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寻租问题研究_第1页
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寻租问题研究_第2页
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寻租问题研究_第3页
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寻租问题研究_第4页
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寻租问题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 目: 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寻租问题研究 学 院: 商学院 专 业: 会计学 姓 名: 张贵阳 指导教师: 姚树中 完成日期: 2014 年 5 月 5 日 毕业论文任务书毕业论文任务书 毕业论文题目: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寻租问题研究毕业论文题目: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寻租问题研究 选题意义、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论证:选题意义、创新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论证: 审计寻租问题是一种非常生产性寻利行为,造成资源配置扭曲,降低经济效率,造成社会 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具有严重的危害,研究审计寻租及其治理措施能 够有效的遏制审计寻租这种不良行为,促进经济健康、有效运行。 本文从博弈论等模型出发,从事务所层面和管理层两个层面研究审计寻租的形成的内部原 因,然后结合寻租形成的外部原因分析审计寻租造成的政治、经济、社会危害,最后从减少租 金,增加寻租成本两个方面入手,提出审计寻租的解决和治理措施。 目前国内关于审计寻租的研究较少,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些研究空白,但是已经有一 部分的研究成果,在前人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研究便更加顺利 主主 要要 内内 容容 : 一、资本市场审计寻租的涵义 1、资本市场的涵义 2、寻租理论的内涵 二、审计寻租的表现 三、审计寻租产生的原因分析 1、内部因素 2、外部条件 四、审计寻租的危害 1、经济危害 2、政治危害 3、社会危害 五、审计寻租的治理措施 目目 的的 要要 求求 : 1、 完成审计寻租的相关概念的界定 2、 分析审计寻租的形成原因 3、 分析审计寻租的危害并提出治理措施 计计 划划 进进 度度 : 2013 年 11 月初-2013 年 12 月中旬完成毕业论文任务书、其题目拟定及毕业论文提纲的确定 2013 年 12 月中旬-2014 年 3 月中旬完成毕业论文初稿 2014 年 3 月中旬-2014 年 4 月末对毕业论文进行修改及格式排版 2014 年 4 月末-2014 年 5 月 5 日前完成毕业论文定稿事宜。 指 导 教 师 签 字: 主管院长(系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辽 宁 大 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 论文 题目 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寻租问题研究 学生 姓名 张贵阳学 号100604237年级、专业2010 级会计学 指导教师 姓名 姚树中 指导教师 职称 副教授所在院系商学院会计系 第一次指导(对确定题目、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指导意见): 论文选题和框架基本可以。 指导方式:(请选择) 面谈 电话 电子邮件 指导教师签字: 2013 年 12 月 17 日 第二次指导(对论文提纲的指导意见): 论文选题和框架基本可以。 指导方式:(请选择) 面谈 电话 电子邮件 指导教师签字: 2013 年 12 月 17 日 第三次指导(对初稿的指导意见): 1、括号数字后面应该没有顿号。 2、结论改成结束语,不加序号。 3、参考文献缺英文的。 4、格式、内容好好完善 指导方式:(请选择) 面谈 电话 电子邮件 指导教师签字: 2014 年 3 月 16 日 第四次指导(对修改稿的指导意见): 1、 二级标题格式修改 2、 文中表格注释部分行间距过宽 3、文中适当增加图表,使文章更加完善 4、参考文献再增加英文参考文献 指导方式:(请选择) 面谈 电话 电子邮件 指导教师签字: 2014 年 4 月 10 日 第五次指导(对是否定稿、进入答辩及其它指导意见): 可以定稿、进入答辩。 指导方式:(请选择) 面谈 电话 电子邮件 指导教师签字: 2014 年 5 月 2 日 主管院长(主任)签名 院系盖章 年 月 日 注:指导意见如不够填写可加附页 指指导导教教师师评评语语 学 生: 张贵阳 专 业: 会计学 论文题目: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寻租问题研究 论文共 24 页,设计图纸 0 张。 指导教师评语: 论文以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寻租问题为研究对象,论文从博弈论等 模型出发,从事务所层面和管理层层面研究审计寻租的形成的内部原 因,然后结合寻租形成的外部原因分析审计寻租造成的政治、经济、 社会危害,最后从减少租金,增加寻租成本两个方面入手,提出审计 寻租的解决和治理措施。 论文结构较合理,行文较流畅,逻辑性较好,对我国资本市场审 计寻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符合本科论文要求。 指导教师评分: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辽宁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单辽宁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单 评阅人评语: 评阅人评分: 评阅人签字: 年 月 日 答辩委员会评语: 商学院会计(系)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小组)于 2014 年 5 月 日审查了 2010 届 会计学 专业学生 张贵阳 的 毕业论文。 