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出药剂》PPT课件.ppt_第1页
《浸出药剂》PPT课件.ppt_第2页
《浸出药剂》PPT课件.ppt_第3页
《浸出药剂》PPT课件.ppt_第4页
《浸出药剂》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浸出药剂,本章要求,掌握汤剂、中药合剂、口服液、糖浆剂、煎膏剂、药酒、酊剂、流浸膏剂、浸膏剂、茶剂的特点、制备方法。 熟悉浸出药剂的含义、特点及剂型种类;各种剂型的含义、质量要求。 了解煎膏(返砂)原因及解决途径;液体类浸出药剂容易产生的质量问题及解决途径。,第一节 概述,一、浸出药剂的概念 含义:采用适宜的浸出溶剂和方法浸提药材中有效成分,直接制得或再经一定的制备工艺过程而制得的一类药剂。 以浸出的有效成分为原料的制剂。 液体 半固体(膏状) 固体(干膏状),溶媒:水、乙醇等 浸出方法:煎煮法;浸渍法;回流法;渗漉法;水蒸气蒸馏法 制备工艺:浸提(提取、分离) 浓缩 干燥 - 成型,二、分类: 水浸出制剂:汤、合剂 含醇浸出制剂:酊、酒、流浸膏、浸膏 含糖浸出药剂 :糖浆剂、煎膏剂 无菌浸出药剂 其它浸出药剂,特点: 体现方药各种成分的综合疗效;减少剂量; 既可直接供临床应用,也可作为其他剂型的原料。 药效一般比较缓和,不良反应小。 不适于久贮,易污染细菌、霉菌等; 液体药剂运输,携带不便。,第二节 汤剂、煮散与茶剂,一、汤剂 1、定义: 汤剂系指以中药饮片或粗颗粒为原料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制剂 。,汤剂多在药房调剂室进行. 处方 医疗和药剂配制、生产的书面文件(广义). 医师处方:医师为患者开具的有关调配和发出药剂的书面指示(狭义). 协定处方:医疗单位由医师与药师协商而定的处方(大量配制,以减少患者候药时间). 法定处方:凡药典、部颁标准或地方标准收载的处方. 调剂工作: 审方 - 计价 - 调配 - 复核 - 发药,2、特点 适应中医辩证论治的需要。 吸收快,药效迅速。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 制备方法简便。 多为临用煎服,不利于危重病人应用。 服用量通常较大,味苦。携带服用均不方便。 易霉败变质。,3、制法与影响质量因素: 药材的处理: 品种要鉴别,饮片需炮制。 花、叶、全草类咀、段 质地疏松的根茎饮片 质地坚硬、致密的根、根茎类宜用颗粒 矿物类宜打碎 质坚的果实、种子类宜打碎,煎器的选择:搪瓷器皿和不锈钢锅多用,铝、铁、铜、锡器具不宜。医院多用自动煎药机。 溶剂(水):水质讲究,须饮用水; 水量适当,一般药材量的58倍。 煎煮方法:加热方法先武火,后文火; 煎煮次数,一般23次; 煎煮时间依药性而定,一般头煎 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先煎:质坚硬;有毒中药;需先煎起效 后下:气味芳香;不宜久煎 包煎:花粉类;含淀粉粘液质多;附绒毛 烊化:胶类;糖类药 另煎:贵重中药 冲服:难溶于水的贵重中药 榨汁:需鲜汁应用,特殊处理:,成分增溶而增效 合煎:天然表面活性剂(磷脂类、胆酸类) 改变pH值 成分挥发或沉淀而失效 挥发油 成分间络合沉淀 药渣吸附 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 产生新化合物,4、煎煮过程对药效的影响,当归富含磷脂,有实验表明增加当归的投入量,煎液中的麻黄碱和绿原酸的煎出率随之加大。 当归承气汤中当归磷脂对大黄蒽醌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当归用量,煎液中的磷脂含量相应增加,大黄总蒽醌的溶出也随之增加。 四物汤由当归、地黄、芍药和川芎组成,采用多种分析方法测定了四物汤各药单煎、分煎和混煎液中的阿魏酸、8种微量元素、17种氨基酸及水溶性煎出物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加热条件下混煎时,各成分间具有增溶效应。