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0年人口普查工作情况介绍.ppt_第1页
精品2010年人口普查工作情况介绍.ppt_第2页
精品2010年人口普查工作情况介绍.ppt_第3页
精品2010年人口普查工作情况介绍.ppt_第4页
精品2010年人口普查工作情况介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人口普查工作情况介绍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一、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和登记原则 本次人口普查采用普查员入户查点询问、当场填报的方式,标准时点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每名普查员将在10天内完成入户调查和登记 。 人口普查采用按现住地登记的原则。每个人必须在现住地进行登记。普查对象不在户口登记地居住的,户口登记地要登记相应信息。,二、普查对象 现有人口+户籍外出人口 本次普查首次把居住在中国大陆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对象(不包括短暂停留的境外人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及军队管理的离退休人员,由军队领导机关统一进行普查、汇总。 在军队各类单位服务的职工、文职人员、非现役公勤人员以及家属、保姆等,居住在军队营院内的,由军队机关负责普查,普查表移交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人口普查机构;不在军队营院内居住的,由地方人口普查机构负责普查。,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由武警机关负责普查登记,普查表移交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人口普查机构。 在武警部队各类单位服务的职工、非现役公勤人员以及家属、保姆等,居住在武警部队营院内的,由武警机关负责普查,普查表移交当地人民政府指定的人口普查机构;不在武警部队营院内居住的,由地方人口普查机构负责普查。, 驻外外交机构人员、驻港澳机构人员、其他各驻外机构人员以及派往境外的专家、职工、劳务人员、留学生(包括公费和自费)、实习生、进修人员(未在境外定居)等,由其出国前居住的家庭户或者集体户申报登记 依法被判处徒刑、劳动教养的人员,由当地公安机关和监狱、劳教机关进行普查,普查表移交县、市人口普查办公室。,主要特点: 普查员判断普查对象的难度大为降低; 获取的流动人口或者人户分离人口的信息更全面; 登记人数不等于常住人口,常住人口数量不仅与普查对象有关还与填表质量有关; 普查登记工作量明显增加:一是户口登记地与常住地不一致,并且是跨了村(居)委会范围的本市户籍流动(人户分离)人口(居住地在市内),要登记两次,户籍地一次,居住地一次。二是增加了港、澳、台和外籍人口。, 有利于避免基层普查员为了减少工作量,将常住人口登记为外出人口和暂住人口; 有利于平衡流动人口数量。 三、普查表 表式:短表、长表、死亡人口登记表、港澳台和外 籍人口短表四张普查表 变化:增加了港澳台和外籍人口短表,减少了暂住人口登记表。,短表:包括反映人口基本状况、受教育程度和反映户的基本情况的项目,共项 。 长表:包括反映人口基本状况、受教育程度、人口迁移流动、人口经济活动、妇女生育状况、户的基本情况以及住房的项目,共6项。 死亡表:在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有死亡的填写死亡表,共8项。 港澳台和外籍人口短表:共11项。,四、数据质量问题和执行普查方案问题 数据质量问题: 1.常住人口、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问题;,2.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口; 3.就业和失业人口问题; 4.老年人口问题; 5.城乡划分问题; 6.10%住户抽样框的编制和保证其代表性问题。 进一步提高摸底工作质量。,严格执行普查方案: 1.群众和广大普查员的监督; 直接面对千家万户,群众关注程度较高。 2.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络方面的监督; 与2000年比较,互联网络的使用更为普遍,而且和其他普查不同,人口普查对象是每个人,关注度高,互联网络反映的问题不容忽视。 3.部门数据的衔接问题; 户籍人口、暂住人口、就业人口、户籍人口中的60岁以上人口、出生人口清查数据 4. 有针对性质量检查考验;,摸底数据出来后国家检查组检查;人口流出地反馈情况的核查。 5.人口数据是实施政府管理的基础性信息,人口普查数据是未来10年常住人口测算的基础。 常住人口使用领域逐步扩大的潜在可能。 特别注意整栋房子甚至整片区域漏登问题。 要及早向领导汇报实际的人口情况。 对人口总量主要指标要实行全过程监控:户口整顿、摸底、登记和复查。 问题到登记和复查阶段才发现很可能在时间上无法解决。,2010年人口普查主要工作环节 一、入户登记前的准备工作阶段 1、建立机构、普查经费预算 建立机构时间要求:村级 5月份前 加强基层普查机构的协调能力 : 组织入户;资料收集。 外籍人口多的地区还要考虑外语沟通问题。 2、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进度图) 在市计划的基础上列出需完成的任务和完成时间。 