答辩委员会评语: 答辩成绩: 答辩委员会成员: 答辩委员会(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 评阅人评分 : 指导教师评分 : 答 辩成 绩: 总成绩: 院长(系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注:评阅人评分满分为 100 分,指导教师评分满分为 100 分,答辩成绩满分为 100 分;总成绩 为三者的算术平均值(四舍五入) 。 I 摘摘 要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产权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经营权与所有 权逐步分离,现代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建立。但是这种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种种不完善, 所有者与管理层之间不仅存在着受托责任,更存在有利益分割。管理层通过经营来 实现受托责任,而所有者则根据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会计信息来聘任、奖励管理 层,而经过会计师事务所鉴定的财务报告则是所有者和股东判断治理层受托责任的 主要依据。一方面,管理层在与所有者博弈中,为了自身业绩考核和升迁等因素的 考虑,会选择审计寻租这种非生产性寻利行为来实现受托责任,另一方面会计师事 务所和审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以及扩大市场份额的考虑,与公司的管理层合谋寻租。 审计寻租问题的出现,使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难以得到合理保证。这样 一方面造成资源配置不当,降低经济效率,对社会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另一方面, 失真的会计信息误导股东和债权人的投资决策,对相关的利益群体造成极大的损害。 本文从博弈论等模型出发,从事务所层面和管理层层面研究审计寻租的形成的内部 原因,然后结合寻租形成的外部原因分析审计寻租造成的政治、经济、社会危害, 最后从减少租金,增加寻租成本两个方面入手,提出审计寻租的解决和治理措施。 关键词:资本市场;审计寻租;博弈分析;治理对策 II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gradual advancement of property system reform, detachment of management and ownership, the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structure establishes progressively. However, a variety of imperfect exists in this structure. It is not only entrust and fiduci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wner and the manager, but also interest segmentation. The manager fulfill his duty by operation, while the owners hire and reward the manager according to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uch as the financial condition , operation results. Therefore, the financial report certified by the accounting firms is the main basis for owner and shareholders appraisal of the management. On one hand, in the game with the owners, considering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promotion and other factors, the manager will choose rent-seeking audit, an unproductive profit-seeking behavior, to fulfill his duty. On the other hand, the accounting firms and auditors accept the rent-seeking audit for its personal interests as well as market expansion. Rent-seeking audit fails to equitably guarantee the reliability and authentic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s a result, it causes improper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lower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huge waste of social resources. At the same time, the distorte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lso misleads the investment decision of shareholders and creditors, and brings great damage to the relevant interest groups. Applying the game theory, this text researches the internal causes of rent-seeking audit generation from positions of both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firm, then