,鞣质与蛋白质相混合时易产生沉淀; 鞣质与皂苷结合成沉淀,柴胡等21种含皂苷中药可与拳参等多种含鞣质的中药生成沉淀; 大多数生物碱能与鞣质反应生成难溶的盐类; 一些有机酸与生物碱的沉淀作用,有报道银花中的绿原酸与异绿原酸可与小檗碱及延胡索中的生物碱生成沉淀; 某些苷类与生物碱的沉淀作用,两分子小檗碱可与甘草皂苷的葡萄糖醛酸的两个羧基呈离子状态结合, 有些无机离子也会影响有效成分群的溶出,如石膏中钙离子可与甘草酸、绿原酸、黄芩苷生成难溶于水的钙盐。,从生脉散混煎液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化学成分,经UV、IR、MS和NMR鉴定为5羟甲基2糠醛。 柴胡的有效成分皂苷a和b具有明显的消炎作用,在水溶液中受热,易转变为无消炎作用的柴胡皂苍bl、b2、b3等。 六味地黄汤为补阴名方,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薄层扫描法对”三补”三泻”配伍及全方成分进行比较,发现在薄层扫描图上出现了新的峰。,5、汤剂改进 颗粒饮片:利于药效成分溶出,减少药材用量;单剂量包装,有利于实现生产、包装机械化,规格化。 单味颗粒饮片 复方颗粒饮片,汤剂分煎与混煎的比较研究 1、对古方生脉散及其各配伍组的人参皂苷进行研究,发现人参、麦冬、五味子三药混煎,人参总皂苷的含量低于分煎液,但人参皂苷Rg3和Rh1等含量明显高于分煎液,而血流动力学及对心肌作用及临床疗效艰察,混煎液优于分煎液。由此推测,共煎过程中发生了人参皂昔的水解转化,使原来在单味药中微量成分的人参皂苷Rg3和Rh1在复方中含量明显增加,从而使全方疗效提高。,服药方法 温服和胃、益脾、减轻刺激(多用) 冷服适用于呕吐、中毒病人、热证(用寒药)、滋补剂 热服急症、解表药,饮食禁忌: 少食豆、肉类、生冷不易消化之食物(减轻患者消化负担) 少食酒、辛辣类(生热);鱼、肉类(油腻生热生痰) 服解表药,忌服生冷、酸味(影响解表、透疹) 服温补类药,忌食萝卜,二、煮散 1、定义:将中药材粉碎成粗颗粒或粗末与水共同煎煮后,滤取药液或连同药渣服用的液体剂型。 2、特点:既具有汤剂的特点,又比汤剂节省药材,能短时间内煎出成分,节约能源、人力物力。,3、制备要点: 根据药材性质和成分选择颗粒粒径 质地坚硬药材, 粉碎成24mm颗粒 质地疏松药材, 粉碎粗 含淀粉、粘液质较多药材 ,不可过细,三、茶剂 1、定义: 含茶叶或不含茶叶的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用沸水泡服或煎服的制剂总称。 2、特点:体积小,利于贮藏,便于携带,使用方便。适用于质地疏松,成份易浸出药材,特别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药材。,3、类型 茶块 袋装茶 煎煮茶,4、制法 茶块:药物粗末/粘合剂(面糊等) 软材或颗粒 模压成一定形状 低温干燥,袋装(泡)茶 全生药型药材粗末 半生药型部分药材经提取被吸收到药材粗末中干燥灭菌分装.,煎煮茶 药材饮片(片、块、段、丝或粗末) 分装,供煎煮取汁当茶饮。,5、质量检查 外观形状:粒径过一号四号筛(1460目) 水分:12% 定性与定量 装量差异,第三节 中药合剂,1、定义: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经浓缩制成的内服液体剂型。单剂量包装者又称“口服液”。,2、特点: 吸收快,奏效迅速; 免去临用煎药的麻烦,应用方便; 经浓缩工艺,服用量小,便于携带、贮存、服用; 成品多加防腐剂,质量稳定。,3、制备过程: 浸提(煎煮法、水醇法、渗漉法、水蒸气蒸馏法等) 净化 浓缩:每日服用量控制在3060ml; 2040ml 分装 灭菌:煮沸灭菌;流通蒸气灭菌;热压灭菌,4、常用附加剂: 矫味剂:蜂蜜、单糖浆、甘草甜素、甜菊甙 防腐剂:山梨酸0.05%0.15% 苯甲酸0.1%0.2% 丙酸0.1%,例:小青龙合剂 (分析) 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甘草、法半夏、五味子 确认有效部分 确定提取净化方法 注意混合顺序 (药液合并;加入附加剂;挥发油加入方法;防腐) 防腐剂:苯甲酸钠 0.10.25、 (水溶性)尼泊金类0.050.1、 (脂溶性)桂皮醛0.010.02 (脂溶性)等,第四节 糖浆剂,1、定义: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2、分类: 单糖浆:为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其浓度为85%(g/ml)或64.72%(g/g)。 