,引风机的进口配带风门用以调节炉压。4.2.3点火前转炉煤气管路的吹扫和放散煤气管道上的任何作业必须遵循GB6222-86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4.2.3.1煤气管道的吹扫和放散工作必须在煤气管道的检漏与打压试验完成后进行。吹扫和放散工作开始前,首先需确认以下事项是否已准备好:a. 确认转炉煤气已送到炉区转炉煤气总管的蝶阀前。b. 确认转炉煤气点火烧嘴前煤气支管上的阀门关闭。c. 除放散总管上的放散阀开启外,其余放散阀全部关闭。d. 关闭各取样管和排水管的阀门。4.2.3.2 转炉煤气管路的吹扫和放散按下述步骤进行:a. 关闭点火管路转炉煤气总管上2个的蝶阀。b. 打开点火管路转炉煤气管道末端的4个放散阀。c. 打开DN25氮气阀,通入氮气对点火管路转炉煤气管线进行吹扫。e. 约过15分钟后关闭氮气阀,接着关闭4个放散阀,吹扫放散完毕。4.2.3.3各烧嘴前转炉煤气的输送吹扫、放散完成后,即可开始往炉子各点火烧嘴前送转炉煤气。a. 确认点火烧嘴前的煤气阀门关闭,取样管阀门关闭,4个放散阀打开。b. 开启点火管路的2个蝶阀后开始送气,约过15分钟,在末端取样管取样进行燃烧试验。共取样三次,试验合格后,即可关闭4个放散阀,此时转炉煤气已通到各烧嘴的煤气阀前,送气工作完成,转炉煤气系统处于待用状态。4.2.4炉子点火炉子点火必须具备的条件:4.2.4.1 炉底水管系统已投入运行。4.2.4.2 炉底步进机械经冷调试可正常投入运行。4.2.4.3 仪表系统已进入工作状态,各控制回路置于“手动”状态。4.2.4.4换向阀电控系统已处于待机状态。4.2.4.5 仪表用氮气系统已供气,压力指示大于0.5MPa。4.2.5点火升温操作4.2.5.1使用烘炉管阶段a. 准备好烘炉管,将它们从检修门和扒渣门处插入炉子内部,并接入临时转炉煤气管线。b. 打开所有的炉门、检修门和烟道闸板。c. 确认转炉煤气总管压力是否满足点火需要的3000Pa, 满足才可点火。d. 点燃烘炉管的程序如下: 将火把伸到一根烘炉管头部的煤气孔上面,缓慢打开煤气阀,确认点燃并能传火,则逐渐开大阀门,直至燃烧正常。其它烘炉管的点火程序相同。4.2.5.2火焰调节与温度控制操作a. 操作人员应注意观察每根烘炉管的燃烧情况,根据火焰情况调整阀门开度,防止脱火和熄火。如发现有熄火现象时,应立即关闭该烘炉管进气管上的阀门;发现有脱火现象时,则应关小烘炉管的阀门。b. 烘炉过程中应严格按烘炉曲线控制炉温。如升温过快,应在保证燃烧稳定的情况下关小煤气。若通过调小阀门开度仍控制不住温度,可减小燃烧烘炉管的根数。c. 增大供热负荷时,可适当开大旋塞阀的开度以提高供气压力。注意观察烘炉管的变形情况,如有严重弯曲、甚至烘炉管不能正常燃烧的现象,应关闭该根烘炉管。此种方式可将炉温升至350400。4.2.5.3使用点火烧嘴烘炉阶段当用烘炉管使炉温难以继续提高时,开始启用点火烧嘴,具体操作如下:a.打开所有点火烧嘴前的空气蝶阀。 b. 启动鼓风机(在关闭鼓风机入口调节阀的情况下启动,工作正常后打开)。c. 将点火杆插入炉头的一个点火烧嘴腔内,接通电子点火器电源,连接电子点火器与点火杆之间的导线。 d. 起动电子点火杆开关,使之开始放电。 e. 缓慢打开点火烧嘴煤气阀,紧接着打开点火烧嘴空气蝶阀,这时煤气点火枪应着火。f. 如煤气未着火,应立即关断煤气阀门,打开空气蝶阀吹风,查出未着火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后重复以上 d、e动作。g. 确认煤气点着后,依次点燃其余的点火烧嘴,点火烧嘴都点燃后,关闭电子点火器电源。h. 如需要加大点火煤气烧嘴的热负荷,可调整煤气阀门,加大煤气流量,同时按比例加大点火空气管路蝶阀的开度,使煤气火焰呈淡兰色。i.及时调整转炉煤气烧嘴的供热负荷,使炉子按烘炉曲线升温。