combines the external factors to analysis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harm caused by rent-seeking. Finally this text puts forward with solutions of decreasing rent and increasing cost to control rent-seeking audit. Key words: Capital Markets; Rent-seeking Audit; Game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 目 录 序 言.1 一、资本市场审计寻租的涵义2 1、资本市场的涵义.2 2、寻租理论的内涵.2 二、审计寻租的表现3 三、审计寻租产生的原因分析3 1、内部因素.4 2、外部条件.6 四、审计寻租的危害.10 1、经济危害11 2、政治危害12 3、社会危害12 五、审计寻租的治理措施.13 1、减少或者消除租金13 2、增加寻租成本14 结束语.15 参考文献.16 附 录18 致 谢22 1 序序 言言 20 世纪 60 年代寻租理论产生于美国,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 计寻租是指审计主体通过非生产性手段对其他人或者社会的利益造成损害从而 将利益转移到自身而获取租金的行为,由于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所有者与 管理层之间存在着受托责任和深层次的利益分割。管理层为了实现受托责任和 聘任、股票期权、升迁等物质与精神诱惑,会与作为鉴证方的会计师事务所和 审计师合谋寻租,通过一些非生产性寻利行为来误导所有者的投资决策和管理 决策。 审计寻租问题的出现,使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难以得到合理保证。 这样一方面造成社会资源配置不当,降低经济运行效率,扭转收入分配格局, 对社会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另一方面,失真的会计信息误导股东和债权人的 投资决策,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对相关的利益群体造成极大的损害。此外审 计寻租这种不良的经济行为可能降低审计的公信力,导致制度的执行缺乏时效 性,对党风、政风造成不良的反面引导作用,总之,会对经济、政治、社会的 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 本文以我国资本市场的审计寻租问题研究为题目,从寻租产生的原因出发, 结合成本与收益原则,从降低寻租收益和提高寻租成本两个方面入手,如减少 行政干预,强化市场作用,深化产权制度改革,重构审计关系聘任制度和规范 审计收费、加强审计监督和发展集团化会计师事务所等措施。这些关于审计寻 租的治理意见和防治措施,对于进一步防范和抑制这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具有 重要意义。 2 我国资本市场审计寻租问题研究 一、资本市场审计寻租的涵义 1、资本市场的涵义 资本市场这一概念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被我们频繁使用,然而,它的内涵并 非在所有场合都是完全一致的。资本市场是指证券融资和经营一年以上中长期 资金借贷的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 等,其融通的资金主要作为扩大再生产的资本使用,因此称为资本市场。证券 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来帮助企业 吸收中长期资金,此外还可以在二级市场自由买卖和流通公开发行的股票和债 券,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本文研究的资本市场是特指发行和交易股票及债券的 直接融资市场,即证券市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证券市场的发展应当社会经 济发展保持动态平衡。而现实情况下,资本市场也具有其他市场所存在的缺陷, 即存在失灵和许多弊端。此时,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及其审计监督是资本市场 本身毫无疑问成为了公众投资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些方面也往往是问题的隐 藏点。 2、寻租理论的内涵 (1)租金的含义 租金一词现在标准较为的解释为:支付给资源所有者的款项中超过那些资源 在任何可替代的用途中所得到的款项中的那一部分,也即超过机会成本的收人。 (2)寻租理论 寻租理论在 60 年代产生于美国,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学说。塔洛克在 1967 年对垄断租下了一个定义,他认为寻租是人们为了获得垄 断或取得政府其他庇护而从事的活动。布坎南把寻租定义为人们凭借政府保护 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而造成的浪费资源的活动。埃克兰德和托里逊则将寻租描 述为“垄断性活动”或争取政府庇护,以逃避竞争,并取得垄断租金,还把寻租描 述成凭借政府批准达到垄断权来取得收益。根据这些定义我们可以了解寻租的 概念,它主要是用来描述由于政府干预而导致的市场扭曲,从而使既得经济利 3 益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到了后来,巴格瓦蒂 (Bhagwati,1982)提出“直接的非生产性寻求利益活动” (Di-rectly unproductive profit,简称),即通过从事直接非生产性活动而获得利润的方法,将寻租活动的 范围进一步的扩大,本文所指的寻租活动就是指 Dup 活动。 在理解寻租概念的基础上,本文将审计寻租定义为审计主体 1通过非生产性 手段对其他人或者社会的利益造成损害从而将利益转移到自身而获取租金的行 为。 二、审计寻租的表现 审计寻租行为也可分为两种:审计创租和审计抽租。审计创租是指,审计 人员利用非正常的审计手段来增加被审计单位的利益,诱导被审计单位向自己 “交租” 。审计抽租是指,审计人员通过提出可能导致被审计单位利益受损的审 计安排,迫使被审计单位拿出部分既得利益与自己分享。 在现实生活中,审计的直接目的并不是要增加被审计单位的利益,而是维 护审计授权人或审计委托人的利益,所以审计创租行为虽然时有发生,但并不 是审计的主要寻租方式。 