药用糖浆:含药物或药材提取物的浓蔗糖水溶液。 芳香糖浆:为芳香性物质或果汁的浓蔗糖水溶液。,3、转化糖:蔗糖在加热时特别在酸性条件下,易水解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此两种单糖的等分子混合物俗称转化糖。 具还原性,可以延缓某些一氧化药物的变质; 较高浓度的转化糖在糖浆中还能防止在低温中析出蔗糖结晶。 果糖易使制剂的颜色变深暗; 微生物在单糖中也较在双糖中容易生长。,4、制法: 热溶法 :将蔗糖加入沸蒸馏水中或中药浸提浓缩液中,加热使溶解。 特点:蔗糖易溶解; 加热可杀灭微生物,利于保存; 但转化糖含量过高,制品 颜色容易变深。,适用于:单糖浆 不含挥发性成分糖浆 受热较稳定的药物糖浆 有色糖浆,冷溶法:在室温下将蔗糖溶解于蒸馏水或含药物的溶液中。 特点: 糖浆色泽较浅或呈无色,转化糖较少; 蔗糖溶解时间长,易污染。,适用于: 单糖浆和含挥发油或挥发性药物等不宜用热溶法制备的糖浆。,混合法:将药物和单糖浆直接混合而制得。 药物为水溶性固体: 药物为可溶性液体: 药物为含乙醇的制剂可加甘油助溶,滑石粉助滤 药物为水浸出制剂: 药物为干浸膏:,5、常用附加剂 防腐剂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0.05% 苯甲酸或苯甲酸钠: 0.2% 山梨酸: 0.05% 0.15%(pH4.44.8) 适当浓度的乙醇、甘油 某些挥发油:矫味、防腐,6、制备过程: 药材浸提、净化、浓缩 药物水溶液 蔗糖或单糖浆、药物醇溶液; 防腐剂;矫味剂;色素等,加水至全量。,7、质控要点: 防止微生物污染 减少沉淀:醇沉; 热处理冷藏; 加表面活性剂增溶; 离心分离; 超滤,例1 单糖浆,本品为蔗糖的近饱和的水溶液。 【处方】 蔗糖850g 水适量 加至1000ml 【制法】 取水450ml,煮沸,加蔗糖,搅拌使溶解;继续加热至100,用脱脂棉滤过,自滤器上添加适量的热水,使其冷至室温时为1000ml,搅匀,即得。 【性状】 本品为无色或淡黄白色的浓厚液体;味甜;遇热易发酸变质。 【检查】 相对密度 本品的相对密度(附录 A)应不低于1.30。 【类别】 药用辅料、赋形剂、调味剂。 【贮藏】 遮光,密封,在30以下保存。,例2 川贝枇杷糖浆,【处方】 川贝母流浸膏45ml 桔梗45g 枇杷叶300g 薄荷脑 0.34g 【制法】 以上四味,川贝母流浸膏系取川贝母 45g,粉碎成粗粉,用渗漉法,以70乙醇作溶剂,浸渍5天后,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38ml,另器保存,继续渗漉,至可溶性成分完全漉出,续漉液浓缩至适量,加入初漉液,混合,继续浓缩至45ml,滤过;将桔梗和枇杷叶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 2.5小时,第二次2 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蔗糖400g及防腐剂适量,煮沸使溶解,滤过,滤液与川贝母流浸膏混合,放冷,加入薄荷脑和适量杏仁香精的乙醇溶液,随加随搅拌,加水至1000ml,搅匀,即得。 【性状】 本品为棕红色的粘稠液体;气香,味甜、微苦、凉。 【功能与主治】 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痰热内阻所致的咳嗽痰黄或咯痰不爽,咽喉肿痛,胸闷胀痛;感冒、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贮藏】 密封,置阴凉处。,第五节 煎膏剂,1、定义:药材加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制的糖或蜂蜜制成的稠厚状半流体剂型。 2、特点: 浓度高,稳定性好,便于服用; 效用以滋补为主,多用于慢性疾病。