j.烘炉过程中,通过调节烟道闸板的开度,控制炉压为+10Pa左右。4.2.5.4蓄热式燃烧系统的预热及投入该系统的准备当炉温升至400后,蓄热式燃烧系统随着烘炉的继续进入预热阶段,在该系统运转前,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a. 确认高炉煤气总管密封蝶阀、眼镜阀和蓄热式煤气烧嘴前的密封蝶阀关闭。b.炉温接近700时,开始进行高炉煤气管路的吹扫放散,但转炉煤气点火烧嘴不停。4.2.6高炉煤气管路的吹扫和放散和送气4.2.6.1吹扫和放散工作开始前,首先需确认如下事项:a. 确认煤气已送到进口平台煤气总管的密封蝶阀前。b. 确认氮气已送到氮气吹扫接点的阀门前。c. 确认各高炉煤气蓄热器煤气支管上的密封蝶阀关闭。d. 除放散总管上的放散阀开启外,其余放散阀全部关闭。e. 关闭各取样管的阀门。4.2.6.2高炉煤气管路的吹扫和放散高炉煤气管路的吹扫和放散须按下述步骤进行:a. 煤气各段煤气管道上的电动流量调节阀处于全开位置。煤气换向阀进气腔打开,废气腔关闭,其所有的废气蝶阀关闭。b.打开炉子各段煤气分配管末端的放散阀和各下加热煤气蓄热器煤气支管上的放散阀。c.打开DN65氮气阀,通入氮气对高炉煤气管线进行吹扫。d.约过三十分钟后关闭放散总管上的阀门。4.2.6.3送高炉煤气a. 确认煤气总管上紧急切断阀和炉子各段煤气管路上的电动流量调节阀全开,其后的废气蝶阀关闭,煤气换向阀进气腔打开,废气腔关闭。所有蓄热器前的煤气密封蝶阀关闭,取样管阀门关闭,高炉煤气的各放散阀打开。b.开始往炉前送煤气:先开启总管上的眼镜阀,随后关闭氮气扫线阀门。再开启煤气总管上的密封蝶阀开始送气,约过20分钟,在分配管末端的取样管取样进行燃烧试验。共取样三次,试验合格后,关闭所有放散阀,高炉煤气已通到各煤气蓄热器的煤气密封蝶阀前,送高炉煤气完成,煤气系统处于待用状态。4.2.7蓄热式燃烧系统的投入炉温达到800后,蓄热式燃烧系统准备投入,投入的顺序是均热段、第二加热段、第一加热段。4.2.7.1此时要保证仪表系统已进入工作状态,各控制回路置于“手动”。煤气换向系统已处于待机状态。4.2.7.2启动引风机(在关闭引风机入口调节阀的情况下启动,工作正常后打开)。4.2.7.3均热段高炉煤气的点燃步骤是:a. 均热段煤气换向阀开始运转,并将该段的空气、煤气换向阀置于”单动”状态。b. 将均热段空、煤气烧嘴前的阀门打开。c. 将均热段空、煤气换向阀的废气阀门打开50,接着打开均热段空、煤气流量调节阀,开度为20。随即再打开空、煤气引风机前的风门,开度为20。通过均热段的空气、煤气流量调节阀调节煤气、空气比例为1:0.587左右,并根据火焰燃烧情况及时给与调整。在正常燃烧3分钟后,在“单动”方式下人工换向,换向周期为1分钟。在人工换向35次后,确认换向燃烧正常,即改为自动换向,空气、煤气换向阀的换向周期约为1分钟4.2.7.4均热段燃烧正常后,用与其同样的步骤依次起动第二加热段和第一加热段的燃烧。4.2.7.5在全炉启动完毕后,通过调节空气、煤气流量调节阀,确保正常的炉温和空燃比;通过调节各段的废气阀的开度,保证各段的排烟温度大致相等且小于160,炉压保持在1525Pa之间。4.2.7.6蓄热式烧嘴燃烧状况完全正常,并在炉温达到850以上后,关闭转炉煤气烧嘴前的空、煤气阀门。如长期不用,必须扫线处理。4.2.7.7炉膛降温后的处理:因各种原因使炉温降至800时,应重新通入转炉煤气,点燃点火烧嘴,详细操作与5.3相同4.2.8自动控制系统的投入4.2.8.1将炉压控制置为“自动”方式。通过两个引风机前废气管路上的入口风门和烟道闸板联动对炉压进行调节。如果炉压在1525Pa时,废气温度超过上限值160,则缩短换向时间。如果低于下限值80,则延长换向时间。4.2.8.2投入其他自动控制回路,全炉进入正常工作状态。