审计抽租行为是比较常见的寻租方式。其原因在于,审计活动能够发现被 审计单位的非法经济利益,并有对外报告或自行处理的自由裁量权力。在此前 提下,只要审计人员稍加暗示,被审计单位便非常情愿,甚至为了保护自身利 益,他们会迫不及待地让出部分既得利益与审计人员分享。这样审计人员可以 通过隐瞒、缩小审计中发现的违法、犯罪行为等行为来获得“租金” 。 三、审计寻租产生的原因分析 以布坎南、塔洛克为首的寻租理论公共选择学派认为,租金是政府干预和管 制的结果,政府干预和管制会导致社会资源配置链条中出现“公共领域”,因此 便会导致通过非生产性手段对“公共领域”租金流扭取的寻租活动。而产权理 论认为政府干预和管制只是产权关系模糊的外在表现形式,而产权关系的模糊 性才是产生租金的深层根源,产权关系模糊加上公共区域大和交易成本高等因素,共 同引导人们发现争取公共领域的利益比进行生产活动更有利可图这一现象,由此 1 审计主体:审计主体不仅包括直接从事审计业务的审计人员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管理人员 4 便产生了寻租问题。 1、内部因素 (1)审计人员及其事务所层面 个别审计人员素质不高,缺乏职业道德,见利放弃职业操守,利用手中 的审计鉴证权等权力趁机捞取好处。但是,审计寻租一旦被发现,主要责任人 往往会借助各种理由,如能力有限、职业判断不够准确来推脱责任。 审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漏洞: 审计组内部权力过于集中,主要人员权力 过大,审计组成员没有或者几乎很少有发表意见的机会,更多的是执行工作; 由于审计结果通常不对外公布,因此导致审计的透明度存在问题;审计人员项 目轮换制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得到有效执行,为审计寻租者留下机会,使其寻租行 为更易隐蔽;审计过失追究深度不够,使审计寻租者存在不会被发现的侥幸心理; 审计成员分工协作为审计寻租者逃避组内监督提供理由,不利于有效相互监督和 复核工作的进行。 审计寻租收益大于寻租成本 关于本博弈模型的假设:首先假设该博弈模型中的博弈参与人都是理性人, 在某种约束下他们会做出最优的理性决策;其次假设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审计人 员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在采取正常审计的情况下能查出上市公司存在的会计舞 弊行为;最后,假设本模型中的参与人不了解其他参与人做出的行动选择,即 参与人的信息是不完全的。 表 2.1 会计师事务所寻租的博弈分析 B 会计师事务所 与企业合谋寻租正常审计 与企业合谋寻租 R2+(R1-C), R2+(R1- C) R2+(R1-C),O A 会计师事务所 正常审计0,R2+(R1-C)R2,R2 注:R1 表示审计合谋寻租的超额收益; R2 表示正常审计的审计收益; C 表示审计寻 租的租金成本。且 R1C。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A、B 两个会计师事务所,如果 A 会计师事务所采 5 取企业合谋寻租,B 会计师事务所坚持正常审计,那么企业管理层处于保护自 身利益或者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要求,一定会选择 A 会计师事务所,从而 A 会计 师事务所获取了除 R2 以外的超额收益:R1-C,(R1C),B 会计师事务所会因 此丧失审计权,导致正常收益 R1 丧失。反之 A 会计师事务所会丧失正常收益。 如果两个会计事务所均正常审计,她们仅能获取正常的审计收益 R2,由于理性 人的选择,在面临竞争对手的竞争以及获取利益的要求下,事务所必然会采取 审计寻租。 (2)被审计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寻租活动 管理层具备寻租的外部条件 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形成委托代理关系,但 这种委托代理关系面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和所有者与经营者两大群体的利 益冲突。企业的所有者选择独立审计机构对企业管理层的经营行为进行鉴证和 监督,而对于上市公司管理层来说,虽然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审计人员对公司的 股东及董事会负责,但是注册会计师的聘任权实际上由其管理层掌握,这也为管 理层进行审计寻租提供了可能性。 管理层寻租的动因充分 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下,股东往往通过一些薪酬与绩效挂钩以及股权激 励等机制来激励管理层的经营行为;一些企业为了经过政府的严格审查和控制 从而取得上市资格;上市公司为了实现除 IPO 获得收益以外的巨大剩余收益进 行增发股票进行再融资;产权制度不明晰,政府干预管制过多,以及上市公司 的一些严格的制度性指标等等这些都是管理层进行审计寻租的内在动因。 管理层往往通过如下手段来进行审计寻租: A、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表示会继续向注册会计师购买非审计服务等特殊租 金,以此来诱导注册会计师与其分享从股东或委托人那里得到的租金或者按其要 求来办事; B、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也可以暗示如果注册会计师不向其交租或者按照他们 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他们就不再向注册会计师购买非审计服务,甚至更换注册 会计师。 在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寻租活动和注册会计师的寻租活动的相互作用下,注 6 册会计师将应该揭示的管理层的内部信息有所保留地传递给股东。被审计单位 管理层如果不将非审计服务交给现有的注册会计师或者更换注册会计师,就会有 被注册会计师披露内部信息的风险和新的注册会计师不向其“交租”,不与其 “共谋”的风险,这样其利益就会受到损害,因次,被审计单位管理层也会继续投 入资源来维护其利益,这样审计寻租便能一直延续持久存在。 2、外部条件 (1) “租”的客观存在为审计寻租提供了可能性 以布坎南、塔洛克为首的公共选择学派的寻租理论认为政府的干预导致了 资源分配中存在不能通过正常的市场竞争进行配置的公共领域,于是通过非生 产性手段进行寻租导致经济利益的转移的活动便普遍开展。 