,3、辅料选择: 蜂蜜 蔗糖:冰糖结晶型蔗糖 白糖-白砂糖、白绵糖 红糖-红砂糖(黄糖),未经提纯,营养价值高。 饴糖-麦芽糖,由淀粉或谷物经大麦芽做催化剂 ,使淀粉水解、转化、浓缩后而制得的一种稠厚液态糖。 炼制目的:熔融糖粒,去除水分,净化杂质,杀死微生物 ,使部分糖转化。适宜转化率40%50%。,4、制备流程: 药材 煎煮 浓缩 得清膏 收膏 :清膏中加入规定量的炼糖或炼蜜浓缩得成品(密度1.4左右) 分装,5、质量要求 如需加药粉,应加入细粉; 炼蜜或糖的量不超过清膏量的3倍; 成品应无焦臭味、异味; 无糖的结晶析出; 稠度适宜;(1.4左右) 加40倍水稀释,放置3分钟后观察,不得有焦屑等异物。,6、质控要点: 反砂:有些煎膏剂在贮存一定的时间后,常有糖的结晶析出,俗称反砂。 减少反砂措施 控制总糖量在85%以下 控制蔗糖转化率在40%50%: 缩短加热时间,降低加热温度,适当调高pH值。,第六节 酒剂与酊剂,1、定义:药材用蒸馏酒浸提成分而制得的澄清液体剂型。多供内服,并可加糖和蜂蜜矫味、着色。,2、特点: 由于酒辛甘大热,易于发散,可促使药物吸收,提高药物疗效,而且能行血通络散寒,故常用于风寒湿痹等症。临床上以祛风活血、止痛散瘀效果尤佳。 因含乙醇量高,故久贮不变质; 但小儿、孕妇、心脏病、高血压患者不宜服用。,2、制法: 冷浸法 将药材(一般适当加工成片、段、块或粗粉)置适宜容器中,加规定量的酒浸泡,每日搅拌1次,7日后,每周搅拌1次,一般要浸30日以上。取上清液,药渣压榨,合并,静置,滤过即得。,热浸法 将药材(一般适当加工成片、段、块或粗粉),置适宜容器内,加规定量的白酒,用水浴或蒸气加热至微沸,立即取下,倾入另一有盖容器中,密闭浸泡30日以上,取上清液,药渣压榨,合并,静置,滤过即得。必要时可加入适量糖或蜂蜜。,渗漉法 以蒸馏酒为溶剂,按渗漉法操作,收集渗漉液,静置,滤过,调整浓度,即得。 回流提取法 以蒸馏酒为溶剂,按回流提取法提取至酒近无色。合并回流液,加入适量糖或蜂蜜,搅拌溶解后,密闭一定时间,滤过,分装,即得。,3、酒剂制备时注意事项 生产酒剂所用的药材,一般应适当加工成片、段、块、丝或粗粉; 内服药酒应以谷类酒为原料; 酒剂应规定甲醇及乙醇量检查、总固体物检查; 应密封,置阴凉处贮藏。在贮藏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酒剂的质量要求和检查,1.外观 酒剂应澄清,在贮存期间允许有少量摇之易散的沉淀。 2.乙醇量 照中国药典乙醇量测定法(附录 M)测定,应符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 3.总固体 酒剂一般应做总固体检查。并符合各品种项下的有关规定。(含蜂蜜和糖、不含蜂蜜和糖) 4.甲醇量检查 照中国药典甲醇量检查法(附录 T)检查,应符合规定。 5.装量 照中国药典最低装量检查法(附录 C)检查,应符合规定。 6.微生物限度 照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附录 C)检查,细菌数每1ml不得过500个,霉菌和酵母菌数每1ml不得过100个,大肠埃希菌每1ml不得检出。,4、酒剂举例 例1:舒筋活络酒4 【处方】木 瓜45g 桑寄生75g 玉 竹240g 续 断30g 川牛膝90g 当 归45g 川 芎60g 红 花45g 独 活30g 羌 活30g 防 风60g 白 术90g 蚕 砂60g 红 曲180g 甘 草30g 【制法】以上十五味,除红曲外,其余木瓜等十四味粉碎成粗粉,然后加入红曲;另取红糖555g,溶解于白酒11100g中,照渗漉法,用红糖酒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以每分钟13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漉液,静置,滤过,即得。,【注解】 (1)舒筋活络酒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气香,味微甜,略苦。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能,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四肢麻木。 (2)制备时,将处方中药物粉碎成粗粉是便于药物中成分的浸出。粗粉是指全部能通过二号筛,但混有能通过四号筛不超过40%的粉末。 (3)本品含乙醇量为5057,制备时加红糖是用于矫味。红曲作为着色剂,红曲为曲霉料真菌紫色红曲霉寄生在梗米上而成的红曲米。系天然色素,不仅起着色作用,而且味甘性温,入肝、脾大肠经,具活血化瘀,健脾消食之功。,例2:国公酒 【处方】当归 羌 活 怀牛膝(去头) 防风 独活 牡丹皮 广藿香 槟榔 麦冬 陈 皮 五加皮 厚朴(姜炙) 红花 天南星(矾水炙) 枸杞子 白芷 白芍 紫 草 补骨脂(盐水炙) 青皮(醋炒) 白术(麸炒) 川 芎 木 瓜 栀子 苍术(炒) 枳 壳(去心麸炒) 乌 药 佛手 玉竹 陈 皮 红 曲 蜂蜜 红糖,【制法】以上三十三味,用白酒回流提取三次,每次30分钟,滤过,合并滤液,静置4个月,吸取上清液,灌封,即得。 【注解】 (1)国公酒为深红色的澄清液体,气清香,味辛,甜、微苦。具有散风祛湿,舒筋活络功能,用于经络不和、风寒湿痹引起:手足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腰腿酸痛,下肢疲软,行步无力。 (2)本品含乙醇量为5560。,二、酊剂 1、定义:药品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得的澄清液体剂型。多供内服,少数外用。不加糖或蜂蜜矫味、着色。,2、浓度规定 一般药材制成酊剂的浓度为20%(g/ml),即20克药材制成100ml酊剂。 含毒剧药物酊剂的浓度为10%(g/ml),即10克药材制成100ml酊剂。,3、特点 可减少杂质的含量,缩小剂量,便于服用, 久贮不变质,制备方法简单。 但因为用乙醇为溶剂,应用上有一定局限性。,酊剂的质量要求和检查,酊剂应为澄清液体,久置产生沉淀时,在乙醇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符合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情况下,可滤过除去沉淀。 酊剂的乙醇量、药物含量等按中国药典附录方法测定,应符合规定。装量与微生物限度见合剂。,例 正骨水,【处方】 九龙川 木香 海风藤 土鳖虫 豆豉姜 猪牙皂 香加皮 莪术 买麻藤 过江龙 香樟 徐长卿 降香 两面针 碎骨木 羊耳菊 虎杖 五味藤 千斤拔 朱砂根 横经席 穿壁风 鹰不扑 草乌 薄荷脑 樟脑 【制法】 以上二十六味,除徐长卿、两面针、降香、薄荷脑、樟脑及部分五味藤(41.7g)外,其余九龙川等二十味及剩余的五味藤,置回流提取罐中,加入乙醇1000ml及水适量,密闭,加热回流提取7小时后,进行蒸馏,收集蒸馏液约1200ml。取徐长卿、两面针、降香及五味藤等四味,分别粉碎成粗粉,加入上述蒸馏液中,搅匀,浸渍48小时。取浸渍液,加入薄荷脑、樟脑,搅拌使溶解,滤过,调整总量至1000ml,即得。,【性状】 本品为棕红色的澄清液体;气芳香。 【功能与主治】 活血祛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扭伤,骨折脱位以及体育运动前后消除疲劳。 【用法与用量】 用药棉蘸药液轻搽患处;重症者用药液湿透药棉敷患处1小时,每日23次。 【注意】 忌内服;不能搽入伤口;用药过程如有瘙痒起疹,暂停使用。 【规格】 每瓶装 (1)12ml (2)30ml (3)45ml (4)88ml 【贮藏】 密封,置阴凉处。,第七节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流浸膏或浸膏剂是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浸出有效成分,蒸去部分或全部溶剂,并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两种剂型。,药材比含量 含水量 流浸膏剂 1g/ml 浸膏剂 25g/g 稠浸膏1520; 干浸膏5 制备方法:流浸膏-渗漉法 浸膏剂-渗漉、煎煮、回流、浸渍,远志流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