4.2.9加热操作4.2.9.1当炉子升温至工艺要求时,炉子即可进入正常生产运行,根据设定的炉温,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煤气、空气流量及炉膛压力,必要时也可采取手动操作。4.2.9.2正常生产时的炉温设定值范围如下(暂定值):第二加热段 均热段第一加热段10001200 11001300 根据钢质及产量调整可以根据料坯与产量要求在上述范围内调整设定值。4.2.9.3炉压的控制值为+20Pa。炉压受引风机前入口风门及烟道闸板开度的影响。在自动方式操作时,通过调节引风机前的入口风门及烟道闸板的开度自动控制各段炉压。在手动操作时,远程手控入口风门开度。4.2.9.4正常生产时,换向阀的控制方式为“定时换向”。换向周期在4580s的范围内可调。换向阀出口废气测量温度的正常值为80160。4.2.9.5煤气量和空气量调节时,应使空气过剩系数为1.051.1之间。4.2.10安全报警处置措施4.2.10.1煤气总管压力低下压力低下报警值: 2500Pa (暂定值)压力超低下报警值: 2000Pa (暂定值)a.压力低下报警时,操作员应首先检查报警装置是否正常,并作好其它处置作业的准备。b.压力超低报警时,控制系统自动切断煤气,操作员应立即关停蓄热式燃烧系统煤气引风机,随后即关停空气引风机,接着关闭废气总管上的风门。c. 控制系统置于“手动”方式,各段的空气流量调节阀关到20%开度。d.炉温降至600以下时,关闭所有煤气蓄热器前的密封蝶阀。e.煤气压力恢复后,打开煤气总管的紧急切断阀,视炉温情况,按上述升温操作投入燃烧系统。4.2.10.2空气总管压力低下压力低下报警值: 4000Pa (暂定值)压力超低下报警值: 3000Pa (暂定值)压力低下报警时,操作员应首先检查报警装置是否正常,并作好其它处置作业的准备。压力超低下报警时,控制系统自动切断煤气,操作员应按煤气总管压力低下中所述进行处置。若是风机断电并在短时不能恢复,则实施停炉作业。4.2.10.3引风机断电:引风机断电时,将自动切断煤气。操作员应按照上述所述进行处置。引风机供电恢复后,视炉温情况,按前面所述步骤恢复向炉子供热。4.2.10.4换向阀不到位:换向阀上装有上下位接近开关,接近开关发出的信号接指示灯和报警系统。当液压系统的电磁阀在一次得电6秒而接近开关不发出信号,就发出报警。当换向阀不到位报警时,操作员应首先关闭该段的煤气流量调节阀,然后检查接近开关发讯器、换向阀动作机构、液压系统等。经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视炉温情况,如果低于800,按上述炉子升温操作程序,使炉子继续升温。 如果在短期内不能排除故障,则实施停炉作业。换向阀后废气温度超过上限设定值160时即发出报警,这时应适当关小该换向阀废气出口的远程手操电动蝶阀,直至该阀的废气温度低于160。4.2.11停炉操作:当炉子需要短期停炉时,进行以下操作:4.2.11.1关闭各段的煤气调节阀,各段空气调节阀关小到20开度。4.2.11.2关闭煤气总管密封蝶阀。4.2.11.3关停煤、空气引风机和废气总阀。4.2.11.4关闭各煤气蓄热器前的密封蝶阀。4.2.11.5开氮气对煤气管路进行吹扫。4.2.11.6当炉温降至400时,关停鼓风机。4.2.11.7关闭换向控制系统电源。4.2.11.8关闭仪表控制系统电源。至此,短期停炉工作结束。 5.轧钢区技术规程5.1轧钢区主要设备及性能5.1.1BD开坯机开坯轧机型式闭口牌坊二辊可逆式轧机最大轧制压力8000kN最大轧制速度5m/s 轧辊尺寸辊身直径1100932mm节圆直径1100950mm辊颈直径603mm辊身长度2600mm辊环直径13501200mm轧辊全长6050mm轧制线高度调整采用下辊垫片调整轧辊开口度调整采用上辊电动压下丝杠调整上辊压下调整有效压下行程900mm压下速度065mm/s压下电机AC315KW蜗轮蜗杆减速比1:10.75压下制动方式电磁抱闸下辊轴向调整型式通过液压缸和楔形板进行调整范围6mm轧辊平衡方式上辊液压平衡主电机型式AC5500kW60/100rpm.