就审计而言,在市场经济(包括审计市场)体制不断建立和完善的进程中, 政府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行政性干预造成了地区分割垄断,由此产生的行业竞 争混乱现象及产权关系不明晰的情况便构成了我国审计租金的来源。 首先,我国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系转型的过渡 时期中,必然存在一个双重体制并存的阶段,这是一个长期的逐渐发展的过程。 因此,会形成相关的价格差和利差,租金的产生以及寻租的行动就自然而然的 产生了。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就明显带有这种特征。在上个世纪八十 年代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还是分别隶属于国家财政部和审计机关, 1995 年中国 注册审计师协会与原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联合,直到 1995 年开始对我国将近 6 千多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脱钩改制 2,这个过程一直都呈现着明显的“双轨”痕 迹。进行脱钩改制后,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保持独立性,尽管已经完成与原挂靠单 位形式上的脱钩,但其原本根深蒂固的关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切断,这就为会 计师事务所审计寻租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2 事务所的改制要按照注册会计师法第二十三、二十四条的规定和财政部有关规定,建立以注册会计 师为投资主体发起设立的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制事务所。 财政部财政部 审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 审计署审计署 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 国务院国务院 财政部财政部 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 国务院国务院 审计署审计署 下属下属 下属下属 监督监督 演变演变 7 图 2.1 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改制过程 其次,政府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过度干预,许多改革方案呈现“非帕累托改 变 3”也使审计寻租存在可能。政府部门通过一些审计业务牌照或者审计资格甚 至通过行政指令或暗示来划分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从而造成严重的行业垄 断,在我国如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金融企业等特定类型企业的审计业务就是 交由某些指定的审计单位来进行的。我国早期在证券市场上对事务所的区别对 待体现在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上。从 1992 年起,证监会和财政部或审计署决定 事务所是否具备期货业务审计资格的依据主要是事务所规模大小及经营情况等 指标。以辽宁省为例,由表 2.2 数据显示截止 2011 年 6 月 30 日辽宁证监局辖 区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分所)仅有十家,也正是这种限制 与审批,使得一些审计资质成为特殊的稀缺商品,事务所也更加会为了业务范 围的需要采取寻租的方式获取期货业务审计资格。 表 2.2 辽宁证监局辖区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会计师事务所(分所)名录 序号事务所名称分所地址 1 国富浩华会计师事务所沈阳市沈河区北三经 67 号 沈阳日报集团 B 座 5-6 2 华普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北京)沈阳市沈河区北站路 146 号嘉兴国际大厦 5 楼 3 立信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沈阳市沈河区北站路 72 号格林大饭店 831 室 4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北大街 156 号光大大厦 20 层 5 深圳市鹏城会计师事务所 沈阳市铁西区建设东路 72 号爱都国际 A 座 1205 房 6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北大街 156 号光大大厦 20 层 7 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北大街 28 号华利大厦 20 层 8 中审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沈阳市沈河区市府大路 262 甲新华科技大厦 8 层 3 “非帕累托改变”是指那种通过改变利益分配关系,受某些人利益受损才能提高现有资源的产出水平和 社会福利水平的改革。这样的改革必然受到利益受损的集团的阻挠,他们会把时间、精力和其他生产性资 源投入到试图改变政府决定,并使之对自己有利的尝试中,从而导致寻租泛滥。 8 9 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云集街 22 号 10 中准会计师事务所沈阳市沈河区北京街 7 号有色大厦 17 注:资料来源:中国证监会辽宁省证监局 再者,审计市场的地区分割所造成的行业垄断为审计寻租提供了可能。我 国证券市场上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偏向于选择企业本地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其提供 相关审计服务,审计市场存在严重的地区分割现象。审计市场的地区分割同产品 市场的地区分割类似,也会降低市场的竞争程度,因此会造成审计行业的垄断, 更易出现审计寻租问题。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占主导地位的都是国有股份,特别 是由地方政府控制着的股权,这类上市公司毫无疑问会更加青睐本地的会计师事 务所, 因此寻租便成了外地会计师事务所进入本地区执业的一种非常便利且有 效的途径。 