时间要求:镇区 4月份前 具体业务项目要预留质量检查时间,3、开展基本情况调研 辖区内特殊区域:部队、武警大院;“飞地”;归属有争议的地区;在建项目工地,特别是大型在建项目工地;入户特别困难的住宅区等。 基本人口状况:掌握人口资料(户籍人口、流动人口);掌握的人口资料与实际情况差距估算;人户分离、“空挂户”的情况;外出到其他省、其他地级市、其他县的人口。 面临的主要困难:难以协调、难以解决的问题。 方法:召开部门协调会议收集情况、实地走访基层单位。,4、工作落实情况检查、召开工作部署会议。 5、行政区划资料整理和填报城乡划分属性 村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地址码、城乡划分属性 主要要求:名称与民政对应;100%覆盖,不重不漏;城乡划分属性核实。 6、收集市、镇、村三级地图和村级基础性资料 基础性资料:以整合行政资料为主。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空挂户”人口、日常管理中难以掌握人口资料的地区。,7、开展综合试点 市级6月份前开展综合试点 全过程练兵,找出倾向性问题; 选点:规模适中(不少于1万人),有代表性; 组织现场会、做好总结、特别是搞好总人口、出生人口、 死亡人口、流动人口普查的方法,总结要上报。 8、 宣传动员 按宣传规划,逐步加温;分层次、对象开展,如:领导、企业、国内住户、港澳台和外籍人口等。 领导:人口普查政策、工作量和难度,特别是普查登记对象与常住人口的区别。,9、户口整顿 积极参与、协调;掌握户口整顿结果: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出生、死亡人口、入户登记表。 特别关注几个主要指标:死亡未销户、迁出未销户、未落常住户口人口、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数(县内、县外市内、外市、外省)、居住本地,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县内、县外市内、外市、外省)、居住本地,离开户口登记地不到半年人口(县内、县外市内、外市、外省)。 户口整顿是人口普查登记前,第一次获得详细入户资料,对于这项工作要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其成果。 户籍人口是人口普查登记和判断常住人口的基础性参考资料。,主要人口指标要实行全过程监控:户口整顿、摸底和正式登记、复查。 每一环节都要善于发现问题,采取有针对性措施。 10、普查区域划分,绘制普查区及普查小区地图,录入上报地址码 普查区域划分:市、镇级、普查区、普查小区人口普查地理区域与同时期国家法定行政区划一致。 人口普查地图:市级、镇级、普查区和普查小区 普查区和普查小区地图要交上级普查机构,作为质量检查的重要依据。,11、两员选调与培训 6月底前完成两员选调 8月底前市培训镇区,12、清查 摸底 高度重视,摸底工作不扎实将陷入极大被动。 普查员明确普查登记地域范围;编制户主姓名底册;分析摸底结果、上报摸底结果。 摸底工作重点关注的指标: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 抽取长表调查样本 以户主姓名底册为基础抽取。,13、数据处理准备工作,二、入户登记工作阶段 1、现场登记 11月1-10日 入户时间较短,主要问题应尽量在入户前解决。 抓好巡查工作:加强对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出生人口、 死亡人口登记情况的质量监控;切实提高登记质量,特别是就业、失业方面的登记。 全力解决摸底过程发现的存在问题。 2、 复查 11月11-15日 切实解决现场登记存在的问题,不要将问题带入下一阶段工作。 3、对登记资料进行质量验收 11月16-25日 日常质量控制 。市镇人普办要设立质量控制组。,质量验收:2000年人口普查,每个普查区抽1个普查小区;要求7个指标同时合格。总人口差错率、净差率、出生、死亡人口差错率、总记录差错率、性别和年龄差错率。 4、 事后质量抽查 11月16-25日 以普查小区示意图为基础,检查普查小区划分的完整性 封存所有的调查资料 以普查小区示意图划定的地域范围重新组织人员上门登记 5、快速汇总 11.16-12.14 (1)普查小区过录、普查区汇总 (2)以镇为单位录入 (3)逐级上报,注意:快速汇总数据是发表普查公告的主要依据之一,必须抓好快速汇总工作质量。 A. 过录质量,过录过程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B. 汇总和录入质量,切实防止出现再生性差错。 三、 入户登记后的工作 1、编码 2010.12-2011.03 编码阶段是人口普查可能产生再生性差错的主要环节之一。 编码:短表编码、长表编码;专项编码、非专项编码。 (1)集中培训编码员 (2)编码前要组织审表,(3)长表编码集中组织完成。 (4)短表编码由镇区组织实施。 质量控制:把好审表关;加强日常检查;强化质量验收。 有些指标若出现编码错误,逻辑审查不一定能检查出来,其错误会直接影响主要指标的汇总结果。如出生年份、是否就业、离开户口登记地原因等。 2、 数据处理 2010.12-2011.12 采用光电录入 录入、汇总、制表、建数据库、普查表光盘储存。 加强普查登记与数据处理业务人员的协调;严格把好差错改错关。,3、 数据公布 (1)对主要数据进行评估 快速汇总结果 (2)发表主要数据公报 2011.4前 4、 普查资料上送 2011.12前 5、 普查数据编印 (1)主要数据的印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