额定扭矩875kNm最大扭矩2188 kNm齿轮箱型式人字齿轮机座节圆直径1188mm减速比1:1最大输出扭矩2188 kNm万向接轴型式十字头连接接轴长度6500mm接轴倾角5最大扭矩4420kNm机前/机后推床数量各2个高度1000 mm长度12m速度max700mm/s工作行程2500mm翻钢钩数量各4个工作行程1000mm5.1.2机前机后辊道清除装置型式S21-CBO切头长度max0.8m承载重量max20吨充装体积4m3溜槽倾斜度320收集筐2个5.1.3舌头热锯舌头锯型式S21-CBO型滑座式数量1台锯片尺寸2100190015mm驱动电机AC400kw1500rpm.传动方式伞齿轮锯片线速度120130m/s进锯速度10300mm/s锯片行程2400mm退锯速度450mm/s辊道宽度1300 mm冷却水高压水压力:10MPa 流量:150L/min.低压水压力:0.5MPa 流量:90L/min.5.1.4 串列式轧机万能轧机型式CCS最大轧制压力万能水平辊径向:10000kN 轴向:2000kN万能立辊宽度450mm时:6000kN宽度250mm时:4000kN二辊轧机径向:10000kN 轴向:2000kN最大轧制速度10m/s水平辊调整压下方式上辊液压压下/下辊液压压上/上辊液压平衡上辊压下行程130mm下辊压上行程130mm调整速度04mm/s(每辊)轴向调整调整方式下辊液压调整调整范围5mm立辊调整调整方式液压压下/液压平衡调整行程215mm(每辊)调整速度08mm/s(每辊)轧辊尺寸万能水平辊轴7404450mm万能水平辊环立辊宽度450mm时:14001300mm立辊宽度250mm时:14001100mm万能立辊980880250/450mm二辊模式125010802000mm主电机型式AC5500kW60/100rpm.额定扭矩875kNm最大扭矩2407 kNm齿轮箱型式人字齿轮机座节圆直径1470mm减速比1:1最大输出扭矩2407 kNm万向接轴型式十字头连接接轴长度5000mm接轴倾角5最大扭矩4420kNm轧边机型式CCS最大轧制压力径向:4000kN 轴向:2000kN最大轧制速度10m/s压下方式上辊液压压下/下辊液压压上/上辊液压平衡上辊压下行程130mm下辊压上行程130mm压下/上速度05mm/s(每辊)轴向调整调整方式下辊液压调整调整范围5mm轧辊尺寸万能模式10008501300mm二辊模式125010802000mm牌坊横移行程1200mm主电机型式AC2500kW310/853rpm.额定扭矩239kNm最大扭矩657 kNm齿轮箱型式人字齿轮机座节圆直径900mm减速比1:1最大输出扭矩657 kNm万向接轴型式十字头连接接轴长度3700mm接轴倾角10最大扭矩1300kNm5.1.5 机前机后升降辊道5.1.6 分段取样切尾热锯舌头锯型式S21-CB1型滑座式数量1台锯片尺寸2100190015mm驱动电机AC400kW1500rpm.传动方式伞齿轮锯片线速度120130m/s进锯速度10300mm/s锯片行程2400mm退锯速度450mm/s辊道宽度1300 mm冷却水高压水压力:10MPa 流量:150L/min.低压水压力:0.5MPa 流量:90L/min.清除装置型式S21-CB1切头长度Max1.5m承载重量Max33吨充装体积8m3 /个溜槽倾斜度320溜槽宽度1350mm收集筐2个5.2轧钢区工艺技术规程5.2.1高压水除鳞制度5.2.1.1根据原始坯料规格尺寸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喷嘴框尺寸、喷嘴数量及工作压力。