最后,我国市场经济主体改革不到位,市场经济下的产权机制并不完善,为 审计寻租提供了现实可能。很多企业尤其是资本市场中的国有企业由于产权界 定不清,导致企业内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不彻底,审计委托人同时又是企业的 经营者,从客观上为审计人员与被审单位管理层合谋,通过给“回扣”等方式获 取租金提供了现实可能。 (2)取得租金的难度小,成本收益配比失衡 寻租理论的重要前提之一便是“经纪人假设” ,寻租成本除了被发现的机会 成本外,几乎没有其他成本,由于取得租金预期收益取得租金所付出的的成本, 并且由于寻租的惩处成本并不高,由表 2.3 数据可知,中国证监会 2007 年至 2012 年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行政处罚的事务所家次累计为 22 次,罚款金额累计 为 465 万元,没收金额 497.5 万元,由附录 1 可知,截止 2013 年末累计对会计 师事务所的行政处罚中累计没收收入 805.5 万元,罚款 1223 万元,由这些数据 4可 知,对事务所的惩处不力、处罚过轻也是租金取得的难度大大降低。 表 2.3 中国证监会 2007 年至 2012 年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类型 年份 处罚事 务所家 次 警告 (次) 罚款 (次) 罚款 金额 (万元) 单次 最高 (万元) 没收 (次) 没收 金额 (万元) 单次 最高金额 (万元) 暂停 (次) 建议 撤销 次) 4 详见附录 1 中国证监会 2007 年至 2013 年对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实施的行政处罚 9 20074337040- 20087461655015050- 200951514550318575- 20103335020117.517.5- 201121-2140100- 20122-210570 合计 2212184651959497.5312.5 注 1):“处罚家次”表示被处罚的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及次数,同一事务所如在一年内被 处罚两次以上,按两家次以上计算; 注 2):“行政处罚类型”所列次数累计值与处罚事务所家次不一定相同,因为同一事务 所可能同时被施以警告、罚款或其他类型的行政处罚。 注 3):上述信息资料来源于中国证监会2011 年资本市场审计情况分析和官方网站行 政处罚决定书信息统计。 (3)行业竞争激烈,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注册会计师行业竞争混乱也可能会导致审计寻租。某些事务所为了增加业 务量,可能会通过削价竞争、低价揽客等违背职业道德的方式寻租使得既得经 济利益从其他主体向自身转移。 图 2.2 2005 年-2013 年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 由图 2.2 可知,从 2005 年到 2013 年,虽然经历数次合并重组,但我国会 计师事务所的数量却一直处于上升状态,由 2005 年的 4950 个直线飙升,截止 2013 年 12 月 31 日,达到 8200 个。加上中国加入 WTO,国内事务所面临的是 “BIG FOUR”这样强大的竞争对手。而根据目前市场统计数据,我国审计市 10 场主要是买方市场,审计需求严重不足,这样更加加剧审计市场的激烈竞争。 为了扩大市场份额,提升知名度,获取利润,部分事务所不加选择的拉客户。 在流程不完善、核心竞争力不明显以及业务范围狭隘的前提下,审计寻租现象 自然就出现了。 此外,还有社会环境中存在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速 度相对较快,但与其配套的制约机制并不健全。因此,对一些重要领域的监督 并不全面,社会中存在很多的阴暗面没有被发现,各领域内各种形式的权力寻 租现象层出不穷,对社会起到了恶劣的反面引导作用,为少部分审计人员审计 寻租提供了不良的模仿范例和借口。 (4)法律法规不完善 首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审计师法律责任的某些规定存在矛盾,从而加 大了法律追究的难度;其次,法律法规设计审计师的处罚仅限于罚款、没收收 入,吊销执照等处罚,针对严重的问题并未形成完善的民事赔偿机制,不存在 “深口袋”问题,会计师和事务所承担的风险有限,收益与惩罚成本不对称; 最后,法律法规赋予的注册会计师的权力过大,审计权力覆盖范围广,自由裁 量权过大,从 1%到 500%,从 1 元到 5000 元,注册会计师和审计人员均可以 自由裁量。且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税务、财政、银行等部门的权力,这些都为 寻租提供了巨大的权力空间。 (5)缺乏道德控制 审计师职业道德约束的缺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六条有规定,审 计必须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 。在我国部分审计师 职业道德缺失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由审计师审计的企业财务报 表是最终性的,没有进行复核;某些特定的会计准则运用的选择以及“准则外 事项”的相关处理都依赖于审计师的职业判断。这两个原因导致了道德约束的 缺失。最终的结果是审计寻租的成本远低于获得的租金收益。 (6)缺乏有效监督 被监督者寻租行为的风险在完全有效监督的理想状态下会很大,任何一个 渎职行为都会被很快识别。但任何监督制度总会有一定的缺陷,有效的完全监 督虽然不能实现,但可以不断加强和改进。在审计执行过程中,审计人员与委 11 托人信息并不对称,审计人员占有信息优势导致委托人对审计人员的监督作用 非常有限。但是,如果对审计过程实施专项监督的机构因为受到成本的限制, 监督工作并不能全面实施,也就不可能实行有效的完全监督。 四、审计寻租的危害 审计寻租作为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并没有增加社会福利。相反,却造成 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扭曲,并且还产生了一系列的资源耗费,具体社会危害主要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危害 (1)浪费了社会资源,降低了经济效率 由于审计寻租是通过非生产性手段对既得的社会经济利益在不同主体之间 进行重新的分割和转移。在寻租中,寻租者为了夺取非法租金,寻租者需要付 出搜寻成本、隐匿成本、竞争成本、风险成本 5、游说成本等成本,而社会则需 要耗费监督成本、诉讼成本、以及寻租所失去的技术创新的机会和福利损失等 成本,这样耗费大量的社会经济资源,这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不会创造任何财 富,反而误导经济资源流向,从整体上浪费了经济资源,造成社会福利丧失。 (2)降低审计质量,造成资源配置扭曲 审计寻租中,审计人员通过回扣、低价、削价等手段获得审计委托。对于 同一项审计业务,在审计市场上如果另外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愿意以相对更低的 审计费用进行审计工作,企业作为“经济人” ,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顾 客就会将审计业务委托给审计收费更低的事务所来做。在恶性竞争下直接造成 审计收费呈现下降的趋势。长此以往,很有可能会使审计收费进入不断下降的 恶性循环之中。在审计收入低到一定程度时,事务所作为盈利组织很有可能会 为了获取自身利益而降低成本。降低审计成本会直接导致注册会计师压缩审计 时间,注册会计师可能由于时间和成本的关系取消一些必须的盘点、取证等审 计程序,这样就会导致审计质量下降,审计风险增大。而审计质量的下降会误导投 资者的资金投向,会导致资源配置扭曲,提高社会的生产成本,使得经济在生 产可能性曲线 6以内运行,降低了经济效率。 5 游说成本:政府对于审计的监管,主要是通过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实现,寻租者通过 游说影响准则和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以便最后出台向自身利益倾斜的法规政策。 12 (3)扭曲收入分配格局 在寻租社会中,诚信经营的生产者未必能多劳多得,在前边博弈部分我们 知道,在博弈下,A、B 两个会计师事务所,如果 A 会计师事务所采取企业合 谋寻租,B 会计师事务所坚持正常审计,那么企业管理层处于保护自身利益或 者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要求,一定会选择 A 会计师事务所,从而 A 会计师事务所 获取了除 R2 以外的超额收益:R1-C,(R1C),B 会计师事务所会因此丧失审 计权,导致正常收益 R1 丧失。这样就会扭曲收入分配格局,这种不公平的分 配格局会进一步削弱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4)造成审计市场混乱,阻碍行业健康发展 审计寻租造成审计收费下降,而处于审计买方市场下,审计竞争激烈,有 些审计人员和事务所在利益的驱动下,通过削价、抽租等手段,扰乱审计市场 秩序,造成审计市场混乱无序,其结果是审计质量以很高的速度急剧下降,进 而使审计行业不再受到社会公众的信任,严重阻碍本行业的存续和发展。 2、政治危害 (1)降低审计公信力 客观公正是审计的生命,审计寻租的直接后果就是审计结果被人为歪曲, 使得社会公众对审计工作丧失信任。近年来,从东北药到蓝田股份, ,从红光实 业到琼民源,会计欺诈案件屡禁不止。这些案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些会 计欺诈案例背后都有一个与其合谋的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有关审计 人员受利益驱使,采取创租、抽租等手段无视被审单位存在的问题。这些事件 的曝光使得审计信息的公信力受到质疑,降低了审计信息对社会公众的引导作 用。为了保持客观公正,维持审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依赖性,审计机构无疑需 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去防止审计寻租行为的出现,从而减少外部因素对审 计结果的影响,但是这样做会导致审计单位业务成本的增加。 (2)妨碍制度执行,影响政治稳定 审计寻租者寻租成功后,便会设法钻制度的空子,导致制度形同虚设,进 一步印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错误导向,寻租者便会投入更多的精力、 6 生产可能性边界,也称生产可能性曲线,也可称为转换线。英文是 production-possibility frontier,简称 PPF。生产可能性边界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 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13 财力利用制度空子进行寻租。对于某些涉及国家政治的国有企业的审计寻租容 易滋生腐败,对于反腐倡廉起到逆向作用,对政府的信任危机起到推波助澜作 用,从而对国家政治稳定性造成冲击。 3、社会危害 审计寻租引发的各种后果恶化了社会风气。注册会计师利用手中的审计公 共权力牟取不正当利益,审计寻租一旦盛行,必然会扰乱社会秩序,助长歪风 邪气,降低社会的道德水平。审计寻租使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无法得到保 证,无论是通过影响政府审计准则的制定来进行寻租,还是审计过程中发生的 各种寻租行为,都会影响审计信息的真实性,歪曲审计信息,直接影响正常的 社会经济秩序,导致资源不合理的配置,影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审计的鉴证 证明作用不能很好的发挥,审计信息的误导使得社会需付出更高的交易成本。 此外,对社会造成的其他危害,如:毒化了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破坏 社会的正当价值观念,导致某些行业和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破坏公平竞争的 基本原则;腐蚀干部队伍,引致政府官员的腐败,孽生了社会上的既得利益集 团等等。 五、审计寻租的治理措施 审计寻租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等危害,这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 扰乱市场秩序,传导错误信号,扭曲市场资源配置,必须从产生原因入手,对 症下药,才能根除审计寻租这种非正常的经济行为。 