5.2.1.2热金属检测器探到钢坯后,开始喷水除鳞。5.2.1.3除鳞时轧件运行速度为1.5m/s。5.2.1.4必须保证足够的工作压力和喷嘴的畅通,连续三支钢坯氧化铁皮除不净,操作人员须向调度室报告。5.2.2 开坯轧制工艺规定5.2.2.1出炉钢坯存在过热、过烧、黑印、严重弯曲等加热缺陷或因待轧而导致钢温降至开轧温度以下时,严禁送轧,应通过剔除辊道剔除下线; 5.2.2.2 钢坯的炉生氧化铁皮需经高压水除鳞清理干净,以提高轧件表面质量和便于开坯机的咬入;5.2.2.3 离线进行BD辊组装时,应根据轧辊直径变化调整垫片厚度,轧辊直径最大时,使用的原始垫片为109mm;垫片厚度为在原始垫片的基础上,再增加轧辊直径减小量的一半。例如,轧辊直径减小了10mm,则垫片厚度增加5mm,传动侧和工作侧所加垫片厚度应相同;5.2.2.4 换辊后要进行轧辊的预负荷零调整,以消除辊缝设定值中的机械间隙。每次换辊轧制开始前首先进行模拟轧制确认;5.2.2.5 轧制操作要按照轧制程序表进行,严禁超设定值大压下;5.2.3 开坯机温度制度开坯机轧制碳素钢、低合金钢(特殊钢种另定)开轧温度为11001200,对小规格断面型钢取上限,大规格断面型钢取下限;开坯终轧温度980。5.2.4 开坯机速度制度5.2.4.1开坯机的轧制速度应符合低速咬入、高速轧制、低速抛出。5.2.4.2咬入速度:3.0 m/s。5.2.4.3轧制速度:当轧件被开坯机咬入后,取三角形或梯形速度图,加速度2.0m/s 2,轧制速度5m/s。5.2.4.4抛出速度:2.0 m/s。其速度图如下:5m/s 轧制 2m/s2 3m/s 咬入(3m/s) 抛出(2m/s) t5.2.5切舌制度切舌长度为0500mm,为方便万能粗轧机顺利咬入,应保留舌板长20100mm。若锯切回炉钢,切舌锯的锯切温度大于900。5.2.6串列轧制工艺规定5.2.6.1每次换辊后要输入相应的轧辊信息、轧制程序表,启动TCS系统进行轧机的标定和预负荷零调整;5.2.6.2换辊或检修恢复生产时,开轧前首先进行模拟轧制确认;5.2.6.3轧制中根据轧制条件的变化和取样尺寸、压力值、电流值、扭矩值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和修改工艺参数,以保证轧制顺利、产品合格、各机架间负荷尽可能均匀;5.2.6.4轧制中做到不轧低温钢、黑头钢,不允许过负荷大压下。5.2.7串列轧机温度制度对于碳钢、低合金钢(特殊钢种另定),串列轧机的开、终轧温度为:开轧温度950;终轧温度800。5.2.8 串列轧机速度制度5.2.8.1入口速度:3m/s。5.2.8.2轧制速度:当轧件头部被连轧机组中最后机架咬入后,轧件加速到轧制设定速度并建立小张力,其加速度为2.0m/s2。最大轧制速度10.0m/s。5.2.8.3出口速度:2.5m/s。其速度图如下: 轧制速度 10m/s 2m/s2 3m/s 咬入(3m/s) 抛出(2.5m/s) t5.2.9轧机调整制度5.2.9.1 轧机调零5.2.9.1.1进入轧机调零画面,进行轧机调零。5.2.9.1.2预选调零机架,按“开始”按钮,分别对选定机架进行调零。5.2.9.1.3采用压铅棒法测量水平辊辊缝和立辊辊缝。操作侧与传动侧水平辊两侧辊缝之间差值不得大于0.1mm;同一侧上下水平辊与立辊辊缝之间差值不得大于0.2.mm,否则对上水平辊进行轴向调整。5.2.9.2 检查调整的正确性5.2.9.2.1进行模拟轧制;5.2.9.2.2采用自动中断方式,中断模拟操作过程;5.2.9.2.3将压铅棒法测量的实际辊缝值与操作画面显示值比较,判断轧机调整的正确性;5.2.9.2.4采用卡尺测量导卫和侧导板的开口度与操作画面显示值比较,判断轧机调整的正确性。5.2.10 热锯工艺制度5.2.10.1工艺技术规定头尾如有轧制和冶炼缺陷,必须锯切干净,超过1200mm时,须分2次或2次以上锯切。