1、减少或者消除租金 (1)逐步减少政府干预,强化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审计寻租行为的出现是制度的疏漏,要从根本上遏制寻租必须下决心深化 改革,逐步减少政府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行政干预,缩小权力空间,压缩租 金出现的空间范围,逐步理顺监管职责,避免多头监管,加快市场经济对资源 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2)继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产权是信誉的基础,明晰的产权制度是企业追求长远利益的动力,可以保 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帮助所有者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增加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14 同时能够明确上市公司的事务所的权力和义务,这样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才能真 正的发挥其作用。 (3)重构审计委托关系及聘任机制 改变审计寻租,必须打破管理层对于事务所的聘任权及其实际的牵制权, 让审计师更加具备独立的意识,可以成立独立于所有者和管理者之外的“第四 方”作为审计委托人,或者由证监会成立专门的部门,专门负责上市公司的财 务报表审计的委托任务,然后在事务所的选择上采取“招标制” ,根据公开、公 正原则由事务所公开竞标,同时考虑事务所的诚信、职业胜任能力等多方面因 素来确定审计资格和审计权限,并且保证审计轮换。 (4)规范审计收费、改变审计收费方式 对于审计寻租,仅仅依靠道德约束是不顾的,必须对审计收费进行确实的 规范,可以采取如下手段。第一,事务所的非审计业务的收费占审计费用的 25%以 上或者非审计收费过高的,上市公司必须披露金额和比例,或者报由行业备案; 第二,对于变更事务所前后审计收费减少的,必须披露金额、比例及原因。这 样对于审计收费的公开披露,可以有效的减少或者遏制租金。 此外审计收费由证监会对企业征收,或者由事务所按照营业收入的一定比 例计缴审计费,由证监会统一支付审计费给事务所,利用证监会对于企业绝对 的权威性,来保证审计师的独立、客观、公正性。 2、增加寻租成本 (1)加大政府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及其处罚力度,加大寻租成本 由表 2.3 及附录 1 可知,我国审计行业的审计监管处罚力度过低,造成成 本与收益严重的配比失衡,因此要改变审计寻租,必须从根本上增加审计成本。 逐步制定、完善会计准则,使得一切有法可依,逐步减少审计师的调整 空间; 加大处罚力度,使得处罚远远大于收益,这样从根本上限制寻租。 加强行业监管的信息披露,增加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完善相关的审计法律法规,加大事后追求处罚惩罚机制;同时弥补民事 处罚缺失,建立健全民事赔偿机制和刑事处罚力度,加大执法力度。 15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审计行业必须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审计人员的风 险意识,使他们能自觉维护审计行业的信誉和威信,增加审计人员的寻租的心 理成本,起到文化内控的作用;此外必须严格行业准入和人员继续教育的机制, 提升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这样使他们知道审计行为带来的危害,防止无知造 成的审计寻租。 (3)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集团型会计师事务所 逐步促进事务所的合并重组,优化事务所的资源配置,发挥规模优势,鼓 励事务所行业的业务垄断,培育形成若干家规模很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使事务 所具有充分的尊严和发言权,以此缓解或者减少竞争审计寻租,提升审计效率, 促进外部监管的有效性。以瑞华为例,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在成为国内第一大所 之后,所有的分所的审计报告,必须经网上上传到总部,由总部复核,审查之 后由系统统一打印出来,这样的审计报告相对来说,更加易于监管一些分所的 不规范行为和寻租行为,相对增加寻租成本。 (4)加强行业内部监督及社会监督 除了政府和监管部门加强监督之外,还要引进社会监督和同行互查制度, 定期或者不定期对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和审计质量,事务所必须实施审 计公开,对于审计方案、审计底稿和审计日记进行公开,利用同行业进行审计 复查;发挥社会舆论对于审计的监督效力,实行有奖检举制度,营造良好的社 会监督氛围。 结束语 审计寻租作为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一种寻租行为,是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 消耗社会资源,误导经济导向,扭曲资源配置格局,给整个经济造成损害。研 究寻租问题,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独立审计的运行机制,提高我国资本市场配置 资源的效率性具有重大意义,只有从减少审计租金,提高寻租成本入手,才能 使审计无租可寻,才能更加促进审计市场的健康发展。 16 参考文献 1 陈韶君. 资本市场审计寻租理论之租金定义探析J. 商业研究, 2007 (7): 49-51. 2 吴闲闲. 从寻租理论角度看我国审计市场的现状与发展J. 财经界, 2008 (1). 3 赵从水. 独立审计寻租活动研究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06, 19(1): 89-91. 4 唐欢. 民间审计寻租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J. 当代经理人, 2006, 12. 5 贾云萍. 审计寻租及其治理J. 西部财会, 2006 (6): 53-55. 6 康莉霞. 浅谈审计意见寻租J. 时代金融, 2012, 18: 007. 7 陈韶君. 上市公司与独立审计联盟寻租博弈分析J. 特区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