如在轧件中部发现缺陷,须中断锯切程序,改用手动方式,将缺陷部分切除。5.2.10.2 锯切速度5.2.10.2.1 小规格的H型钢,快速进锯,一般取210300mm/s。5.2.10.2.2钢种较硬或规格较大时,中速进锯,一般取120250mm/s。5.2.10.2.3 事故状态下,遇钢温较低时,进锯速度取150mm/s。5.2.10.3 锯切方式热锯锯切时,必须是单根锯切。5.2.10.4锯片更换5.2.10.4.1锯片参数见下表:类型锯片参数直径厚度齿距齿数热锯190021001516.548.18?380?冷锯190021001510.8312?580?5.2.10.4.2出现下列情况时应更换锯片:5.2.10.4.2.1齿根部产生裂纹(裂纹长达60mm或裂纹底部分叉);5.2.10.4.2.2断齿(连续崩2个齿以上);5.2.10.4.2.3磨损后影响锯切端面质量(一般达锯齿1/3以上);5.2.10.4.2.4锯片变形,如椭圆、瓢曲等。5.2.10.5锯切长度控制锯切长度根据用户订单确定。操作工根据轧制计划表,设定锯切长度。5.2.11取样工艺制度5.2.11.1红检(形状)试样5.2.11.1.1取样频数:红检试样在正常轧制时,每5根取一个,换规格时第一根必须取头、中或中、尾样。试轧新产品、更换轧辊、更换钢种以及轧件尺寸波动时须根根取样,直至正常为止。5.2.11.1.2取样部位:正常轧制时,在轧件中部取红检样,由分段/切尾锯取样。切下的红检样可立即投入水中速冷。5.2.11.1.3取样长度:红检样取样长度为100mm-300mm,小规格取上限。5.2.11.1.4红检样测量尺寸后,试样标上批号,放在指定位置,保留当班红检试样。5.2.11.1.5测量:红检样需测量16个点,分布如上图。5.2.11.2性能试样5.2.11.2.1取样频数:每一批次取一套性能试样,如有特殊要求,另行规定。5.2.11.2.2取样部位:避免在轧件头、尾部取性能试样,由分段/切尾锯切下的性能试样必须空冷。5.2.11.2.3 取样长度:450mm-500mm。如有特殊要求,执行相应工艺操作要点中取性能样的规定。5.2.11.2.4试样切割方法、切割位置及标注:5.2.11.2.4.1性能试样用乙炔火焰割取,自然冷却。5.2.11.2.4.2性能试样切割部位如下图所示,共四块。正常切割试样宽度为705mm。如有特殊要求,执行相应工艺操作要点中取性能样的规定。L/2DSLOS5.2.11.2.4.3标注割下的四块性能试样。应立即在每一块上标注轧制批号,并放至试样架上,按照试验项目、试验数量要求填写(H型钢试样委托单)。 5.2.11.2.5性能试样的复检样:根据质检中心的(复验通知单),按指定部位、数量由精整工取复检样。经检查人员确认后,开具一份(复检委托单)与复检样一起交取样人员。6. 精整区技术规程6.1 精整区主要设备及性能6.1.1冷床机构区型式步进梁/链式组合冷床床身尺寸长度(辊道间距)40m宽度76.8m有效宽度74m有效面积2960m2步进梁步进梁件长度9.6 m(8组)活动齿条数目48活动齿条节距1600 mm固定齿条数目64固定齿条节距1200 mm水平行程600/640/686/738/800/873/960/1067/1200mm最大负荷2750N/ m2链条长度23 m数目32最大负荷6200N/ m2(链型)节距2000mm立翻装置长度75 m翻钢杆数目32翻转角度900翻钢杆节距2400 mm平翻装置长度76.8 m翻杆数目24翻转角度900翻杆节距3200 mm输入辊道长度76 m辊子数目和类型45个传动辊,空心360mmx1300mm节距1600 mm速度0-8m/s输出辊道长度88 m辊子数目和类型40个传动辊,空心360mmx1500mm节距2400 mm速度0-3m/s输出移钢机移钢长度76.8m运输距离8000mm托架个数32托架节距2400mm升降行程200 mm固定式端部挡板轧件重量17吨板子宽度1300mm6.1.2 矫直机区型式CRS2000/9H辊式矫直机九辊门式矫直机上辊(径向、轴向可调整)4个(单独传动)下辊(轴向可调整)5个(单独传动)水平导向辊1个(输出侧下方)垂直导向辊2个(入口侧)矫直轴之间水平距离2000mm(1000mm)每轴最大矫直力3000KN垂直调节最大调节距离约320mm调节速度20mm/s在对称点处(约1000KN)10mm/s无负荷时轴向调节范围约30mm矫直辊直径1000mm-1200mm矫直速度0.1-1.5/3.5m/s穿钢速度约0.5m/s矫直温度5-80矫直辊更换时间约20分钟升降式带喂钢装置辊道导向杆数目2移动范围1400mm凸耳长度4000mm凸耳高度400mm升降范围250mm调节速度50mm/s(每侧)弯曲辊数量1对辊子直径约400 mm辊身长度约700 mm辊子垂直倾斜角2氧化铁皮储存系统运输机皮带数量2长度114m水平的、15m倾斜的皮带倾斜度40铁皮收集筐2个(1个备用)容积4m2筐子重量空筐3吨、满筐15吨快速更换设备更换栏架3个倾翻架位置数目2个,喷气吊台数2个,吊钩高度3000mm,提升速度4/1m/分。换辊机构横移距离24m,跨度15m,荷重60吨维修吊车跨度:15米,荷重:10吨隔片、矫直辊架最大叠放高度:1000mm6.1.3 编组台架区型式钢排收集台等设备矫直出口辊道长度90m辊数量及形式45个,空心,360mm1300mm辊间距2000m固定端部挡板减震力MAX50KNm板宽度1300mm喷墨打标机轧件速度3m/s标记类型1610 点-矩阵式字母高度30-70mm喷墨颜色白色材料温度80钢排收集台长度76m运送距离5m台架数18个台架间距4000mm提升行程200mm6.1.4 冷锯与定尺机区型式滑座式冷锯数量固定冷锯、移动冷锯各1台锯片直径和厚度2100190015mm驱动电机AC600kW1500rpm.传动方式伞齿轮锯片线速度120130m/s锯片行程3000mm锯切速度10300mm/s退锯速度450mm/s移动冷锯横移行程10.5m速度150mm/s冷却水高压水压力:10MPa 流量:150L/min.低压水压力:0.5MPa 流量:90L/min.成排锯切宽度最大1500mm成排锯切高度最大410mm6.1.8 堆垛机与辊道6.1.9 包装机与压紧装置6.1.10收集台架与辊道6.1.11压力矫与移钢机构6.1.12改尺带锯与辊道6.2 精整区工艺技术规程6.2.1冷却工艺制度6.2.1.1工艺技术规定6.2.1.1.1轧件在冷床上分布:轧件长度对应的目标冷床如表5.7.1,冷床分布及挡板号如图5.7.2。同一批号轧件在冷床上应延60米宽度跟踪逐排分布。换批号时,两个批号之间留有一个空步,每批号第一根轧件必须另起一排从头排布。6.2.1.1.2冷却方式:6.2.1.1.2.1 H型钢、工字钢上冷床,必须翻转90,呈I型在冷床上移动冷却,下床前,必须再翻转90。6.2.1.1.2.2其它普通型钢不翻钢。6.2.1.1.3风机强制冷却:在生产钢桩系列,大规格钢柱、钢梁系列时,冷床冷却能力不足时,可根据需要,选用风机强制冷却(如HW350350、HM600300等)。选用风机,主要考虑以下因素:a)轧机轧制节奏;b)冷床步距;c)冷却时间;d)允许矫直温度。6.2.1.1.4轧件下冷床温度:轧件下冷床温度必须小于80。表5.7.1 轧件长度与目标冷床的对应表目标冷床号最大长度(m)相 关 冷 床123421126322361001123113124334125445126556122002184224183003244114246446246.2.1.2控制参数冷却程序由工艺工程师在准备画面上输入,操作工按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